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卫生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ofHygieneResearch

  • 11-2158/R 国内刊号
  • 1000-8020 国际刊号
  • 0.7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卫生研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卫生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

卫生研究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单体型与焦炉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387-390

摘要: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140名焦炉工和6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实验评价个体染色体损伤水平,测定尿中1-羟基芘浓度反映多环芳烃暴露内剂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THF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C677T、A1298C),利用PHASE2.1软件经Bayesian法计算单体型。校正年龄、性别和尿1-羟基芘水平,用协方差分析比较MTHFR不同基因型或单体型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中MTHFRC677T和A1298C两个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6和0.16,其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本研究中MTHFR基因这两个SNPs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D’=0.99),研究对象中有四种单体型677T-1298A、677C-1298A、677C-1298C和677T-1298C,其频率分别为0.555、0.279、0.163和0.003。在焦炉工组,非677C-1298A/677C-1298A单体型对的微核率高于677C-1298A/677C-1298A,差异有显著性(1.00±0.67vs0.60±0、41,P=0.04),其中677T-1298A/677T-1298A单体型对微核率高于677C-1298A/677C-1298A,差异有显著性(1.08±0.71vs0.60±0.41,P=0.04)。在焦炉工组和对照组中,未发现上述两个SNPs与微核率之间显著关联。结论 MTHFR基因单体型可能是影响焦炉工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之一。

有机氯农药非职业暴露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391-394

摘要:目的 研究有机氯农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和六氯环乙烷(HCH)类雌激素污染物在非职业暴露人群的内暴露水平及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90名乳腺癌新确诊患者和136名社区健康女性对照。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病例及对照的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血清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结果 病例和对照血清中均能检出p,p’-DDT、p,p’-DDE、0,p’DDT、p,p’-DDD以及α、β、γ、δ-HCHs有机氯农药残留物,其中卢.HCH、p,p’-DDE及p,p’-DDT的总检出率为91.2%、92.1%和91.2%;各物质检出水平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控制了混杂因素后,p,p’-DDT、p,p’-DDD及δ-HCH暴露与总乳腺癌患病呈正相关(0R〉2,P〈0.05)。分层分析中绝经前女性的p,p’DDT、p,p’-DDD、δ-HCH血清水平与乳腺癌呈正相关,调整OR分别为3.59、5.70和3.06(P〈0.05)。结论 有机氯农药残留物(DDTs和HCHs)可能增加妇女,尤其在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卫生研究杂志方法与技术
不同种类农药染毒对小鼠跳台试验的影响394-395

摘要:农药是常见的化学毒物。化学毒物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重视,但农药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的报告较少。本研究选择丙溴磷、氰戊菊酯、灭多威作为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代表药物,分别以不同剂量对小鼠进行染毒,并对小鼠进行染毒前后的跳台试验,以探讨这3种常见农药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基因组学技术初步分析甲基汞神经毒性功能基因396-398

摘要:目的 探讨甲基汞神经毒性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大鼠暴露体重剂量为0.5mg/Kg的氯化甲基汞后脑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功能。结果 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03条,其中上调基因为170条,下调基因为133条。发生显著性改变的功能基因主要涉及到:①免疫应答及解毒作用;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③细胞信号传导;④神经传导;⑤细胞增殖与分化;⑥细胞凋亡;⑦其它未知功能等7组。在暴露组样本中,脑中有关细胞信号传导和神经传导功能基因发生了特别显著的差异表达。结论 甲基汞通过对信号传导过程的影响,发挥其神经毒性的作用。

苯乙烯对大鼠不同脑区多巴胺递质含量及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399-402

摘要:目的 观察苯乙烯在不同染毒期限和染毒剂量下对大鼠神经系统多巴胺递质含量及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动物,雌雄各半。苯乙烯急性染毒剂量为600mg/kg,亚急性染毒剂量为150-600mg/kg,恢复组在苯乙烯染毒后正常饲养3周,L-dopa组在苯乙烯染毒同时腹腔注射600mg/kg bw的L-dopa。方法 监测动物尿中苯乙烯代谢物苯乙醇酸(MA)和苯乙醛酸(PGA)的含量作为苯乙烯染毒的内剂量,测定苯乙烯染毒大鼠不同脑区多巴胺(DA)含量及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的变化。结果 尿中的PGA和MA含量与染毒剂量均呈正相关,由于存在一定的环境本底,MA比PGA在作为苯乙烯染毒内剂量的指标上更有代表性。视网膜、垂体和纹状体中的DA含量在苯乙烯染毒下显著降低,垂体中的MAO活性增加,而纹状体和视网膜中的MAO活性减小。结论 苯乙烯可以通过多巴胺通路产生对机体的神经损伤。

出生前后甲基汞暴露对幼鼠海马和小脑结构的影响402-405

摘要:目的 评价出生前后低水平甲基汞暴露对幼鼠海马和小脑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SD孕鼠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Ⅰ组为对照组,自由饮用蒸馏水;Ⅱ、Ⅲ组自孕7天至哺乳期末饮水中分别加入0.1和1mg/(kg·d)甲基汞。观察各组幼鼠早期生理发育指标。21天时取其海马和小脑组织观察结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幼鼠无明显形态和早期生理发育指标的异常改变。21日龄时汞暴露组幼鼠体重低于对照组。光镜下Ⅲ组海马和小脑有个别神经细胞固缩改变,海马结构排列紊乱,Ⅱ组无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阳性表达率,海马NF:Ⅲ组和Ⅱ组低于Ⅰ组(F=7.94,P〈0.01);海马GFAP:Ⅲ组和Ⅱ组高于Ⅰ组(F=10.10,P〈0.01);小脑NF:Ⅲ组小于Ⅰ组和Ⅱ组(F=6.85,P〈0.05);小脑GFAP:Ⅲ组大于Ⅰ组和Ⅱ组(F=4.98,P<0.05)。电镜下观察到Ⅱ组:和Ⅲ组均有超微结构改变。如神经元核不规则、胞体固缩、线粒体变性、突起溶解等。结论 出生前后低水平甲基汞暴露影响了小脑和海马的超微结构和神经细胞表达。

川芎嗪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406-408

摘要: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川芎嗪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矽尘法建立矽肺动物模型,川芎嗪组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50mg/kg。染尘后按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选,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染矽尘后第3天,Ⅲ型胶原开始增生,染矽尘后第7天,Ⅰ型胶原开始增生,直至染矽尘后第28天,这两种胶原进行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川芎嗪组Ⅰ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在第7、14、28天,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在第28天时明显低于染矽尘组。结论 矽尘可以诱导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合成增加,两型胶原出现增生的时相有所不同;川芎嗪可以抑制矽尘诱导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

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诱导TK6和TK6-E6细胞TK基因突变比较研究409-411

摘要:目的 比较TK6和TK6-E6人类淋巴母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对2种纺锤体毒物——长春花碱(VBL)和秋水酰胺(CCM)检出情况的差异。方法 用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处理TK6和TK6-E6细胞24小时,进行常规TK基因突变试验,检测细胞毒性及tk位点突变频率。结果 随着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浓度的增加,TK6和TK6-E6细胞的相对存活率(RS%)和相对悬浮生长率(RSG%)均降低。相同剂量下,TK6-E6细胞的RS%和RSG%均比TK6高。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对TK6和TK6-E6细胞均有致突变性,TK6-E6细胞的诱发和自发突变频率高于TK6,而除了突变频率(MF)中CCM5.0ng/ml组和SC%中CCM0.625ng/ml组外,其它相同剂量下,TK6-E6的MF和慢生长集落百分比(SC%)均高于TK6细胞(P〈0.05)。结论 两种细胞都可用于TK基因突变试验,但由于TK6-E6所用细胞量少,倍增时间较短,故建议使用TK6-E6细胞。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西北地区某炼油企业职工健康体检调查分析411-413

摘要:目的 了解职业危害物对人体的危害现状,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 对炼油企业空气环境中危害物进行监测,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并与1997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对职工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并与无H2S、TSP和NMTH污染区域的职工作对比。结果 环境空气中H2S、TSP、NMTH超过了国家标准,与1997年相比,除了TSP之外,H2S、NMTH的浓度均增高;炼油企业职工的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耳鼻喉的疾病患病率(分别是18.72%、15.67%、29.33%、10.61%、45.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职工(分别是7.40%、9.48%、17.45%、5.88%、30.55%),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 该炼油企业3种职业危害物在空气中超标,员工的健康状况受到职业危害物的不同程度影响。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六价铬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414-416

摘要: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六价铬[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Cr(Ⅵ)、GSH单独作用组、联合作用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结果 在2、4、8、16、32和64μmol/L Cr(Ⅵ)处理浓度,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与Cr(Ⅵ)处理浓度呈负相关(r=-0.910)。仅浓度为20μmol/L的GSH对Cr(Ⅵ)诱导的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Cr(Ⅵ)+GSH联合组的生存率与Cr(Ⅵ)不同浓度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适宜浓度的GSH可能对Cr(Ⅵ)诱导的L-02肝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六价铬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关系研究416-418

摘要:目的 研究六价铬[Cr(Ⅵ)]对L-02肝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0、2、4、8、16、32和64μmol/L Cr(Ⅵ)溶液处理L-02肝细胞6h,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PTP)的开放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 2~64μmol/LCr(Ⅵ)对L-02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随着Cr(Ⅵ)浓度的增加L-02肝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PTP开放程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Ⅵ)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与线粒体功能损伤有关。

双酚A对原代培养胎鼠脑多巴胺神经元的氧化损伤作用研究419-423

摘要:目的 探讨双酚A对原代培养的胎鼠脑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损伤机制。方法 孕14~15天SD胎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在无血清条件下分别培养4或7天后,分别加入1、10、25、50、100μmol/L双酚A,于24h和48h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用于鉴定和计数多巴胺神经元比例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可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升高,双酚A≥50μmol/L时,可无选择地使细胞内活性1氧明显升高,同时使SOD、GSH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双酚A浓度≥50μmol/L时可使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在25μmol/L以上时随双酚A浓度增加其比例显著降低。结论 双酚A可通过氧化损伤导致体外培养的多巴胺神经元凋亡。

DNA损伤修复能力与慢性苯中毒关系研究423-425

摘要:目的 探讨DNA修复能力与慢性苯中毒的关系。方法 以γ线作为诱变剂造成淋巴细胞DNA损伤,应用彗星试验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检测法,评价63名慢性苯中毒工人和45名同期接苯但无苯中毒表现的同工种对照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和染色体损伤微核形成的修复能力。结果 苯中毒组的彗星尾长差[(4.64±1.57)μ]显著高于对照组[(3.77±1.30)μm](P=0.0029)。3AB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彗星尾长差〉3.81μm的研究对象发生慢性苯中毒的相时危险性显著增高(OR=2.490,95%CI:1.068。5.806,P=0,0346),而且,慢性苯中毒危险性与彗星尾长差之间存在显著性的趋势关系(P=0.0024)。3AB指数〈0.20的研究对象发生慢性苯中毒的相对危险性与3AB指数≥0.20的研究对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NA链水平的修复能力与慢性苯中毒的发生关系密切,修复能力越差,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越高。本研究未证明染色体水平的修复能力与慢性苯中毒的联系。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锌对Caco2细胞ZIP4 mRNA表达的影响426-427

摘要:目的 研究锌对Caco2细胞ZIP4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通过锌特异螯合剂TPEN建立低锌Caco2细胞模型,RT.PCR法获得ZIP4 cDN断,10μmol/L TPEN培养基诱导后,分别检测0、2、4、6、8和10h时点ZIP4 mRNA的表达,及0、2,5、5、7,5、10μmol/LTPEN培养基诱导6h,检测各浓度组ZIP4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获得单一条带的片断,大小与设计一致,获得正确的ZIP4 cDN断,随着低锌时间的增加,ZIP4 mRNA表达也升高,6h达到峰值;随着TPEN浓度的升高,ZIP4 mRNA表达也随之升高。结论 ZIP4 mRNA表达受锌的调控,提示可能参与小肠对锌的吸收。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酒精抑制脑星形胶质细胞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蛋白的表达428-430

摘要:目的 研究酒精对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胚胎脑星形胶质细胞分别施以不同剂量酒精(2、5和20mmol/L),染毒7天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酒精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酒精剂量增加,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蛋白表达强度下降,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轻度减少。结论 提示酒精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S100蛋白表达。酒精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机制之一。

不同加工条件下转基因大米潮霉素标记基因(hpt)稳定性研究431-434

摘要:目的 从DNA稳定性的角度,探讨转基因大米潮霉素标记基因hpt向食品或消化道微生物转移发生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针对hpt不同大小片段的PCR扩增体系,对hpt在转基因大米加工食品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的PCR体系能稳定扩增出hpt 236bp-910bp不同大小的5个片段。利用这一PCR体系对s86转基因大米不同加工食品的检测显示,加工米饭、粥大于500bp的片段已降解,爆米花和锅巴大于236bp的hpt片段已降解。对照M86大米加工米饭和粥仅能扩出植物叶绿体基因rbcl片段。爆米花、锅巴及空白对照所有扩增均为阴性。结论 hpt在转基因大米加工食品中均已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降解,不同加工方式对hpt片段降解影响显著,在加工后hpt以较大或完整片段向食品或消化道微生物转移的可能性减小。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广州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435-439

摘要:目的 对广州市售双壳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污染状况进行为期一年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AOAC推荐的小鼠生物检测法进行PSP和DSP的毒力测定,采用HPLC进行PSP成分分析,根据FAO、日本和欧盟水产食品卫生要求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订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对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在所调查的7种贝类中,有2种染有PSP,毒素含量在安全食用范围内,毒力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春冬两季含量相对较高;7种贝类中有6种共计36个样品染有DSP,有10个样品毒素含量超出安全食用标准,春冬两季染毒率较高。结论 广州市售贝类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较低;DSP检出率稍高,毒素含量也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加强DSP监测工作。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大肠杆菌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筛查方法的建立439-441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大肠杆菌O157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对该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食品样品的适用性分析。结果 该法能在15分钟内完成检测,检测不同的肠杆菌科细菌(非O157型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柠檬酸杆菌、肠杆菌、沙雷菌、耶尔森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气单胞菌、弧菌等共24种30株常见细菌,未发现有交叉反应,显示该法特异性良好。检测大肠杆菌O157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10^5cfu/ml。方法适用于奶粉、面粉、淀粉、咖啡粉、饼干、蛋糕、果冻、燕窝和果汁等食品样品的检测。结论 新建立的大肠杆菌O15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简便、快速,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适用于现场样品的快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