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卫生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8020
  • 国内刊号:11-2158/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20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71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卫生研究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PARP-1抑制剂4-氨基-1,8-萘二胺增加阿霉素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抑制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活性能否增加阿霉素(ADM)的细胞敏感性。方法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按是否经PARP-1抑制剂4-氨基-1,8-萘二胺(4-AN)处理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胞经ADM染毒后细胞存活情况和DNA单链断裂及染色体损伤的差异。结果 4-AN处理组细胞的阿霉素半数抑制浓度(1.09±0.15μg/ml)低于对照组(2.19±0.22μ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2);在0.025~0.2μg/ml时,群体倍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0.05~0.2μg/ml时,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低(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及微核实验结果显示,当ADM浓度范围为0.02~0.5μg/ml时,4-AN处理组细胞的拖尾率、尾长、Olive尾矩3个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在ADM为0.01~0.2μg/ml时,4-AN处理组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抑制PARP-1活性能显著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敏感性,其机制与DNA损伤修复有关。
173-179
卫生研究杂志其他信息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卫生研究》与达能营养中心联合举办

摘要:达能营养中心与《卫生研究》杂志编辑部合作在该杂志创办"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自《卫生研究》1999年第3期到2012年第1期,已有77期,共有231篇文章被选用。创办这一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在营养学研究领域里辛勤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营养科学信息的交流,从而为促进中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膳食质量和健康水平做贡献。
179-179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多氯联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fos和c-jun表达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多氯联苯(PCB126)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分离液(密度1.073g/cm3)分离Wistar大鼠MSCs、培养并传代,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7mol/L PCB126)和高剂量组(10-6mol/L PCB126)。PCB126分别作用于MSCs 12h和24h后,利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细胞c-fos的表达;PCB126分别作用于MSCs 30min、1h、2h、4h、8h、12h和24h后,利用RT-PCR分析c-fos和c-ju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10-6mol/L和10-7mol/L组12h时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3.8%和19.1%,24h时分别为31.5%和36.1%,48h时分别为42.5%和43.6%(t=8.42,P〈0.01)。10-6mol/L和10-7mol/L组12h时c-fos的阳性率分别为54.6%(231/446)和51.3%(214/416)(χ2=15.59,P〈0.01;χ2=15.45,P〈0.01),24h时c-fos的阳性率分别为83.2%(376/425)和73.0%(309/423)(χ2=60.56,P〈0.01;χ2=25.79,P〈0.01)。RT-PCR结果显示,10-6mol/L组和10-7mol/L组在30 min和1h时c-fos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两组在不同时间c-jun mRNA均上调且10-6mol/L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0-7mol/L组(t=7.88,P〈0.01)。10-6mol/L和10-7mol/L组12h时c-fos和c-jun蛋白表达上调(t=9.91和t=8.84,P〈0.01),24h时c-fos和c-jun表达显著上调(t=9.52,P〈0.01)。结论 PCB126能促进MSCs增殖,上调癌相关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PCB126影响MSCs的功能与c-fos和c-jun的表达异常有关。
180-184

硒和锌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增殖影响的血清生理学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硒、锌灌胃大鼠血清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基础饲料组、低硒组、高硒组、低锌组、高锌组、低硒低锌组、高硒高锌组),每组8只。喂养30天后取大鼠血清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人正常肝上皮细胞株HL7702。用AAS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硒、锌;采用MTT法、3H-TDR掺入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硒、锌灌胃大鼠血清对两株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1)基础饲料组血清硒、锌水平最低,高锌组血清锌最高;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硒水平最高,低硒低锌灌胃组血清硒水平次之,均明显高于基础饲料组;而此两组大鼠血清锌与基础饲料喂饲组大鼠血清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小牛血清对照组相比,只有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从第72h起抑制癌细胞生长(P〈0.05),其余各组均促进食管癌细胞的生长;且该组大鼠血清也抑制肝细胞生长(P〈0.05);(3)高硒高锌灌胃组大鼠血清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DNA合成(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作用相近,但该组对肝细胞DNA合成的抑制作用也最强。结论硒、锌在吸收、代谢等方面可能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血清硒、锌含量较低会促进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而增加硒、锌的摄入可提高血清硒、锌的含量且可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185-190

α-亚麻酸对高糖损伤LLC-PK_1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摘要:目的建立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的高糖损伤模型,观察α-亚麻酸(ALA)对高糖损伤LLC-PK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试剂盒测定葡萄糖对LLC-PK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ALA干预高糖损伤LLC-PK1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高糖环境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LLC-PK1细胞的增殖,形成体外高糖损伤模型;经适当浓度(50~100μmol/L)的ALA干预后,前干预组和持续干预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当ALA浓度为10~100μmol/L时,持续干预组LLC-PK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当ALA浓度为50μmol/L时,前干预组LLC-PK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高糖损伤LLC-PK1模型为研究DN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防治干预提供了良好的体外研究平台,ALA有望成为预防肾小管高糖损伤的保护剂,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ALA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
191-194

电子废物暴露人群氧化损伤及免疫毒性效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废物拆解暴露人群体内主要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及与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合内暴露水平分析该地区的主要危害因素。方法选择浙江省电子废物拆解量最大的某地区拆解点周围的人群(40例,其中从业人员22例,非从业人员18例)作为暴露组,远离拆解地区的居民(36例)作为非暴露组。分别采集暴露人群、非暴露人群的抗凝和非抗凝外周静脉血进行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镉(Cd)、铅(Pb)、铬(Cr)、汞(Hg)、多氯联苯(PCB)含量测定。结果与非暴露组比较,暴露组人群外周血Cd、总PCB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总Cr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外周血辅助性/诱导性T淋巴细胞(CD4+)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子废物拆解地区暴露人群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氧化损伤效应明显,同时出现了一定的免疫毒性效应,主要与血镉含量升高有关,但不排除血镉和血铅的联合作用。
199-203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2000-2009年中国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概况与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食品安全状况以及为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通过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计划制定、工作手册编制、技术培训、质量控制考核、数据收集、审核与统计等措施与步骤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监测工作。结果连续10年在16个省市共累计监测了14大类食品和129项化学指标,建立了105万多个监测数据的数据库;监测结果显示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保持向好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监测数据已被用于食品安全预警、监管、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结论 10年监测掌握了监测食品中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动态趋势,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数据,为覆盖全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奠定了基础。
204-208

6~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方法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6~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数,为综合评价婴幼儿喂养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以2002年Ruel和Menon提出的喂养指数概念为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喂养建议和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建立喂养指数确定各变量分类及分值,利用四川、河北、黑龙江三地区城乡6~24月龄共1738名婴幼儿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分析喂养指数与婴幼儿Z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喂养指数由持续母乳喂养、奶瓶使用、过去24小时膳食摄入种类和膳食摄入频率、过去一周辅食添加天数、配方奶首添时间、除配方奶外其他辅食首添时间7部分组成;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农村(P〈0.05);城市6~8月龄组婴幼儿喂养指数得分低于9~24月龄组婴幼儿(P〈0.05);城市婴幼儿喂养指数与WAZ、WHZ显著负相关(P〈0.05),农村喂养指数与HAZ显著正相关(P〈0.05),与WHZ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喂养指数可有效评价我国6~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情况。
209-214
卫生研究杂志其他信息

卫生研究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摘要:中文摘要:(1)不应过简,但也不可过繁,篇幅以300~400字为宜,摘要内容与题目不要重复。(2)摘要应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摘要中应包含目的、方法(须含材料)、结果、结论四要素,应准确地将论文的实验背景和经过告知读者,增加读者对结果和结论的认知度。摘要应包括全文的主要信息,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独立使用。(3)应将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成果写进摘要。
214-214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219-219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效果的研究

摘要:目的为改善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父母的营养相关知识和态度,采用多途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上海各选取810名3~5岁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和《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开展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其父母营养相关知识、态度等信息。结果干预后,北京和上海3~5岁儿童偏食、喝含糖饮料的人数比例分别从干预前的44.5%和70.4%降低到35.5%和31.7%,有固定进餐时间、地点、可独立进餐、吃饭定时定量、能专心吃饭的儿童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80.0%、87.3%、73.4%、32.1%和27.1%升高到91.7%、91.9%、83.7%、45.9%和41.2%;干预后,儿童父母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对待儿童饮食行为的态度也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改善了儿童的不健康饮食行为,丰富了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改善了其对儿童的饮食行为态度,为其正确指导儿童健康饮食提供了理论基础。
220-224

不同时期母乳及母婴铁、锌和钙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时期母乳、母亲及婴儿全血铁、锌、钙含量特点分析,评价哺乳期母乳及母婴矿物质含量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取产后6周及3月龄母亲及婴儿各50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母乳中及同期母亲、婴儿全血中铁、锌、钙离子水平,比较不同时期各矿物质水平差异,并分析母乳、母亲以及婴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母乳中铁、锌的水平随哺乳时间延长而下降(铁0.102mg/100g vs0.0605mg/100g,P〈0.05;锌0.257mg/100g vs 0.171mg/100g,P〈0.05)。婴儿血中铁离子水平随月龄增长而下降(392.45mg/L vs 356.80mg/L,P〈0.05),母乳中铁、锌、钙离子水平与母亲血中相应元素水平均无相关关系;婴儿血中铁、锌、钙与母亲血中相应元素成正相关关系(r=0.591、0.362和0.435,P=0.000、0.013和0.001)。结论乳腺内的矿物质转运与母亲本身的营养状况并无明显相关。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乳中铁离子下降可能是母乳喂养婴儿生理性贫血多发的原因之一。母亲孕期矿物质的水平可能影响生后早期婴儿相应的矿物质水平。
225-227

短期体重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健康管理短期体重干预对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和自身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16名超重或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实施45天体重干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水平、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上臂围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血清TC、HDL-C、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血清TG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短期体重干预时,其血脂代谢具有特殊性。
232-234
卫生研究杂志实验研究

饮用水中的9种农药残留及微囊藻毒素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饮用水中9种农药残留和微囊藻毒素LR的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online SPE LC-MS/MS)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在线固相萃取技术,水样经HRP SPE柱富集,HSS T3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乙腈和甲酸水梯度洗脱,分别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ESI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 10种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远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其中飞行时间质谱法的LOQ为0.08~0.40μg/L,三重四级杆质谱法的LOQ为0.01~0.19μg/L。3个加标水平下(0.1、0.2、1倍的标准限量),10种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为66.5%~130.3%,相对标准偏差为0.8%~14.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中有关农药残留和藻毒素的同时检测。
235-239

河南省人群五种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河南省人群中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CYP1A1、GSTM1、GSTT1、mEH和DNA修复酶XRCC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河南省209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I相代谢酶基因CYP1A1,II相代谢酶基因GSTM1、GSTT1、mEH及DNA修复酶基因XRCC1的多态基因型。结果河南省人群中GSTM1缺失型,CYP1A1-exon7、mEH-exon3、XRCC1-194及XRCC1-280基因纯和突变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基因缺失者与GSTM1基因阳性者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76,95%CI:1.21-2.56,P=0.005);携带CYP1A1-exon7 Ile/val+val/val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CYP1A1-exon7 Ile/Ile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65,95%CI:1.16-2.39,P=0.009);mEH-exon3突变基因型携带者与野生纯合型的个体相比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77,95%CI:1.18-2.64,P=0.007);携带XRCC1-194 Arg/Trp+Trp/Trp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XRCC1-194 Arg/Ar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1.55,95%CI:1.07-2.27,P=0.016);XRCC1-280 His/His基因型携带者较XRCC1-280 Arg/Arg+Arg/His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升高(ORadj=2.21,95%CI:1.05-4.52,P=0.026)。CYP1A1-Msp1、GSTT1、mEH-exon4及XRCC1-399多态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人群中CYP1A1、GSTM1、GSTT1、mEH和XRCC1基因的分布与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一定差异,其中CYP1A1-exon7、GSTM1、mEH-exon3、XRCC1-194及XRCC1-280基因位点的变异与河南省人群肺癌患癌危险度增高有关。
251-256

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摘要:目的基于SYBR Green I染料建立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和vir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fem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根据Tm值的差异分析确定荧光定量PCR扩增的靶基因和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了用SYBR GreenⅠ多重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来检测多种致病菌的方法。结果该方法检测的菌液灵敏度分别是沙门菌168 CFU/ml,志贺菌13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40CFU/ml,特异性强,整个过程只需要2h。结论该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56-259

L-阿拉伯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L-阿拉伯糖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脏器及胰岛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按25mg/kgbw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按L-阿拉伯糖低剂量(50mg/kgbw)、中剂量(150mg/kgbw)及高剂量(500mg/kgbw)进行灌胃,以阿卡波糖(20mg/kgbw)作为阳性对照,所用L-阿拉伯糖及阿卡波糖均配制于糊精(0.36g/ml)与蔗糖(0.04g/ml)的悬浮液中,自由进食进水。给药4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处死后对大鼠肝脏、附睾脂肪及盲肠进行称重,腹主动脉取血测定TC、TG、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对胰岛β细胞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模型组对比,低、中、高剂量的L-阿拉伯糖干预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应答产生了显著影响,30、60和120min血糖值及AUC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为显著(P〈0.01)。L-阿拉伯糖的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未见显著,但增加了盲肠重量,对胰岛β细胞也呈现出保护作用。本研究中L-阿拉伯糖的干预对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影响较小。结论 L-阿拉伯糖的中长期干预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这种作用可能与L-阿拉伯糖对食物消化酶的抑制及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相关。
260-263

补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补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方法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高、中、低剂量组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氧化镁2000、1000、200mg/kg(以镁离子计),糖尿病对照组只喂饲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动物自由进食,连续4周,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尾尖血的血糖含量,腹主动脉取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胰腺和骨骼肌组织IR表达水平。结果经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高剂量组的胰腺和骨骼肌组织中IR表达水平分别为0.341±0.001和0.346±0.002,均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而血糖水平则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镁补充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和骨骼肌组织中IR的表达水平,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26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