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杂志社
分享到: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语言研究、教学研究、翻译研究、文学研究等。
  • 主管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2-4720
  • 国内刊号:35-1266/G4
  • 出版地方:福建
  • 邮发代号:34-100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69
  • 综合影响因子:0.20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语言研究

当代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类思考

摘要:当代隐喻理论的提出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认知语言学的形态句法视角转向拓宽了隐喻认知观的视野。本文回顾了CMT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发展史以及对人类认知所做出的贡献,认为涉身体验命题和意象图式理论、恒定性原则和基本隐喻理论是促成隐喻认知观完成进化的三大法宝。在吸收和完善前人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从隐喻本体、隐喻层次、隐喻操作、文学隐喻四个角度提出了四种隐喻分类标准。
145-152

电视广告音乐的多模态隐喻机制分析

摘要:音乐是多模态电视广告的基本元素之一,对隐喻的动态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多模态隐喻理论,结合三则电视广告分析音乐在多模态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并归纳出其三种机制:(1)音乐在与图像、语言的互动中以共时交错配置的方式直接激活源域,构建多模态隐喻;(2)音乐能通过转喻间接激活源域,并与以图像、文字形式呈现的目标域相映射,动态地构建隐喻;(3)概念合成:音乐能通过转喻间接激活目标域,进行概念合成,从而构建多模态隐喻。
160-165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教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虚化动词用法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为基础,旨在探索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对虚化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与本族语使用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在写作中过多地使用虚化动词,并非代表其充分掌握了虚化动词的用法。专业与非专业学习者之间,不同水平的非专业学习者之间在虚化动词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主要受虚化动词本身用法的影响,以及学习者母语中对应词汇用法的限制。该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发现中国学习者作为整体,在英语写作中对虚化动词使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专业与非专业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发现其在虚化动词使用中的不同问题及原因,有利于指导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166-172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埃兹拉·庞德《诗经》英译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手段,以理雅各和许渊冲《诗经》译本为参照,对比分析出庞德《诗经》译本的文体风格并探讨庞译风格背后的言内言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庞译《诗经》在遣词造句上与其它两个译本具有明显差异,在整体风格和创造性方面,庞译《诗经》更加接近甚至超越英语原创诗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庞德独特的翻译观和诗学观。
173-180

中文经典歌曲英译及演唱技巧研究

摘要:中文歌曲英译和演唱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口译员的必备技能。它要求译者有扎实的汉英翻译功底和良好的节奏和音乐感。本文基于笔者近几年的翻译和演唱实践,对台湾邓丽君的经典名歌《甜蜜蜜》以及大陆经典名歌《康定情歌》和《夫妻双双把家还》共三首中文歌曲的英译和演唱技巧做了初步探讨,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做了分析。结论是:歌曲翻译要注重行文简明流畅、意象清晰通达、节奏与原唱保持一致,避免为了押韵而选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影响意象和意境的瞬息生成。
189-193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文学研究

多丽丝·莱辛《裂缝》的神话原型解读

摘要:本文借助诺斯罗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文学理论,分析了多丽丝·莱辛《裂缝》中的原型意象、原型人物、原型叙述模式,并且进一步探讨莱辛如何通过全新视角审视并颠覆性地改写古代神话和《圣经》故事,表达出她对两性关系的关注。莱辛改写传统的人类起源神话的目的在于告诫读者:男性和女性,谁先来到这个世界并不重要,两性关系的真碲是不把彼此认作“他者”,和谐相处、关爱并善意包容对方的缺点才是共存之道。
194-199

无限风光在险峰——威尔逊解码《尤利西斯》

摘要:美国20世纪文学与文化批评大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在评介经典文学,提携文坛新人,梳理美国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这位老派文人在《尤利西斯》还不为人知时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为大众读者解码了这部“天书”,其评述生动有趣、文字清晰晓畅,为读者喜闻乐见。威尔逊的文学批评代表着一种批评传统,其中既有传统印象批评和感悟批评所散发的悠悠人情味儿,又不乏现代批评的精准与严谨。最为重要的是,其批评的终极目的是服务大众,引领读者去触摸经典的灵魂,感受艺术的崇高关感。
200-204
外国语言文学杂志书刊评介

翻译对英国早期文学和文化的巨大影响——《英国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翻译文化》述评

摘要:1绪言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一般指5世纪初盎格鲁人、撒克逊人进入英国到1066年诺曼征服这一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也是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
205-209

《俄罗斯计算语言学与机器翻译》评述

摘要: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语言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计算语言学是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跨学科研究方向,其研究宗旨就是为语言信息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计算语言学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数学的精确计算模式为方法,通过建构语义词典、形式化语义语言实现不同自然语言间的双向转换,高度形式化、计算性、模式化是其显著特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210-215

伍铁平先生逝世

摘要: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铁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伍铁平先生,湖南湘潭人,1928年6月生。早年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曾任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任,1985年调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215-215

Selected Abstracts

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