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 31-1964/H 国内刊号
  • 1674-1234 国际刊号
  • 1.8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传播中国与翻译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特稿
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呼唤深度融合1-6

摘要:我国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几类分离或分割的现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分离,语言学与文学的分离,外文与中文的分离,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外语学刊与解决现实学术问题的分离。作者在分析上述“分离”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好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认知语言学”特别专栏(文旭主持)
具身认知视域下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7-12

摘要:汉语隐喻性话语有着长久的研究历史,但多是对过程的说明,缺乏机理性的探讨。本文用象征思维和知觉内容双重性构建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工作模型。全文首先说明汉语隐喻性话语可以抽象为“T→[转写为]S”结构;继而用美国哲学家诺伊的“感觉运动权变”理论中的知觉内容双重性解释为什么T在一定条件下由S表达;随后用象征思维说明S对T的象征关系;最后说明T内容的要素如何在主体意向性和语境的共同作用下以S表达式突现出来。

通感隐喻的概念整合分析——《唐诗三百首》中通感隐喻的个案研究13-18

摘要: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唐诗三百首》中的通感隐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感隐喻本质上是不同感觉域之间概念整合的结果;2)英汉通感隐喻中感官形式迁移的整体趋势大致相同,即从低级感官向高级感官迁移,但感官迁移频数存在差异;3)温度觉是最大的始源域,视觉和听觉是最大的目标域;4)诗人倾向使用温度觉中的“寒”“凉”“冷”和味觉的“苦”表达内心的悲伤、孤寂等情感,把情感的倾诉寄托于诗行之中.

人称指别在汉语中的语言实现19-25

摘要:人称指别是对言语行为参与者在言语事件中的身份角色(即“说话者”与“受话者”)予以识别与确认的过程,在语言系统中有不同的语言实现方式。本文尝试对人称指别在汉语中的语言实现方式作出系统描写。文章从逻辑入手区分人称指别“语言实现”的三种方式:绝对实现、羡余实现、匮缺实现。绝对实现获得语法化程度极高的代词类通称指别语,羡余实现获得语义凝固性较高的熟语类人称指别语,匮缺实现则获得临时的语用人称指别语。此三类人称指别语不仅在语义结构与语义特征上有明显差异,它们在语法化程度上也不一致,在语言系统中各自具有不同性质的语法地位。

构式化的核心思想及其对构式习得的启示26-31

摘要:构式化关注构式在历时维度上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历时构式语法研究的新范式,其研究在最近几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对构式习得的重要意义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从构式化的核心思想出发,探讨构式化对构式习得的主要意义,为研究构式化作为复杂的认知适应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理论研究
翻译的遮蔽与创新:中国学术语境中言语行为研究的两条学术路径32-38

摘要:作为突破言行二分观念的重要术语,“言语行为”一直存在两种学术路径:行为主义言语行为和日常语言哲学言语行为。这两种学术路径的学术渊源、代表性学者、研究方法和学术应用皆不相同。在这两条学术路径进入中国时,中国学者的翻译行为一方面遮蔽了这两条研究路径的界线,一方面却又意外打通了这两条路径的界线,从而在中国学术界催生出新的学术理解,展现出新的学术面貌。

基于SILL的国内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相关的元分析39-47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Oxford's (1990)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LL)的国内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并探讨影响二者关系的研究特征的调节作用。通过文献检索,纳入文献41篇,产生48个独立研究样本,总样本量为8689。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呈从小到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记忆策略、情感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受被试类型、考核方式的调节作用;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不受出版类型的影响。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教改转型期的政策研究——以《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为例48-55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2013版)在上海市四所高校实施三年来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在四所高校中进行调查,从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材开发、教师培训和教师理念等五个方面,探索《参考框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部分解决办法。《参考框架》在以下几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学术英语的教学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学术英语的具体产出指标;学术英语教材编写的标准与规范;学术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标准;学术英语特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语境对书面纠错效果的影响——一项针对英语搭配学习的实证研究56-61

摘要:语境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重点探讨语境在书面纠错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前测-干预-后测的设计模式,以15个英语搭配为目标结构,通过彩色图片建构语境.实验发现:书面纠错有助于受试习得英语搭配,且利用图片建构语境可进一步提高纠错效果.本研究认为,纠错能激发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目标语言形式;当纠错伴随语境时,可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记忆,保证相关知识后续使用的准确性.

优化英语语音教学多元评价模式的实证研究62-68

摘要: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分为三类:关于学习的评价、学习性的评价和促进学习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早在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语音教学已经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但在教学反馈层面仍有提升空间。本研究以动态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为实验对象,旨在验证优化后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学生语音水平、语音学习习惯及语音学习动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语音能力及学习动机有明显增强和提升的作用。新增的自评与同伴互评反馈的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政策相关主体对大学英语必修的态度研究及引发的思考69-74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英语是否应该必修引发了社会各方的激烈争议。通过梳理和对比政策相关主体(政府、学术界、高校管理层和大英师生等)对大学英语必修的观点态度,可以看出: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提升,政府已经逐渐趋于理性,取消了人人必修大英的强制要求和一些不必要的考试;学术界需要致力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理论,提高学能效率;英语必修对母语文化及学生身份认同的威胁并没有一些专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全社会更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加强母语建设;最后,高校管理层及大英教师应关注各类不同需求,改变等靠心理和应试理念,自主制定具有针对性、多元化、高效实用的高校外语教育规划。这是我们未来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翻译研究
完整再现霍尔姆斯翻译研究学科构架图75-83

摘要:1972年霍尔姆斯构建了翻译研究学科构架,为翻译研究成为独立学科提供了理论依据。1995年图里将霍氏构架制成“地图”,对直观传播霍氏学科思想、推动学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图里地图还有严重不足,它简化了霍氏构架的层次,误构了某些分支的关系,忽视了某些分支研究的最终目标,甚至遮蔽了“翻译研究之研究”分支的存在,不利于全面了解霍氏构架全貌。本文依据霍氏原文,重新制作了霍氏构架图,试图通过增补层次、理清关系、呈现某些分支的研究目标、补充“翻译研究之研究”等分支,完整再现霍氏构架思想,以便更客观地评价霍氏构架的历史贡献和学术价值.

华夏有奇图,沧海现遗珠——《推背图》李提摩太英译本的发现与考证84-91

摘要:《推背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但长期以来,此书的译介问题却很少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发现无名氏英译的《推背图》后,经详细考证,确定了译者为晚清时期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其底本为带有东海野人序言的明系版本。李氏《推背图》译本不但选本独到,诞生时间最早,还早于底本17年公开出版,从而形成了中国典籍翻译史上独特的“我生君未生”现象。

论翻译问题之问题:一个活动理论的视角92-97

摘要:翻译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跨文化活动。翻译问题是译者在翻译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那些并非由其个体能力和技术因素造成的、具有主体间性特点的“困难”。翻译问题作为翻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目前仍处于翻译研究的“灰色地带”。基于活动理论框架,通过解析多元语境因素制约下翻译活动的实施过程,可归纳不同类型的翻译问题、探究译者处理翻译问题的决策机制。翻译活动中,译者通常会遇到因操作“条件”而产生的语篇和规约性翻译问题,还会面临因翻译行为“目的”与操作“条件”、制约翻译活动的“社会规则”不相符而产生的情景和职业翻译问题;这些问题的决策依据分别是源语文本功能、情景性译本功能、翻译规范与规约性译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