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
分享到:
杂志社要求删除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国际刊号:0252-3116
  • 国内刊号:11-1541/G2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12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2.71
  • 综合影响因子:2.19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图书情报工作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理论研究

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摘要:[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特点,探讨新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范式的转型,对于中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以及推动全球信息安全治理体制变革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对全球数据驱动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规模、泛在、跨域、综合、隐性等五大特点进行归纳阐述,对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管理范式转型和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分别进行多维度的研究论述。[结果/结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正在形成新特点,中国的信息安全管理范式需要创新转型,形成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政策;全球的治理体制变革需要用“共”的价值观来推进、尊重并维护信息主权、建立反恐情报共享合作机制。
5-14

论大数据时代的威胁情报

摘要:[目的/意义]初步论述信息安全界理论前沿,论述威胁情报及其相关热点问题,试图引入新的情报概念,开拓情报研究新的领域。[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内容分析和归纳演绎,梳理出威胁情报的主要特点、基础性技术、实践现状与趋势、重要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威胁情报:①将成为情报研究新的热点;②具有应用范围广泛、紧密跟踪和可用于信息安全管理决策的特征;③对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和国家情报要素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④与其相关的数据管辖与隐私保护、情报共享等问题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15-20

英国著作权限制与例外改革及其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近年英国知识产权改革与立法修订情况,以期为我国维护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实践工作提供学术建议及启示。[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法理分析及比较论证等研究方法,针对英国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相关的学术建议、政策改革和修法举措在我国图书馆界的适用性进行考证。[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相关公共利益的维护可以通过正确理解著作权立法宗旨、借鉴国外例证、细化合理使用实践举措、联合学术团队推进立法及司法改革的方式进行有效开展。
21-25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工作研究

融合“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理念优势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要:[目的/意义]为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思考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教育需要突破既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重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方法/过程]在梳理与信息素养“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相关的文献并分析“MOOC”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劣之后,吸取其中的精髓,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明显,能为新时代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32-37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情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科研用户的小数据融合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从“互联网+”的视角研究科研用户小数据的动态获取与跨界融合问题。[方法/过程]分析小数据的内涵和特征,梳理科研用户小数据的来源与构成,从科研用户环境、科研用户需求以及科学研究模式3个角度分析科研用户小数据融合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面向科研用户小数据融合的主要原则与具体过程。[结果/结论]科研用户的小数据融合包括基础库、关联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需求级融合4个层面,并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关联——特征提取——知识需求的方式,高效促进小数据的融合创新,为科研用户潜在需求的预测与个性服务的推送提供支持。
58-63

虚拟社区信息运动及其规律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对虚拟社区信息运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进行系统剖析,把握虚拟社区信息运动规律,为虚拟社区实现信息运动的有序性、有用性、协调性和信息增值提供方法依据。[方法/过程]运用物理学、信息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虚拟社区的信息和用户两方面对虚拟社区信息运动方式、属性特征和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虚拟社区信息运动规律分为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相互补充和融合有利于实现对信息运动的实时监控、及时疏导和有效管理,提升虚拟社区信息运动的效率,促进虚拟社区信息增值和实现虚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4-69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知识组织

基于专利价值影响因素评价的企业专利技术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专利价值评估是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利价值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企业对其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思路和策略。[方法/过程]利用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从专利价值度(PV)、专利家族(PF)、专利引用次数(NPC)、权利要求数(NC)、专利申请时长(PTO)、专利年龄(AP)等角度,对样本专利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挖掘。然后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专利技术管理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结果/结论]回归结果显示,专利家族、专利引用次数、权利要求和专利申请时长与专利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从中立的第三方或被许可方角度看,专利年龄与专利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据此,从创新程度、专利文件撰写、专利布局、流程管理和运营等角度提出企业技术管理策略。
77-83

“211”高校图书馆本校学术文献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意义]注重收藏本校以及本校有关出版物和学术文献对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及建设高校机构知识库至关重要。[方法/过程]利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116所“211”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站访查的方式获得数据,从本校教师著作和学位论文两个方面对高校本校学术文献资源建设及其利用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普遍重视学位论文的收藏,收藏率高达93%,但借阅率偏低,纸本文献总借阅率仅为14%;本校教师著作的收藏率虽然只有47%,但借阅率要高于学位论文;鉴于馆藏空间有限,将两类资源电子化已成为趋势。在电子资源利用程度方面,两种文献尤其是学位论文大多对收藏机构外的用户设置IP权限。两类文献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共享性和开放性。
97-103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综述述评

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摘要:[目的/意义]基于对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相关启示,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产生的驱动因素、测评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测评指标的形成与优化、测评的方法及流程等方面系统梳理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的特点。[结果/结论]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应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开发本土化测评量表;完善机制,鼓励参与,实施标准化测评模式;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树立良好的测评文化。
104-110

国外高校图书馆游戏服务研究及实践述评

摘要:[目的/意义]近年来国外高校图书馆游戏服务开展得很成功,游戏服务已经成为宣传图书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等的重要工具。梳理图书馆游戏服务理论研究和实践情况,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游戏服务有借鉴作用。[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对近10年来国外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国外高校图书馆游戏服务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我国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实际通过对外依托相关组织、寻求游戏专家的合作,对内提升馆员素质和游戏资源的质量,由易到难地开展游戏服务。
111-117

引文文本分类与实现方法研究综述

摘要:[目的/意义]对引文文本分类的标准、实现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目前引文文本分类的几个重要角度,如基于引用功能、基于情感倾向、基于引文影响力等,对引文文本分类的实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结果/结论]目前引文文本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实现方法,引文文本的获取较为困难,计算机分类算法准确率较低,中文引文文本分析文献少。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应该是:统一文本分类的标准,提高引文文本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准确性,扩大应用范围。
118-127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10年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过去10年的变化,探讨电子阅览室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师生科研和学习所发挥的作用。[方法/过程]对2006—2015年发表的高校电子阅览室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对论文的来源、数量、年代等数据进行简要分析,对论文的主题内容进行重点研究。[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过去的10年间适应了用户的需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新的信息环境和新的科研教学需求,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需要加快改革与转型,确立新的定位和功能。
142-147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2016’科研项目申请与论文写作投稿研修班通知

摘要:为提高广大图书馆员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掌握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学习科研项目申请和报告撰写的基本知识,了解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投稿的相关要求,加强读者、作者与编者、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016年《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在徐州继续主办“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项目申请与论文写作投稿研修班”,就有关科研项目申请、论文选题及写作方法、期刊投稿技巧及核心期刊用稿要求等,与广大的读者与作者交流。国内多份图情核心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共同参与协办。欢迎图书情报一线工作者、研究生及相关工作者携稿现场交流。交流论文由参会的主编、副主编和审稿专家现场提供评审和修改意见,优秀论文优先发表。
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