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 35-1266/G4 国内刊号
  • 1672-4720 国际刊号
  • 0.6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外国语言文学是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建师范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外国语言文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言研究、翻择研究、文学研究、国家社科最终成果专栏、书刊评介

外国语言文学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语言研究
语言模因的形成过程与传播特性——论汉语模因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语用147-157

摘要:本文结合社会生态环境中的语用来分析汉语模因现象,探索汉语话语形成与传播的规律,并对汉语话语的语用机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讨论以下的几个内容:首先,我们探讨汉语模因形成的动因,为的是识别出为什么有些信息可以被大量表征并被不停地模仿、复制和传播。有旺盛生命力的强势语言模因甚至经年不衰;而有一些信息就不被看好,人们渐少提及,是弱势模因,最后被人遗忘。其次,本文认为语言模因的形成需要有动态的语境和模因宿主的意愿来触发。前者主要包括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而后者则指宿主对信息所持的态度和引发的联想。最后,文章描述了汉语模因在形成、复制和传播过程的主要特性。

英文外交祝酒词之批评隐喻分析158-167

摘要:本文基于自建的语料库检索结果,对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英文外交祝酒词中的隐喻进行了批评性分析,发现奥巴马在祝酒词中使用了大量的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冲突隐喻,而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听众发表的演说中使用了大量的粘合隐喻,相比他对发达国家听众所进行的演讲,粘合隐喻的使用率高出了很多。结论:使用建筑隐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相互友谊和巩固相互关系;使用拟人隐喻可以避免政治话题的枯燥刻板,给宴会增添轻松气氛;使用冲突隐喻既可以旗帜鲜明地宣扬他的价值观,又可强力回应反对者,从而确立清晰的政治导向。而粘合隐喻的大量使用则多服务于双边访问的宴会,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我国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分析168-174

摘要: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歌词,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也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日趋成为语码转换的一种特殊载体。近年来,我国流行歌曲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日益增多,这就为研究语码转换提供了新的对象。本文以中文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歌曲中语码转换实例,旨在探讨歌词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形式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及社会功能。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三体》英译本显化特征考察——语料库翻译学研究175-186

摘要: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三体》凭借其宏大的格局和高远的立意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而这一奖项与其英译者刘宇昆的翻译是分不开的。译者凭借着精通汉英双语的这一优势,通过灵活的翻译技巧,将《三体》成功地介绍到美国,促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本文借助语料库,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词汇,句法两个角度,考察和验证《三体》英译本中是否存在翻译共性中的显化特征。结果表明《三体》英译本仅表现出了部分的显化特征,而非全部。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文学研究
“情感诉求”方法体系探微187-196

摘要:作为西方修辞学中跨文化的一个经典范畴,"情感诉求"如何用于说服仍是有待系统探究的课题。本文通过考察古希腊罗马以降具有代表性的各家研究,论证了"情感导向"与"情感实现"为"情感诉求"范畴下两个不可或缺且互动生发的维度,并且对各维度应含有的要素结合当代话语环境和叙事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提炼和阐释。所确立的"情感诉求"方法体系适用于各类修辞实践和修辞批评。

一封写满文化符码的信——文化研究视域下的《帕梅拉》197-203

摘要:18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形势在经历了"光荣革命"的更迭动荡后趋于平缓。但从笛福到理查逊的短短20年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仆役阶层的兴起,室内建筑布局变革带来景观革命,书信小说的发展,道德改良运动趋于困顿等社会现象都可以从理查逊《帕梅拉》一封包涵众多文化符码的信中找到不可多得的线索。

《慈悲》中流散女性的空间体验与主体性建构204-212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美国现代作家中公认的叙事高手,其叙事作品始终关注流散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本文以其小说《慈悲》为例,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切入,探讨莫里森为三位流散于主流文化的女性指出的主体性建构策略:封闭移动的底层物理空间体验给白人丽贝卡注入了乐观的精神力量;"第三空间"的文化"杂糅性"是土著女性莉娜进行主体精神空间建构的结果;通过"为人母"的母性身体空间体验,白黑混血儿"悲哀"走向了"完整"。显然,不同空间的体验使得这些流散女性成功地建构了各自的女性主体性。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书评
内容依托教学法新进展——《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评介213-215

摘要:1引言 传统技能导向型的外语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尤其是以语法导向型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关注语言形式,忽略对内容的理解。不少学者呼吁外语教学应同时兼顾内容和形式。

本刊稿约-F0004

摘要:一、本刊为语言与文学学术期刊,由福建师范大学主办,《外国语言文学》编辑部负责编辑,每年4期。 二、本刊欢迎语言学、外国文学、外语教学、翻译等各领域及其分支的理论性、实证性和综述性论文。此外,还欢迎介绍相关学科最近研究动态的新书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