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61-1023/H 国内刊号
  • 1000-5544 国际刊号
  • 2.3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研究专栏、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认知语法的具身性1-6

摘要:认知语法的具身性是指,用身体的属性、活动和感知—运动系统,用身体体验与环境的互动,去体认(embody)一个语言表达式的音位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结合R.W.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的应用举要,作者认为,认知语法是从具身认知角度研究语法。一个表达式的句法构造是概念化者身体体验在句法结构中的投射,可以看作是具身认知的语法化。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源于概念化者的身体体验,意义等同于体认。一个表达式意义概念化引发的意象图式是对物理世界的具身体认。

多模态图文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以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语篇为例7-11

摘要: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属性,并且在某些多模态语篇中表现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尚未对语篇的互文性给予足够关注。本文选取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语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分析这类语篇的互文性的理论路径,而后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考察这类语篇在形式和意义生成方面的特点。

英语致使心脑移动构式的探索12-16

摘要:在上位抽象构式统辖下的详实句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邀约其他词语而发展为框架构式。本研究通过对宾语为heart和head的致使移动构式句(如:John laughed his head off.)进行调查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下位构式以名词为常项借助转喻和隐喻识解以消解误配并提高其抽象度。这两个构式引申和扩容的独特方式在共时维度上展现能产构式承继网络的复杂性,在历时维度上揭示相关的构式调变和构式化。

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话语策略和识解操作研究17-22

摘要:认知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的多学科、多视角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在Hart(2014)研究的基础上,以欧洲难民危机新闻语篇为语料分析对象,从认知视角讨论了话语策略与认知机制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而探讨了批评话语分析中的结构构型策略、框架策略、定位策略和识别策略,并补充了拓展策略。上述话语策略可以分别从图式化、范畴化、隐喻、视点框架和力动态等识解操作来解释。对话语策略的识解操作进行解读进一步验证了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产出缺损语块及其成因研究23-27

摘要:本文以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为对象,以汉语正常人为参照,以调查、量化、推断统计、理论推理为方法,分析了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产出的语块结构的缺损情况。研究发现:1)与正常人相比,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产出的语块结构有缺损;2)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产出缺损结构的语块与病灶所在的大脑皮质区的认知功能受损相关;3)汉语运动性失语轻症患者产出缺损结构的语块与语块自身的语义结构复杂度有关。

法庭庭审中的直接转述与间接转述28-32

摘要:传统的直接转述和间接转述研究主要关注其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本研究分析法庭庭审转述发现,这二者的意义和功能与其他语域明显不同。首先,庭审转述中,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转述忠实性都是被预设的,话语参与者无法对其转述行为推卸责任;2)转述者无论是采用直接还是间接转述形式,其根本意图只有一个:利己,其视点也只有一个:自我。在这种情形下,直接和间接转述只是服务于同一目的的不同手段。

学术论文引言中的修辞劝说模式32-36

摘要:近年来学术论文体裁中的劝说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作为论文开篇的引言部分由于同时承担着介绍研究和吸引读者等多重功能更成为劝说资源分布密集的语篇类型。本研究采用ESP学派的语步分析法,探讨修辞学中的三大基本劝说模式在学术论文引言中的实现形式和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三大劝说模式在引言中通过词汇语法、语篇和篇际三个层面得以实现,而其在引言不同语步中的分布则由该语步所承载的交际目的决定。

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37-41

摘要:本研究运用语言类型学的方法,根据相关的语料统计与分析,探讨了英汉因果复句的类型学特征,发掘了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优先序列的共性和差异并进行了象似性和原型阐释。本研究可以使人们更细致深入地了解英汉因果复句的逻辑语义的共同和不同特征,同时也能更好地指导语言习得、教学和语言比较研究。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外英语教师资格证书比较研究42-47

摘要:本文对英、美两国较有影响的CELTA、TKT、ELTeach和我国香港地区的LPATE、大陆地区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英语)五项英语教师资格证书进行了考察,并就语言能力要求、考试总体设计及考试方式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1)英美两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四项证书语言能力要求明确,考试内容与英语教学工作密切相关;2)CELTA、TKT和ELTeach更加关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3)我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英语)在语言能力要求、考试内容相关性、考试任务代表性和考题类型多样性方面尚有改进余地。根据比较结果,本文提出有必要研制我国英语教师语言能力标准,科学界定英语教师核心专业能力及设计我国英语教师资格证书,开发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课程,进而提升英语教师专业水平。

融合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阐释与实践47-52

摘要:本研究是对杨枫(2016)提出的融合大学英语理念的阐释。研究从教学内容、性质、课程、理念、目标、载体、评价等方面论证了将"语言"与"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输入"与"输出"、"语言训练"与"思辨培养"等元素相融合,实现成效为纲、全面提升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可能性、高效性。

目标语言点类型对修复性重述和提示的制约53-58

摘要:修复性重述(recast)和提示(prompt)能显著提高学习者使用语义型及形态型目标语言点的准确率。准确率的高低和持续性长短受语言点类型制约。单边图画描述任务及测试结果显示,教师反馈对于形态型目标语言点的即时效果更为显著,但从长远看,反馈更有利于语义型语言点的习得。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协作学习跟踪研究58-63

摘要:本研究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观察法,对学生的课堂协作行为表现进行跟踪研究。混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协作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整体成上升态势的连续统,其表现分数逐次渐进增长,其中第6至第9周的增幅最为明显(p〈.000);2)协作学习四个观察维度的总体评价排序是"在任务上"〉"献计献策"〉"互帮互助"〉"帮助诉求";3)学生在"在任务上"与"互帮互助"维度的表现分值逐次增长,在"献计献策"和"帮助诉求"维度最后一次观察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就构建有效协作学习课堂提出了建议。

质量目标导向下高校英语教师素质建构64-67

摘要:高校已进入质量目标导向的内涵式发展时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本文基于对目前高校英语教师现状的分析和面临的挑战,从合格教师的内在构成出发,提出了构成合格英语教师规格的三大核心素质,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具体而言,道德素质指英语教师应必备的品行修养,专业素质指英语教师应必备的系统专业知识,职业素质指英语教师应必备的从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围绕这三大核心素质阐述了如何建构问题。

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和非程式语的心理加工研究68-71

摘要:采用听觉刺激—口头即时回忆任务,考察高、低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程式语和非程式语的心理加工模式。结果发现:1)不同水平组受试的程式语加工速度均快于非程式语,说明程式语属于整体性表征;2)不同水平组受试的非程式语加工速度没有差异,说明非程式语属分析性表征。整个研究表明,随着接触频率的提高,程式语的整体性可能逐渐增强,最终以整词形式存储在心理词典中,而非程式语则较难实现词汇化,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外语教学杂志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专栏
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专栏72-72

摘要:[栏目主持人话语]今年是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世界各国皆有纪念活动,中国和英国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活动更是持续不断。我们有幸借《外语教学》一角,开辟一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评论和创作研究栏目,权作纪念,也借机推出国内莎学翻译和研究的一批新成果,以飨读者。首先,隆重介绍逻选民教授,他是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会长。

影响与焦虑:谈莎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悲剧》的翻译73-76

摘要:相较于国外的舞台演出,中国国内翻译或重译莎剧文本成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最重要的方式。前人译莎,智仁各异。以莎翁第五大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悲剧》为例,朱生豪追求"神韵",梁实秋意在"存真",方平力求存形求神,这些译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倾注着独到的风格与见解。在借鉴、批评及吸收前人译莎成果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如影随形的"影响与焦虑"。笔者基于自身的译莎实践,尝试道出自己对于莎译的艺术追求,从而为莎士比亚作品的重译展示新的效应,并提供新的思量角度。

血泊与哲思相交织的空间叙事——莎士比亚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的演绎77-81

摘要:在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上,《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成为一部震撼人们心灵的艺术佳作。该剧以尊重原作精神和内容为宗旨,在时间之流的叙事中构建了恢弘的空间叙事,其叙事场景既不回避原作中的血腥与恐怖,紧扣原作中的人物、情节、故事、语言,又以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哲理、浓烈的情感获得了独立的空间叙事意义,反映了对人性善恶,生与死的思考。全剧以深沉的哲思和人性之叩问统驭舞台的空间叙事,创造出中外莎剧舞台对莎剧原作改编的范例。

莎剧翻译的社会—语用视角——以第二人称代词称谓语you/thou及话语标记汉译为例82-86

摘要:从社会—语用视角关注莎剧汉译中对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具体包括第二人称代词称谓语you/thou和话语标记两个方面。选取Hamlet第三幕第四景中一段对话,讨论13种译文对you/thou和话语标记的汉译,聚焦不同时期莎剧译者对莎学研究成果的关注程度,指出:衡量新时期莎剧重译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对莎学研究成果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