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544
  • 国内刊号:61-1023/H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7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4
  • 综合影响因子:1.4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诗体隐喻的文体特征及其功能——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分析

摘要:从古老的修辞学到当今的认知语言学,隐喻都是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作为重要的文体要素,隐喻也是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隐喻这种文体要素在诗歌创作中的文体特点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诗体隐喻可以分为文内隐喻、文外隐喻以及文内文外交织隐喻三大类;作为诗歌的重要文体要素,隐喻以显性、隐性或者隐显相结合的方式充当文体手段;隐喻在诗歌作品中具有衔接和表达两个方面的文体功能。
1-5

欧美商务话语的语言学研究:传统、现状与趋势

摘要:和欧美相比,我国的商务话语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欧美的商务话语的语言学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尽管欧洲和美国的商务话语研究有着不同的学术渊源,但今后的研究将更关注对商务次语类的描写性研究、对新兴商务次语类的研究、对商务话语的跨文化研究、对商务话语的多模态研究和对商务话语的批评研究。同时,本文简要论述了欧美商务话语研究对我国商务话语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6-12

当代西方幽默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及趋势

摘要:幽默是人类独有的品质、能力和交际方式。西方当代的幽默研究以传统的“优越论”、“释放论”、“不协调论”为基础,呈现出非一元化、多学科性、重应用等特点,其中,幽默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应用研究趋势明显,幽默的认知语用研究、形式化的计算语言学探讨及应用研究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长足进展。国内语言学界宜对此多加关注,有所作为。
21-25

塞尔的言语行为成功条件:识解与重构

摘要:塞尔在奥斯汀的理论基础上,对言语行为成功条件加以修正和框定,虽不乏系统与精辟,但在“条件”和“规则”的类属关系、“条件”要素的解释力以及言语行为的交际效果等方面仍存有不足。国内外学者对此虽有不少批判性分析,但少有系统修正。在解读塞尔有关言语行为成功条件和构成性规则的基础上,本文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涵盖命题条件、先决条件、意图条件以及关联条件在内的四项成功条件,并就各条件提出不同的亚类条件,全面揭示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以期为言语行为研究提供参照。
26-30

非常规双及物句式生成的认知动因——基于“动词-句式双向互动”视角

摘要:采纳构式语法的句式分析方法,围绕句式对动词的强制和动词准入句式的语义条件及限制,从语义认知生成角度分析非典型双及物动词与双及物句式组配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非常规双及物句式作为论元结构构式,其生成具有认知动因,是非典型双及物动词与双及物句式互动融合的结果,即本身具有潜在双及物语义基因的动词,在双及物句式强制下,其潜存的“受事”概念语义成分被激活、其非常规双及物概念语义结构被凸显,而发生与句式义相匹配的顺应性调变,并最终促成二者在语义及句法上相互协同、相互契合。
31-34

科技文本中的it评价性词块: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对等原则与方法

摘要:本文在Sinclair“成语原则”理论框架下,采用语料库驱动的翻译对等研究方法,利用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探讨英语科技文本中以it为形式主语、表达评价意义的句级词块,并确立其汉语对等语。研究表明:1)英语科技文本中有大量复现it评价性词块,表达态度和评价意义;2)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的日渐兴起为跨语言短语对等研究开辟新的途径;3)词语共现行为对确立跨语言短语对等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35-39
外语教学杂志事件语义学研究专栏

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探究

摘要:Talmy(2000b:213-288,2010)提出的状态变化事件指物体或情景本身特征的变化或保持。本文以英语为参照,运用这一理论探究汉语双及物动结式(SVRNN构式),发现:1)SYRNN构式表征的状态变化事件类似运动事件;2)这类状态变化事件有存在状态变化事件和条件变化事件两个小类;3)汉语这类SVRNN构式,一般由整个构式、一部分结果补语,还有一部分主要动词表达主事件的特定核心图式,因此这类构式表现出一种在整体卫星框架中、局部含有动词框架的混合式语言类型特征。副事件在汉语此类构式中一般由动结式VR或动词V表征,而在对应英语构式中,一般由动词v表征。
39-44

状态变化事件、句式和动词行为类型——领主属宾句的认知语义学研究

摘要: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代表的领主属宾句式表达了一种状态变化事件,包含了两个变化事件。这一句式中的动词与“了”共同表达了状态变化的语义,但是不同行为类型的动词在进入该结构时受到的限制也不同。由于非宾格动词和少量形容词本身表达状态变化,因此能够不受限制地出现在这一结构中。非作格动词要进入这一句式一般需要在后一名词中增加数量成分,帮助动词表达完成性。对这一句式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事件类型、句式和动词行为类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45-49

基于宏事件特征的汉语动结式时体问题的认知实证研究

摘要:根据宏事件特征理论,汉语动结式中动作与结果之间没有时间间隔。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证明了这一论断。但是,实证研究同时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与英语动结式不同的宏事件特征:当动作与结果之间没有直接致使关系时,动结式不具备宏事件特征,动作与结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汉语动结式这一特殊的时体特征是由其双动词的句法结构和非规约性复合动词的能产性造成的。
49-53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国外二语去动机的实证研究方法

摘要:二语去动机研究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教育传播学。在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去动机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际前沿的新热点。国外二语去动机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实证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特点。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已初步构建了二语去动机研究体系。从二语去动机研究内容、学科背景、研究性质、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回顾了21世纪以来国外二语去动机研究的概况。希冀国内的外语去动机研究者能借鉴国外二语去动机实证研究方法,从而推动和发展我国外语去动机的深入研究。
54-58

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元认知意识、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通过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及听力焦虑问卷(FLLAS),本研究考察了250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元认识意识、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调查对象的听力元认知意识处于中高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听力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听力水平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听力元认知意识存在显著差异;3)听力焦虑对听力水平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并且与听力元认知意识显著负相关,听力元认知意识对听力水平不但有直接的影响,还能通过降低听力焦虑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且间接影响力更显著。文章最后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59-64

工作记忆容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准确度、复杂度和流利度的影响

摘要:研究者普遍认为工作记忆在二语习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研究者对工作记忆容量如何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口语产出存在争议。本研究调查工作记忆容量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流利度、复杂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来自中国一所理工大学的30位英语学习者参加了此次研究。根据对学习者工作记忆容量广度测试和复述故事结果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工作记忆容量大小与口语产出的准确度显著相关,与流利度部分指标相关,与复杂度无关。研究发现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工作记忆和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关系的理解。
65-68

我国外语政策与规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外语政策与规划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外语政策规划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此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即研究主体会从政府到学界到高校和个体等各个层面和等级进行延伸,处于该序列不同层面的研究会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共同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
69-72

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及应对

摘要: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总体安全的高度。外语教育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不言而喻的,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面临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侵蚀,“外语热”引发母语危机与文化安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主权意识被削弱。应在外语教育中树立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观,加强外语教材建设,强化外语教师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教育培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批判与扬弃并重,以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式”取代由外向内的“僵硬灌输式”,构筑起一道“防火墙”,开辟一条新路径。
73-76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和谐交融:梭罗的自然观及其启示

摘要:美国优秀自然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梭罗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是人类之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者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交融。梭罗的自然观体现出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对于在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互相弥补的基础上建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重要启示。
77-81

流行文化与内战话语:《临终遇敌》中的老兵叙事

摘要: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临终遇敌》刻画了一个执意回避过去、只活在当下的狂妄老兵萨师,他自觉成为好莱坞商业包装而成的虚假将军身份的囚徒,被动充当顽固守旧的孙女萨莉攫取虚荣的道具,最后在一台可口可乐贩卖机旁凄惨离世。这个故事可以解读为奥康纳为南方人骄傲地虚饰过去的蠢行提供的解毒剂,这瓶解毒剂更适用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和以可口可乐为典型的消费文化所引发的南方现代病。
82-85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之修辞维度研究

摘要: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之修辞维度的代表批评家是德里达、德·曼和米勒。误读的根源被归结为文学语言的修辞性特征,在语言修辞中比喻义优于字面义,寓言高于象征,因此文学批评需要以修辞性的阅读来代替一般性阅读对字面义的推崇,以碎片化的寓言式解读来取代同一性的象征。在批评方法上,无论是德里达的边缘解构策略、德·曼对“语法的修辞化”的分析,还是米勒对文本寄生性和重复现象的阐释,都是通过挖掘文本自身矛盾性来达到颠覆传统阐释的目的,显示了文本中反逻辑的异质性因素对统一结构的消解。
86-89

历史讽喻与伦理结构——《押沙龙与亚希多弗》的党派政治

摘要:德莱顿的政治应景诗《押沙龙与亚希多弗》使用《圣经》历史叙事框架来讽喻当时的国家政治事件。德莱顿在叙述人物形象、关系和行为的过程中营造出复杂的伦理结构,表达了他秉持的伦理取向。《押沙龙与亚希多弗》将德莱顿代表党派利益的公共声音与自身品味的私人声音混杂在一起,展示出英国复辟时期个体感知能力同党派政治文化操控力量之间的争斗与分离。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