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卫生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ofHygieneResearch

  • 11-2158/R 国内刊号
  • 1000-8020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卫生研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卫生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

卫生研究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方法与技术
煤焦沥青对中国仓鼠肺细胞增殖的影响388-389

摘要:煤焦沥青(Coal tar pitch,CTP)是一种以多环芳烃类物质为主的混合物,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经呼吸道吸入煤焦沥青烟气可以引起人类肺部肿瘤。研究表明,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COEs)可以引起机体的氧化损伤,短期的暴露可以引起机体巨噬细胞的DNA损伤,而氧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些健康损害发生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谷胱甘肽与蛋氨酸对饮水砷暴露小鼠体内砷化物的分布和甲基代谢的影响390-392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L-蛋氨酸(L-Methionine,L-Met)干预后,对饮水砷暴露小鼠肝、肾和血中化物的分布和甲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单纯染砷组(As组)、GSH干预组(GSH组)与L-Met干预组(L-Met组)。小鼠自由饮用含砷50mg/L的水。从第4周起,染砷组同时腹腔注射GSH和L-Met进行处理,共处理7天。末次注射后24h处死小鼠,取其肝、肾和血组织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超低温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肾和血中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As)、一甲基胂(monomethylarsenic acid,MMA)和二甲基胂(dimethylarsenic acid,DMA)含量。结果L-Met组小鼠肝中DMA含量和砷二甲基化率(SMI)显著高于As组;GSH干预组小鼠肝中砷一甲基化率(PMI)和SMI显著高于As组。L-Met组和GSH组小鼠血中DMA、总砷含量和PMI均显著高于As组。结论GSH和L-Met对小鼠体内的砷甲基化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可加速无机砷在体内的甲基化过程,最终使砷甲基代谢的终产物DMA含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总砷的代谢与排泄。

Cyclin D1和CDK4正性调节苯并(a)芘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周期改变393-396

摘要: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种蛋白含量改变与细胞周期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反义cyclin D1质粒和反义CDK4质粒导入HELF细胞内,建立两种质粒稳定转染的细胞模型。用0.1、0.5、2.5和12.5μmol/L的B(a)P处理HELF细胞24h,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a)P处理对HELF细胞及两种稳定转染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反义cyclin D1和反义CDK4稳定转染的细胞系。不同剂量B(a)P处理可引起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但对CDK4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2.5μmol/L的B(a)P处理HELF细胞24h后,引起其细胞周期G1期显著下降,S期显著增加;2.5μmol/L的B(a)P处理反义cyclin D1和反义CDK4稳定转染的HELF细胞24h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分布无显著影响。结论Cyclin D1和CDK4基因均参与了B(a)P所致细胞周期改变过程,并发挥正性调节作用。

内毒素在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所起作用的实验研究397-404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在过敏原的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不同剂量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探讨内毒素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后续实验。实验组包括:鸡卵清白蛋白(OVA)致敏,OVA激发组;OVA致敏,LPS激发组;OVA致敏,OVA+LPS联合激发组;LPS暴露于OVA致敏前,OVA激发组;对照组包括试剂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各实验组的LPS剂量均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来反映其肺功能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测定FITC、PE阳性细胞数,表征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Treg细胞)的相对比例;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测定肺脏和脾脏Foxp3mRNA表达的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水平,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h2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计数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等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比;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改变情况。结果结果表明,与哮喘模型组小鼠相比,在LPS各处理组中,总体上能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改善肺功能,降低IgE滴度,降低Th2介导的免疫反应,同时诱导肺部炎症。尤其是在致敏阶段腹腔注射内毒素可以缓解由过敏原诱导的气道炎症和改善肺功能,诱导肺组织和脾组织Foxp3mRNA表达的增加。结论LPS抑制了Th2介导的过敏反应,可能与Foxp3表达量的增加相关,后者诱导Treg细胞增殖,对哮喘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试验给水管网不同给水管材腐蚀的电镜分析及细菌API鉴定405-40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给水管材的腐蚀、结垢及饮用水与生物膜中的菌种情况。方法以实验室模拟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境扫描电镜对目前给水管网中使用较为普遍的镀锌管、PPR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和ABS(苯乙烯管)管的腐蚀、结垢情况及结垢层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应用生物梅里埃API(Analytic products NC)细菌鉴定系统10S和20E对饮用水及生物膜中常见的菌种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菌种致病性。结果镀锌管的腐蚀、结垢情况最为严重,PPR和ABS管内壁存在薄结垢层。API10S试剂条鉴定实验给水管网水样的10株菌中有7株为条件致病菌;API20E试剂条鉴定水样及生物膜样品的21株菌中5株为致病菌,11株为条件致病菌,其余5株对人体尚无致病报道。结论饮用水管网微生物学水质较差,水及生物膜样品中大多数细菌都为条件致病菌,存在一定的微生物风险。在给水管材方面应加快城市旧管网改造步伐,推广应用新型管材。

叶黄素对大鼠视网膜蓝光光损伤的保护作用409-412

摘要:目的观察叶黄素对大鼠视网膜蓝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的浓度分别为0.5、1.0和2.0mg/ml,生理盐水和Tween-80以1∶9的比例配制成溶剂。叶黄素组及溶剂对照组大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叶黄素及溶剂,注射量为5μl,暗适应24h,用蓝光损伤装置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光暴露时间为2h,光暴露后暗室饲养,72h后摘取眼球制备眼球壁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测量外核层厚度,并计数外核层凋亡细胞。结果各剂量叶黄素组大鼠与模型对照组比,视网膜结构层次分明,细胞排列整齐;视网膜外核层厚度(40×10倍),正常对照组为(21.25±1.04)mm,模型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为(3.25±1.48)mm与(3.25±0.89)mm,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5.00±5.58)mm、(11.75±4.20)mm及(14.75±3.96)mm,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但该实验采用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别。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叶黄素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4-壬基酚、双酚A对幼雌SD大鼠生殖器官的拟雌激素样作用探讨413-416

摘要:目的检测4-壬基酚(4-NP)、双酚A(BPA)对幼雌SD大鼠的拟雌激素样作用和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以21日龄雌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选取4-NP和BPA为染毒物质,均设高中低剂量,连续喂饲3天,于末次给药后24h处死。以子宫湿重、脏器系数、子宫内膜及平滑肌增生程度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作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染毒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的4-NP(200mg/kg和100mg/kg)和BPA(600mg/kg和400mg/kg)能够使染毒动物的子宫湿重及脏器系数明显增加(P〈0.01),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4-NP和BPA高、中、低剂量都能够使子宫内膜上皮增高,平滑肌增厚,PCNA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动物染毒实验进一步证实了4-NP、BPA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拟雌激素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

汽油尾气对大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和遗传毒性作用417-420

摘要:目的探讨汽油尾气对大鼠睾丸的遗传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汽油尾气的颗粒物、冷凝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以0、5.6、16.7和50.0L/kg的剂量经气管滴注染毒SD大鼠,每周一次,共4次。末次染毒24h后处死动物,测定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组织内丙二醛(MDA)和羰基蛋白(C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用彗星实验检测睾丸组织细胞中DNA的单链断裂水平。结果各剂量组体重增重和睾丸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睾丸组织中MDA和CP含量显著升高;各剂量组SOD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而GSH-Px活性的下降仅在高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在16.7L/kg和50.0L/kg组,睾丸组织细胞的拖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尾长的增加仅在50.0L/kg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汽油尾气可诱导大鼠睾丸组织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和DNA单链断裂。

卫生研究杂志实验研究
硫氰酸铵比色法测定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改进420-422

摘要:在酸性(pH≤0.5)条件下,五元螯合NaFeEDTA中的铁完全解离生成游离的Fe^3+,完全解离生成的Fe^3+与显色剂硫氰酸铵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此红色络合物在λ=480nm处有最大吸收,以此为检测原理的硫氰酸铵比色法是目前检测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较为快速的方法。本文在此方法基础上,摸索了此方法在降低样品取样量、减少试剂用量方面的可行性,同时优化了显色体系的条件,对硫氰酸铵比色法有了新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间。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环境细颗粒物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炎症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423-428

摘要:目的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探讨PM2.5对大鼠炎症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管滴注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学变化;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收集肺泡巨噬细胞,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取脾脏,采用MTT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结果在染毒后的大鼠肺内均观察到异物性肉芽肿形成;在肝脏血窦内观察到有单核吞噬细胞聚集形成肉芽肿的趋势;在肺门淋巴结和肝脏、肾脏血管内观察到明显的吞噬PM2.5的巨噬细胞和游离的PM2.5。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随着暴露时间和剂量升高而增加。在观察的前3个月,染毒组TNF-α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6个月时,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6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3个月后最高,而在6个月后表达水平回落。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可以引起机体的持续炎症损伤;细颗粒物对免疫系统的损伤随着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细颗粒物引起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会加重免疫系统的损伤;细颗粒物引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是肺部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之一。

大气污染对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429-432

摘要: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健康人体心肺功能的危害。方法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选取15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污染组(EG),同时在洁净区选取相同人群作为对照组(CG)。用国产台式血压计测量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FHL-Ⅱ型肺活量计测量安静肺活量。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quark b^2型运动心肺功能检测系统,对受试者递增负荷踏车运动过程中心肺功能水平进行测试。结果安静状态EG除心率(HR)高于、肺活量(VC)低于CG(P〈0.01,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负荷量达到无氧阈(AT)状态时,摄氧量绝对值(VO2)、摄氧量相对值(VO2/kg)、氧脉搏(O2P)、代谢当量(METS)几项指标CG均显著高于EG(P〈0.05,P〈0.01)。运动负荷量达到最大摄氧量(VO2max)状态时,VO2max、最大摄氧量相对值(VO2max/kg)、O2P、METS、运动持续时间(DT)等指标CG均显著高于EG(P〈0.01),但EG运动后心率恢复较CG缓慢。结论大气污染给人体心肺功能水平和储备能力均带来不良影响。动态心肺功能评价指标更能全面准确评价大气污染等不良因素对人体心肺功能的潜在危害。

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水平关系探讨432-434

摘要:目的探讨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工业性砷污染区的247名成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PCR法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IC-HG-AFS)测定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结果GSTT1缺失基因型人群与GSTT1非缺失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M1缺失基因型人群与GSTM1非缺失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GSTT1和GSTM1联合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四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砷代谢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4种富硒植物预防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胃癌效果研究 三、不同源硒预防实验性胃癌大鼠组织内硒累积分布研究435-437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长期摄入高剂量不同富硒植物对大鼠体内硒累积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癌模型,连续灌以硒高剂量四种不同富硒植物17周,测定大鼠硒累积以及参与硒蛋白合成组织的含硒量。结果摄入富硒青花菜、富硒红羽、富硒绿羽的大鼠肝和肾硒水平显著高于摄入富硒大蒜的,摄入富硒大蒜的大鼠红血球和脾脏硒水平显著高于摄入富硒青花菜、富硒红羽和富硒绿羽的。结论初步认为长期摄入高剂量植物硒后,动物组织硒的累积和分布取决于摄入的硒种类;与其它源硒相比,长期摄入高剂量富硒大蒜后,动物肝组织的低硒累积可以作为富硒大蒜高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多重PCR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438-442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采用7.5%NaCl肉汤对食品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增菌,同时采用GN增菌剂对食品样品中的志贺菌和沙门菌进行增菌。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志贺菌的ipaH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对食品样品中上述三种病原菌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同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特异性实验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对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限为1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快速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

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443-445

摘要: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赤潮毒素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的单克隆抗体,应用此抗体发展建立了软海绵酸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经多次克隆化,获得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软海绵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建立分析检测软海绵酸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最低检出限为31.2ng/ml,批内平均变异系数8.1%,回收率为87%-112%。

卫生研究杂志实验研究
食醋添加量、水分含量及食物颗粒对血糖应答的影响445-447

摘要:目的通过食醋添加量、水分含量及食物颗粒的不同配比对玉米粥餐后血糖应答的影响,探讨调整理化因素对降低餐后血糖应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以食醋添加量、水分含量及食物颗粒为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募集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试食含40g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粉和18种不同配比的玉米粥,测定120min内的血糖生成指数(GI)、胰岛素指数(II)和饱腹感指数(SI),比较各水平组合下各值的差异。结果食物颗粒是GI和II的最大影响因素,食醋添加量是SI最大的影响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食物颗粒对GI结果有显著性影响(F=3.858,P〈0.05),小颗粒产生的GI值大于大颗粒与中颗粒;水分含量对II的影响有显著性(F=5.750,P〈0.01),20∶1水平的II最高;食醋添加量对SI的影响有显著性(F=3.37,P〈0.05),16ml水平的SI最大。结论选择较大食物颗粒、适量添加食醋、减少食物中的水分可以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应答。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在织纹螺体内的解剖分布初探448-451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TX)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2004年导致福建仙游地区中毒事件的肇事种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为研究对象,将其软组织分为食道、肌肉和内脏三部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毒素分析。结果织纹螺的食道、肌肉和内脏组织中均含有TTX、脱水河豚毒素、三脱氧河豚毒素、单脱氧河豚毒素和加氧河豚毒素等成分,以色谱峰面积为准,trideoxy TTX在各组织中所占比例最高,85%以上,TTX次之。三种组织相比,TTX在内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三脱氧毒素在肌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织纹螺不同组织中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与组成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织纹螺对河豚毒素的分配与代谢转化过程的反映。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江苏省18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分析451-453

摘要:目的掌握江苏省城乡及不同地区居民血脂异常及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流行情况及其差异。方法采用酶法对2907名调查对象空腹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测定。结果江苏省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1.1%;男性为23.3%,女性为19.1%;城市为31.1%,农村为17.7%。结论血脂异常已成为威胁江苏省人民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江苏省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以高甘油三酯为主;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