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语教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 国际刊号:1000-5544
  • 国内刊号:61-1023/H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70
  • 创刊时间:197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4
  • 综合影响因子:1.4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语教学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人际交往中的和谐管理模式及其违反

摘要:言语交际中存在引发人际冲突的话语(如冒犯、责备、詈骂)等不和谐现象,但追求人际和谐则是人类理性的本质。基于Spencer-Oatey(2000,2007,2008)的人际和谐管理模式,本文指出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就是说话人对实现人际和谐一不和谐的取向选择,并体现为语境中对言语行为、话语方式等的实际选择,这是一种具有普遍解说力的人际语用模式,但冲突性话语则体现了对该模式的违反。
1-5

“某V某的N”构式的认知语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认知)构式语法的精神,从认知语用视角初步探讨了汉语的“某V某的N”构式,将其分为一式、二式和三式,阐述了它们的语法特征、语音特征、语义特征,重点是论述了语用特征,如“某”的词性和指称赋值、“某”的“亲你排他性”、语用定位词、VN的分离性、语用标记性、语用预设、语用隐含和语用歧义。文章指出,该构式通常语用预设了VN是听者的动作(状态)且已经或可能发生,VN具有一定的回声重复性,语义焦点则是V或N。该构式的语力多为允许、劝诱、劝诫、命令、敦促、警告、讽刺或批评,其语用隐含多为催促对方,互不干扰。最后还浅论了似是而非的“某V某的N”。
6-12

空间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述评

摘要:以认知语言学为主流的当代语言学研究重在从概念的角度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空间移动事件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对其概念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介绍四种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包括以Fillmore为代表的“源点-途径-目标”概念框架、Talmy的“移动主体-移动-路径-参照物”概念框架、Jackendoff对移动事件的“功能-论元”阐释、以及Langacker对移动事件的“移动者在单位时间段内的一系列位置变化”的阐释,并简要评价四种理论对于移动事件概念结构描述的充分性、合理性以及解释跨语言移动事件表达的适用性。
18-22

突显、激活与转喻的实现

摘要:认知突显是转喻的动因而不是机制,后者由激活来实施。所谓转喻的突显不平衡,不仅仅是始源域和目标域在突显度上的单独比较这一种情况,还至少包括隐含一组或一组以上比较基准的其他四种类型。转喻的激活具有单一性,这是因为始源域在选择实际激活对象时,除了考虑概念之间客观的邻近性,还依赖于认知主体从原节点到所激活节点的心理可及性。临时性转喻的单一激活往往需要借助转喻句的句法、语义因素乃至相关语用信息的提示。
23-26

篇章隐喻生成机制的图像性新解

摘要:本文意在以图式理论的新发展揭示篇章隐喻的生成机制。文中认为,由源领域和目标域整合后形成的隐喻的图像效果分别呈现出平行的同步推进和线性的有序延展,前者组成平行式篇章隐喻;后者生成延伸式篇章隐喻。基于整合理论的四维空间图式结构之上,现代篇章隐喻理论还同时强调意义区间和形式区间的互动:意义区间里的整合空间对形式区间形成图式映射,形式区间也相应以听觉或视觉的方式对意义区间主动形成意象映射。由此构成四维空间两个视域的互动互联,也由此使得诗学中常用的图形隐喻和声音隐喻参与到篇章的图像性解读中。其中,要么形式和意义间的双向互动同时在场;要么形式区间向意义区间的意象映射缺场,而只剩下由意义区间向形式区间的单向图式映射在场。前者能使一个语篇生动形象、寓意丰满,因而尤其适合诗学语篇;后者着重启幽发微、概念重塑,因而更适合论说类语篇。
32-36

叙事、叙事范式与叙事理性——关于叙事的修辞学研究

摘要:叙事范式是西方修辞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先从叙事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入手,然后从修辞学的新视角对叙事范式的丰富内涵进行了详细探讨,涉及叙事的普遍性、叙事的人性论、叙事理性等。叙事范式的提出,对修辞学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促进了修辞学的叙事研究,更密切了修辞学与文学的关系。文章认为,叙事是一种诱发合作的象征行为,把握叙事范式的丰富内涵对理解后现代背景下修辞学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37-41

跨文化语境下的俄罗斯修辞学研究——再论修辞学研究思路及方法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西方修辞学复兴及社会政治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修辞学在俄罗斯实现了全面的复兴。与俄罗斯本国学者努力建构一个多元的、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学体系不同的是,我国学者就该学科的研究所进行的是一种跨文化语境下的学术对话,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视角、思路及方法等也迥然不同。在跨文化语境的条件下,“理论重构”式的研究更能体现出任何一种对外国语言或外国文化的研究必须立足于为本国或本民族的发展服务这一立场。由于这样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史的范畴,借鉴史学研究方法对于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46-48

《我有一个梦》的重新读释——基于情态的理论视角

摘要:文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为支撑,从三个方面对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进行统计分析:情态句、情态操作词及人称代词。结果发现情态成分的重复.营造了巨大的亲和力,从而在演讲者劝服听众的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49-52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英语学习者议论文中的预言性语言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100篇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写作的不同话题类型的作文的预言性语言,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时间因素并不影响预言性语言的使用,而话题类型却对使用量和语言类型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预言性预言之一的主题句与承题句之间的语篇关系并不能完全保持整体连贯。
53-57

中国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语言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最终影响学习成绩。采取纵向实证研究方法,对初中、高中和大学3个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旨在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从初中到大学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观念与策略的相关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为各层次的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启示,同时对现有的同类研究进行验证、补充和发展。
58-61

民国时期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特色及其当下启示

摘要:本文围绕教育背景、教学模式和当下启示三个问题,分析民国时期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即以“研究高深学问”思想为指导,以中学英语教育与大学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为基础,以“教研结合,以文学、文化知识为主,重研究能力培养;读写结合,强化批改,重写作能力培养”为教学模式,并揭示其对当下学术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62-65

外籍语言教师反思日记的分析框架

摘要:撰写反思日记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但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一直并不充分,尤其是对外籍语言教师反思日记的关注更是欠缺。图形式反思日记的分析框架的提出,能够从具体或抽象、认知性或情绪性等维度,帮助外籍语言教师自身、教学管理者、研究者等深入分析其反思日记,了解其教学过程,发展其认知能力与自我理解能力,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和培训效能。
66-69

CAI环境下外语教学中师生人际互动行为探究

摘要:本文采用教师人际互动行为模型,通过对影响师生人际互动行为的2个维度、8个量表和4个假设的分析发现,师生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多媒体外语教学的效度。为此,笔者认为,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环境下,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交互性等特征,开展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话或讨论等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应更加关注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70-73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邓恩对19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

摘要: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的主要代表诗人约翰·邓恩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意象新颖、独特,语言极具口语化,韵律和节奏十分多变,运用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辨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这种动态十足的诗歌特点与伊利莎白时代诗歌大相径庭,使玄学派诗歌独树一帜地凸显在英国诗坛中,不仅使17世纪的英国诗坛呈现出一种新的文风,更影响到后世的文学创作。然而,由于思想流派和文学思潮的差异,玄学派诗歌在18、19世纪里不被公众赏识,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玄学诗歌,使玄学派诗歌重获新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邓恩诗歌的语言特征、哲学思辨、口语节奏和理性思维这四个方面,探讨邓恩诗歌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对英国诗歌的影响,发现后世诗人对玄学派思想和艺术的继承、改进和发展,启发读者重新认识玄学派诗歌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74-77

自我身份的悖论——菲利普·罗斯创作中的身份问题探究

摘要:在罗斯的创作过程当中,身份问题一直困惑着他。与其他犹太作家不同的是,罗斯总能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经历,通过虚构的艺术世界来探讨作家人物的身份困惑,以游戏手法揭示和阐释作家自我和美国犹太人身份之间的身份悖论。在作家人物的艺术塑造过程中,罗斯阐释了美国犹太作家身份的矛盾性:就身份而言,他们既是美国人也是犹太人;就道德准则而言,既有作家良知,也有犹太情结;就生存状态而言,既生活在现实中,也生活在虚构里。论文对犹太作家人物朱克曼的自我身份后面隐藏的各种悖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以期对读者从文化深层更透彻地把握和理解罗斯及其文学创作有所助益。
78-81

世界文学中的泰戈尔:《吉檀迦利》译介与研究

摘要:《吉檀迦利》是为泰戈尔在世界上赢得声誉的最主要作品,它的翻译和研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戈尔作品的译介与研究状况。本文对这部诗集的汉译情况和它在我国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我国的《吉檀迦利》研究尚在期待精品。此外,本文探讨并介绍了《吉檀迦利》在世界文学背景下的译介和研究情况,希望以此为我国的泰戈尔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82-85

《喧哗与骚动》与《秦腔》的怪诞现实主义解读

摘要:以《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和《秦腔》中的引生这两个怪诞形象为出发点,运用俄国思想家巴赫金提出的怪诞现实主义理论和人体地形学学说,基于降格和双重性分析,研究了两部作品中的怪诞现实主义特征,认为作品中怪诞形象具有典型的双重性特征,怪诞形象身体的肢解是对其自身的贬低与世俗化,是典型的降格;怪诞形象不仅具有毁灭与否定的意义,同时还意味着肯定与再生,进而剖析了作家创作思想上的矛盾性。
86-88
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诗歌翻译与翻译规范

摘要:本文从翻译规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的翻译学理据。其有机诗体译诗遵从了当时的初始规范即目标文化取向,体现出较强的接受性:早期译诗与文言古体诗杂合;而中后期的译诗则与新格律诗体杂合;同时,遵守了预先规范和责任规范。作为新月社的主要成员,其译诗选材和翻译文本表现均体现出其遵守社团纲领:译诗成为其探寻白话新诗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工具。因而注重译诗本身的形式、意境和韵律的和谐统一;最后,遵守了文本语言规范,在译诗中大量运用白话口语词汇并杜撰新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诗歌语言的非标准化和陌生化。因此,其译诗具有历史性的诗学意义:追求诗歌艺术的新奇性,从而获得陌生化诗歌翻译的效果,最终使译诗成为白话新诗发展的助推器。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