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通信技术杂志 部级期刊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51-1167/TN 国内刊号
  • 1002-0802 国际刊号
  • 0.5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通信技术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7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通信技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信息处理与传输、网络与系统、安全与保密、工程与应用、其他

通信技术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通信技术杂志综述
轨道角动量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1883-1890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应用的迅速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利用传统平面电磁波优化通信链路的传输能力和通信容量已捉襟见肘。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引入光通信中广泛应用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并利用涡旋电磁场进行OAM调制或OAM复用,已初见成效。为此,介绍OAM的螺旋相位波前结构,梳理总结几种典型的适用于微波通信的OAM产生方法及适用于无线通信接收和检测的OAM模式数确定方法,分析了由于OAM波束中心极点、空间传播干扰和天线小型化困难等因素造成的OAM推广应用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

通信技术杂志信息处理与传播
一种联合信道信息的高阶调制软判决方法1891-1895

摘要:针对OFDM系统中的软判决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信道信息的软判决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实现框架。与传统软判决方法相比,所提联合信道信息软判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是实现过程中不再单独进行信道均衡,实现上更加简单,节约了除法器资源;二是由于不受均衡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在低信噪比或者深衰落信道条件下,不会放大噪声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

基于SOA中XGM效应的光学超宽带信号研究1896-1900

摘要: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交叉增益调制(XGM)效应,提出了一种产生全光超宽带(UWB)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只需一个SOA,结构简单、易于集成,且得到的超宽带monocycle信号频谱基本符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模板要求,实现了脉冲幅度调制(PAM)。该方案利用Opti System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系统输入信号的光源功率、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对产生monocycle脉冲的影响,并在仿真过程中给出了参数的优化范围。

微纳卫星数传链路设计与优化1901-1905

摘要:微纳卫星由于轻小型化、紧凑化和任务多样化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微纳卫星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受限,其数传链路设计需要在性能和开销之间寻找最佳平衡。因此,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微纳卫星数传链路设计案例,提出了数传系统参数优选配置方案。同时,利用STK仿真软件,对接收仰角、星上天线波束宽度和有效传输时间等参数进行仿真优化,给出了高性价比的链路设计建议。

基于RCS的交叉极化编码1906-1910

摘要:对抗金属性的贴片式方环型无芯片射频识别标签结构进行改进,改进的贴片式圆环型标签结构尺寸小,极化独立,编码容量大,且能够在金属物体上使用。根据这种标签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法——基于雷达散射截面的交叉极化编码。具体地,提取标签的雷达散射截面的交叉极化分量,只要在特定范围内出现极值点,即可编码为1,否则为0。这种方法改善了金属平面对标签识别的干扰,提高了阅读范围。最后,利用极点提取法对标签结构进行检测识别,证明了其可行性。

被动声呐浮标定位技术研究与仿真1911-1915

摘要:介绍被动声呐浮标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析研究不同浮标阵型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及其阵型的选择方法,提出包含多种因素在内的定位误差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浮标阵型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导或对其定位误差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如采用三元阵,则三元对称阵定位误差最小;如采用四元阵,则四个浮标组成内角为60°和120°的菱形阵时,理论上定位误差最小;如采用多浮标随机分布阵型,浮标尽量均匀分布则误差较小,且在3、4、6、8个浮标情况下的平均定位误差仿真值分别为28.076 m、24.187 m、22.978 m、18.181 m,从而为被动声呐反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一种基于终端测量上报信息的无线定位方法研究及实现1916-1920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终端测量上报信息的无线定位方法,并给出了基于Python的实现方法。步骤一:结合终端上报的AGPS及RSCP信息,采用Python提取数据并构建基础数据库,而构建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步骤包括异常数据剔除、确定上报信息归属栅格和数据更新。步骤二:对无AGPS上报的终端,利用其RSCP信息和基础数据中的数据,按照最小距离方法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定位出终端所在栅格,完成目标终端的定位。结果显示,基于终端测量上报的无线定位方法在无线定位优化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种移动通信干扰效果评估方法1921-1924

摘要:移动通信干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号压制使指定区域内移动通信用户失去与外界通信的能力,以达到通信封锁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信干扰设备被部署到指定区域,包括会场、考场、监狱等。针对指定区域的干扰效果,提出一种结合业务连通性测试、基站信息提取和无线信号检测多种手段的区域移动通信干扰效果评估方案。方案明确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干扰效果评定指标,可为干扰设备部署(参数设定、部署点选取、部署方法)优化、设备性能优化等提供重要依据。

改进谱减法语音增强研究1925-1928

摘要:谱减法是语音增强算法中的常用算法。传统的谱减法使用直接判决法(DD)计算先验信噪比,会产生一帧的延时,不能有效滤除噪声,并且会引入"音乐噪声",影响通信效果。为了消除延时和"音乐噪声"带来的不良效果,在谱减法的基础上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计算先验信噪比消除延时,并加汉明窗处理及半波整流,运用维纳滤波对带噪语音进行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此谱减法改进算法消除了一帧的延时,并能有效滤除"音乐噪声",减小背景噪声带来的不良影响,且在主观听觉上增强了语音信号的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原始带噪语音信号。

具有Lévy飞行和精英反向学习的果蝇优化算法1929-1935

摘要:针对果蝇优化算法(FOA)寻优精度不高、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具有莱维飞行搜索策略和精英反向学习的果蝇优化算法(LOBL-FOA)。首先,采用莱维飞行搜索模式对果蝇寻优过程中位置更新方式进行改进,使得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算法的过早收敛;其次,对精英果蝇个体进行反向学习生成反向解,保留具有较优味道浓度的果蝇个体,从而提高了算法搜索精度;最后,对5个经典测试函数在固定迭代次数和固定寻优精度条件下进行仿真测试,并同参考文献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相较于传统果蝇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寻优精度和收敛效率。

一种RFID检测系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1936-1941

摘要:针对实际设计RFID检测系统时对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高速率与高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低复杂度的RFID系统SSB信号生成方法、基于自适应反向差分算法的RFID反向信号接收方法和抑制系统噪声的RFID反向信号接收方法等三种实时信号处理方法。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经过实际检测得出结论:应用以上技术的RFID检测系统性能指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从而证明所提技术实现成功解决了射频识别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实时交互、实时解调和实时信号生成等问题。

通信技术杂志网络与系统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网络设计1942-1947

摘要:在"一带一路"、"十三五"对天空地一体化的通信需求下,通过对现有较成熟的DVB、CCSDS、3GPP通信标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福星通信系统"的简单可实现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结构,且设计介绍了该网络架构中的网元及相应功能。该系统既具有LTE通信网数据传输速率高的优势,也具有LEO卫星通信系统无缝覆盖的优点,且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较传统中高轨卫星通信系统有较低时延。福星通信系统作为一种可达到基本运营要求的基本型系统,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区域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一种面向舰船状态监视的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方法1948-1956

摘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舰船状态监视是实现舰船自身状态和设备的测试、故障诊断和监控信息化的重要技术趋势。面向舰船状态监视需求,分析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挑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成簇和网络构建方法——GCN Model。该方法以节点度、剩余能量、通信代价为依据的竞争性算法为核心,显著降低了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提高了网络能量消耗的均衡性。此外,实现了GCNP协议,且在MICA2节点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CNP在网络节点能耗消耗均匀性、网络平均生存时间、网络快速恢复时间等指标上优于CTP算法,能够满足舰船状态监视需求。

LEO卫星网络中移动IP管理协议性能分析1957-1967

摘要:由于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网络具有卫星高速运动、切换频繁、通信时延长等特点,移动管理协议在LEO卫星网络中的性能表现不同于地面网络。分析比较主流移动IP管理协议在LEO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中的性能,针对LEO卫星网络特点,首先建立LEO卫星网络模型,然后详细分析移动IPv6(Mobile IPv6,MIPv6)、快速移动IPv6(Fast Mobile IPv6,FMIPv6)、移动IPv6(Proxy Mobile IPv6,PMIPv6)、快速移动IPv6(Fast Proxy Mobile IPv6,FPMIPv6)的切换信令流程,并据此推导LEO卫星网络切换时延、丢包数、信令开销的解析表达式。最后,根据数值结果分析比较四种移动IP管理协议在LEO卫星网络中性能差异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未来LEO卫星网络移动管理协议的设计及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无线体域网中的人体通信关键技术研究1968-1975

摘要:基于人体的静态、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下一跳优化选择算法。优化寻找传输的下一个节点,通过每个节点的剩余能量、剩余队列、连接稳定性等指标,建立一个最大效益函数以满足需求。通过MATLAB进行仿真验证,全面得到了该算法在数据包转发量、网络生存周期方面的数据。最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以及分析,找出了该算法的不足之处以及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及对未来的展望。

无线Mesh网络下编码感知路由算法1976-1981

摘要:针对无线Mesh网络中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网络吞吐量的需求,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编码感知路由算法。通过在无线Mesh网络中引入网络编码技术,整合相同的网络资源,设计网络编码感知过程,并动态地选取最优传输路径,从而改善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路由算法能够有效监测和挖掘潜在的可编码节点,并在降低时延的同时提高网络吞吐量。

PMCAP:一种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框架1982-1986

摘要:RFC2324和RFC3918定义了IP组播性能评价指标和测量方法,却未能反映不同组播应用类型对性能评价指标的敏感情况,未区分不同网络协议所属层次,不利于反映实际组播应用性能情况。针对实时交互型、实时非交互型、非实时型三种组播应用类型,提出一种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方法,构建IP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根据相关标准给出性能评价指标的定义,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组播应用对不同指标的敏感情况,最后提出了区分应用类型的协议相关组播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既能满足不同应用个性化指标选取的需求,又能有效应对应用多样性和动态性带来的困扰。

基于SDN的网络虚拟化平台研究1987-1993

摘要:随着互联网持续发展,网路虚拟化技术不断应用于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实现。基于软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的数据控制分离和可编程特性,为网络虚拟化实现提供了先天优势。因此,基于软定义网络的网络虚拟化成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热点。立足当前基于SDN的虚拟化平台研究,首先概述SDN和网络虚拟化的相关技术,然后重点对主流的基于SDN的虚拟化平台的架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解析,总结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探讨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