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土壤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48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与评论、问题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国际刊号:0564-3929
  • 国内刊号:32-1119/P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560
  • 创刊时间:1948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
  • 综合影响因子:2.74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土壤学报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摘要: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10-20

Pb^2+在不同锰氧化度水钠锰矿表面配位形态的EXAFS研究术

摘要: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FS)研究了Pb^2+在不同锰氧化度的水钠锰矿表面的吸附形态,通过比较其吸附形态的差异,进一步探讨Pb^2+在水钠锰矿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锰氧化度高的水钠锰矿对Pb^2+的吸附容量较大。Pb^2+邻近存在一个Pb-O配位壳层和两个Pb—Mn配位壳层,对于相同锰氧化度的水钠锰矿,当Pb^2+吸附量低时(600mmolkg-1),Pb-O配位壳层中的氧原子与Pb^2+的配位数为3.1,与Pb^2+的距离为0.227nm,两个Pb—Mn配位壳层的锰原子与Pb^2+的配位数分别为2.8、6.1,与Pb^2+的距离分别为0.357、0.377nm;当Pb^2+的吸附量增大时(2344mmolkg-1),其配位环境发生畸变,拟合得到的Pb-O配位壳层中的氧原子与Ph“的配位数减少为1.2,与Pb^2+的距离为0.226nm;两个Pb—Mn配位壳层的锰原子与Pb^2+的配位数分别减少为1.0、2.8,与Pb^2+的间距分别为0.356、0.375nm。Pb^2+在不同锰氧化度水钠锰矿表面的吸附形态基本相同,皆存在三种吸附形态,一是与八面体空位形成三齿共角配合物,二是与水钠锰矿层结构t1轴方向层边而形成单齿共角配合物,三是与结构a或b轴方向层边面形成双齿共角配合物。
28-38

长白山4种森林土壤反硝化潜力及产物组成

摘要:采用淹水厌氧密闭培养一乙炔抑制法测定了长白山4种森林土壤的反硝化势以及气态产物N2O、NO和N2的产生量。供试4种森林土壤均呈酸性,pH(H2O)4.5~5.3,有机碳含量24.6~83.0g·kg-1。结果表明,长白山4种典型森林土壤反硝化势及反硝化产物中氮氧化物的比例差异很大。土壤反硝化势强弱顺序依次为:阔叶红松〉白桦〉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pH的相关性不显著。比较加乙炔和不加乙炔处理发现,在培养过程中,N,0始终是反硝化的主要产物,占反硝化产物的比例变化于50%~85%之间,不随培养时间而发生显著的变化,与土壤pH呈弱负相关关系(P=0.22)。反硝化产物中,NO仅占0.2%~2.4%,随培养时间也未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对数负相关关系(P〈0.05)。上述结果表明,长白山森林土壤反硝化过程并不能有效地将活性氮转化为惰性氮,反硝化作用的生态环境意义需要重新评估。
39-46

真菌对污染水稻土中苯并[a]芘共代谢降解研究

摘要:在恒温和恒定转速培养条件下,模拟生物泥浆反应器法,选择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青霉菌、黑曲霉、白腐真菌等3种真菌,在添加不同浓度菲和邻苯二甲酸作为共存底物情况下,研究其对水稻土中苯并[a]芘(B[a]P)的共代谢降解。结果表明,末灭菌土壤对B[a]P有降解能力。当土壤中添加菲时,提高了B[a]P在土壤中的降解率,100mgkg-1浓度菲处理的降解率显著高于200mgkg“浓度菲处理,邻苯二甲酸对B[a]P降解影响不大。灭菌土壤中的B[a]P几乎没有降解。添加菲及邻苯二甲酸均促进了青霉菌对B[a]P的降解,其中菲浓度为100mgkg-1处理效果最显著。与灭菌土壤相比,接种黑曲霉提高了B[a]P的降解率,但添加菲与邻苯二甲酸却均抑制了黑曲霉菌对B[a]P的降解。白腐真菌能有效地降解B[a]P,但高浓度菲抑制了白腐真菌对B[a]P的降解,同时邻苯二甲酸对促进白腐真菌降解B[a]P的效果不明显。
54-61

蚯蚓活动对金发草修复土壤菲芘污染的强化作用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sp.)对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ceum L.)修复菲、芘污染土壤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20.1~322.1mg kg-1)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菲、芘污染土壤中金发草的生长,其根冠比明显增大。添加蚯蚓70d后,种植金发草的土壤中菲、芘的平均去除率高达77.0%、70.6%,平均去除率分别较无蚯蚓作用时(68.7%、61.2%)增长了8.3%、9.5%;相同污染水平下,蚯蚓活动对芘的强化去除程度总是大于菲。各修复因子中,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对菲、芘去除的平均贡献率(46.6%、42.8%)最为突出,分别较无蚯蚓活动时(41.6%、36.6%)增长了5.0%、6.1%。说明蚯蚓活动可强化土壤-植物系统对土壤中菲、芘污染的去除作用。
62-70

EDDS对印度芥菜Cu积累的影响及与P-ATPase的关系研究

摘要: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可降解螯合剂EDDS对印度芥菜对Cu积累的影响,分析了根系中与Cu主动排出有关的P型ATPase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根系中Cu的积累量随外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Cu在茎杆与叶片中的积累量则变化不大。随着外加EDDS浓度的增加,根、茎、叶中的Cu的积累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根系以Cu离子为主要的吸收形式,而不是EDDS—Cu。通过对印度芥菜根系细胞膜上P型ATPase活性及基因表达分析后发现,不加EDDS时,随着外界Cu浓度的升高,ATPase活性增强,而当cu达到16μmol L-1时出现降低的趋势。但是,ATPase活性随着外加EDDS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EDDS降低了外界的Cu活度。RT-PCR分析结果表明,该ATPase的基因(BjHMA)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与活性变化一致。由于P型ATPase的作用是将Cu排出细胞,因此上述结果说明,其活性大小以及转录水平的变化受到外界Cu离子活度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调节植物对Cu的积累。
71-77

温和提取法评估老化前后土壤中菲的生物有效性

摘要:采用温和溶剂提取方法对不同老化时间土壤中的菲进行提取,研究了正丁醇、二氯甲烷、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beta cyclodextrin,HPCD)提取量与生物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和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正丁醇)提取与温和HPCD提取法对菲的提取量与蚯蚓蓄积量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与其他温和试剂提取相比,温和正丁醇提取可以更好地预测菲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
78-82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土壤中有机氯污染研究

摘要:根据2003年、2007年以及2009年的北京官厅水库地区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实验数据,应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缺失年份的数据进行了补充,并预测了2010年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采样点OCPs浓度时间变化规律及原因,探讨了影响有机氯农药降解的因素,并且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区域表层土壤中有机氯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样点OCPs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存在反弹,判断存在OCPs的外源性输入;土壤质地对OCPs降解速率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立地植被的影响不显著;对比国家土壤质量一级标准来看,2003年至2009年均未检出总六六六(∑HCH)超标样点,采样点的总滴滴涕(∑DDT)浓度至2009年也均下降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限值内;预计到2010年,采样点总六六六浓度基本保持恒定,总滴滴涕仍维持良好的降解趋势。
83-90

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的解吸动力学模拟

摘要:采用DIFS模型模拟了DGT在沉积物中放置过程中,吸附态铜从固相解吸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对于模拟的三个样品,R值均小于1,均属于部分补给情况(固相的补给不能使DGT界面处孔隙水浓度维持在初始水平)。对于R值为0.74的M1样品,Kd值较高,解吸速率常数k-1较大,在DGT放置时间T内,吸附态铜可以迅速解吸并补给DGT的消耗,DGT界面处孔隙水Cu浓度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值,但低于初始浓度,吸附态铜的消耗范围较小(〈0.15cm);对于M2和M3样品,R值、K4和k-1,均小于M1,固相的补给很小,DGT界面处孔隙水浓度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吸附态铜的消耗范围也较大。由模拟结果可知,沉积物中再金属释放动力学过程受到生物有效态铜的容量和解吸动力学参数共同影响。对于稳定状态部分补给的情况(M1样品),典型特征是较高的Kd和适中的k-1;而对于非稳定态部分补给的情况(M2和M3样品),典型特征是较低的民值和适中或者较高的k-1。
91-97

长期定位施肥对亚热带丘陵地区红壤旱地质量的影响 I.酸度

摘要: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5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土壤交换性氢、铝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改良了红壤的酸性。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菌剂(BM)、有机肥+菌剂+微量元素(BMT)显著优于施用化肥(F)和化肥+微量元素(TF)的处理。添加微量元素和有效菌剂后土壤交换性氢、铝含量略有提高。土壤有机质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交换性氢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交换性氢占土壤交换性酸度比例越大。长期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良红壤酸度和减轻铝毒较好的农艺措施。
98-102

铝胁迫下磷对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水稻耐铝性与磷效率的关系

摘要:选用两个耐铝性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耐铝品种)和扬稻6号(铝敏感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水培铝-磷交替处理试验研究了磷对水稻铝胁迫下苗期生长的影响及水稻耐铝性与磷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水稻铝-磷交替处理下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等指标来看,P缓解了Al对两个水稻品种的毒害作用,且对敏感品种扬稻6号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铝-磷交替处理下,武运粳7号的体内磷含量显著高于扬稻6号的,而根部铝含量显著低于扬稻6号,因此武运粳7号体内的P/A1显著高于扬稻6号;同时,虽然两个品种间根表及根自由空间中A1浓度没有差别,而武运粳7号根表及根自由空间中P浓度显著高于扬稻6号,表现出耐铝品种更强的质外体解铝毒能力,这可能与武运粳7号较强的磷吸收效率有关。此外,与耐铝品种武运粳7号相比,铝敏感品种扬稻6号虽然磷吸收效率低,但利用效率高,即两个水稻品种的耐铝性与水稻的磷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不一致,这为酸性土壤水稻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即选育适应酸性土壤的水稻基因型不仅要关注其耐铝性还要关注其磷利用效率。
103-111

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 Ⅳ.颗粒有机质热裂解-气相-质谱法分子结构初步表征

摘要:采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r-TMAH—GC/MS)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太湖地区黄泥土本体土壤及水稳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POC)的化学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C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来源于脂肪族化合物和木质素类化合物。木质素类化合物主要以愈疮木基丙烷(G)和p-羟苯基(P)两种木质素单体为主,从而揭示黄泥土POC积累中草本植物(水稻、油菜的残茬和秸秆)的输入贡献。脂肪族化合物主要为C8-C30脂肪酸甲基酯(FAMEs),且大多为偶数碳结构。施肥改变了各裂解产物在本体土壤和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从而使得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类化合物对POC稳定性的贡献出现了差异。化肥配施猪粪下木质素类化合物以及微生物源的脂肪族化合物均贡献于本体土壤POC的积累与稳定,而化肥配施秸秆下本体土壤POC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归因于高等植物源化合物的贡献,其次为微生物源脂肪族化合物。化肥配施有机肥下水稳性团聚体中较高的POC主要归因于植物源有机物质的分解贡献。本研究揭示了合理施肥下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化学抗性组分在土壤有机碳积累中的促进作用,各组分的相对分布差异可指示有机碳积累的不同来源。
112-124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影响

摘要:以稻田22a施肥定位实验为样地,分别采用硫酸和盐酸加热水解两种方法,研究施肥对水稻土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混施(NP)、氮钾肥混施(NK)、氮磷钾肥混施(NPK)、双倍氮磷钾肥混施(2NPK)、氮磷钾和有机肥配施(NPK+OM)。结果表明,两种酸解法获得的有机碳组分结果趋势一致,所得结果高度相关(P〈0.05)。与对照相比,施肥总体上有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除了单施钾肥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但单施氮及NPK+O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LI,),并以NPK+OM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除了单施氮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下土壤难降解有机碳(酸解残余碳)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也以NPK+OM的作用最明显(P〈0.05);单施钾肥显著提高有机碳的难降解性(P〈0.05),但单施氮和NPK+OM处理显著降低有机碳的难降解性指数(RIc,P〈0.05)。施氮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活性有机碳的贡献上。因此,可以通过优化施肥措施(如选择合适有机肥种类、减施氮肥和增施钾肥等)来调控水稻土有机碳的含量及稳定性。
125-131

不同氮效率水稻生育后期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摘要:以不同氮效率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供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氮转运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不同氮效率水稻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的浓度和氮转运量。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水稻从齐穗至成熟顶三叶的氮浓度降低了60%~67%;而茎秆氮在生育后期对籽粒氮的贡献取决于环境供氮水平,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水稻从茎秆转运出的氮大幅提高,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南光的叶片和茎秆氮转运量显著高于Elio。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增加齐穗期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随生育期的推进,四种氮代谢酶活性随之降低。南光的NR和GS酶活性显著高于Elio,但NR活性受水稻生育期和环境供氮水平的影响较大;南光的GOGAT和GDH的活性显著低于Elio。相关分析表明,NR和GS活性与功能叶和茎秆的氮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这就意味着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NR和GS活性高,尤其是GS活性高是筛选水稻氮高效的重要指标。
132-140

密云水库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2008年11月至12月,采集了密云水库流域305个井的地下水样品,分析了其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流域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超标率(10mgL-1≤No;-N〈20mgL-1)和严重超标率(N03.N≥20mgL-1)分别为6.81mgL-1、13.77%和2.30%。其中村庄和菜地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最为严重,35个村庄井和13个菜地井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9.52mgL-1和9.55mgL-1,已接近WHO饮用水硝态氮含量10mgL-1的限定标准,超标率分别为20%和15.38%,严重超标率分别为8.57%和7.69%。219个粮田井水的硝态氮水平位居中间,其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超标率和严重超标率分别为6.59mgL-1、14.61%和1.37%。10个林地井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是最低的,其平均值为2.66mgL-1,无超标现象。潮河流域农田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比白河流域严重。潮河流域农田(124个井)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平均值、超标率和严重超标率分别为8.42mgL、21.77%和3.23%,而白河流域(122个井)则分别为5.03mgL-1、6.56%和0,即无严重超标现象。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呈现出上游低而下游高的趋势。玉米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在接近河道的地方有所降低,与地下水水位呈负相关,与化肥氮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当地下水位小于7m时或当一年的化肥氮的施用量超过200kghm-2,存在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的潜在危险。
141-150

烟草黑胫病拮抗茵的筛选及其生物效应

摘要: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生物防治具有抗病和环保的作用,获得高效拮抗菌株是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在烟草黑胫病发生严重的田块中选取健康烟株,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2株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具有拈抗效果的菌株,抑菌率59.4%~71.1%。选择抑菌率最高的C-5菌株进行试验。经鉴定C-5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 Uuspolymyxa)。抗菌谱试验结果表明:C-5菌株不仅对黑胫病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同时对甜瓜、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辣椒疫病病原菌也具有拮抗作用。苗期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5菌株发酵制备的微生物有机肥能抑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苗期防治率达80%。本文首次报道了多粘类芽胞杆菌菌株对烟草疫霉有拮抗作用。
151-159

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增强效应

摘要: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 Nakai)、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等6种耐水淹植物根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根钻(Eijkelkamp agrisearch equipmentmodel15.01)在野外直接取样的方法,获取了含有目标物种根系的土柱试验样品,采用改进的抗崩解装置测量土壤的水蚀速率,计算了这6种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抗水蚀增强系数,并使用根系分析系统(WinRHIZOPro.2004e)对根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空心莲子草、荻、香附子和狗牙根的根冠比均值较大,野古草、荻具有较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含有根系的土壤水蚀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物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与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根系径级中D≤2mnl的根系与土壤抗水蚀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与D≤2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6物种均能显著增强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地表征土壤的抗水蚀能力,尤其是D≤2mm或,)≤0.5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抗水蚀能力的最重要参数。
160-167

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陕西省泾阳县日光温室土壤为例

摘要:土壤的团聚状况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团聚体的数量是衡量和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用于筛法、湿筛法及带水振荡法对日光温室土壤和露地土壤的团聚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比较。根据干筛法测得的各级团聚体含量及平均重量直径(MWD)的评判,日光温室土壤大于10mm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根据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值、团聚体的破坏率及团聚体的原始稳定系数和崩解速率等指标评判,日光温室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高于露地土壤。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年限长于5a后,土壤中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显著降低,水稳性显著提高。
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