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构式语法的“构式”之辩1-5

摘要:近十年来,构式语法研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果颇丰。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新理论范式,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其核心概念“构式”进行一个多维诠释,以便为这方面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基本的认知框架,同时希望更多汉语界的同行把该理论范式带入汉语研究中,因为汉语这方面的语料很丰富,相信会有更多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出现。

意象图式的正负参数:词缀层面分析6-8

摘要:正负参数是意象图式的重要表征。本文主要以UP-DOWN这一意象图式为例,探讨其正负参数在词缀层面的有效性。词典数据表明:以up为前缀的词语偏于表达正面意义,而down为前缀的词语偏于表达负面意义,这一意义分布基本符合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原则;然而,语料中也有部分up前缀词语承载负面意义、down前缀词语承载正面意义,这一极性转化现象反映了正负参数的价值相对性,可以通过Krzeszowski的“基本价值矩阵”理论得到解释。

“领主属宾句”的生成句法分析9-12

摘要:“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结构,文献中讨论颇多,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作者认为,领有名词是从领属短语中移动到其表层位置(Spec TP)的,移位的动因是为了核查T的EPP特征,而T的口特征则由留在原位的带语迹的领属短语来核查。按照“语法功能分裂说”,领有名词与领属短语都带有主格,都是主语。

“What’s X doing Y”构式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及其形式表征体系13-16

摘要:Kay和Fillmore认为,WXDY构式是一个具有特殊句法、语义、与语用功能特征的语言现象,但是和一般(所谓核心)构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是几个构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可用统一的形式体系清晰地加以表征。但该范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成为跨语言(如汉语)的概括性需要研究的具体课题。

英语动词现在时语法意义的多义关系认知研究17-22

摘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类典型理论为依据,认为“每个意义簇中有一个核心意义,其他意义都是从它逐渐拓展而来”,从现在时主要用于描述现在事件这个最基本的语言事实出发,借鉴易仲良“现在时的本质语法意义为现联性”的研究成果,对现在时语法意义的多义关系进行探讨,并尝试指出现在时语法意义的多义关系呈现出辐射性模式,核心意义与非核心意义之间的关联方式为概念的转喻和隐喻。

范畴边界清晰性与语义的清晰性——兼论不同范畴观的对立与语言研究的分歧23-26

摘要:经典范畴理论对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了挑战,两种范畴观的主要分歧之一便是范畴是否有明晰的边界,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具有明晰的边界,而原型范畴观则主张边界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词义的具体分析得出结论:原性范畴理论并没有超越经典范理论,充分必要条件决定范畴及范畴成员之间的边界,而这一边界是明晰。这一结论在符号学和语言哲学等相关领域皆可得到证明。

二语习得研究:从普遍语法到认知处理27-30

摘要:普遍语法认为母语习得就是设置参数、学习母语边缘内容的过程,它在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普遍语法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来的,而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有本质的不同,机械地以普遍语法指导二语习得研究可能会存在理论上的不适应性。二语习得的过程同时也是认知处理过程。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二语知识的表征形式,而认知处理则更关注语言信息的计算和处理过程。两种理论取向的结合更全面地解释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探究二语知识的本质。

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31-33

摘要:论文讨论了语言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就语言学课程如何实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英语使用能力发展逻辑理性思维的目的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计算机素养与英语学习动机对网络英语学习行为的影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英语学习动机和行为模式初探34-37

摘要: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行为模式确定了几个关键的变量,并为这些变量之间确立了实证性的联系。该模式指出,计算机素养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计算机素养中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学习动机的主要预测因素,网络使用经验也是有效预测因素。学习动机中的学习态度和效价受计算机素养的影响尤为显著,并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论英语口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38-41

摘要:合作型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成功的口语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加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本文在对国内外合作型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系列口语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策略,并对已完成的英语口语合作学习的实践成果进行科学分析。

语篇、语境与外语教学42-43

摘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了英语语篇、语境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语篇分析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英语语言教学要从语篇的结构形式入手,从其所表现的交际功能与意念出发,使学生在语言交际的环境中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现象,从而加深对语言交际功能的理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本刊声明43-43

俄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比研究44-46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了俄汉两种语言形式差异的基础上,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探讨了俄汉两种不同文化产生的原因。

欢迎订阅《外语与外语教学》欢迎赐稿46-46

民国时期罗曼·罗兰的中国行47-50

摘要:文章从译介罗兰的先声、历史的奇遇和阴霾中的火炬三个部分,梳理了罗兰及其作品在我国民国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的主要脉络,不但突出地描述了此间三次译介罗兰的高潮,也对各个阶段的译介与研究的特点进行总结和评论,同时,还从翻译活动的层面以及翻译文学史和接受史的角度,探讨民国时期译介罗兰及其作品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51-53

摘要:术语是专业语言的核心和灵魂。术语规范化是学科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本文列举了人文社会科学中术语译名不规范的现象,并且以术语学理论为指导,从外来术语本土化和本土术语国际化两方面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规范化作了探讨,认为术语规范化的核心是统一专业术语译名和专有名称翻译。

归化与异化相得益彰——评张爱玲译《海上花列传》54-57

摘要:中国台湾作家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娴熟的双语写作能力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张爱玲作为翻译家的角色却尚未受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她对吴语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的国语和英语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的分析,说明归化和异化互补并用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此反驳翻译界对这两者关系的悖论,同时也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文化意象的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58-60

摘要: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含,采用异化手段是一种必然,但这种异化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融合至译语文化,体现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互文关系,生产出文化意象新的表现形式。这一异化的本质是一种协调式的异化。本文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试图揭示文化意象翻译中协调式异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