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61-1023/H 国内刊号
  • 1000-5544 国际刊号
  • 2.3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研究专栏、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心理因果性视域下汉语身体—情感隐喻解读——身体—情感语言表达研究之二1-7

摘要:身体—情感隐喻是身体—情感语言表达的一种,是由身体内脏的“行为”及所体现的情感构成的语言表达。汉语身体—情感隐喻植根于培育出汉语言的文化沃土之中;这种隐喻是由意象思维造就出来的;身体—情感隐喻的建构和解读体现了心理因果性的心理活动规律。身体—情感隐喻的语言表达式是“物(身体[内脏])—语言(交流的中介)—心(情感活动)”共同参与建构的;这个过程是由意象构成的象征符号系统进入由意义构成的意义现实符号系统,再转入由语言构成的逻辑思维符号系统,从而实现身体—情感隐喻语言表达式的建构。

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8-12

摘要:本文从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特质出发,结合音乐与绘画的部分特征,论证英语语言表征犹如西方音乐,具有时间性特质,在句构上表现为延续性、勾连性和不可逆性;而汉语语言表征则酷似中国绘画,具有空间性特质,在句构上表现为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

隐喻认知表征的动态系统观13-17

摘要:对隐喻的研究应超越对隐喻现象的直觉分析,而更多地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研究中挖掘证据来论证和验证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隐喻现象的复杂性需要通过多角度的实证研究来揭示隐喻认知表征中所涉及的认知资源、概念隐喻和具身体验等。本文提出以动态系统的理念和原理设计科学的实验范式来探讨影响隐喻性语言使用的各种稳定性和变异性因素,准确揭示和全面反映不同情境下隐喻使用和理解的认知心理机制。

语言转向中的话语意义及其权力18-21

摘要:受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影响,语言概念的传统界定在语言转向过程中被解构,代之以话语与思想同步形成为特征的新概念阐释。弗斯、韩礼德、乔姆斯基和索绪尔等语言学家从不同侧面为语言的这一转向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话语权力与人的社会存在具有必然联系,因而人的社会存在就决定了人们在特定语境下选择适当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话语。在全球化语境下,话语权力研究渗透到各个领域内,成为不同学科研究的共同热点话题。

论比勒的语言哲学22-25

摘要:卡尔·比勒是德国语言心理学家、语言哲学家,德国思维心理学维尔茨堡学派的领袖,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他提出语言的“工具模式”、抽象相关性原理等重要概念,无论理论还是方法都富有创造性,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语言的符号性、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功能等方面对比勒的语言哲学思想展开讨论。

现代汉语动量构式的认知研究26-30

摘要:语料库考察结果表明,现代汉语动量词的使用是有其构式基础的,动量构式基本分为三种类型:“数量+动”、“动+数量”和“独立量”,它们共包括九大次类构式。本文对人体器官、工具和频次动量词进行了认知特征的分析,并在对动量概念的认知阐释基础上,对三类动量词所在构式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显示,不同类动量词的构式分布和频率是有很大差异的,这既与动量词自身的认知特征有关,又与构式的压制有关。

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研究30-34

摘要:借用动量词是动量家族中开放的成员,通过转喻机制,从名词、动词等其它词类借用成员,实现对动作事件形象、适切的表达。本文通过自建的小型封闭语料,将其中的动量词分为因果类、伴随类、器官类、工具类、时间类及拷贝类六种类型。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在语料中出现的频次分布差异较大。笔者尝试运用转喻机制,并结合参照点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此进行阐释。该分析有助于人们对数量众多、类型庞杂的借用动量词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从而加强动量词的使用效力。

网络社区多模态话语分析——以QQ群话语为例35-39

摘要:基于多模态交际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从语境层、内容层和表达层三大层面构建了网络社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通过对QQ群语料的定量分析,发现网络社区趋向于构建虚拟语境和现实语境最佳交融的语境;QQ群交际中以文字模态为主,超文本模态为辅;表情模态具有辅助交际和娱乐功能,超文本模态多用于数据分享,而语音视频模态多出现于封闭社区的私密交际;在模态关系上表现为强化、补充、指引、阐释、证实等关系;技术是网络社区话语构建、实现以及发展的核心。

省略现象研究:反思与发展——省略认知观VS省略生成观40-44

摘要:省略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长期以来,生成语言学范式下的句法省略研究占主导地位,而省略的认知研究比较少见。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省略认知观对省略生成观中的省略的回指性、先行词与省略部位的一致性、省略部位的句法地位、允准机制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省略认知观为省略研究开拓了认知的新视野。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基于两种需求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构建研究51-55

摘要:本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和生态化课程理论,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在对两种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研制出了基于学生分层需求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具有兼容、动态、良性又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由六大类课程构成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并对课程性质、开课学期、课程学分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词汇心理特征动态变化对二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影响56-60

摘要:研究追踪和调查了23名二语学习者为期135天的英文写作,采用4(习得年龄、具体度、熟悉度和意义度)×4(流利度、准确度、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研究设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考察了词汇心理特征的变化及其对二语者书面语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词汇习得年龄随着时间推移和写作水平由低变高,具体度和意义度由高变低,熟悉度则变化不大;2)词汇心理特征影响二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准确度、流利度和词汇复杂度,而对二语产出的句法复杂度没有影响。

转型发展期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应用技能提升研究66-69

摘要:本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提高英语应用技能的路径和模式。文章从分层分类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课内外教学优化整合、应用技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多元化等方面,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应用技能提升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对策,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元漫画:评绘本小说《睡魔》对莎士比亚的重构74-79

摘要:尼尔·盖曼在其史诗级绘本小说《睡魔》中,以一种元小说评论式的漫画想象对莎士比亚生平史实与戏剧创作过程进行再创作,以绘本小说跨媒介指涉产生的双重互文,将莎士比亚及其剧作同时置于历史事实与虚幻梦境中,从而消解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对经典符号化的莎士比亚的浮士德式“变形改写”,通过对剧作家本人亦虚亦实的书写,从而进一步探讨莎士比亚及其剧作作为永恒的文化符号所折射出的哲学思考。

转身中的保罗·奥斯特城市景观书写嬗变80-83

摘要:当代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堪称纽约的代言人。从《纽约三部曲》(1987)到《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05)和《日落公园》(2010),可以明显感受到在经历了2001年的恐怖袭击,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之后,奥斯特在这一系列城市描摹中从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转身的指向性愈发明显。本文将从城市的主体体验、城市的空间形式和城市的叙事时间三个维度来探讨转身中的奥斯特城市景观书写嬗变。这一转变深刻地反映出在创伤社会中人们希望城市成为重建主体身份的归属地、群体栖居的空间、成为走出创伤阴影、开始新生活的起始地。

世界精神与生态关怀:雪莱和他的素食主义84-87

摘要:雪莱对自然的真情及自我情感的表达离不开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他的素食主义。他不仅撰文提倡,也身体力行。这一点,在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雪莱素食主义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文章和六部作品里。雪莱的素食主义不仅培育了他基于灵魂不灭的世界精神,而且体现了他对宇宙苍生的生态关怀。

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及翻译研究:定义、功能及未来走向88-93

摘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虽然随着英语的普及,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用英语进行交流了。但尽管如此,翻译的作用依然存在,而且会变得愈益重要。这就有必要对传统的翻译定义进行重构。本文从雅各布森的语言学定义切入对之进行质疑,并从七个方面对翻译作了全新的界定。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要重新界定翻译并非是为了全然摈弃已有的各种定义,而是要在已有的定义之基础上保留其合理的内核,并不断地加以必要的和有选择的扬弃、补充和修正,使其最终臻于完善。另一方面,既然(文学艺术的)翻译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和建构性因素,那么翻译就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对翻译的任何界定和重新界定都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使研究翻译的这门学科更加完备。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本文对翻译所作的重新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中国视角以及跨中西文化对话的视角对雅各布森定义的质疑和重构。翻译研究也是如此,它不单单属于语言学或比较文学,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应该同时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各相关学科进行对话。

翻译批评的本质回归与价值重塑——刘云虹《翻译批评研究》评析94-98

摘要:翻译批评的任务不仅在于对译文进行信息传真度的评价与审美鉴赏,更重要的是在于,站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上,对翻译现象进行历史与文化的阐释,对翻译发展趋向给予规范与引导。当前,翻译批评被普遍弱化,由此造成了翻译的危机。刘云虹的《翻译批评研究》围绕着翻译批评的基本问题展开,着力探讨了以文本意义、翻译过程和译者主体性为核心的翻译批评理论探索途径,提出了翻译批评回归翻译本质、建构批评精神和重塑批评价值的倡议,将我国的翻译批评理论探索推进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网络翻译批评现状及其研究99-103

摘要:网络为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构筑了一个新的平台,网络翻译批评作为网络媒介和翻译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给批评模式和方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本文主要展示了网络翻译批评栖身的主要阵地:网站上的论坛、讨论组、博客、网络书评以及微博和微信,并且指出网络翻译批评的基本形态有以下四种:话题式批评、文本式批评、专题式批评和学理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