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GGl基因在Cr(VI)诱导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hOGGl基因在Cr(VI)诱导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取不同浓度的Cr(VI)(0、2、8和32μmol/L)处理L-02肝细胞24h,分别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簇(ROS)与hOGGlmRNA表达水平和线粒体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与hOGGl基因表达的人类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蛋白(hOGGl蛋白)水平。结果8tzmol/L和32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ROS平均水平及线粒体内8-OhdG平均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而hOGGl基因mRNA水平和线粒体内hOGGl蛋白水平,与对照纽比较,2tLmol/L剂量组两者水平均上升(P〈O.05),32tzmol/L剂量组两者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Cr(VI)可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增加,引起线粒体DNA氧化损伤,而hOGGl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影响了线粒体DNA的修复能力。hOGGl基因在Cr(VI)诱导线粒体DNA氧化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赤霉素对雌性大鼠早期生长发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荆赤霉素对雌性SD大鼠生长发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刚断乳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低、中、高赤霉素剂量组,分别按照0、2、100和200mg/kg赤霉素剂量经口灌胃,连续15天,每天记录身长、体重、阴道开口情况。染毒结束,剖杀受试动物,获得肝脏、卵巢、子宫,计算脏器系数。提取肝组织RNA进行RT-PCR,检测肝内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捆绑蛋白(IGFBP-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问大鼠的身长、体重,阴道开口时间,子宫、卵巢的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组织内IGF-1、IGFBP-1平均表达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高剂量组部分样本出现IGF-1、IGFBP-1表达强度倒置的现象。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系数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0-200mg/kg剂量范围赤霉素接触对雌性sD大鼠生长发育、肝脏内IGF-1及其捆绑蛋白的表达影响不明显,但200mg/kg剂量的赤霉素摄入可能对其肝脏产生损伤。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卫生研究》与达能营养中心联合举办
摘要:达能营养中心与《卫生研究》杂志编辑部合作在该杂志创办“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自《卫生研究》1999年第3期到2012年第3期,已有79期,共有237篇文章被选用。创办这一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在营养学研究领域里辛勤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营养科学信息的交流,山东临沂市254名农村婴幼儿血清视黄醇和类胡萝卜素水平及其与相关膳食因素的关系
摘要:目的为了解农村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VA)营养状况和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以及两者关系和相关影响因素而开展本研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临沂市某镇辖区内254名6-24月龄健康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和喂养状况调查。采集足背静脉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素及叶黄素+玉米黄素含量。用膳食频率法回顾性调查婴幼儿最近一个月内的各类食物摄入状况,分析喂养状况与血清视黄醇和类胡萝卜紊水平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婴幼儿血清视黄醇浓度平均为(0.96±0.55)μmol/L,不同月龄段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VA缺乏率为40.6%,边缘性VA缺乏率为32.6%。血清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素和叶黄素+玉米黄素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056±0.088)μmol/L、(3.3±12.1)nmol/L、(27.0±45.2)μmol/L和(0.22±0.22)μmol/L。不同月龄段儿童血清叶黄素+玉米黄素浓度存在差异(P〈0.05),13-18月龄段低于6-12月龄儿童。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是影响婴幼儿血清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水平的主要因素。母乳喂养频率与β-胡萝卜素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配方粉喂养频率与血清视黄醇和除α-胡萝卜素以外的类胡萝卜素水平呈正相关(均为P〈0.05);水果蔬菜喂养频率则只与血清13.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α-隐黄素浓度呈正相关。血清视黄醇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以及类胡萝卜素各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为P〈0.001)。结论调查的农村婴幼儿血清VA营养状况较差,血清β-胡萝卜素、α-胡萝、β-隐黄素及叶黄素+玉米黄素浓度与母乳、配方奶粉、水果蔬菜添加等喂养状况关系密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市售生牡蛎中的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以及隐色结晶紫
摘要: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市售生牡蛎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结晶紫与隐色结晶紫残留。方法样品溶液加入氘代混合内标,酸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过WAX小柱分离,用乙腈对WAX小柱进行洗脱后氮气吹干,残余物溶于50%乙腈水溶液后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梯度流动相为乙腈:5mmol/L乙酸铵溶液。结果各分子在0.5-10μg/kg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68.54%-89.63%,质谱仪定量限在0.0313-0.0621μ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干扰少,重现性佳,对检测贝类水产品中的三苯甲烷类染料残留极具参考价值。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条件控制分析
摘要:目的人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3]测定对于评价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十分重要。本文拟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清25.(OH)D,的方法。方法人血清样本(400μ1)用纯甲醇去蛋白,离心后用正己烷进行液-液萃取。采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色谱柱:Waters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100%甲醇;流速:0.2ml/min。结果Lc-MS/MS的检出限为1.Ong/ml,25.OHD,浓度在6-120n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9.5%(范围:97.1%-103.4%),RSD为4.7%。分别用LC.MS/MS和放射免疫法检测53例血清样本,两种方法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69n。g/ml和20.1ng/ml,LC.MS/MS比放射免疫法(RIA)平均高17.69%(P=0.083)。二者的相关性良好,RIA=LC.MS/MS.3.57,相关系数为0.883。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精确度,易于操作,与放射免疫法相关性好,可用于测定人血清中25-(OH)D,的含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人血清蛋白标志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它在分子诊断学和卫生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易行和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卫生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MALDI-TOF-MS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对其与蛋白质组学各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在筛选人血清蛋白标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MALDI-TOF-MS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及将来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可能的方向。重要申明:本站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杂志订阅服务,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6 公安备案:510922020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