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育改革探索
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1-4

摘要:本文综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于2010年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1世纪近十年来我国俄语专业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俄语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招生人数明显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断增强;俄语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目前俄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仍要继续解决专才与通才培养和教学与科研的两对矛盾问题。

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5-8

摘要:本文讨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和目标。作者提出,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外语学习的环境,包括良好的学习动机、合适的学习资源、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外语课堂教学既要传授语法知识,更要创造一定的交际场景和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得到巩固和内化。课堂教学还应该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就的机会。教师应该不断地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指引方向、解决困难、提供帮助等。

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9-12

摘要:本论文在回顾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专业型、职业型等。国际化复语型人才为专业型外语人才,其内涵可从国际化和复语型两个层面阐释。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作者提出"3M+3C+3I"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M即"内容跨学科、课程模块化、信息多维度",3C即培养过程注重"建构、合作、交流",3I即教学管理和评估"互动、公正、国际化"。该模式适应全球化背景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具有跨学科性、国际化、实践性。但对生源、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要求较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管理,切实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首届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研讨会会讯12-12

摘要: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联合承办的全国首届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研讨会将于2011年4月8日-10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大会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路,提高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水平。主要议题包括: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语言能力标准及测试、翻译教学研究、学术期刊、外语专业教材编写思路与方向、文化教学的内涵等。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二语写作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二语写作研究17-23

摘要:本文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回顾了作为一种专业研究领域的二语写作从1950年到2009年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其21世纪开端十年,即2000年至今的发展动态。历程回顾从三方面进行:(1)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统计并比较了学术期刊、书的章节、书(编著和专著)及学位论文所发表的二语写作的研究成果;(2)描述了二语写作的研究焦点、其他学科对该学科的影响、研究范式、实验设计及教学方法;(3)从相关专业组织、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和系列丛书出版几个方面综观二语写作研究的全球形势,着重关注北美地区和亚洲地区。笔者认为,二语写作领域的发展体现在其日趋专业化、多元化、兼收并蓄的研究方法上;今后的任务是为二语写作理论提供多语研究成果的支持,并使研究项目更连贯合理、更有延展性。笔者还关注获取研究成果的途径,指出通过翻译研究成果可以使其更加便利。笔者相信,二语写作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并不断成熟的研究领域,未来将持续发展。

内容知识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运用研究24-30

摘要:本研究对372名本科生和349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英语写作中内容知识的使用特征。数据分析表明,受试者常用的知识来源为个人经历和思辨论据,其次为文献论据、权威论据和理论论据;常用知识呈现策略为主观表述、事实策略和多视角策略,较少使用的策略是转述策略、概括策略、批判策略、客观表述策略和数据策略。研究还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知识来源和知识呈现策略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知识运用与写作内容丰富性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

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设计:以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31-35

摘要:英语专业如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依然是一个亟待展开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微观问题着手,探讨英语专业写作评测模式的改革途径,提出应从两个方面建立融入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查的英语写作评测新模式:1)在终结性评估中增加思辨性写作测试题型;2)采用和完善形成性评估。上述两个方面的改革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频次作用对二语写作的影响36-39

摘要:频次作用(frequency effects)是近年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着重揭示频次作用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本研究的20名受试在为期九周的时间内重复写作三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频次作用影响下,受试对自己的作文做了内容、结构、语法等多方面的修改,而且作文质量也显著进步。大多数受试认为频次作用对提高写作水平有较大帮助。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了频次作用对二语写作的积极影响,丰富了有关频次作用的二语习得理论。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研究
全译:同义选择艺术研察——以“It is better X than Y”类汉译为例40-44

摘要:全译主要解决语际意一言多的问题,全译经过理解、转换之后进入表达阶段。表达重在译语意一形多的同义选择,首先是语言同义选择,其次是言语同义选择,一般都经过原语意义与译语形式之间的表里反复互证,再经语用观照和文化统摄,最终确定恰当的译文,全译艺术尽显其中。

让翻译史发言:论MTI教学中的翻译伦理教育45-48

摘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职业培训,其教学在增强社会适应性的同时不可忽视翻译伦理的教育,但目前MTI的课程设置没有专门讲授伦理知识课程的空间。本文因此提出,可借助MTI现有课程体系中的翻译史课程,采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将翻译伦理教育有效引入教学中。本文同时强调,翻译伦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培养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使其能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翻译伦理意识,而非在课堂上具体规定和教授何谓正确的伦理观。

从近代女学析中国第一个本土女性译者群体的生成49-52

摘要:中国第一批本土女性译者群体是在近代启蒙知识分子兴女学、塑造新女性,以实现强国强种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本文从近代女学的兴起,探讨了20世纪初叶中国本土女性译者群体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析了这一女性译者群体的文化身份,以及其文化身份的流动性特征。中国女性译者的产生是女性主体对传统性别秩序的主动越界,是知识女性自觉探索、塑造和实践现代文化身份的历程。

从“信”的失落看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规范53-56

摘要:1898年严复提出信、达、雅三原则,译界普遍认为是中国现代译学的肇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原则的核心"信",在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实践中被悬空,并未产生规范和引导文学翻译的作用。通过对翻译文本、相关的副文本和元文本的研究发现,文学翻译的实用理性、译意的翻译策略、归化的表现形式,以及译家与读者"共谋"而认可和接受的多种译作形态,构建了当时主流的翻译规范。

从许渊冲法译唐诗看译诗理论中“音美”的传达57-61

摘要: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译诗原则重视"音美"的传达,因此多受争议。本文以许渊冲法译唐诗为例,尝试分析其"三美"思想中"音美"的真实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汉诗外译中"音美"的传达问题,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译诗时是否应该传达"音美"特征;第二,"音美"特征能否传达;第三,"音美"特征如何传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译者要在考虑原语及目的语文学规范的基础上,在确保诗歌交际目实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音美"的传达。

译者的责任选择——对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思想的反思62-65

摘要:切斯特曼指出,现有的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反映了完全不同的伦理价值观。所以,他把所有的伦理责任都加诸于译者,因为译者的德性能确保其做出正确的伦理抉择。切斯特曼的职业伦理模式只是把伦理的问题转交给了译者,并没有真正帮助译者走出责任选择的困境。但是,他却为解决翻译中的道德责任冲突提供了思路。本文在分析译者的责任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基础上,提出了译者责任选择的四项原则,指出虽然译者的德性选择判断可以帮助译者走出责任的困境,但是必须结合具体情境和利益主体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非通用语研究
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研究的启示66-69

摘要: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偏误实例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从母语经验出发的认知过程——母语概念隐喻现象予以确认。进而以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实例为例,通过对隐喻映射过程中源域词——母语的"过"与目标域词——日语的"過ぎる"语义结构的意象图示分析,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发生的原因及其理论依据。其结果表明:"过"①义与"過ぎる"①义是三意对一意的关系,认为"过"①义与"過ぎる"①义相等是发生偏误的原因。

日语拟声拟态词后续省略研究——以用于句尾的「ABAB」型为例70-74

摘要:日语拟声拟态词既能修饰谓语又能充当谓语。修饰谓语时不见谓语,充当谓语时缺少词尾,这种现象被称为"省略"。省略了决定句子意思和性质的谓语给非日语母语者在理解和应用上设置了很多障碍。本文通过语料库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ABAB」型(如「きらきら」「むにゃむにゃ」等)拟声拟态词后续省略的认知机制。定量分析显示,拟声拟态词充当动词、形容动词、样态副词和结果副词时后续部分能"省略",省略句式细分为词尾「だ」「する」的省略、搭配动词的省略和非搭配动词的省略。定性分析显示,"省略"并非只受限于拟声拟态词与后续要素构成的限定关系,在其前项有固定搭配动词或上下文存在最佳关联的非限定关系时也会出现后续省略。

权势与等同:现代西班牙语的T/V分布现状研究75-78

摘要:权势与等同理论一直是代词研究的核心理论,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权势的作用日趋减弱,原有的权势与等同模式发生变异,逐渐由二维模式向单一维度的等同人际关系结构过渡。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现代西班牙语中的代词对称系统T/V在不同交际语境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权势与等同变异的论点在现代西班牙语的T/V分布上基本适用,而年龄和辈分等权势因素仍旧是影响指称选择的重要原因,因而一维的等同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与批评理论
英美旅行文学与东方主义79-83

摘要:作为"休闲文本",英美旅行文学是一种非想象虚构的文类,看似涉及了一些有关异域的"事实"或"真相",但除了编织异域"风采"和引发"浪漫"思绪外还有教育启迪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述英美旅行文学的东方主义文化特征,即英美旅行文学基本上采用一种"发现修辞"肆意夸大或凸显旅行者/故事叙事者的主观臆断,以便迎合和满足西方白人的文化优越感和君临天下的观景方式。他们或美化环境,制造想象,进行殖民诱惑;或将西方文明国度先进的物品作为修饰语,赋予景物以丰富的物质涵义,使笔下景色具有英美文化特色,从而以西方文化为价值尺度,用一种形象而系统化的言说方式建构了他者的东方主义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