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544
  • 国内刊号:61-1023/H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7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4
  • 综合影响因子:1.4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人际语用学的视角,探究人际关系研究的新发展。首先,讨论关系的语用特征,梳理它与面子、礼貌、情绪等研究之间的关联性;然后,从研究范式、选择对象等方面探讨人际语用学中的关系研究,旨在呈现从传统语言语用学到人际语用学研究中关系维度的变化与凸显,拓宽人际语用学的研究范围与视野,推动相关议题的新探。
1-7

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会讯

摘要:本世纪以来,认知诗学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深入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将于2015年10月22日—10月24日(10月22日报到)在广州召开第二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Peter Stockwell,Mark Turner,Joanna Gavins,Gerard Steen,Elena Semino,Catherine Emmott等国外知名学者将应邀与会。主题:多维视野中的认知诗学。
7-7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缀语义韵考察

摘要:“语义韵”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就一直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它指的是节点词从其毗邻搭配词中所获得的某种评价意义。然而,本文发现,语义韵这种语义传染不仅发生在词与词之间,它也可由词传染给作为词内成分的词缀,使之具有类似的语义韵。本文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英语析取词缀Mc-为个案,揭示词缀语义韵从无到有的过程,并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探索其形成背后的认知机制。
8-12

“说谎”的语用学研究述评

摘要:“说谎”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考察了“说谎”的定义、构成要素、适用理论,认为其定义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经典的心理学模式、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语用学模式、原型语义学模式、结合言语行为理论、礼貌理论和原型语义学的综合模式;构成其概念的诸多要素中,以谎言的虚假性和说谎者的意图尤为重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避免过度泛化概念,采用级差化视角,改进研究方法。
13-17

《外语教学》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双双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摘要: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13年12月的有关信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语教学》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两本学术刊物,双双入选2014-2015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收录名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首次进入CSSCI扩展版,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突破。
17-17

幽默驱动下求职面试成功的会话活动类型分析——以一次真实求职面试为例

摘要:借重会话活动类型分析框架,依托一次真实的求职面试为案例,本文分七个层面探究在其他条件相当的前提下,幽默在求职面试中的应用与功能。研究表明,幽默作为会话策略,可使应聘者巧妙回应招聘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操控语用参数,继而改变应聘者与招聘者间相距悬殊的权势关系,转换话语角色,觅得对话轮与话题的掌控,智用会话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以恰切的方式满足会话活动参与双方的交际目标,最终提升成功求职的可能性。同时,该案例分析也可对会话活动类型分析框架进行一定增补。
18-22

及物与作格系统功能再分析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都可以用于识解人类经验。不同功能语言学家对二者的关系持不同观点。本文在综合不同功能语言学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细化的及物作格分析模式。我们认为及物和作格分析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中,物质过程中有些小句的及物程度较高,位于连续体的左端(及物分析),一些物质过程小句的作格程度较高,位于连续体的右端(作格分析),还有一些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和作格程度居中,位于连续体的中间位置。其他五种过程的作格特征不明显,更适合进行及物分析。
23-27

同语式“N是N”的理解机制新探:动态范畴构建视角

摘要:形如“N是N”的结构称为同语式,是语言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其解释理解机制问题上,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产生了分歧,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同语中名词的指称是否转移问题上。事实上,“N是N”同语式涵盖了同形异义和同形同义两大类别,认知派和语用派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不同的类别。动态范畴构建论可以消解上述分歧,为同语式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其理论优势尤其体现在它可以深入解释目前研究较少的同形同义型同语。
28-32
外语教学杂志汉英对比专栏

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

摘要: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将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教育部考试中心协办。本次研讨会主题涉及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研究,话题包括但不限于:1)外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2)外语测评标准研究;
32-32

运动事件框架下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实证研究——以“walk through”为例

摘要:本文采用英汉平行语料,以“walk through”短语为例,在运动事件框架下,采用实证方法,对英汉空间界态的句法—语义接口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在运动事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表达式存在有界化语义倾向。其中,在动词短语中有界化特征较为明显,而名词结构主要表达了无界化概念。运动事件的句法和语义体现了双向性的选择限制关系。在特定句法因素的影响下,界态语义能够产生由此及彼的转化。
33-36

限定性视角下的小句复合体与复句之差异研究

摘要:小句复合体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尽管它与汉语的复句概念貌似雷同,但是两者存在着本质差异。本文从限定性的视角探讨二者的差异,指出作为小句复合体构成成分的小句具有限定与非限定之分,而构成复句的分句却无限定性之别;英语中的大多小句复合体无法满足汉语复句的界定条件。
37-40

汉英典型差比标记的语法化研究

摘要:语法化是关于语言演变的理论之一。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考察了汉英典型差比标记在历时演变中的特征,研究发现:汉英差比标记伴随各自句法结构的演变均发生了语法化,但汉语标记的语法化属于语言内部的演化,其起点是实词,由句法成分的重新分析而来,而英语标记的语法化动因较为复杂,其起点是虚词,表现为屈折法和迂说法的共时并存。
41-44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论语言学习中的自我调节——从心理学到教学法

摘要:自我调节学习是从二语习得的教育心理学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课题,有人认为它可以取代策略型学习模式(Tseng et al.2006)。本文试图找到自我调节学习和语言学习策略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交叉部分之间的关系,以论证这一取代是否可行。为此,笔者选取49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参与由Pintrich等人(1991)设计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调查和Oxford(2003)设计的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是:英语非母语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和策略型语言学习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
50-54

英语特异组合及其在外语教学上的验证

摘要:从双语对比视角出发,依据“平行(语法模式一致)”和“不对应(构成成分不能直译)”的原则,本文界定了英语“特异组合”,基于各类语言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一个发现英语特异组合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以“V+N”构成的VO特异组合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以某外语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和英语专业在读硕士各30名作为受试,测试其对特异组合产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受试在特异组合的掌握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进而说明特异组合的掌握与英语学习的水平并非同步发展。特异组合对不同平等级的英语学习者都是难点,应成为词汇教学的重点。
55-59

美国SIOP模式与中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很多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指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缺席”或批判性思维能力低下。如何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外语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美国SIOP模式为基础,从文献论述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探讨SIOP这种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培养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对60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验表明,SIOP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高认知水平问题的能力,并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SIDP模式值得尝试和借鉴。
60-63

“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发展探究

摘要:有关思辨能力与外语教学关系的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愈发关注的研究焦点。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英语教学思辨能力的发展立足于英语教师这个群体,讨论其思辨能力、思辨意识与其课程意识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教师思辨意识对其认知改变、教学行为调整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凸显英语教师思辨意识对聚焦思辨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所能够发挥的能动机制,为后续具体化、实践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64-68

建构大学英语教学微博平台的调查研究

摘要:当前,微博已经成为青年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载体,微博英语也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平台。创建大学英语教学微博平台,既是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净化当前社会英语微博的现实需要。在总结当前英语教学微博运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建构大学英语教学微博平台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具体措施。
69-72

影响语言测试的非智力因素排序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语言测试领域中一个历来为人所回避的难题——在影响语言测试表现的非智力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500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比较了14种非智力因素对语言测试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失败规避动机、表现规避目标、特质焦虑和力求成功动机是对语言测试表现影响较大的四个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结果,本文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教学策略,力求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语言测试研究提供又一思路。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