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现代语言理论及语言问题研究
语法、思维与认知——相对主义视野中的语言多样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5-7

摘要:本文在语言相对主义原则下讨论了语言性思维、语言构建现实等核心问题,从而揭示人类语言多样性对认知的影响。同时阐明了语言无意识、文化无意识以及相对主义与普世主义之间的对立等许多相关问题。文章认为相对主义思想是关于人的思维、认知研究中不能回避的原则,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论语言与身份研究中话语分析的整合视角8-11

摘要:语言与身份研究涉及两种重要的话语分析手段:会话分析和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两者有着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视角。前者从会话的微观细节入手自下而上地分析话语与身份的关系,强调个体在语言交际中的主动性;后者从意识形态的宏观结构入手自上而下地分析社会结构对话语与身份的影响,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两者可以通过民族志这一质化研究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整合会话分析微观视角下对身份关系的阐释不足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宏观视角下对身份关系的过度诠释,揭示语言使用和身份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12-14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包含了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两个方面,它对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与欧洲的语言人类学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追溯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对康德、哈曼、赫尔德、洪堡特思想的继承性,以此探索这一假说的欧洲渊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心理位移现象的认知和文化考量15-17

摘要:随着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愈加频繁,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愈加重要。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本文运用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心理位移现象进行认知和文化角度的思考,探求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和文化属性及其特点,为外语教学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18-21

摘要:本文对我国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认为该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核心性还没有在外语教学中得到相应的重视;此外,外语需求分析研究的工具、内容及过程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之处,亟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口语测试的实证研究22-25

摘要:针对全体在校学生的高校自行组织的课程口语测试,涉及面远远大于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促学”功能也更为重要。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用于课程口语测试的弊端是考生往往很难根据分数判断自己的口语能力和改进方法。本文将形成性评价的课程口语测试成绩和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使用调查问卷检验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课程口语测试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

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影响因素探讨26-28

摘要:本文主要从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接受程度,二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学习者的母语认知方式和生理资源利用方式等因素来探讨其对语言学习者的口语产出的影响以及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听写式语言输入训练对英语听力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研究29-32

摘要:本文以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语块理论、短时记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试验、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听写式语言输入训练对发展学生听力能力的有效性。试验统计数据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听写式语言输入与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显著相关,对听力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外语与外语教学》投稿须知32-32

摘要:《外语与外语教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管辖的合法期刊,主办单位是大连外国语学院,主管单位是辽宁省教育厅。

PBL在中国外语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困境与出路33-37

摘要:“问题为本的学习”(PBL)是一种体现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被誉为近年来国外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革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PBL模式已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该模式在我国的外语教育中如何合理运用?它会遭遇何种尴尬和困难?出路何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文论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成绩斐然、捷报频传43-43

摘要: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双为”方向,尊重科学,以繁荣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外语教学与科研为己任。近年来,学报成绩斐然、捷报频传:(1)2008年入选为南京大学CSSCI源刊;(2)入选为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最新版)语言类核心期刊;(3)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最新版)。(4)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公布的2008年100家全国重点期刊专项抽查、检测结果,只有15家期刊合格,另有85家不合格,合格率为15%。《外语与外语教学》经检测合格,是15家合格期刊之一。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研究
评价意义的转换与小说人物形象的翻译效果——以《飘》两个译本为例44-47

摘要:译者在小说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阐释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价值判断,译者评价的语言介入,为我们分析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传递效果提供了语言实证的选择资源。对小说《飘》译本的研究表明,评价意义的转换造成了主人公形象传递效果的不同,这既是不同译者与隐含作者对话与交流的结果,同时也受到读者期待与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

论古汉语诗词翻译的“阈限”性——从主题与主题倾向看译者主体艺术性的发挥48-51

摘要:在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艺术性创造是不可或缺的,准确把握这一个度,成了译者永恒的追求。本文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英译本为例,运用主题和主题倾向理论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译者的角色:水下冰山的发掘者——以海明威短篇小说《大双心河》的翻译为例52-55

摘要:本文以当代翻译理论,特别是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论为基础,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大双心河》的翻译为例,简要论述和例示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角色。本文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再是“仆人”或“机器”,而是具有“主人”地位的阐释者,即“水下冰山的发掘者”。译者应当采用译者加注的方法,挖掘作品表面文字之下蕴藏的深刻含义。

文化重读与翻译研究56-58

摘要:本文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认识文化重读之于翻译的重要性,探讨文化重读与翻译的关系。以宗教文化重读、语言文化重读、生态文化重读与翻译的实例为依据,论证跨文化交际对认知文化、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其对翻译实践产生的巨大影响。

论时空序和逻辑序的翻译认知59-61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实际例子的分析与研究,试图分析构成人类语言主流认知模式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关联顺序原则就是最具普遍性的语际翻译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