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杂志社
分享到:

文史博览杂志

《文史博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口述、往事、人物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名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 国际刊号:1672-8653
  • 国内刊号:43-1433/K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85
  • 创刊时间:196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期刊收录: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文史博览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文史博览杂志历史

抗战时期湖南经济损失研究

摘要:在1946年12月湖南省政府统计室制定的《湖南抗战损失统计》和1948年1月湖南省政府统计处根据各地各部门补报材料形成的《全省抗战损失调整表》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查阅各种档案、报刊、党史、文史、方志以及日本、港、台有关资料,对抗战时期湖南经济损失作出重大补充修正。首先介绍日本侵湘与反复破坏概况;其次对全省直接经济损失从15个方面统计出新增直接经济损失17.091019亿美元,使全省直接经济损失由1948年1月统计的18.1848亿关元,增加到35.275819亿美元;再次对全省间接经济损失从6个方面统计出新增间接经济损失76.3219316亿美元,使全省间接经济损失由1948年1月的1.0728亿美元增加到77.39473亿美元。总计全省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112.670549亿美元,彻底摧毁了清末以来湖南现代化的物质成果,严重削弱了现代化最基本的人力和资金两个条件,使湖南现代化进程倒退半个世纪以上。
4-11

抗战前十年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

摘要:1928年国民党开始统治山东之后,山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山东区域社会经济现代化达到了民国时期的最高峰。在近代中国,一个地区的区域社会经济现代化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滞后,不一定会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由处于社会经济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12-13

对清光绪年间洛河教案的考察

摘要:从洛河教案发生地——洛河镇所处地特殊地理位为出发点,考察了洛河教案发生经过,并从其发生的具体原因,清政府对其态度及洛河教案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14-16

唐代“进士”与“前进士”小考

摘要:唐代“进士”与“前进士”的称谓等级分明,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进士”指有资格参加尚书省进士科考试的举子;“前进士”特指获得了参加吏部铨选资格,但尚未仕宦于官僚机构的守选进士。这种称谓在内涵上与明清时期的习惯称谓有异。
17-18
文史博览杂志文化

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理论看古汉诗视觉意象之英译——以“床”之语义变迁及其英译为例

摘要:从古汉诗视觉意象“床”之异译现象出发,寻求古汉诗“床”之解读,进一步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理论视野下探讨古汉诗“床”之解读及其英译,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视觉意象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述,认为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理论对解读和英译古汉诗视觉意象具有指导作用。
19-21

乡愁——陆在易艺术歌曲之审美情结——以《家》《桥》《盼》为例

摘要:陆在易的声乐作品大多表现情感细腻、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传统文人情怀。风格沿袭了欧洲艺术歌曲的传统。总体风格精致细腻。乡愁作为其艺术歌曲表现的一个重要审美情结,除了在整体风格中有所体现外,集中而明确体现乡愁情怀的代表作有《家》、《桥》、《盼》,《我爱这土地》、艺术歌曲《望乡词》及艺术化通俗歌曲《故乡雨》等。
22-23

英汉互译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摘要: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构建语篇的两个重要标准是衔接性与连贯性。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对原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就必须将原文语篇看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语篇分析理论为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立足点,从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抓住原文的精髓以及作者的真正意图,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言外之意,最终达到准确再现原文语篇交际的价值。
24-25

等效原则对文学翻译的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等效原则与其它原则的比较论述了等效原则对于文学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现实意义,从文化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等效翻译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名著名译说明了文学翻译中实现等效的一些方法。
26-27
文史博览杂志文学

现代化语境下农民进城的艰难历程——以《人生》、《城的灯》和《泥鳅》为例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由乡入城的跨区域流动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社会景观。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随之出现一系列以书写乡下人进城生存景象的作品,小说《人生》、《城的灯》和《泥鳅》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小说书写出新时期以来乡下农民由乡入城之路的艰难图景,再现了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和社会矛盾,同时蕴含着作家对现代化语境下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我们期待城乡一体化的明天,不再让我们农民兄弟的进城之路走得那么艰难。
28-30

我国最早的文书档案汇编——《尚书》

摘要:《尚书》是儒家经典之一,不仅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重大史事和帝王言论,而且也是我国上古社会政治历史、典章制度、法律军事、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科学技术等的精要记载和论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书档案汇编。
33-34
文史博览杂志哲学

简评庄子的反异化思想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在《庄子》一书中,他对人类文明进步造成的异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强烈的反异化思想。对庄子的反异化思想,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故而对其进行研究,以期形成对庄子反异化思想的正确认识,对当代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现实意义。
35-36

“异化理论”中的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和论证共产主义的锐利武器,是对资本剥削制度的深刻揭露和对无产阶级公平正义价值的科学预示,本文试图从异化理论中解读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
37-38

解读中美家庭观的差异

摘要:中美两国人们在对家庭的看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两国家庭的核心精神的差别。中国家庭提倡“和”,并通过家庭成员“安守本分”来实现,要求他们隐藏个性。而美国家庭则建立在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上,鼓励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正是这两种家庭观的核心精神的差异导致了两国人们在处理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的差别。
39-40

高校学生价值选择多元化与自由的内在悖论

摘要:以赛亚·伯林从批判传统的价值一元论出发,系统地阐述他的价值选择多元主义思想,并将其自由理论建立于这一理论基础之上。但伯林未能从根本上整合两者的关系,从而使得伯林的自由主义和价值多元主义之间存在着挥之不去的内在张力。正视、澄清两者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更新管理思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41-42

儒家思想对韩国威权政体的影响

摘要:二战后,从一个穷国弱国到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段急剧变革的历史与朴正熙、全斗焕、卢泰愚奉行三十多年的威权政体息息相关。韩国经济的快速兴起离不开威权政体,而威权政体在韩国的成功却依赖其强大的精神支柱,即儒家思想。
43-45

《尼各马可伦理学》之“明智”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虽然只用了一卷的篇幅讨论理智德性,但并不意味着道德德性与理智无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来把握理智德性中的明智在道德德性形成中的重要性。
46-47
文史博览杂志社会变迁

儒家政治传统于现代社会变迁中的新开展

摘要:面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挑战,儒家政治传统遭遇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为了摆脱困境,现代新儒家学者提出了“旧内圣开新外王”的解决方案,大陆新儒家蒋庆则提出了重回“政教合一体制”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存在着第三种解决方案:参与型儒学。事实上,最有效的应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方式就是让儒家政治传统直接参与到这种变迁之中去,并在现实的政治作为中实现其现代性的转变与开展。
48-51

“两型社会”视域中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培育——以长株潭地区农村为例

摘要:“两型社会”的建设对农村现代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必然会深刻改变传统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在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中,农村民间组织不同于政府,它是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社会功能,起到政府所没有的作用。大力培育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既是长株潭地区构建“两型社会”的现实路径之一,也是建设长株潭农村地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