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现代语言理论及语言问题研究
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1-4

摘要:本文在综述英汉语义对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英汉语义对比研究远落后于语音、语法、词汇对比,成果甚少,范围尚未展开。语义对比研究中“比什么”和“怎么比”等根本问题尚待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经验现实主义语言观为英汉语义对比研究开拓了视阈。文章构想了“分、合、转”英汉语义认知基础三层双向对比研究的框架。对比“分”的规律是以范畴化为中立项对比英汉词义系统的异同;对比“合”的规律是以小句的构意图式为中立项对比英汉小句意义组合的异同;对比“转”的规律是以喻义为中立项对比英汉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异同。这一语义研究框架探讨了语义对比的对象和途径问题,具有对比语言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

含意传达的元语用策略5-8

摘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话者需要把自己的交际意图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话者,从而使受话者对自己的意义做出准确地理解,以此达到交际的目的。作为语言交际的调节性原则,合作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意义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含意的传达。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发话者运用元语用策略来强化自己的交际意图或者抑制无意会话含意的产生。也就是说,发话者可以运用积极的元语用策略使会话含意得到强化或弱化,从而准确地传达自己的会话意图。

小句复合体与复句的比对研究9-12

摘要:小句复合体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韩礼德提出的小句复合体概念与汉语的复句概念无论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在逻辑语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拟通过对比二者的异同,揭示其内在联系,并试图对二者相似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释。

中国英语之功能研究13-16

摘要:本文试图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变体在其本土的存在、应用和发展中所承担的各种功能,重点分析其在语言运用中的两大功能,其既有标记语言使用者社会文化特征的功能,又是语言使用者实现不同交际目的的有效工具。希望为揭示中国英语变体的特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对一个英语主位系统网络的分析和评论17-19

摘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主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主位的分类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英语的主位系统网络,勾画出主位的种类和各种不同的主位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和评论Thompson(2004)《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所提供的英语主位系统网络,通过将它-9Eggins(2004)提出的主位系统网络比较,说明Thompson的主位系统更加明了、简化,同时更能反映英语中不同类型的主位在语义表达方面的差异。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研究
个性化教学观照下的“动态约课”校本研究20-24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时代诉求。为了通过个性化的教与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分级分类教学的基础之上,尝试建立目标管理下的视听说“动态约课”机制,由此带动了该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学分管理、教学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的联动。“动态约课”机制增强了学生个性化建构和发展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

中国高等英语批判教育的哲学追问25-29

摘要: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文化批判思潮的冲击之下,批判教育应运而生,且日见声势。语言批判教育旨在使学生看到语言背后隐含运作的权力而不受其蒙蔽和操纵。中国英语教育批判视野的缺失带来了种种弊端。西方批判教育的本土适用性这一根本问题尚悬而未决。本文以西方文化批判思潮知识观的流变为线索,寻绎批判教育的思想地基,追问批判教育的本土适用域限,从而为中国高等英语教育的定位提供理论支撑和宏观指导。

教师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宁波诺丁汉大学与国内另三所高校的对比研究30-35

摘要:在外语教学领域中,人们往往忽视自主学习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分析教师的需求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其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本文作者选取了国内三所与宁波诺丁汉大学水平相当的高校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怎样不同的角色,探讨了导致教师角色不同的原因,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基于隐喻认知的英日汉谚语对比分析36-39

摘要: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的谚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本文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日汉谚语的异同,并指出蕴含于其后的文化根源。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谚语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对于恰当地翻译谚语也有一定的意义。

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限定修饰语使用分布的对比分析40-43

摘要:论文摘要作为一种语篇组织形式,体现一定的交际目的,有其特定的谋篇原则。论文摘要中作者在呈现他人观点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经常使用限定修饰语来陈述对某个论点或知识声明的看法与态度,这是学术语篇写作中的普遍现象。本研究对80篇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构成元素以及摘要中模糊限定语与强势限定语两种限定修饰语的使用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汉语论文摘要在构成要素上不及英语论文摘要全面,而且两种限定修饰语的使用分布在不同语步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与教学提供新的多维视角。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文学文论研究
“游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策略44-46

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游戏性原则,放弃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是由福特主义转向灵活积累和人们的时空经验压缩所导致的消费观念的变化而产生的文化消费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是主题思想模糊、艺术形象模糊和故事情节模糊。对此要警惕,因为它消解崇高和理想,走向虚无和颓废。但也有片面真理性和深刻性。

意象之辨:从imagism说起47-49

摘要:英文“imagism”常被汉译为意象派或意象主义,由此,“image”就自然而然被视为“意象”。文章通过考察西方诗学和中国文论传统,提出“image”与“意象”渊干两种不同的文化和文学评论系统,彼此存在很大的差异。注意这种差异,有助干不同文化的互证、互识、互补,有助于在交流和借鉴过程中避免误读和误解,真正实现异质文化的沟通。

文化转型与中西比较诗学研究50-53

摘要:本文探讨了20世纪的文化转型给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带来了审美观念、方法和思维变化,同时探讨了20世纪中国比较诗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在研究术语、范畴及至整体格局上发生的重要变化。本文用历史发展观追溯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研究的取向,理顺了中西诗学比较的研究思路,最后对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作了展望,以便能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研究
老子思想的翻译与传播54-56

摘要:本文考察老子的翻译与传播的文化意义和文本意义,从哲学解释学视角探索翻译与解释的关系,指出主体性和翻译意识在翻译与传播中的积极效应。

认知-功能视角下隐喻的汉译策略57-59

摘要:现代隐喻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和思维都具有隐喻的特点。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映和思维方式,广泛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隐喻概念体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有同质性,更具有异质性。翻译是跨文化的认知活动。深入探讨英汉隐喻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恰当的策略,将会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从解构主义译论看翻译教学中的归化与异化60-62

摘要:归化和异化是双语转化中经常使用的两种翻译方法。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中存在主张归化翻译的倾向。翻译实践中归化译法也受到译者和译评者的偏爱。在奈达等效翻译理论的视野下,这种翻译方法不但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需的。然而,随着文化派翻译理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能够反映翻译活动的本质、体现原语国家语言、民族文化特性的异化翻译应该受到重视和提倡。依据这种观点,本文作者认为,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鼓励学生用异化的方法处理文化含义丰富的词语,以增加译文中的外国文化含量。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书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63-64

摘要:翻译质量评估是应用译学的核心课题,司显柱教授新著《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基于语篇类型,建构了一个较具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较少主观性等特征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把本命题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本文就该书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