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1-3

摘要:本文思考了外国语言学研究的三个问题:(1)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最终目标。从对“两张皮”现象的重新分析出发,认为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应该为中国的语言建设服务;(2)外语研究的创新性。从分析什么不是创新着手,提出外语研究的创新必须具有本土意识、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3)外语研究要顶天立地、眼高手低。认为外语研究既要瞄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前沿,注重理论创新,又要关注眼前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外语教学和翻译。文章还特别强调打好语言基本功特别是提高母语水平对从事外语研究的重要性。

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思考4-7

摘要:本文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说法进行思考。首先对语言学的分类进行简单的回顾,把“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和“个别语言学”进行简单的区分,接着对与本文讨论有关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状况做了简单的勾画,然后讨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概念及其英译文,最后从学科的设置与人才的分类角度探讨语言学界经常谈起的“两张皮”问题。文章认为,“外国语言学”应该是在中国境内除了汉语语言学以外的多个“个别语言学”的概括说法;目前汉语界和外语界两股力量在语言学研究方面之所以汇合不力,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个别语言学研究,忽视了对普通语言学的研究。

试论事件语义学的研究方法8-12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如何应用形式描写来开展事件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这一研究路子主要经历了从戴维森分析法到新戴维森分析法的发展。本文对这两个阶段的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讨论了新戴维森分析法的改进之处。本文的最后部分应用新戴维森分析法对部分汉语歧义句式进行语义分析,旨在说明利用这一分析法对所分析句式的语义进行描写相对于以往有可能做到更加规范和精确。

欢迎订阅《外语与外语教学》欢迎赐稿12-12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13-17

摘要:多义词词义多半是受隐喻作用而生成的隐喻性词义,其演变过程往往不是以一种单一的方式而发生变化,而往往是辐射型变化交织着连锁型变化,而连锁型变化又交叉着辐射型变化。本文在此提出多义词词义演变的仙人掌发展模型,同时指出两点:一是相似性在隐喻性词义变化中并不是一个唯一要素,其间还牵涉到人类的类比思维,相似性是源域与目标域形成关系的基础,而类比则是形成这一关系的认知手段;二是隐喻性词义的演变往往以源域的概念场为中心。

语言水平和信息抽象性在信息整合过程中的作用18-21

摘要:本文试图从前人很少触及的一个角度来探讨人们对高于句子层面的语言信息的理解,即由零碎而混乱的语言信息建构完整篇章表征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和二语语言水平及信息抽象性的关系,并探讨篇章表征建构过程中抑制机制的作用。我们将四个英语微型篇章的命题打乱并重组,得到一些新的陈述,受试看到的只是这些零碎而混乱的陈述,但可以通过这些陈述推出背后隐藏的篇章,我们通过过后让受试辨认相关的陈述,探索受试所建立的篇章表征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二语语言水平和信息的抽象性都对篇章表征的建构产生了影响,受试的语言水平越高,对信息的整合越好;具体信息比抽象信息得到了更好的整合;新旧信息的整合机制比抑制机制作用更大。

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22-24

摘要:本文试图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二语词汇知识理论框架。这个框架由两个部分组成——元词汇知识和词汇知识。元词汇知识是有关词的一些宏观知识,涉及词的概念、词义和词的规则等知识。词汇知识包括习得一个二语词涉及的12种深度知识。

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25-2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近年来的进展,着重涉及以下8个方面:①二语口头话语感知与表达的关系、②二语口头话语的音系学研究、③二语口头话语的语段理论研究、④二语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⑤二语口头话语的超音段研究、⑥二语音系习得中的母语迁移、⑦非语言因素对二语音系习得的影响、⑧二语语音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二语口头话语习得研究和教学的未来走向。

翻译课教学法探索——《英译汉教程》教学方法提示29-34

摘要: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翻译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主要强调启发式和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以《英译汉教程》为例,文中探索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法,供教师参考。

阅读理解过程的眼动研究35-40

摘要:眼动能够反应阅读活动中即时认知加工过程,通过对眼动的实时测量,可以获得读者在相对比较自然的阅读条件下,对文章信息加工的眼动数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阅读过程的内部认知机制。本文对国外近几十年来眼动阅读研究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学者进行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刊声明40-40

《漫漫回家路》的互文性解读41-43

摘要: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的小说《漫漫回家路》生动地叙写了澳大利亚土著遭受种族压迫的经历以及他们自我身份建构中的乐观精神和坚毅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采用互文性手法,穿插使用大量剪报、画刊、澳大利亚土著事务局卷宗、档案材料、《保护政策条例》、人口普查资料、地图、图片、日记、信件、电报和官方备忘录等不同文体形式的文字材料,构成了一个文本的狂欢世界。互文性的叙事策略起到质疑甚至颠覆作为宏大叙事的白人官方文本的作用,重述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历史,使土著人的历史呈现出多元性。

《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剧中的旁白手法分析44-46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先驱克里斯托弗·马洛在其剧作《马耳他岛的犹太人》中对旁白手法的运用有别于同时代剧作家。这部剧中的旁白手法充分揭示了主题,并增强了该剧的喜剧色彩。同时它在客观上还制造了间离效果,加深了观众对剧中主题的认识。

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47-50

摘要:翻译教学研究是否需要一个新的视角?当前,西方翻译理论开展了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引入翻译教学研究之中。本文分析了翻译能力的成分构成,探讨了在翻译教学中发展翻译能力的途径以及翻译教学的过程教学法,论述了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翻译教学的研究发展应建立在研究翻译能力的基础之上。

语境分析:机器翻译不可忽视的因素51-53

摘要:机器翻译离不开语境分析,如果忽略原语赖以产生的特定语境去进行翻译,往往会导致歧义现象的产生。本文分析了机器翻译的现状,并运用语用学理论,探讨了语境分析在机器翻译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对原文进行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其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传译到译文中,在此基础上也才能不断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

外来词音译增值现象研究54-56

摘要:忠实于原文一直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翻译”的基本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在外来词的音译实践中却往往不被遵守。译者常常根据原文的特点和译语的规律,在语音、语形、语义等层面上创造出原文中所没有的增值信息,以取得理想的翻译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外来词翻译实例,发现音译增值现象具有普遍性,其文化、心理、美学价值不可忽视。

论英汉互译过程的改写特质57-59

摘要:传统译论强调忠实,反对改写原文,但在翻译实践中改写经常出现,有时甚至是非常必须的。尤其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及各自文化系统间客观存在着巨大差异,改写既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也是非文学翻译的必然。而且,英汉互译中的改写特质既是有意识的,也是潜意识的。

概率与音系——兼述Goldsmith模式60-63

摘要:概率音系学通过研究语音的概率分布来研究音系学,是音系学的新流派。通过对单词部分的概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单词的合格性。概率统计数据帮助语言学家预测和解释音系模式。Goldsmith提出的单构词成分模式和双构词成分模式,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语音配列问题。概率的比较在科学推断和语言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