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 35-1266/G4 国内刊号
  • 1672-4720 国际刊号
  • 0.6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外国语言文学是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师范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外国语言文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择研究、文学研究、国家社科最终成果专栏、书刊评介

外国语言文学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语言研究
汉语“名动包含”格局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4-2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说明,英语“名动分立”而汉语“名动包含”,英汉两种语言这一根本性的差别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广泛的负迁移作用,包括词类误用、冠词缺失、动词形态缺失及过度使用、be的过度生成、否定词误用误解等。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语言学认识,这是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教师设法让学生体悟两种语言影响全局的根本性差异,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

论元与题元角色及其理论地位23-39

摘要:论元和题元角色是不同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的基础。它们不仅是语言学问题,而且也涉及到人类认知模式在语言方面的反映,是人类语言的共有因素。经过理论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研究者们对论元和题元角色这两个重要的语言学概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然而,目前这两个概念仍然被不少人混淆,并且对其内在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本文围绕论元和题元角色的语法性质、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儿童隐喻性范畴理解能力发展研究40-52

摘要:本研究基于隐喻生涯模式,采用选词填空和句子解释两种测试形式,考查了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儿童在类比情况下,隐喻性范畴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结果发现:小学三至四年级是儿童初步理解隐喻性范畴这一跨越常规范畴的语言形式的过渡时期;小学阶段的儿童虽然在抽象思维上有了一定发展,但在理解隐喻性范畴时主要还是基于外部特征相似性,暂时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以类比/关系为基础的隐喻;儿童在理解类比/关系隐喻时显著倾向于采取范畴加工方式,而在理解外部特征隐喻和混合隐喻时采取的两种加工方式无显著差异。

南京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53-67

摘要:本研究以“十二五”期间《光明日报》和China Daily有关南京城市形象的报道为语料,结合话语建构论和文化话语研究框架,从话语主体、话语主题和话语形式三个方面考察了南京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发现,样本媒体中话语主体主要集中在政府官员和企业组织成员上,但同时专家学者和普通居民话语权的增多也表明了话语主体多元化的趋势;针对话语主题,样本媒体均从政府民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环境景观四个方面建构南京城市形象且均在历史文教方面笔墨最重,环境景观相对较少,同时体现出中国打造廉洁之都、创新之城的决心。样本报道主要采用事件通讯和概貌通讯,即倾向于事件描述、政策介绍再现南京城市形象,从而侧重于物化呈现,缺少人化叙事。南京城市形象建构体现了与城市历史、国家政治和传统文化间的互动。文章认为媒体话语反映了社会现实与社会变迁,同时也塑造着人们对南京的认知并且对城市形象建构产生现实的影响。文章最后对南京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文学研究
评怀德曼的编史元小说《法农》68-79

摘要:本文在林达·哈琴后现代诗学理论的观照下,研究约翰·爱德加·怀德曼的长篇小说《法农》。该著以编史元小说的形式跨越了历史、传记与自传之间的边界。元小说的过程模仿艺术体现了作者“真实与虚构不必对抗”的创作理念,表现了他对摩尼教式二元对立思维的颠覆。历史与当下并置突显了种族分界线对非裔青少年的戕害。自/传的嵌入见证了当代美国底层非裔的被“囚”之痛,书写了被遗忘者的个人历史。该著以编史元小说的方式,有机链接了后现代的自由言说精神和族裔关怀主题,集中体现了作者“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的非洲哲学观。

穿梭时牢女孩的创伤之旅——解读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80-90

摘要:本文以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新作《地下铁道》为个案,聚焦于文本的创伤解读,运用创伤理论分析怀特黑德如何通过创伤叙事手段来揭露奴隶制度对个人乃至整个非裔少数民族造成的创伤和苦难。指出作品对“美国梦”进行了反讽,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美国黑奴历史和种族问题“旧伤”以及人权平等的全面反思。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现实译名问题的修辞思考91-103

摘要:本文在阐述译名修辞本质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生活中译名发挥的修辞功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从修辞角度探究译名这一特殊实践领域。修辞层面思考译名问题旨在提高对译名修辞内涵的认识,由此提高译名翻译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国家内外的语言服务功能,树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更好形象。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书刊评介
高屋建瓴,雕梁画柱——评《问题驱动的广义修辞论》104-109

摘要:1引言 近日,我收到福建师范大学谭学纯教授寄赠的两部新著,一是《问题驱动的广义修辞论》(以下简称《广义修辞论》,人民出版社,2016年),一是《广义修辞学演讲录》(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略微翻阅前一部的《导言》和后一部的《自序》及其篇章目录之后,又稍稍披览《广义修辞论》前几章,结果被其开阔而又细致的论析而“驱动”着,不由得从头细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