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杂志社
分享到:

文史博览杂志

《文史博览》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口述、往事、人物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名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
  • 国际刊号:1672-8653
  • 国内刊号:43-1433/K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85
  • 创刊时间:196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期刊收录: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文史博览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文史博览杂志历史

一代“船王”卢作孚的教育救国梦——早期教育活动探析

摘要:卢作孚早年是个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他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卢作孚的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他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4-9

建国初期黔东南农村地区的代耕问题及实效分析

摘要: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烈军属和退伍伤残军人,生产生活面临着各种实际困难。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地区各族群众采用各种办法普遍进行代耕。代耕工作的开展,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改善了代耕对象的生活,对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10-12

魏源的图书馆思想及其评价

摘要:通过介绍魏源在编撰《海国图志》过程中对西方藏书及图书馆的说明,指明了他对开启中国图书馆文明的重要贡献,并且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他的局限性。
13-14

曾国藩对“借师助剿”的态度和立场

摘要: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占领南京后,挥师向上海进军,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提出要“借师助剿”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封疆大吏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统帅的曾国藩,原则上并不反对“借师助剿”,但是由于他有强烈的“忠君报国”的情结,也有传统士大夫固有的仇夷、鄙夷的思想,同时也有个人的打算,特别是出于对“借师助剿”后果的考虑,因而他同意借师但反对助剿。主张“会防”不“会剿”。
15-17

康有为保皇立宪反对革命与民主共和之原因

摘要: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使得康有为希望借助孔子的权威来减小改良的阻力,加强与封建士大夫的合作;另一方面他并不希望在摧毁整个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来推行民主改革。而康有为的忠君思想和对光绪皇帝的期望,以及对知遇之恩的报答,更加促使康有为坚持保皇立宪,反对民主共和与革命。
18-19
文史博览杂志文化与文学

关注底层命运 闪耀人性光辉——易介南《五十二家别墅》的人文关怀

摘要:易介南的《五十二家别墅》关注着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灵追求,剖析了他们复杂的人性。底层民众的生活虽然是卑微的,但是他们向往着光明的生活,在苦难中始终坚守着朴实、善良的人格和向上的追求,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同时也展示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20-21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及其特征

摘要: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生成的自然环境(包括洞庭、湘江、武陵、梅山、雪峰五个文化区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经受外来文明的洗礼中传承至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自身生成与发展的环境及其历史背景与民族结构,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兼容性、不平衡性五个基本特征。
22-24
文史博览杂志政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5-28

构建社会和谐引导机制的现实意义

摘要:社会和谐引导机制,是指能够对实现社会的和谐,发挥导向、凝聚、教育、激励、协调等作用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和谐引导机制因其功能性特征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能够有效应对当前我国发生巨大改变的社会治理现实,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9-30

公务员体制下“党管干部”原则实现方式转变的探讨

摘要:“党管干部”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务员体制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在公务员体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党管干部”原则的实现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公务员体制下,通过划分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可以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31-33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效应

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是当下每个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不仅要认识到全球化对民族国家驾驭本国经济发展的能力、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家安全的力量、主导本国文化发展的技巧等方面提出的严峻挑战,也要认识到全球化为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的机遇,全球化不仅孕育和产生了尽族国家,还为民族国家发展经济提供物质奈件和技术基础,加强了民族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只有充分利用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民族国家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4-36

从游记的角度论苏俄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

摘要: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倾向于将“不在场”的乌托邦“在场化”,而以“绝对意识”为其价值核心的乌托邦,最大的负面作用是“真实的个人”的丧失。这一矛盾特性导致鸟托邦在建构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消解。通过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法国本雅明的《莫斯科日记》,法国纪德的《从苏联归来》,以他者的视角来阐述苏俄鸟托邦的建构与消解过程。
37-38

马克思自由观的再思考

摘要: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指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自由问题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思,以求实现三者的和谐发展,人的真正自由的实现。
39-40
文史博览杂志社会变迁

就业援助与初次分配公正

摘要:分配公正是社会和谐与安定的基础和必然构件。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分配欠公的重要原因就是初次分配不公。因此,促进初次分配的公正对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意义重大。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就业援助是促进初次分配公正的重要途径。
41-44

公安专业学生职业心理应激干预研究

摘要: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53名公安专业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干预训练。结果发现:军训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职业心理应激能力都没有显著提高;训练后,干预组的职业心理应激能力没有显著降低,对照组的职业心理应激能力显著降低了。由此,职业心理应激团体辅导训练能够提高公安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应激能力。
45-47

中国近代前夜的社会现实及其启示——也读《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

摘要: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分析了叫魂事件是如何一步步从一起单纯的社会事件转变为政治事件的,同时见微知著地描述了清代中期的政治运作。孔氏所描述的当时社会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不仅构成叫魂事件不断发展升级以及最后“不了了之”的原因,也正是他所谓“中国近代前夜”的社会现实。他的这种分析不仅在方法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而且对以社会学为基础的具体社会研究也有很大的启示。
48-50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乡镇公共管理

摘要:乡镇是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末端,也是国家给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日益重要,新农村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要依靠乡镇政府,但当前的管理体制下,乡镇政府不能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因此,必须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
51-5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组织化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农村成立了农民组织。它们对充分表达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政治参与和新农村建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整体上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民的政治参与,要重视农民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