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544
  • 国内刊号:61-1023/H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7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4
  • 综合影响因子:1.4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理解“新修辞学”的钥匙——关于伯克修辞学体系中的辨证思想初探

摘要:美国20世纪修辞学泰斗肯尼思·伯克创立的"新修辞学"无疑是修辞学界最闪亮的风景,但其思想十分深邃、难懂。本文认为,伯克的辨证思想是其修辞学体系的关键所在。他的辩证思想体现在其修辞哲学和修辞理论中,具体涉及修辞的人性论、修辞动因、戏剧性"五位一体"、"同一"重要概念。文章指出,伯克修辞学体系中的的辨证特征是修辞运作的基石。
9-13

多模态话语信息加工的认知负荷研究

摘要:模态间性的研究是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子系统之一。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的心理学理论,以学术会议和课堂教学中英语多模态表达的样例为依据,探索模态间性的特征、多模态话语的再现和传播之间的联系过程。多模态符号之间的不同组合影响着多模态话语的准确表达,而多模态话语信息加工的效果又取决于认知负荷的盈亏。
14-18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文体

摘要:在网络交际中,特定的语言表达式被赋予新的含义,形成了网络新文体。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本文分析网络新文体,认为它具有多个功能,包括指向新的对象、传递人际意义、构建虚拟社团、批评社会现实以及娱乐功能。通过模因过程,作为模因寄主的语言获得了新功能;模因的动力来自于实现网络新文体的这些功能。
19-22

语用身份建构的动态顺应性分析

摘要:文章基于语言顺应论和语用身份论的核心思想,从语用身份建构的可变性、商讨性和功能性探讨了其动态顺应性。文章认为说话人的身份不是被动地反映在语言层面,而是说话人把它当作资源加以策略性的运用时协商建构的。
30-34

英语专业大学生概念隐喻归纳能力研究

摘要:本研究运用隐喻归纳测验,对522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概念隐喻归纳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被试概念隐喻归纳能力因任务不同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被试概念隐喻归纳的次级隐喻模式具有多样性,被试归纳出来的源域范畴具有明显的家族像似性;2)语义联想和类比推理是被试所使用的主要隐喻归纳策略;3)被试的隐喻归纳过程和结果并不支持Lakoff&Johnson(1980)概念隐喻理论所认为的主体心智中存在概念隐喻表征体系这一观点。因此,研究认为我们应该对概念隐喻理论持谨慎态度,教学中不宜过分夸大其作用和价值。
35-39

概念隐喻支持下的隐喻能力培养准实验研究

摘要:概念隐喻是认识、理解语言现象的有效工具,隐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习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相应的概念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本研究在对隐喻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的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目标及策略,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准实验研究。经过定量、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概念隐喻学习,能快速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40-44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语言测试的能力结构与因子分析法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语言测试效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语言能力是什么?可分不可分、如何分?接着还探讨了三种因子分析方法在分析一份语言测试试卷的能力结构时的运用情况,并提出尝试用语言能力聚合度,辨别度和拟合度来共同描述一份试卷的语言能力结构特征。实证研究部分表明,这三个指标确实能很好地刻画大学英语四级考卷的语言能力结构特征。
50-54

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关注的是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大学英语分科教学的学术英语教学为背景,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PBL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文献查找、搜寻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用英文作课堂报告等方面收获明显。但是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学生个体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的物理环境等都是PBL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所必需面对的问题。
55-58

对逻辑联系语习得的实证研究

摘要:逻辑联系语是提示文章语境关系的重要手段,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鉴于此,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例释性、因果性及转折性逻辑联系语的情况。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转折性逻辑联系语的掌握最好,对因果性联系语的掌握最差;且不同语言水平组在转折性和例释性联系语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加强逻辑联系语知识的讲解和训练,提高学生对逻辑联系语的意识程度。
59-62

英语听力训练中不同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摘要:如何促进学生词汇习得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学习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附带习得词汇知识,却少有研究关注学习者能否在听力训练中附带习得一定词汇。本研究试图探究英语听力训练中学习者词汇附带习得的情况,并深入比较不同投入量的任务类型是否会影响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者能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附带习得一定词汇,且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情况明显好于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此外,投入量大的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即口头作文组和选词填空组的学生接受性及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情况均明显好于听力理解组,但口头作文组和选词填空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63-67

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调查报告及启示

摘要:本文在分析语用能力构成维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语用能力问卷,并结合访谈的方法,对新时期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调查后发现: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语用能力并没有自然而然地随之提高;研究还发现,从语用能力的三个构成维度来看,学生对文化知识掌握最好,其次是适切度,在言语行为知识层面,学生的表现最差。文章进而在讨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英语专业培养模式的启示。
68-71

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成为主动实践者,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切入点,以自我决定理论为视角,重点研究英语自主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通过调查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自主性较高,总体对元认知策略的认识不足,尤其是过程监控策略和结果评估策略,在动机连续体上动机的自主性越高,英语学习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性越强。
72-75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后现代符号经济《达·芬奇密码》的符号阐释及文化救赎

摘要:后现代符号经济《达·芬奇密码》,通过瑰丽奇特的符号解码和文化寻根,将被现代性所打压的深厚的女神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巨大的生产资本。本文通过对物象符号、图形符号、地点符号的阐释解读,探讨符号背后折射的女神崇拜和文化寻根倾向。小说体现的反省批判的思维方式,强烈的价值冲突与文化趋向,促使观众对自大固执的现代文明进行深刻的反思。《达·芬奇密码》蕴含的女神文化寻根,对抗现代物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精神压迫,克服西方现代性危机,在资本主义方式之外寻找更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生活理想。
80-84

《黑暗的心》:声音复制隐喻与康拉德的逻各斯

摘要:《黑暗的心》留下一个亟待探索的文化命题,主人公声音从身体的出窍,言说之于文字的脱离,暗示了逻各斯传统遭遇现代复制技术时面临的挑战。《黑暗的心》承载着康拉德对工业文明的焦虑,这种焦虑与逻各斯传统遭遇现代机器文明这一语境互为隐喻。《黑暗的心》是康拉德凝视复制技术与自身命运的场域,现代社会向技术文明的漂移撼动了人类的审美诉求和主体性,这从《黑暗的心》的叙事格局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得到诠释;马洛对库尔茨遗言的改造又意味着康拉德对逻各斯传统的回归。
85-88
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理论与实践

贾平凹作品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对策

摘要:本研究在概述贾平凹作品英译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差异问题并不是地方作家作品英译最突出的难点。对贾平凹作品的英译及推广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文本(包括原作文本和翻译文本)本身从语言、叙事、译者角度等内部因素的对比分析;二是对文本之外关于赞助人、翻译模式、目标语读者阅读期待或译作接受度等外部因素的研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现当代小说有地方特色作家作品的英译。
93-97

人工译本与机器在线译本的语言计量特征对比——以5届韩素音翻译竞赛英译汉人工译本和在线译本为例

摘要:本研究基于语料和计量语言学方法,获取人工译本和机器在线译本的语言结构的计量特征,而后考察这些特征在译者(译本)翻译风格的描写乃至翻译质量对比方面的实际应用。通过对5篇翻译竞赛的机器在线及人工译本语料中13个语言结构特征分布的统计和分析,发现了12个具有显著分布差异的语言结构特征。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人工翻译和机器在线翻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翻译文体固有的特征和翻译的共性,但后者更甚。后者在词汇的丰富度、变化度、密集度,句法结构的复杂度和变化度上尚与人工翻译有明显差距,助词和指代方式显化更为明显。这些特点提示,机器在线翻译尚需加强上述语言结构特征及句型的汇集和匹配。另外,计量语言学中的计量方法可应用于人机乃至各种译本间的对比,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98-102

录像评分≠现场评分:一项关于口译教学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

摘要:口译教学评估模式在客观上具有多样性,以现场评分和录像评分为例,通常情况下认为后者可以代替前者,发挥全面观察学生译员表现的作用。但具体操作中选择何种模式对评估结果是否产生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通过比较同组学生同场口译考试的现场评分和录像评分,发现评估模式的改变会造成同组学生同次口译表现的评估结果发生改变,且录像评估方式要比现场评估更为严格,学生分数在录像评估方式下与现场评估相比几乎都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对口译评估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3-108

新闻语篇的译文态度探究

摘要:"态度"是社会心理学提出的概念,指人类在面对其他人或事物时产生特定态度,其行为也受到这一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翻译活动中,态度在新闻类语篇译文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将针对近来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研究美国主流媒体对我国外交部发言的转译,比较原文与译文中显示态度的词、短语和短句,挑选其中具有明显差异的四组词语借助语料库进行分析,以观察美方译文对中方原文的态度改变,并探究态度对译文的影响。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