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卫生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ofHygieneResearch

  • 11-2158/R 国内刊号
  • 1000-8020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卫生研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卫生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

卫生研究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高效甲苯降解菌的驯化及筛选方法研究129-132

摘要:目的优化高效甲苯降解菌驯化及筛选方法。方法分别选取啤酒厂、染料厂活性污泥作为驯化对象,采用4种方法分离纯化甲苯降解菌,利用质粒快检鉴定降解性TOL质粒,A600、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降解菌的生长与降解甲苯能力,筛选出一株高效甲苯降解菌,并利用革兰染色、形态学及16SrDN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染料厂活性污泥较啤酒厂驯化出的细菌种类多;密闭罐培养降解茵生长良好;筛选出一株合有TOL质粒的高效降解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28℃、pH7.0,初始甲苯浓度为500mg/L条件下,该菌48h降解率达到99.2%。结论密闭罐培养、质粒快检与顶空气相色谱有机结合在甲苯降解菌的驯化和筛选中具有快速、准确、效果好的特点。

S型氯代甘油醇对雄性ICR小鼠生育力的影响133-136

摘要:目的研究S型氯代甘油醇对雄性ICR小鼠生育能力及睾丸、附睾的组织病理学影响。方法雄性性成熟ICR小鼠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实验组分别给予1/40、1/20、1/10LD50(小鼠经口LD50 117.54mg/kg)S型氯代甘油醇,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双蒸水。连续灌胃染毒5天后,每组取4只雄鼠按雌,雄1:1交配,此后每隔2天交配一次,持续2个月,观察S型氯代甘油醇对雄性小鼠交配指数和雄性生育力指数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每组保留6只动物继续染毒至8个月后进行附睾精子计数和睾丸、附睾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染毒S型氯代甘油醇2个月未引起雄性ICR小鼠交配指数和雄性生育力指数显著降低(P〉0.05);②染毒8个月未导致附睾精子数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和附睾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低剂量长期染毒S型氯代甘油醇对雄性小鼠不具有抗生育作用。

以黄浦江为水源的管网末梢水中微量有机物污染现状137-143

摘要:目的研究上海市以黄浦江为水源的管网水中微量有机物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技术,以1g XAD-2和3g402树脂吸附饮水中有机物,30%丙酮-甲醇洗脱,根据美国EPA推荐的优先控制污染物类别,采用18种GC/MS方法检测。结果检出有机污染物10类142种,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酚类、胺类、醇酸酯类、脂肪烃类、卤代烷烃类、单/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醛/酮等化学物。结果表明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枯基苯酚、N-苯基-β-萘胺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EPA推荐的水体优先控制污染物。同时发现饮用水中含除草剂-莠去津和利谷隆和雌激素-β-脱氧雌二醇。结论以黄浦江为水源的饮用水污染谱复杂,所检出有机污染物多数未纳入国家标准。

微囊藻毒素-LR致小鼠肝、肾和睾丸细胞DNA-蛋白质交联的研究144-146

摘要: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LR所致小鼠肝、肾、睾丸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作用。方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染毒,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小鼠肝、肾、睾丸细胞中交联DNA和游离DNA的量,计算其DPC系数,DPC系数=交联DNA/(交联DNA+游离DNA),判断DNA与蛋白质的交联程度。结果在小鼠肝细胞中,微囊藻毒素-LR各染毒组DPC数量均有显著增加,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小鼠肾细胞中,微囊藻毒素-LR染毒剂量为3big/kgbw和6μg/kg bw时,DPC数量显著增加,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染毒剂量为12μg/kg bw时,DPC数量未增加,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小鼠睾丸细胞中,染毒剂量为3μg/kg bw时,DPC数量未增加,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染毒剂量为6μg/kg bw和12μg/kg bw时,DPC数量显著增加,其DPC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的染毒剂量下,微囊藻毒素-LR可以引起小鼠肝、肾、睾丸细胞DNA-蛋白质交联。

实验条件下氮、磷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147-150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验奈件下氮、磷及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天,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20天;接种于含磷0.05、5.0mg/L的BG-11培养液中,并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20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并于培养的第8、12、16、20天将藻细胞破碎,提取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毒素的量。结果当磷初始浓度低于5.0mg/L时,微囊藻毒素的产量随培养液中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当培养液中磷初始浓度为10.0mg/L时,磷对微囊藻毒素的产量产生了抑制作用。磷初始浓度为0.05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在5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在磷初始浓度为5.0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为2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与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具有最大生物量时的氮磷比值相同。结论磷对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有效途径。

五氯酚暴露与肿瘤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151-154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五氯酚暴露与肿瘤发生与死亡的流行病学资料,研究五氯酚暴露与肿瘤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在线检索文献资料。以Poisson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五氯酚暴露人群的主要肿瘤死亡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肿瘤SMR,并分析五氯酚暴露与肿瘤危险性之间的剂量一反应关系。结果美国、加拿大研究的暴露人群各主要肿瘤死亡率接近或低于所在国男性肿瘤死亡率:职业暴露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为饮水摄食暴露人群的16.4倍;两国暴露人群肾癌合并SMR=1.34(95% CI=1.02~1.77);随着五氯酚暴露程度增加,各主要肿瘤死亡合并相对危险度(RR)随之升高。结论五氯酚暴露与肿瘤死亡风险间存有潜在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职业暴露方式的结直肠癌风险高于饮水摄食暴露,五氯酚暴露可能为职业暴露人群肾癌死亡的危险因素。

母亲和新生儿GSTM1、GSTT1和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易感性关系155-159

摘要:目的探讨母亲和新生儿GSTM1、GSTT1基因以及细胞色素B。1A1基因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调查方法,应用多重PCR和限制性内切酶PCR(RFLP—PCR)技术对早产母亲和对照母亲以及早产新生儿和对照新生儿GSTM1、GSTT1基因和CYP1A1基因MSPI住点多态性分别进行检测。结果GSTM1、GSTT1基因和CYP1A1基因MSPI位点多态性在早产母亲和对照母亲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基因在早产新生儿和对照新生儿组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STM1与GSTT1联合基因型在母亲和新生儿的病例与对照组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STT1缺失型和CYP1A1变异型联合基因在早产母亲组与对照母亲组中有显著性差异(X^2=4.683,P〈0.05,DR=2.440)。结论携带GSTT1缺失型基因以及CYP1A1变异型基因的母亲,其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大。

燃煤型室内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哮喘易感基因的关系研究159-163

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贵定县哮喘儿童居室内燃煤型空气污染物(PM4、SO2、CO)的暴露水平和哮喘儿童中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第16、27位点以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的分布频率,揭示燃煤型空气污染物和哮喘易感基因的交互作用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通过PCR方法检测231个哮喘患儿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第16、27位点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以及哮喘儿童家庭居室内空气中PM4、SO2、CO的浓度,计算两种哮喘易感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判断PM4、SO4、CO与β2-AR基因第16、27位点多态性以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在儿童哮喘的发生中是否存在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结果哮喘儿童的燃煤型空气污染物暴露率为87.4%(202人);β2-AR基因16位点Arg/Arg纯合子、Gly/Gly纯合子、Arg/Cly杂合子在哮喘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3、9%、13.4%和72、7%;27位点Gln/Gln纯合子、Glu/Glu纯合子、G1n/Glu杂合子的频率分别为13.9%、4.3%和81,8%,ACE基因Ⅱ、DD和ID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49.3%、20.0%和30,7%。PM4、SO2、CO和β2-AR基因多态性以及ACE基因多态性在儿童哮喘的发生中存在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当地乡村燃煤型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三种哮喘易感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分布在当地有一定特殊性;煤型空气污染物(PM4、SO2、CO)与β2-AR基因16位点Gly/Gly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性。

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测定室内空气中低浓度苯系物及其同系物的方法研究164-167

摘要:目的建立便携式色谱仪快速测定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笨系物的方法。方法在Tedlar气袋中制备目标化合物单标样品,采用便携式色谱仪内置恒流泵采样,预浓缩器预浓缩后热解析进样,毛细管柱分离,微氩离子检测器检测,确定保留时间,保留时间定性;采用液体外标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目标化合物混合标准,峰面积定量。结果在本研究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对苯系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分析周期为15min;检测浓度范围分别为苯0.018~0.879mg/m^3、甲笨0、035~1.299mg/m^3、乙笨0.035~1.300mg/m^3、间(对)二甲笨0.035~1.320mg/m^3、邻二甲苯0.035~1.296mg/m^3。对苯、甲苯、乙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7.5、11.5、28.8、30.3和30.6μg/m^3;实验室内测定和现场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比较相对偏差分别小于13.9%和20.0%。在不同浓度下同一天和一周内进行的方法精密度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4%。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以满足室内空气中低浓度苯系物快速测定的要求。

给水处理中含砷污泥的浸出毒性和初步处置研究168-171

摘要:目的研究混凝微滤工艺处理高砷饮用水所产生的铁盐和铝盐含砷污泥的浸出毒性,以及含砷污泥的处置与利用方法。方法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方法和USEPA的TCLP方法检验了含砷污泥的浸出毒性,并采用水泥固化的方法对舍砷污泥的处置进行了初步研究。将铁盐含砷污泥添加到路用基材中,探讨其废物利用的可能性。结果铁盐辛口铝盐含砷污泥TCLP方法浸出液中砷的浓度分别为118μg/L和420μg/L,高于国家标准方法的9.5μg/L和11.8μg/L,但两种方法测定的浸出毒性均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的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体的TCLP浸出液中砷浓度仅为污泥的10%左右,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3.25MPa和0.76MPa,可以满足堆放要求。掺入少量铁盐含砷污泥的路用基材强度提高12%左右。结论给水处理中含砷污泥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水泥固化是处置含砷污泥的有效方法,将少量铁盐含砷污泥添加到路用基材中使含砷污泥得到了有效利用,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软骨保护剂对Hartley豚鼠软骨组织和血清蛋白多糖的影响171-174

摘要:目的观察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GS)和硫酸软骨素(cs)对原发性骨关节炎(OA)模型雌性Hartley豚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结构、组织成分以及血清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120只2月龄雌性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三个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三个试验组分别为:1g/kgbwGS组,0.5g/kgbwCS组,GS1g/kgbw+CS0.5g/kgbw联合使用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自由饮水给予受试物,连续5个月。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5个月后,每组各取5只动物膝关节进行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组织化学(PAS、Alcian Blue、和Mallory染色)检查以及血清蛋白多糖含量的检测。结果病理及组化检查:对照组在实验开始1个月后软骨组织病理积分即不断增高;Gs组在给药三个月后才开始上升;CS组在给药的5个月中病理积分增高缓慢,仅第4个月上升较明显;联合使用组在给药的5个月中病理积分一直没有增高,并且给药5个月后的病理积分显著低于同组给药前期的积分。血清蛋白多糖含量:给药4个月后,GS组,cs组和联合使用组血清中蛋白多糖含量下降减少,与各自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对豚鼠原发性软骨组织退化的发生、发展,以及血清蛋白多糖含量的下降均有延缓及抑制作用。并且以两者的联合作用最强,显现出一定的修复作用。

火麻仁蛋白对小鼠抗疲劳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初步研究175-178

摘要:目的研究火麻仁蛋白对小鼠抗疲劳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通过游泳时间、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测定观察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应用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称重、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测定、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实验研究小鼠的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火麻仁蛋白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乳酸值、增加肝糖原含量;并且火麻仁蛋白明显增强小鼠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数和半数溶血值,增强小鼠巨嗜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小鼠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论火麻仁蛋白可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可增强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阪崎肠杆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的研究179-182

摘要:目的对29株阪崎肠杆菌分离株和2株阪崎肠杆菌模式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研究。方法分别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Spe I酶切阪崎肠杆菌染色体DNA进行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t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1株阪崎肠杆菌使用Xba I和spe I酶切分别有30种PFGE带型。除ES004和Es005外,其他29株阪崎肠杆菌经Xba I或spe I酶切后的PFGE条带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来源于同品牌同批次中不同包装的产品中的ES004和ES005分离株Xba I和Spe I酶切图谱完全一致(相似度为100%)。根据BioNumerits软件分析结果可知,除分离株ES004和ES005外,其他分离株的带型和样品来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Xba I酶切的PFGE带型平均条带少于Spe I,但对阪崎肠杆菌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两种PFGE分型方法都可应用于阪崎肠杆菌的分子分型和溯源。

2005年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趋势分析183-186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药物敏感扣耐药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467株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噻吩、利福平、万古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酸、复方新诺明15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结果46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率为4.5%,主要耐爱四环素扣环丙沙星,四环素耐爱最严重,耐药率达4.07%。在7类食品中,分离自蔬菜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率最高,为10%。在14个省市中,吉林、湖北、河北的耐药率居前3位,分别为19.6%,9.1%,8%。结论中国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存在耐药株,分离自不同食品、不同省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存在差异,应加强对预防用药扣临床用药的重视,以减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性的增加。

进食状态下口服^13C-亮氨酸呼出气平台期研究187-189

摘要:目的探讨在进食状态下口服^13C-亮氨酸作为示踪剂进行氨基酸代谢动力学研究时,呼出气中同位素含量在什么时间达到稳定的平台期。方法选取6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日常膳食5天,在第6天持续口服^13C-亮氨酸4h,并伴随食物摄入,收集给予同位素过程中及给予结束后lh的呼出气样本,测定^13C的千分差值,以确定同位素的平台期。结果6名受试者的呼出气样品中^13C的千分差值在口服同位素结束前后各半小时内处于相对较高的平台期。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在进食状态下口服^13C-亮氨酸示踪剂进行氨基酸代谢动力学研究,取样的适宜时间是在给予同位素结束前后各半小时内。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对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190-193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脂代谢紊乱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代谢紊乱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17周,检测实验前后大鼠TC、TG、HDL—C、TNF-α和IL-6,并分别于实验第0、5、11和17周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代谢紊乱组大鼠的血清TC、TG、FINS、hs—CR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脂饲料可致大鼠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促使FINS升高及ISI下降。

中国发酵乳制品益生菌菌种的安全性评估193-195

摘要:本文对中国2000年~2006年发酵乳制品行业常用的137株益生菌菌种进行了毒力试验安全性评价,同时检测了31株益生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初步评估中国目前所使用的益生菌菌种安全性。结果表明:除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外,其余益生菌菌种均为安全的。31株益生菌均对下列抗生素敏感: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加替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头孢噻肟;而对萘啶酮酸、万古霉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牛源乳铁蛋白体外抗HBsAg分泌的研究196-198

摘要:目的探讨牛源乳铁蛋白(BLF)体外抑制HbsAg分泌作用。方法以天然HBV感染HepG2细胞为模型,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的HBsAg水平,并用MTT法对BLF对HepG2细胞的毒性进行研究。结果BLF对细胞的最大无毒剂量(TDo)为3.0g/L,半数中毒剂量(TD50)为11.08g/L;先用HBV对HepG2细胞进行感染,再加入BLF,各浓度组BLF均对HBsAg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BLF浓度3.0g/L时对HBsAg的抑制率达58.34%;将BLF与HBV阳性血清作用后再接种于细胞,各实验组均不能抑制HBsAg分泌,将BⅡ先与细胞作用后洗去BLF,在接种病毒后,BLF浓度0.5g/L以上各组均能显著抑制HBsAg分泌,但BLF0.1g/L纽不能抑制HBsAg分泌。乳铁蛋白水解物不能抑制HBsAg分泌。结论牛源乳铁蛋白不能通过与HBV结合来阻断对HepG2细胞的感染,但可以通过对HepG2细胞的保护来阻断感染;当HepG2细胞感染HBV后,牛源乳铁蛋白仍可抑制HBsAg分泌,将乳铁蛋白水解后无抑制作用,说明是乳铁蛋特有结构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