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544
  • 国内刊号:61-1023/H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7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4
  • 综合影响因子:1.4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索绪尔语言学哥白尼革命意义之所在(之二)

摘要:索绪尔为实施“关门打语言”之目标,运用二分法切出“六刀”,前四刀切除了诸如“言语、外部、历时、实体”等与语言共时价值系统不相关的要素,从而确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理论框架(王寅2013)。本文重点论述后两刀,即在形式系统内切分出:符内关系和符间关系,前者切分为“能指VS所指”,后者切分为“横组合VS纵聚合”,从而完成了索氏的系列二元切分之蓝图。在此基础上严厉批判流行了二千多年的语言工具论,视语言为“位于人之上的先验性系统”。
1-5

基于认知的空间关系构式——以on,above,over构式为例

摘要:Lakoff,Langacker,Talmy等认知语言学家设计了数种有关物体空间关系的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试图以此来解释英语某些基本句法结构的成因。本研究认为,对Lakoff等人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型理论进行补充和细化会对语言中更多空间关系构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就某些空间关系构式而言,构式内部形成了类典型的范畴集合,空间隐喻是形成集合的重要手段;在构式外部,通过概念的整合,以基本构式为核心形成了复杂的构式网络。对时空的感知和体验是人类与客观外部世界之间最基本的互动之一,其有可能会对语言基本结构以及语法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10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

摘要:“如果”独立条件句指省略主句的“如果”条件复句,本文建立“心理空间一转喻推理模型”研究主句省略的缘由以及独立条件句的理解。结果表明,“如果”作为空间建构语以现实空间为起点触发了假设空间,但主句内容已存在于现实空间,成为衬托从句内容的背景,因而可被省略;假设空间里从句或主句或二者共同激活言语行为脚本,从而实施“请求”、“给予”、“抱怨”等间接言语行为;Dancygier&Sweetser(2005)关于言语行为条件句的部分论述值得商榷。
11-14

个人口味谓词句的难题及其消解

摘要:个人口味谓词句并不描述客观事态,而是反映对事态的主观评判。由此引发的“无错分歧”催生了相对论与语境论之纷争。但无论按照语境论将评判者或其视角作为语境参数纳入语义成分,还是像相对论那样基于“无错分歧”、相对于评价境况评判命题的真值,均无法解决个人口味谓词句难题。而激进恒定论坚持区分语义内容与语用效应,否认此类语句能够表达完整命题,这就为克服“描述性谬误”和“一个句子一个命题错觉”,进而消解个人口味谓词句难题提供了可资探索的路径。
15-19

评价的说服机制探析——以商务英语信函为例

摘要:人们对说服性话语的研究历来多集中在语言使用的技巧和语法层面上。随着劝说艺术在各种沟通和国际交际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及大量介入性词语的频繁使用,对于此类话语的评价性研究如今已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从修辞学的三大基本说服模式出发,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探讨评价实现“情感”、“道德”、“逻辑”等说服策略的一般机制。通过深入分析商务英语信函中评价资源的说服策略,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为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等说服性语篇提供理论支撑。
20-26

英汉广告语篇中“问题-解决”模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语篇是一个有着结构层次的关系系统,该系统由一套有限的小句关系纵横交织而成。语篇模式作为语篇组织的宏观结构,是语言交际中人们相互遵守和期待的“语言共识”,是基本小句关系特有的语言语境。本文对比分析英汉广告语篇中“问题一解决”模式在结构特征、小句实现关系以及语言识别手段上的异同,认为英汉遣词造句以及构思谋篇的差异源自于文化和思维的差异。
27-30

原型范畴理论视域下汉俄语时间表达方式的认知研究

摘要:时制是时间的语言学表达柏本文拟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对汉俄语言中时制的差异加以阐释。汉语和俄语的时制皆自成体系,内涵丰富,两种时制系统之间有相同,更有差异。现代汉语的时制通常不通过狭义的形态变化来体现,时间既可以由词汇成分表达,又可以由语法成分来表达,还可以由二者相互配合来表达。俄语时制主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词汇是辅助方式,这两种表现手段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共同表现时制意义。
31-36

语义联想省略的认知模式

摘要:省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分类不一,本文的语义联想省略是建立在语义场基础之上的一种语意从缺,省略的内容无法从上下文中回找,必须依托一条合理的认知途径来理解语义省略,这条认知途径就是联想。人类的神经网络为联想提供了生理基础,联结主义认知模式为联想提供了认知基础,语义联想场本身也是一个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词汇网络。为了解决语义联想省略的理解问题,本文提出了“语义联想场一联结主义一神经网络”的循环认知模式,并对此进行论证。
37-40

自然会话叙事中话语意义的建构与认知过程

摘要:文章提出社会认知叙事分析模式,尝试解析自然会话叙事中话语意义的建构与认知过程。叙述者首先将经验片段链接成内部故事,之后在与受述者叙述互动的刺激下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外部故事;会话叙事的意义建构实现为受述者对故事意义的认知理解,受述者通过叙事互动与叙述者对意义的阐释方向进行协商,通过最终在心智空间建立对方所述的故事图景,完善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41-45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过程、挑战与应对策略:个案研究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对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的看法及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可分成四大部分:审题、构思、实施及评价与修改;2)他们认为很多因素对于英语写作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逻辑、与主题内容的相关性及整体结构,而影响自己英文写作的重要因素有英语水平、写作训练和经验等;3)他们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词汇量不足、语法不好、缺少素材、表达不好等等。为应对这些挑战,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并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
46-49

二语写作中的同伴反馈: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Piaget与Vygotsky观点之争

摘要:本文对比了L2写作教学中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同伴反馈在反馈过程与反馈效果上的异同。对同伴反馈过程的调查显示两组之间在话题种类和数量、指导者提出的修改层面和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互动模式上,对称组更多采用合作型互动模式,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可以平等的交流;非对称组较多采用非合作型互动模式,指导者主要控制话语权。对同伴反馈效果的调查表明两组之间在同伴反馈采纳率和对作文修改稿质量的影响上无显著性差异。
50-55

人际意义的创建与维系——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的互动问题研究

摘要: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的最终目的是使作者获得学术认同,互动是实现这一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电子信息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比较标准,对比研究我国相同领域的研究生论文在创建与维系和读者的互动关系、实现论文人际意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学生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单声性的。因此,我们提出,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性质、特点、知识构建的社会因素等人际意义,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学术社团和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观点,对于提高论文质量、获得学术认同非常重要。
56-60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

摘要:在电子媒体时代,英语报刊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广泛运用图文隐喻,借助人们所熟悉的概念或图式构建、灌输和宣扬西方价值体系,因为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体系,塑造思想的重要工具。藉此,本文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这一教研课题为例,介绍和展示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隐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选取英语报刊中的多模态隐喻涉华语篇作为训练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61-64

资源指引型的任务复杂度对二语写作语言表现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Skehan的有限注意力模型与Robinson的多注意力资源模型(也称之为认知假设)为理论框架,对118名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资源指引型的不同任务复杂度对二语写作语言表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对文本进行了流利度、准确度、复杂度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资源指引型的不同任务复杂度对学习者书面语使用的准确度有显著差异,对流利度与词汇复杂度有影响,但不明显,对句法复杂度没有影响;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对写作语言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任务复杂度与二语水平对学习者写作语言的准确度与复杂度没有交互影响,仅对流利度有交互影响。由此可见,适当提高任务复杂度对学习者二语书面语的质量有促进作用。
65-68

个性化拓展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然而我国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结合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业务能力,本课题组构建了一个个性化拓展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以期探出一条对教学内容有实质性改变的道路。这个模式就是适当减少基础英语(EGP),强化个性化的拓展课程(体现个人特长的语言技能以及/或专门用途英语(ESP))。
69-72

语块认知和文化认知整合模式下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

摘要:基于交互阅读论对阅读能力的界定,本研究拟定了高级英语课程中语块认知和文化认知整合模式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结构,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对某高校三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测量工具采用阅读水平前后测和实验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表层信息能力、重组信息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速度有显著提高;实验教学得到实验组学生的认可。
73-77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反乌托邦小说的科技伦理反思与吁求

摘要:在20世纪的反乌托邦小说中,近代以来不断膨胀乃至虚无式发展的科技受到了持久而深刻的批判。在反鸟托邦小说中,科技作为现代乌托邦得以实现、运转的核心动力,全面主导了人类的生活,然而它却不仅没有兑现其达成一个全面自由、公正、和谐的社会的允诺,反而使人类成为科技乌托邦中价值无所皈依的虚无个体,乃至将人类社会导向毁灭。、由此,反乌托邦小说批驳了科技并无价值承载的中性论观点,并呼吁人类运用起自身的伦理洞见,重新考量科技的价值担当与责任问题.以避免科技毁灭人类的设想成为残酷的现实。
78-83

《米德尔马契》的悖论自由

摘要:《米德尔马契》丰富的悖论自由和改革出路含义在近十年研究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本文从阿诺德和威廉斯暗示的自由民主悖论为起点,重新审视这部小说所隐喻的悖论自由和解决悖论的改革出路。悖论式自由意味着自己的充分自由权力必然侵入他人自由领域、粗暴干涉他人的自由权力。为解决这个悖论,政治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在不断提升每个人的自由认知水平中,建立一种平等共存的价值结构,限制任何侵入他人自由领域、干涉他人个体自由的行为,从而充分保护国家、组织和公民的真正自由。
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