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翻译文学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0429
  • 国内刊号:11-1251/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30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76
  • 综合影响因子:1.34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研究

英语致使性动词的非宾格化

摘要:本文主张将英语的致使交替现象分析为非宾格化,通过词汇操作将及物性致使动词的致事外论元从其论元结构中彻底删除,从而派生出对应的不及物性非宾格变体。由于内在的施事性致事动词要求有生命的意愿施事充当主语,该类动词词汇语义结构上标注为二元结构,不允许有非宾格形式。非宾格动词不含有任何形式的致事成分,因此可用反身词组byitself加以修饰,强调动词所表达的状态变化事件的发生缺乏明确的外力作用。
163-175

“现在完成体之谜”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摘要:现有的完成体理论似乎都不能系统阐释英语动词的“现在完成体之谜”。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尝试论证英语动词现在完成体的语法意义是完成体与现在时概念整合的结果。它表示人们利用以说话时刻为终点的一段有界时间,将动词在具体的论元结构中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体性意义一律识解为有界的,并且蕴含该有界的动作或状态具有可重复性,这是现在完成体无标记的语法意义。若动词在具体的论元结构中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体性意义是持续的、无界的,现在完成体将其强制识解为有界时,由于该动作或状态内部的同质性,倘若有语境(主要是时段状语、上下文等)明示,该动作或状态将随着说话时刻不断向时间轴右方移动而延展,这是现在完成体有标记的语法意义。解开英语动词“现在完成体之谜”的关键在于受完成体限定的谓语动词与确定的过去时间状语连用时,它表达的动作或状态是特指的而非类指的;英语动词的现在时要求有界的动作或状态具有可重复性,而特指的动作或状态在逻辑上不可重复(违反同一律),因此,在英语中,现在完成体不可与表达确定特指时间的过去时间状语连用。
176-187

变换移位、提升并人、拷贝删除及其他——与结构变换相关的句法分析理论及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自上世纪40.50年代美国结构语法理论提出“变换分析”至今,与这种分析方法相关的句法理论和分析技术已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如提出“成分移位分析”“提升并入分析”“拷贝删除分析”等,同时也涉及运用这种方法对其他语法现象的分析。这些分析方法在汉语句法和语义研究中也有大量成功例子。本文简要介绍这些句法分析的成果及最新进展(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希望引起学界重视,并就教于方家。
200-211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专论

语言竞争试说

摘要:语言接触必然产生语言竞争。语言竞争存在于语言结构及语言应用的诸多方面,它可以激发语言活力,也会触发各种语言矛盾和社会矛盾。本文从语言结构、社会功能、使用者年龄、地理分布等四个维度来观察语言竞争,发现:1)最易形成语言矛盾的是外来词的译借方式、文字形体(字母表)及注音字母形体。2)当前中国的语言竞争最激烈也是语言矛盾最集中的领域是教育,其次是大众传媒和家庭。3)40岁以下是语言活跃期,也是语言竞争的活跃期。4)近百年来,第一语言(包括第一言)的全球地理分布基本没有变化,但第二语言(包括第二言)的全球地理分布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表明近百年来语言竞争的主要领域在第二语言层面。本文更为重要的目标是探索建立语言规划学的理论框架,以便更全面地观察语言竞争现象,从更多维度描述语言的活力状态,更好地解释和预见语言矛盾和语言冲突,希冀通过语言规划来促进语言生活的和谐,并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
212-225

中国周边国家通用语研究

摘要:语言互联互通建设是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通用语的概念框架,把语言互联互通建设分为双边语言互联互通建设和多边语言互联互通建设两种形式,前者是国家通用语的建设,后者是区域通用语、跨区域通用语和世界通用语的建设。本文通过大量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梳理出中国周边邻国的国家通用语、区域通用语和跨区域通用语名单,并根据通用语的重要性将这些语言分为四个级别。这些通用语名单和级别表可为我国双边和多边语言互联互通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226-235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外语教育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语自动激活:来自ERPs的证据

摘要:本文采用ERP技术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在纯二语语境中加工二语词汇时的一语自动激活位点与时间进程,并基于BIA4-和RHM模型提出了解释一语自动激活特点与机制的EHM(ExtendedHierarchicalModel)理论模型。结果发现:1)激活位点上,一语自动激活在概念层、词形层和亚词形层均有出现,即二语词汇加工伴随着多层级的一语自动激活。此外,亚词形层的激活强度存在不对称性,尾字强于首字。2)时间进程上,一语自动激活从加工早期业已存在,并且持续到晚期。二语词形首先激活概念,然后激活对应的一语词形,并且进一步在亚词形层激活一语尾字及首字。本文提出的EHM模型可较好地解释我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加工中的一语自动激活特点与机制。
236-248

句子语境影响汉-英双语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语义加工——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

摘要:本文采用视觉搜索范式和语义判断任务,考察句子语境对汉一英双语者对英语短语动词语义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二语熟练程度高低,汉一英双语者均表现出语境效应;2)在短语动词的不同意义的加工中,字面义的激活具有优势;3)短语动词的比喻义激活受汉一英双语者二语熟练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混合表征模型和平行激活模型。
249-260

语音加工能力对二语短语动词隐性习得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以二语短语动词为目标结构,通过隐性教学实验、隐性知识评估和多元回归模型,就大学英语学习者语音加工能力结构差异与隐性知识构建的关系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二语前期基础、口语能力等为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语音编码能力、音节分解能力、短句节奏识别能力是学习者能否成功习得目标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语音编码能力、音节合成能力、单词重音识别能力是学习者习得熟练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语音加工能力通过影响输入效率、工作记忆容量和意义网络的激活,促进隐性知识的习得和熟练化,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为目的语体系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261-273

二语教师口头修正性反馈的效果——对25项西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摘要:本研究以25项西方实证研究为数据来源,统合分析了二语教师口头修正性反馈的教学效果,并着重考察了反馈的明晰度、反馈方式和语言重心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显性反馈的效应量高于隐性反馈;诱导输出式反馈的效应量高于直供输入式反馈;形态句法反馈的效应量高于语音反馈。亚组分析显示,启发作为多种具体反馈类型的混合体效果非常显著。就具体反馈类型而言,明确纠错比重铸更为有效,而重铸的效果又优于元语反馈。
274-286

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

摘要:英语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ELF),出现了不同于英语作为本族语或外语的语用特征,交际主体的他者化与语境因素的多元化融合更加突出。因此ELF交际中出现了具有交叉文化语用特征的语言语用与社交语用表现。这是ELF语境中的语用能力问题,为不同语境下英语语用能力思想的重构带来了新课题,对我国英语教学与学习的语用能力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
287-299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书刊评介

《分布式形态学近况》介绍

摘要:分布式形态学是一种较新的形态学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认为词和句子的生成过程具有同一性,主张用句法手段处理构词问题(Halle&Marantz 1993)。该理论诞生二十年来至今,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论进展和研究动向,
300-304

《语言与时间:认知语言学方法》评介

摘要:运用语言和思维来定位时间事件(eventsintime)是人类最为复杂的认知行为之一。时间表征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知觉经验、概念表征及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意义非凡。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尽管语言学、认知人类学和神经科学领域涌现了大量关于时间研究的成果,
311-316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