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翻译文学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0429
  • 国内刊号:11-1251/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30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76
  • 综合影响因子:1.34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研究

英语“介词+-ing”结构的功能语法分析

摘要:在传统语法中,“介词+-ing”结构(如“after having the meal”)被称为“介词短语”,因为该结构被认为是由“介词+介词宾语”构成的。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指导,根据功能句法分析的原则和假定,从意义的表达出发,对该结构进行功能句法分析。本文的分析表明,英语中的“介词+-ing”结构是非限定小句,而不是一般语法书所说的介词短语。
243-249

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

摘要:通过语料库的考察发现,中动结构修饰语的类别多样,副词只是其中的一类。修饰语是一种语用制约而非句法要求,是否要求修饰语取决于该中动结构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量。要求什么样的修饰语则取决于动词的语义框架。中动句的动词和修饰语一起来表达主语的典型属性或者物性。整体而言,Jackendoff的六类副词都可用于中动结构,而非以往文献中所说的局限于特定类别,但不是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副词都可以跟所有中动动词搭配构成合法中动句,而须看二者的组合是否表述主语的属性。中动结构的副词也并非只能出现于动词之后,部分只能出现于助动词之后的副词也可以和相关动词构成合法中动句。中动结构对于副词确实呈现选择制约,它排斥语义指向为施事的副词,这跟中动结构的认知功能是相吻合的。
250-257

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

摘要:动结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分别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其语义指向的变化、时体的不同都一一对应其句法结构的差异。汉语动结式远比英语动结式复杂、多产,根本原因在于汉语构式中受事论元(patient)与对象论元(theme)的分离,体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动词与宾语之间存在距离问隔。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是相同的客观世界现象与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语法语义系统互动妥协的结果,处处体现语言与客观世界的不同程度的象似,可以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得到统一的描写和解释。
258-265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语言学探索

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汉语母语者时间认知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汉语母语者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时间认知的影响。实验1表明,表达空间关系的句子与表达时间关系的句子一样,对时间关系的加工有促进作用。实验2表明,水平和竖直两种空间关系都对汉语受试有促进作用,但竖直空间关系的促进效果更强,用汉英两种实验材料得出的结果相同。据此我们认为,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对时间作竖直方向的隐喻。
266-271

由语法体现的动态人际意义

摘要:本文提出动态分析视角,将语篇中出现的语法选择看作“单变量”而不是“多变量”,以观察其语篇发生模式而不是所形成的小句结构。论文从该视角出发,对实地采集的外语课堂话语进行分析,发现那些出自语气系统的语法选择形成了“界限型”和“阶段型”两种动态的人际意义发生模式,并通过实例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描述与讨论,证明动态的人际意义并非只限于说话人态度且只由词汇来体现,而是也包括由语法体现的言语互动过程的动态特征。
272-278

第二届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专家论坛第二号通知

摘要: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定于2009年11月7-8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专家论坛”(见本刊今年第2期刊出的第一号通知),目前已收到部分参会论文摘要。外语界知名学者胡文仲、胡壮麟、戴炜栋、何自然、徐盛桓、李绍山、文秋芳、王守仁、张绍杰、石坚、白解红、王文斌、束定芳、王铭玉、程晓堂、周燕等教授将应邀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278-278

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思考——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述评

摘要:1.前言 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于2008年7月7-9日在具有近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200多篇,其中有120多篇人选在会上宣读交流,另有5位学者应邀作了大会主题发言。笔者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本文首先根据会上宣读论文的摘要,综合介绍一下这些论文的研究性质、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和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然后从这些论文和主题发言中归纳出国外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一些新趋势,谈一下自己的新思考。
279-283

第三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二号通知)

摘要: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2月11—13日在西南大学(重庆市)召开。
283-283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外语教育

语法知识对语用知识预测力的实证研究

摘要:在二语语用习得研究中,语法知识历来被认为是影响语用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对语法与语用知识关系的研究中,多把通用语法知识与具体语言结构的语用知识作相关分析,造成二者研究层面不对等的现象。本文以学习者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习得情况为例,分别探讨通用语法知识和具体语法知识对语用知识的预测力。两组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具体语法知识对与之相关的语用知识的预测力更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Bardovi—Harlig所提建议的正确性:对具体语用能力的研究最好通过考察相应的具体语法能力来进行。本研究还发现语用知识的习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因此应该把语用能力的培养放到和语法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284-290

英语学习者作文句法复杂性变化研究

摘要:本文按照年级和作文水平分4组横向考察了英语学习者作文句法复杂性的变化模式。句法复杂性包括单位长度和子句密度或内嵌度两类。单位长度用T单位长度和子句长度指标测量;子句密度用T单位复杂性比率和从属句比率指标测量。研究表明,学习者的长度指标在1—2年级阶段增长最快,其后的变化呈先降后升之势,但增减幅度不大;密度指标在2年级达到峰值,但前后变化幅度很小,没有明显的发展迹象。学习者作文的长度指标随作文水平呈线性增长,唯邻近组之间总体上增幅不大;密度指标随作文水平的变化与随年级的变化基本相同,只是在3-4年级之间有略降,而中高-高级作文水平组之间有略升的趋势。与母语者作文对比后发现,学习者作文的长度指标增长较快,但密度指标的发展明显不足,两类指标的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
291-297

英语专业学生隐性语法知识应用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32名高水平组和30名低水平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英语隐性语法知识的应用情况,探讨其隐性知识与英语水平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高、低水平组学生在隐性知识应用方面既有共性也有显著差异,且与英语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隐性语法知识可较好地预测英语水平。
298-302

自然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

摘要:本文报告一项自然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实证研究。实验安排4名受试阅读3本简易名著,并接受3次词汇测试与面谈。结果表明,专注于意义的自然阅读有助于词汇附带习得,拼写知识习得率为21.6%,词义习得率为15.5%。习得率看似不高,却十分重要。自然阅读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提供词汇接触机会,促进词汇知识的部分习得,一旦与注意、运用、理解需要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就可能导致某些知识的完全习得。这一发现反映了词汇习得的渐进本质,对阅读与词汇教学均有启示。
303-308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书刊评介

《词与思维——次句式、省略与语言哲学》评介

摘要: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的热门话题。在传统的语言哲学观看来,句子是意义的基本单位。只有句子才可能是真或假,才能表征完整的思想,才能用来进行推理和断言。真值条件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句子,而不是词汇。然而,Stainton认为次句表达式(subsentential expressiom)完全可以用来实施言语行为,特别是可以用来做出完整的断言(assertions)。实际上,我们在使用语言时,经常是用词,而不是句子,来表征完整的思想。《词与思维——次句式、省略与语言哲学》一书,就是Stainton第一本阐述这种语言哲学观的专著。
309-312

《双语认知面面观》述评

摘要:Istvan Kecskes和Liliana Albertazzi主编的《双语认知面面观》收录了关于双语认知问题最新研究的十一篇论文,试图探究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人际交流时大脑所发生的认知活动。语言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与人类语言的本体论(ontology)和认识论(epistemology)有关。在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时,世界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外部世界-感知-内部世界”间的关系,其中以Langacker和Jackendoff为主要代表。
313-316

全国首届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摘要:为推动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定于2009年10月23日至10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全国首届语料库翻译学研讨会。
316-316

《语料库走向课堂:语言使用与语言教学》述介

摘要:1.背景 基于语料库数据编写大型学习者词典、语法教学参考书乃至语言课程教科书是近年来的趋势。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口语语料库研究,与语言教学应用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亟待建立有效链接以取得进展。于是“语料库多维语体应用研究”(Inter—Varietal Applied Corpus Studies,简称IVACS)应运而生,备受关注。1997年,爱尔兰利梅丽克大学(University of Limerick)、玛丽贞德学院(Mary Immaculate College)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发起成立研究中心,尔后逐渐扩展到近十余所知名院校加入的高校国际合作研究团体。
317-319

第六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征文通知

摘要:《中国外语》杂志社、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湖南长沙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外语博士论坛。论坛涵盖外语各语种,涉及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欢迎全国各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和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
319-319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3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