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 21-1060/H 国内刊号
  • 1004-6038 国际刊号
  • 1.4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与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应用、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1-8

摘要:本文运用作者创立的互构语言学基本原理批判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等西方权威语言学家有关语言任意性是语言学基石和儿童头脑中的具有先天性普遍语法的观点。同时作者尝试性地首次在语言学界提出了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双向互进互退律和语言文字衍化最优模式论。

《外语与外语教学》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8-8

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9-12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合成空间理论中合成空间的三种认知整合运作过程,即组合,完善,扩展,以及它们与大脑认知运作的联系,藉以说明合成空间理论有着其认知科学方面的神经认知基础与理论依据。

下期要目12-12

外贸谈判英语语域及其语言特点13-15

摘要:本文将外贸谈判英语看作一种独立的语域,通过讨论谈判英语语域的三个主要参数,即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体武的语境特点,以英语谈判语言事例说明外贸谈判英语语域的语言特征,帮助从事外贸谈判工作者认识英语在外贸谈判中的表达差异,使他们能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取得谈判成功。

外语教育语言学理论建构的设想16-21

摘要:在我国,长期以来,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直用来指称语言教学。我们认为这既不能揭示所指学科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本学科的正常发展。为了明确外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促进外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建议采用外语教育语言学,认为该术语更适合于指称研究语言教学的学科,并着重对其理论建构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听力理解中的意图推理22-23

摘要:听力理解是言语交际行为,言语交际涉及语符解码和思想意图推理。母语听话人与非母语听话人在言语交际中都要对讲话人的思想意图进行推理。非母语听话人对母语讲话人思想意图的推理尤为重要,但人们往往只重视字音听辨和字词句理解。理解讲话人的思想意图首先要解读并充实讲话人的语符意义。对讲话人思想意图的推理是外语听力理解的关键。听话人从讲话人话语中推断出的思想意图与讲话人的思想意图可能但不一定相同,这两者间非对称关系导致的差异决定着外语听力理解能力。外语听力理解能力取决于母语和外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词汇教学的呈现方式研究24-27

摘要:本研究以增添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实验的方法,考察与测试了英语词汇教学中不同呈现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的词汇学习效果,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讨论了实验结果,作出了相应的解释。本研究证实: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由学生根据自己认知结构或生活实际来给目标词造句能增强目标词汇的长时记忆。

《上尉的女儿》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管见(代译序)28-31

摘要:《上尉的女儿》是俄罗斯伟大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色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浅析《所罗门之歌》中的人名寓意32-36

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擅长用人物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突出作品主题。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综合运用了圣经典故、谐音、以词述意、首字母暗含、词汇组合与分割以及词形近似等方法来给书中的主要人物命名,从而使她的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该书文本的可能性。

父子冲突背后的异化心理37-39

摘要:本文旨在从父子冲突这个新的视角解读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话剧《推销员之死》。通过分析一个美国移民家庭三代人的父子关系,揭示出美国移民在美国梦最终破灭时,精神处于困惑乃至绝望的状态,进而产生异化心理。

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40-44

摘要:通过调查译界同行对若干译文的评价来验证某种翻译理论解释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证研究,目前尚未见有人成功地设计出有用而又可靠的检测方法。作为翻译理论研究的一种尝试,本文对所构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以期能从与一般的演绎论证、描述例证等有所不同的方法,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有效性做出某种程度的检验和证实。本文报告了这项试验性的调查,包括问卷设计、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存在的局限和调查结论等。

《红楼梦》诗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45-48

摘要:在当前日益迅速的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翻译者们应本着尊重和保存各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某些诗词翻译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中保存和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问题。《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杨采用了更多的语义翻译和文本翻译,而霍克斯则采用了更多的交际翻译和工具翻译。本文的研究认为异化策略在保存源语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可能更为有效。

翻译中的认知观照49-52

摘要:认知观照下的翻译探讨是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审查原文对译者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这种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对照两类读者的心理活动以确定两种文本是否产生对等。据此,本文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得出:译者的认知因素在翻译中会有各种表现,两类不同认知原型的读者对包含同一文化内涵的两种语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对等不可能完全实现,翻译要参照两类读者的认知结构实现效果对等,从而给翻译活动和对等论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

儿童隐喻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53-57

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阶段儿童隐喻思维的特点,得出结论:学龄前儿童往往无意识地使用隐喻,他们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象征化、泛灵论倾向,还有新奇性和荒谬性并存的特点;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能够有意识地创造出直观的、拟人化的隐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具有抽象化和系统化的特征。

浮士德形象多重寓含的哲学指归58-60

摘要:《浮士德》既蕴涵着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又是一部形象的人生教科书,还是一部充满思辩的诗化哲学;浮士德探索幸福的过程,既是欧洲近代史的象征,又是人生哲理的写照,还充满着对许多哲学问题的沉思。

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译学力作——读许钧教授新作《翻译论》61-62

摘要:许钧教授可谓是当今国内译坛之翘楚,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