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与情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图书与情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brary & Information

  • 62-1026/G2 国内刊号
  • 1003-6938 国际刊号
  • 3.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图书与情报是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图书与情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数据主权安全治理、前沿与热点、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资源建设与共享、珍藏撷英

图书与情报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图书与情报杂志专题: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
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的价值追寻1-7

摘要:大数据作为一种科学图景为人文社科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正在成为一种学术“时尚”。文章梳理了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的逻辑缘起、发展脉络与主要特征,剖析了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的二元价值困境,指出了人文社科大数据知识生产转型与人文意蕴强化的价值追寻路径。文章认为,大数据融入人文社科领域本质上是对传统人文社科研究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人文社科大数据发展需要迈向“智慧化”,以支持和助推全新的智慧社会建设。

多维度视角下的国内外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脉络8-16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逐渐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范式,并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文章以CSSCI及SSCI、A&H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维度揭示了国内外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异同。研究发现:国内外人文社科大数据研究均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要多于人文科学领域;国外研究学科分布比国内分布更为广泛;国内外研究热点主题和趋势有较大差异。

数据驱动的人文社科研究困境与对策:基于微观数据层面的考量17-23

摘要:文章从人文社科研究过程入手,分析了数据驱动的人文社科研究在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共享各阶段存在的数据需求、数据隐私、数据质量、数据权益等问题。最后,从微观的数据层面,对数据驱动的人文社科研究提出了促进人文社科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多维度的人文社科研究数据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教育等3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数据驱动范式下的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创新研究24-30

摘要:文章基于人文社科研究的特点,分析了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在数据驱动范式下存在的现实性困境与诉求,进而从资源、功能、制度三个方面构建了知识服务框架,并对部分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为,数据驱动下的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应通过拓展数据源、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方式,为人文社科研究者提供数据定制、技术指导、辅助分析、智慧推送服务,并在数据安全、数据产权和人才建设方面予以保障。

图书与情报杂志专题:公共文化建设与图书馆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研究31-40

摘要:精准供给是所有公共服务的本质要求,也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本质要求。在我国传统文化事业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跨越的转型期,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水准摆在重要位置。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精准供给,关键在于围绕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明确工作主线,发挥好公共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国民素质的核心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以需定供、供需对接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实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化发展战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应大力加强数字网络技术应用,搭建平台、优化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文化之都”建设推进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刍议41-47

摘要:“文化之都”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提高城市文明水准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上,“文化之都”的作用力主要体现在:推动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提档升级,实现公共阅读服务全覆盖;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确立普遍和均等服务理念,更为有效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搭建以“文化之都”为主题的公共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平台,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文化之都”交流,拓展公共图书馆的跨国交流合作,拓展公共图书馆发展空间。

“设计图书馆”何以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以苏州第二图书馆设计图书馆为例48-52

摘要:苏州第二图书馆在规划理念和定位上符合苏州图书馆当前的使命和战略目标。苏州第二图书馆以“馆中馆”方式设立的“设计图书馆”,紧密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发展趋势,以提供文献支持、推出主题服务、扶持创新组织、孵化优秀创意为主旨,优化了面向设计类社会主体、面向大众“创客”的特色服务,助力社会设计意识提升、大众创新创业、地方文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设计图书馆”馆藏资源囊括了古今中外、线上线下、文图视频多种形式文献,以高度集成、随机获取的智能化方式,为社会设计群体及全体公众提供宝贵的文献情报支持。“设计图书馆”的五大功能区布局上也不乏独到之处。

图书与情报杂志前沿与热点
知识网络演化中的结构稳定性与知识涌现53-62

摘要:知识网络凭借其呈现与揭示知识关联关系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学的众多领域,知识网络动态演化过程中的模式与规律更成为图书情报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借助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构建了时间序列领域知识网络。从网络宏观结构特征、底层拓扑结构和Hub节点涌现三个方面,对知识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与知识涌现问题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知识网络演化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才表现出稳定的无标度网络特征;底层区块与网络节点规模在成熟阶段拟合效果更好且区块子图浓度稳定;Hub节点成员在网络成熟阶段更加稳定并涌现为领域核心知识。

互联网使用对于老年人孤独感缓解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63-69

摘要:孤独感作为老年人易发的不良心理体验,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探究互联网使用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文章从理论层面梳理了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孤独感的作用影响,并提出相关假设及构建相应模型。在假设检验中,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基于稳健标准误的最小二乘回归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以反事实设计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与老年人的孤独感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个体孤独感的显著降低。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激发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动机、培养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能力、提升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体验三个方面对促进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中文古籍数字化成果辅助人文学术研究功能的调查70-79

摘要:文章通过网络访问、亲身体验与文献调研,考察了中文古籍数字化成果辅助人文学术研究的功能。根据数据库形态,将调查对象分为典藏检索型数据库、量化分析型数据库与数字人文平台,以表格形式展示了各类型古籍数字化成果,从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归纳各类型数据库的研究辅助功能,并指出在文史专家与信息科学家的协作下,结合文献整理学术传统与现代信息技术,以专业问题为导向的数字人文研究平台的开发模式是未来古籍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图书与情报杂志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
关于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再论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80-90

摘要:在人工智能导入图书馆的现实发展中正在产生许多新问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围绕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新增长极、人工智能导入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可及性、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数据驱动的关系、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人工智能推进中的价值引领等。

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的案例分析与争论借鉴91-99

摘要:图书馆外包首次出现在美国,并逐渐从非核心业务扩展到核心业务,甚至是管理外包。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存在两种方式:部分管理外包即只外包业务管理,但不包括全部人员;还有一种方式是整体外包。通过管理外包,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政府责任、成本效率和公众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在专业性、人员、利润、透明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外包,需要吸取美国经验:把握政府责任尺度,开展专业化监督,注重效率和公平,采取适当的外包方式,并对合同进行规范化管理。

图书馆阻断代际贫困的路径与策略100-105

摘要:代际贫困被认为是长期贫困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原因,阻断代际贫困是治理贫困的关键一环。图书馆破解贫困的代际传递就要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取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代际阅读推广等多种阻断代际贫困的举措,为陷入代际贫困的个体及家庭提供强有力的脱贫帮助,以打破贫困在代际间传递的恶性循环。

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空间的构建与思考106-110

摘要:发展于数字人文的数字学术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创新服务。数字学术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阵地,目前在欧美国家有了很好的实践。文章在概述数字学术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学术空间案例,从功能定位、资源配置、人员设置、服务设计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空间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与分析111-114

摘要:随着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模式成为了公共图书馆界的一大课题。在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所探索的文旅融合路径上,研学旅游、民宿图书馆、网红图书馆是典型实践代表,这些成功的实践探索,助推了文化与旅游事业的双发展,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的文旅融合积累了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需要处理好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商业性、基本服务与延伸服务等基本关系。

图书与情报杂志科学数据与数据科学
基于ITE-KSA结构的科学数据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研究115-124

摘要:科学数据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是评价科研人员管理和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是探析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现状以及分析数据素养教育对策与机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科学性与导向性、可操作性、独立性与灵活性、前瞻性与可持续性原则建立了科学数据素养能力指标体系,提出从“个人”(individual)、“团队”(team)和“数据生态”(dataecology)(简称ITE)三个维度构建18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并且从“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简称KSA)三个层面对每个指标内容进行描述与表征。基于ITE-KSA的能力指标体系呈现多维立体结构,既有纵向的类属维度和能力域层级划分,又有横向的具体能力要素分解,使得科学数据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在指导科学数据素养能力评价、相关课程开发与教育实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数据出版生态系统与质量控制体系构建125-134

摘要:当前,业界对科学数据出版及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渐趋丰富,但对诸如数据出版的模式与形态、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等具体问题的讨论稍显分散,不利于研究者和实践者形成全局的视野、进行整体的把握。文章首先梳理了三种数据出版模式的出版流程、协同环节及质量可控环节,构建了融合三种出版模式的数据出版生态系统;然后将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归纳为数据标准/规范、工具/平台、内容/形式三个维度;确定了数据质量控制要素,据此构建了面向流程的数据出版质量控制体系。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美国研究图书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服务研究135-144

摘要:开展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服务是研究图书馆在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下满足科研人员数据需求、实现科学数据复用的要求和趋势。了解美国研究图书馆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服务现状,可为我国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文章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理论,采用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法,从科学数据规划服务、科学数据咨询服务、科学数据获取服务、科学数据组织和加工服务、科学数据存储服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科学数据利用和培训服务7个方面调查分析美国研究图书馆开展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实践,通过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可借鉴的经验,包括:构建良好的科学数据服务环境、完善现有的科学数据服务内容、成立专业的科学数据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