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卫生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ofHygieneResearch

  • 11-2158/R 国内刊号
  • 1000-8020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卫生研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卫生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

卫生研究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氯化铝染毒对大鼠海马APP基因甲基化的影响345-349

摘要:目的观察氯化铝(AlCl3)对大鼠海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启动子区甲基化及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6月龄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AlCl3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腹腔注射AlCl30、10、20和30 mg/kg组,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休息2天,共8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海马APP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APP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APP、Aβ(42)蛋白表达量。结果随着AlCl3浓度的增加,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AlCl3中、高剂量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AlCl3染毒组海马APP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降低(χ^2=27.61,P〈0.05),其中,高剂量组APP甲基化的检出率低于其余3组(P〈0.01),APP甲基化的检出率随AlCl3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趋势χ^2=19.08,P〈0.01)。各AlCl3染毒组APP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F=8.973,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AlCl3染毒组大鼠海马APP、Aβ(42)蛋白浓度均增高(F=11.14,P=0.032;F=17.82,P=0.018)。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APP蛋白表达量增加,高剂量组APP、Aβ(42)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42)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示,中、高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内外出现棕黄色物质,考虑有Aβ的沉积。结论氯化铝染毒可引起大鼠海马APP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影响APP mRNA表达水平增高,海马组织APP表达量增多,从而导致Aβ产生增多而沉积。

十溴联苯醚暴露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350-355

摘要:目的探讨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对数生长期未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FY-h ES-10细胞暴露于含有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1、10和100 nmol/L BDE-209的培养基中培养96 h后,采用悬浮法培养拟胚体(embryoid body,EB)自发分化10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中OCT4、内胚层标志基因AFP、外胚层标志基因PAX6、中胚层标志基因SMA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HIF1a、HIF2a和SOD1基因的表达,并测定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BDE-209暴露组FY-h ES-10细胞EB分化10 d OCT4、SMA、HIF1a和HIF2a表达水平均较高,而AFP、PAX6、SOD1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DE-209暴露剂量的升高,FY-h ES-10细胞分化10 d EB中OCT4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SOD1基因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BDE-209暴露后FY-h ES-10细胞分化10 d EB中SOD活性降低。结论 BDE-209可能通过影响早期胚胎的分化潜能从而产生发育毒性。

Nrf2信号通路在亚砷酸钠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356-361

摘要:目的构建亚砷酸钠(NaAsO2)诱导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恶性转化的模型,探讨核转录因子-E2类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5μmol/L NaAsO2染毒HBE细胞,以四氮唑盐比色(MTT)法、克隆形成和划痕侵袭等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内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单加氧酶-1(HO-1)的表达水平。结果随NaAsO2染毒代数的增加,HBE细胞逐渐表现增殖失控,染毒25代(As-HBE-T25)和50代(As-HBE-T50)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33%和4.47%,侵袭能力为正常HBE的2.04倍和4.17倍;同时,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Nrf2表达水平均下降,As-HBE-T25细胞浆和细胞核中的Nrf2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HBE的0.83倍和0.81倍,As-HBE-T50为0.42倍和0.63倍;NQO1在As-HBE-T25和As-HBE-T50中的表达为正常HBE的0.84倍和0.59倍,HO-1则为0.75倍和0.48倍(P〈0.05)。结论 NaAsO2慢性染毒诱导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可能的机制为NaAsO2持续抑制Nrf2信号通路,使NQO1和HO-1表达水平降低,从而引起细胞恶性增殖。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双能X线吸收法和生物电阻抗法测量成年超重和肥胖人群骨矿含量的一致性分析362-366

摘要:目的分析生物电阻抗法(MF-BIA)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成年超重、肥胖人群骨矿含量的一致性,建立MF-BIA法校正预测模型,为MF-BIA法准确测量我国成年超重、肥胖人群的骨矿含量提供依据。方法志愿招募成年超重、肥胖者1323人,分别采用MF-BIA法和DXA法测定受试者的骨矿含量,分析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建立MF-BIA法校正预测模型。结果 MF-BIA法测量成年超重男性、肥胖男性、超重女性、肥胖女性的骨矿含量与DXA法测量的骨矿含量差值分别为0.28、0.38、0.24和0.36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年超重男性、肥胖男性、超重女性、肥胖女性MF-BIA法与DXA法测量骨矿含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87、0.796、0.741和0.78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F-BIA法校正预测模型为:超重男性人群,骨矿含量(DXA法)=-0.297+1.005×骨矿含量(MF-BIA法);肥胖男性人群,骨矿含量(DXA法)=0.302+0.799×骨矿含量(MF-BIA法);超重女性人群,骨矿含量(DXA法)=0.780+0.598×骨矿含量(MF-BIA法);肥胖女性人群,骨矿含量(DXA法)=0.755+0.597×骨矿含量(MF-BIA法)。结论 MF-BIA法和DXA法测量中国成年超重、肥胖人群骨矿含量一致性较差;在中国成年超重、肥胖人群中,使用MFBIA法测量骨矿含量需进行校正。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原代肝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的毒性研究367-375

摘要:目的建立具有高活力、高功能特性的原代小鼠肝细胞模型,并通过该体外模型评价受试物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的急性毒性。方法以BABL/C小鼠作为肝细胞供者,在经典两步胶原酶消化法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逆向灌流、间断灌注、限制消化时间及Percoll液离心纯化的方式获取小鼠肝细胞,并进行体外单层和夹层培养;通过细胞形态、细胞活力、胞内糖原颗粒以及上清中各指标即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尿素氮(BUN)变化综合评价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模型;以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为受试物,用浓度分别为0.2、1、5、10和25μmol/L的受试物作用于夹层培养3 d的肝细胞,于染毒3、6、12、24及48 h后,采用CCK-8法和LDH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改良法分离获取的小鼠肝细胞活力为(90.3±5.2)%,纯度为(95.3±4.2)%,产量达(2.4±0.9)×107;夹层培养7 d内90%以上细胞呈典型的肝细胞形态特征,培养第3 d胞浆内可见大量糖原颗粒。ALB分泌、LDH和ALT漏出、BUN合成、以及细胞活力夹层培养在8 d内、单层培养在6 d内呈波动性变化,且夹层培养法各指标明显优于单层培养法;夹层培养第3 d ALB分泌量[(1.42±0.20)g/L]和BUN合成量[(1.97±0.22)mmol/L]及细胞活力均达峰值,而LDH漏出量[(7.30±2.33)U/L]和ALT漏出量[(6.51±1.86)U/L]降到谷值,且3~7 d各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在染毒6 h内,对肝细胞显示了较低的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且CCK-8和LDH两种毒性测定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时间的进一步延长,CCK-8法检测出的细胞存活率更低(85%以下),与LDH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不同浓度受试物处理肝细胞24 h后,从5μmol/L开始观察到相对较高的细胞毒性,用CCK-8法检测出细胞存活率约为85%,但与LDH法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染毒浓度的继续增加,CCK-8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大城市汉族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376-382

摘要: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Lys109Arg)和rs1137101(Gln223Arg)多态性位点(SNP)与中国大城市汉族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国际联合暂定声明(JIS)2009年的MS定义,从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对象中选取15个省/直辖市18个大城市60岁以上汉族老年人,分为MS组1846人和正常对照组236人,男性701人,女性1381人,共2082人。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瘦素和胰岛素,采用Taqman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MS的相关性。结果MS组BMI、腰围、血糖、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s1137100和rs1137101位点GG、AA、GA基因型以及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相似。两个位点AA基因型的SBP和DBP均较高,AA及GA+AA基因型的HDL-C均较低。在rs1137100位点上,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MS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1.23(95%c,0.90~1.67)和2.23(95%C10.83~6.44);在rs1137101位点上,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MetS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1.15(95%C10.74~1.79)和1.97(95%C10.37~10.42)。结论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多态性与中国大城市汉族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没有相关性,可能与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相关。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对中国3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影响的纵向研究383-387

摘要:目的探讨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对中国3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调查中自我报告的脑卒中发病情况为依据,在1997年未发生脑卒中的30岁以上调查对象中选取随后5轮调查中至少有一次重复观测数据的调查对象,剔除胆固醇摄入空缺和0.25%以下或99.75%以上的人群,最终共纳入5805人。脑卒中发病情况及其他影响因素状况(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居住地情况、膳食情况等)均由调查员上门面对面询问并填写个人问卷获得。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与称重法分别收集食物消费数据和油、调味品的消费数据,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和总能量。通过体格测量收集血压、腰围数据。采用时间依存协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基线平均年龄48.4岁,共追访65422.5人年,平均追访11.3年,其中198人发病。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均未发现依时间变化的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基线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或每轮调查的胆固醇摄入量的平均值与脑卒中发病有关,RR和95%CI分别为1.000(0.999~1.001)、1.000(0.999~1.001)和0.999(0.998~1.001)。将每轮胆固醇摄入量的平均值分组后,五分位摄入量分别为70.1、146.9、218.3、297.8和425.9 mg/d,未发现其与脑卒中发病有关,与最低组比的RR(95%CI)分别为0.812(0.504~1.310)、0.644(0.389~1.066)、0.913(0.576~1.446)和0.692(0.416~1.152)。结论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中国成人的脑卒中发病可能无关。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北京市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因素分析388-393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城市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以下简称肌衰征)的膳食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建议。方法在北京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个社区,筛选出830名60岁以上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并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半定量食物频率法),体格测量(身高、体重)和肌肉量和肌肉功能测定。结果肌衰征率为20.1%,其中男性17.1%,女性21.6%,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肌衰征率与年龄、每天进行的中及重度锻炼时间、体质指数均相关。以肉类摄入量将受访对象分为〈35、35~70、〉70g/d三组,肌衰征率分别为24.5%、19.9%和15.3%(x^2=6.02,P=0.0492),呈下降趋势(Z=2.45、P=0.0141);以蛋类摄入量将受访对象分为〈30、30~60、〉60g/d三组,肌衰征率分别为25.8%、18.7%和11.3%(x^2=6.50,P=0.0388),呈下降趋势(Z=2.55、P=0.0109);以能量摄入将受访对象分为〈1612、1612~2109、〉2109keal/d三组,肌衰征率分别为25.8%、19.5%和15.0%(x^2=8.19,P=0.0158),呈下降趋势(Z=2.87、P=0.0042);以蛋白质摄入量将受访对象分为〈58.2、58.2~78.4、〉78.4g/d三组,肌衰征率分别为25.3%、18.2%和16.7%(x^2=5.97,P=0.0505),呈下降趋势(Z=2.28、P=0.0227)。在控制年龄、BMI、运动量和受教育程度等混杂因素后,肉类、蛋类摄入量与肌衰征率呈负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703(P=0.0119)和-0.1545(P=0.0302);动物性蛋白摄入与肌衰征率呈负相关(β=-0.1805、P=0.0302)。结论肌衰征膳食影响因素为肉、蛋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故对老年人在保证能量摄入充足情况下,可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以延缓肌衰征的发展。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中国12省市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分析394-397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模式和水平。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有完整人口统计学、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调查数据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儿童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在校体育活动、家务性劳动、往返学校交通行为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的比例,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活动量及其年龄、性别、居住地区和家庭收入差异。结果调查对象有静坐行为的比例最高(97.9%),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最低(33.6%);各年龄和性别组均呈现相似的参加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的比例分布。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或具有静坐行为的儿童青少年相应活动类型的活动量中位水平最高,分别为39.9和36.1 MET-h/week,进而体现出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时间过长。各种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活动量存在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差异(P均〈0.05)。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普遍缺乏身体活动,应加强以提高身体活动水平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活动。

2002—2012年中国居民含添加糖食物摄入状况及变化分析398-401

摘要:目的了解2002—2012年中国居民含添加糖食物消费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膳食调查数据,分析居民不同年度含添加糖食物的摄入状况,并比较十年间的变化。结果 2002—2012年,含添加糖食物消费率由20.4%上升到26.9%,所有年龄段消费率均为2012年高于2002年(t=-3.75,P=0.0133),女性消费率高于男性(t=0.86,P=0.3991);含添加糖食物供能比下降,由9.48%下降到9.09%,差异有显著性(t=4.16,P〈0.0001);含糖饮料(11.7%和8.5%)、乳及制品(8.1%和15.0%)和速食食品(26.6%和39.0%)的消费构成比上升。结论中国居民添加糖摄入量水平尚较低,添加糖供能比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10%,但含添加糖食物的消费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钙、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402-408

摘要:目的调查成都市龙泉驿区7~15岁儿童青少年膳食钙、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及超重肥胖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获1738例有效样本。利用24小时膳食问卷及食物频率问卷(FFQ)收集膳食信息,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及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并进一步计算体质指数分数(BMI SDS)。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标准评价超重肥胖。将钙、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分成3组,分析超重肥胖指标与钙、奶及奶制品之间的关系。结果男生的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为11.92%、7.04%,女生为8.40%、6.30%。女生钙、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均高于男生(P〈0.0001)。7~9岁男生的BMI SDS与奶及奶制品摄入量成正比(P=0.01);10~12岁男生钙摄入量较低时,其超重率较高(P=0.03)。不同年龄组女生中,钙、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与超重肥胖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生的钙、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可能与超重肥胖相关,但在不同年龄组中表现不同;女生中未发现钙、奶及奶制品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中国三地区孕妇妊娠期间膳食与体内脂肪酸储备水平的关系409-413

摘要:目的调查中国三地区孕妇的膳食模式、血浆磷脂酰胆碱(PC)中多种脂肪酸的含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淡水河湖(江苏句容)、沿海(山东日照)和内陆(河北徐水)地区各一处,与当地医院妇产科合作,每地区选取35位健康常住孕妇,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她们妊娠中期膳食情况,包括膳食频率与食用油消费量,并于妊娠晚期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浆PC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结果日照孕妇海鱼消费频次显著高于另两地区(P〈0.017)。三地血浆PC中主要n-3多不饱和脂肪酸均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百分含量分别为(3.31±0.77)%、(3.74±1.21)%和(2.44±0.63)%,徐水地区显著低于另两地区(P〈0.017)。DHA含量与海鱼摄入存在正相关(r=0.337,P〈0.05)。结论三地区孕妇血浆PC脂肪酸构成与膳食情况相关。妊娠期间从食物直接摄取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比内源合成对维持体内DHA水平更具实际意义。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调查及分析414-419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选取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一年级学生1834人。通过称重记账法和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总体的能量摄入满足能量需要量(EER)比例为41.7%,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摄入量满足ERR的人数比例分别为37.0%和46.7%(P〈0.05),其各自11~和14~岁年龄组摄入量均值占EER分别为93.4%和81.05%(P〈0.05)、102.1%和87.1%(P〈0.05)。调查对象总体的蛋白质摄入满足推荐摄入量(RNI)的人数比例为44.8%,其中男生和女生摄入量满足平均需要量(EAR)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7.7%和61.4%(P〉0.05),其各自11~和14~岁年龄组摄入量均值占EAR分别为124.8%和107.3%(P〉0.05)、134.8%和112.1%(P〈0.05)。调查对象总体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满足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的比例为16.0%,男生和女生的摄入量满足EAR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5.0%和77.5%(P〈0.05),其各自11~和14~岁年龄组摄入量均值占EAR分别为202.0%和240.0%(P〈0.05)、180.1%和205.4%(P〈0.05)。调查对象总体的总脂肪摄入量满足AMDR的比例为23.7%。男生和女生总脂肪摄入量满足AMDR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5.4%和22.0%(P〉0.05),其各自11~和14~岁年龄组总脂肪摄入量满足AMDR的比例分别为21.8%和30.5%(P〈0.05)、20.2%和25.5%(P〉0.05)。结论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中可能存在学生营养的双重负担。需要通过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以及促进学校供餐的营养合理搭配以及学生自身的营养认识,改善该类人群的营养状况。

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评估人群脂肪摄入的比较420-424

摘要:目的比较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在评估人群脂肪摄入的差异及相关性,为膳食脂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抽取的511名调查对象同时采用3天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分别计算脂肪、脂肪酸和能量等的每日摄入量及脂肪供能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能量、脂肪及脂肪供能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评估能量、脂肪、脂肪供能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58和0.57,同一调查对象在这两种方法中被分到相同或相邻组的比率:能量为80.73%,脂肪为84.80%,脂肪供能比为83.38%。结论在进行膳食脂肪与疾病关系研究时可采用本文中的食物频率法代替3天24小时回顾法来评估人群脂肪摄入情况。

北京市居民膳食中新型溴代阻燃剂暴露水平研究425-429

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市居民通过膳食摄入6种新型溴代阻燃剂暴露特征。方法采用大气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APGC-MS/MS)测定北京市总膳食样品中二甲基四溴苯(pTBX)、五溴甲苯(PBT)、五溴乙苯(PBEB)、六溴苯(HBB)、六氯环戊二烯-二溴环辛烷(DBHCTD)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北京市居民的膳食暴露量。结果 61份总膳食样品中检出PBT、PBEB、HBB和BTBPE等4种新型溴代阻燃剂,含量在1.2~29.4 pg/g(湿重)之间。动物性样品中HBB和BTBPE的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性样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市居民6种新型溴代阻燃剂膳食暴露量为296.8 pg/(kg·d)。结论北京市居民总膳食中新型溴代阻燃剂暴露水平较低,动物性样品中的肉类样品是BTBPE膳食摄入的主要来源。

重庆城区小学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影响因素分析430-435

摘要:目的调庆市城区小学1-4年级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现状,探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选取4所小学1-4年级共1471名知情同意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及家庭环境问卷调查(包括年龄、父母关系、饮食及生活方式等)、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调查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和青春期发育情况检查等)。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男女童各重要青春期发育事件P25、P50和P75年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对象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检出率为17.7%,女童乳房和男童睾丸开始发育的P50年龄分别为10.77岁和11.48岁。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与女童相比不易发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OR=0.561,95%CI 0.406-0.774),而父母间关系不好(OR=1.320,95%CI 1.007-1.729)和用过美发产品(OR=1.685,95%CI 1.028-2.762)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城区儿童青春发动时相仍在提前,性别、父母间关系、使用美发产品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

卫生研究杂志实验研究
不同n-6/n-3脂肪酸构成对小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436-44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对小鼠血脂代谢、炎症和氧化应激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喂饲正常对照饲料、猪油高脂饲料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为1∶1、5∶1、20∶1的高脂饲料5周,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质过氧化物(LPO)、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游离脂肪酸(FFA)、选择素(ES)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含量变化。结果猪油组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n-6/n-3 PUFA 1∶1组和5∶1组血清TG、TC水平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20∶1组血清FFA水平显著高于1∶1组和5∶1组(P〈0.05)。1∶1组和5∶1组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及ES水平均显著低于猪油组和20∶1组(P〈0.05)。5∶1组血清v WF水平显著低于猪油组和20∶1组(P〈0.05)。结论与猪油和高n-6/n-3 PUFA比值高脂饲料相比较,低n-6/n-3PUFA比值高脂饲料可改善小鼠脂代谢、炎症与氧化应激和内皮细胞功能。

卫生研究杂志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44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