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 61-1023/H 国内刊号
  • 1000-5544 国际刊号
  • 2.3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外语教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外语教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研究、翻译技术研究专栏、外国文学评论

外语教学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语教学杂志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逻辑、语义、语用1-5

摘要:逻辑学对模态的研究为语言学研究情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未对模态词做语义学分析也未能为分析自然语言的情态提供一套系统的模式。Halliday从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概括了归一性系统中两极之间的中介模态选项,构建了一个情态系统,吸收了20世纪的多值逻辑学、模糊逻辑学的理念和模糊语义学对传统真值语义学的批判。同时,他对情态词扩展使用的描述,发现了语法隐喻层面的情态隐喻,把情态语义学研究推上了语篇语义学和语用学层次,为批评性话语分析等学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

英语感知动词词义衍化的认知研究11-15

摘要:本文考察了来自不同感官域典型感知动词的历时语料,研究发现:1)感知动词的基本词义为感官感知义,体现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意象;2)英语感知动词的跨域词义衍化路径为:感官感知义〉心理感知义/非感知义,感官感知域中词义衍化的路径为:结果感知义〉动作感知义或相反方向,结果感知义动作感知义〉系感知义;3)心理感知义、非感知义以及跨感官词义都是通过隐喻或转喻衍生自感官感知词义,感官感知词义域的内部词义间存在转喻性的认知语义关系。

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16-20

摘要:为调查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具有历时性的变化,本文将1990-1994年(语料库A)和2005-2009年(语料库B)跨度为10年的英语医学论文分为两个语料库,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语料均为SCI收录的国际核心医学期刊(IF≥20)英语医学论文50篇。研究结果发现,与语料库A相比,语料库B中医学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频次整体上呈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中,除方法部分的模糊限制语有所增加外,其余三个部分的均有所减少。另外,语料中各个类型的模糊限制语使用也有所变化:缓和型,个人参与型、情感加强型和复合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均有所下降,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则有所增加。这一结果表明,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影像技术精确度的不断提高,医学工作者判断和诊断的确定性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而这一趋势势必体现在医学话语中,具体表现之一便是减少了的模糊性和增加了确定性和自信度,从而导致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减少。当然,尽管不确定性在不断减少,研究者还是会使用大量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使得其观点、主张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非常规语义特征的语义句法功能21-24

摘要:语义特征一般是对词汇单位的属性描写,这种描写是对词汇单位组合关系的解读。对建立语言知识库都具有重要价值。非常规语义特征是莫斯科语义学派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概念。非常规语义特征不是某个词汇单位本身的属性,而是词义、语法组合过程的产物,同时对词义、词的属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词的组合性能都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英语名、动、形转类词语库的研究25-28

摘要:转类词是英语新词最重要的构词手段之一,研究英语转类词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英语的本质。然而现有研究所用语料一方面已显陈旧,急需新鲜语料补充;另一方面基本上囿于孤立的词语和句子层面,缺乏对其在不同体裁里的分布与发生频率的描写。有鉴于此,本文着重讨论如何立足于英国国家语料库研制包括诸如哪些词语发生了转类、在哪种或几种体裁里发生,以及转类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发生频次等内容的转类词语库。

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汉英隐喻认知加工实证研究29-32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来探讨读者在理解翻译中英文隐喻语句时的心理空间建构,具体要探讨的是:源语使用者和目标语使用者是否以相同或类似的概念整合网络来构建两个极端相同的空间。通过对88名汉语和35名英语实验者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结论认为,理解源文本到目标文本隐喻的本质是从源文本合成到目标文本合成的映现。

“第一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征稿通知37-37

摘要: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办、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将于2011年11月18日-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美丽的西子湖畔召开。

情态动词will和may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新闻语体中的使用——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跨语体研究38-43

摘要:情态助动词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上起着重要作用。在非英语国家,英语学习者们常常被灌输大量生硬的语法规则,而很少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利用情态助动词来传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建立特定的作者一读者、说话人一听话人关系。为了让英语学习者们更好地意识到情态动词在意义构建中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描述will和may这两个情态助动词在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两种语体中的使用情况,通过比较will和may在学术语篇和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来揭示它们的情态意义以及所存在的句法结构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

外语教学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使用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44-48

摘要:本研究考察了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在学术语篇中使用作者立场标记语的情况,并与英语为母语的专家作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专家作者一样,在学术语篇中大量使用立场标记语,但使用频率低于英语专家柞者。在学术语篇的导论、方法论、结果/讨论/结论各个章节中,认知型立场标记语、态度型立场标记语和方式型立场标记语的使用均成下降趋势。本文结论认为,与英语母语专家作者相比,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在学术语篇中往往倾向于更直接地、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

对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及其改革策略49-52

摘要:随着英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设置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及英语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即是要着力提升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层次与质量,并最终通过“英语+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未来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其教育需求。英语教育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明晰英语教育的概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克服英语与教育“两张皮”现象,化相克为相生,促进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交叉融合,并最终形成特色化的办学方向。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理解测试的答题效度验证53-56

摘要:本文旨在从答题效度角度验证英语专四阅读理解测试是否考察了其所期待考察的内容。笔者向两个英语专业班学生发放了根据考试规范制定的答题策略问卷。学生一边回答2007年专四阅读理解试题一边回答调查问卷。53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该阅读理解测试较好完成了考察所要考察的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个别策略使用频率很低。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专四。

概化理论在口语考试设计中的应用研究61-65

摘要:本研究将概化理论应用于一项针对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考试设计中,对这项考试的试测数据进行了概化和多元概化分析,确定了成绩误差的来源,分析了不同考试设计模式的信度,研究结果对口语考试任务的选取、合成总分的方法、评分员人数的确定和评分任务的分配,以及评分模式和方法的选择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差异研究——以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为例70-73

摘要:本文以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旨在探索新手与熟手教师自主水平,通过差异对比反映中国教师自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以促进不同阶段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自主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教育和发展提供参考。

外语教学杂志外国文学评论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生态研究74-77

摘要: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用其独特的反讽和讽刺手法,揭示美国田园意识形态的多种意义性、生态主体的多变性、田园话语的多重指涉性、自然主体的颠覆性等等,反映当代美国复杂多变的自然、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状况,揭露和批判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案例,来阐述意识形态、田园话语、叙述手法的变化对生态状况的映射和生态主体性的建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诗歌与戏剧的舞蹈——弗罗斯特诗歌《补墙》的严肃戏剧之维78-81

摘要:《补墙》是弗罗斯特以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的一首诗歌,但诗中完备的戏剧元素、强烈的戏剧性、悲喜剧特点的融合、主题的严肃性和道德教化作用、题材的现实性和自然性、情境对人物性格的决定性都使其显示出“严肃戏剧”的特点。可见,各种文学体裁之间界限并非壁垒森严,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弗罗斯特的诗歌和“严肃戏剧”在表达对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劝谕读者”等诸多方面是息息相通的。

原始主义与非裔美国文学——评20世纪前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非裔美国文学87-90

摘要:原始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表现出向过去寻找理想状态的怀古幽思,与对人类文化发展充满赞许之情的历史进步论者相对立。从18世纪到20世纪哈菜姆文艺复兴期间的非裔美国文学中原始主义的具体表现为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回归,对高贵野蛮人的赞颂,对自然简朴的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对城市黑人返祖性生活的描写等,从而显示出一种神秘性、浪漫性和理想性的美学特征。原始主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反思,更是一种浪漫的政治策略,一种试图通过“立异”实现文化身份的手段。

外语教学杂志翻译理论与实践
意识形态的互文性解构与建构91-95

摘要:“意识形态转向”被视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取向。基于文本途径和互文视角,指出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操控性的特征,是多方翻译主客体的综合体,具体表现在篇内和篇外层面;而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在各之间、篇内和篇外之间的互文性观照下多方合作书写的结果。

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96-99

摘要:会通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特征。明清翻译会通是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传统文化是士大夫会通西学的重要资源,而类比联想则是其认知基础。本研究有助于确立会通在译学中的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