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土壤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dologica Sinica

  • 32-1119/P 国内刊号
  • 0564-3929 国际刊号
  • 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土壤学报是中国土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48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土壤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视角与前沿、综述与评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土壤学报 200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土壤学报杂志新书推介
《植物的根》(Plant Roots)1089-1089

摘要:由Peter Gregory教授所著的《Plant Roots:Growth,Activity and Interactions with the Soil》(ISBN:1405119063)由世界著名出版公司Blackwell于2006年出版。Peter Gregory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根系研究科学家,现任英国苏格兰作物研究所所长。其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利用X—ray CT进行根和根土界面的非损图像扫描;提高根土界面的资源利用效率;有毒金属在根际土壤的转化;全球变化和食物安全。

烤烟烟叶卷曲症状的诊断及其机理研究Ⅱ.组织分析和水培试验1090-1096

摘要:对基地不同程度缺钙症状的烤烟植株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烟株叶片反转卷曲的畸形症状的程度与叶片内钙含量呈反相关,而与烟叶内硫酸根离子和磷的含量呈正相关。基地新垦红壤中只是因为使用商品有机肥1号才有大量的硫酸根和磷酸根可供烟株吸收。水培试验结果证明,高浓度的磷酸根离子能够诱导烟株缺钙的症状,营养液中钙浓度越低,磷酸根浓度越高,诱发的烟叶缺钙的症状出现时间越早,程度越严重。从而证明基地出现的因施用商品有机肥1号而诱导烤烟缺钙症状的机理确是由于该有机肥所含的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与根际土壤中的钙形成溶解度更低的硫酸钙盐或磷酸盐的沉淀,因此阻碍了Ca^2+的吸收,以及烟株大量吸收磷酸根和硫酸根导致体内钙的转运和再利用困难所致的。

湘中低山丘陵红壤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特征1097-1103

摘要: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繁茂,土壤动物资源丰富。通过对湘中丘陵山地红壤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定位调查,共获得36018只土壤动物标本,计有31类,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群,三类群占动物总量的92.33%,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其他28类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总量的5.28%和2.39%。土壤动物密度(10^4indm^-3)受多种环境因素制约,其主要限制因素是植被类型和土壤干湿季节变化,根据4个采样点的定位调查结果,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和灌草丛群落最丰富,分别为78.41(10^4indm^-3)和75.33(10^4indm^-3),人工针叶林土壤动物密度仅为56.41(10^4indm^-3)。土壤动物在土体中垂直分布与土壤有机物质的表聚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垂直差异有密切关系,在森林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凋落物层和土壤的腐殖质层,向下锐减。

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的多样性与分布1104-1110

摘要:在内蒙古盐碱土13种主要植物分离到3属26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2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是该区域盐碱土中的优势种。13种主要植物均能被AM真菌侵染,其中玉米和马蔺的侵染率最高,达100%;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范围为29~182个g^-1烘干土,其中稻的孢子密度最高,达182个g^-1烘干土;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其规律为草甸盐土〉碱化盐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以碱化草甸土最高(101个g^-1烘干土),其次为碱化盐土、草甸盐土和盐化草甸土。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

施硒对暗棕壤硒状况和森林蔬菜硒积累的影响1111-1118

摘要: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指标。结果表明,典型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吸收与保持能力,从低剂量至高剂量施人的硒有90%~70%以上仍保留在原施硒土层内;其中H2O可溶态硒占全硒的6.03%~3.78%,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占全硒的19.36%~37.54%,而且土壤全硒、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及H2O可溶态硒皆与最初的施硒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土施强化供硒条件下,4种山野菜均能高量富集硒,其含硒量为对照的1.7~158.9倍;不同植物的富硒能力有差异,它们在递增施硒情况下高量富集硒的变化模式也各有特点。总体来看,山野菜含硒量与施硒量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的较低施硒量范围内这种关系则是线性的,线性范围因植物而异;土壤的可溶态硒、KH2PO4浸提的有效硒甚至全硒等指标与山野菜含硒量之间亦均呈明显的非线性正相关,且施硒量较低时其关系亦表现为线性。初步得出,典型暗棕壤控制施硒是在近自然条件下培育富硒森林蔬菜并获取高富硒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不过,强烈搅动的砂砾质暗棕壤却不利于硒肥保持和植物吸收,不适于富硒森林蔬菜栽培。

一个新概念:人工纯林土壤性质的极化1119-1126

摘要:在综合分析人工纯林土壤退化过程和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土壤性质极化的新概念,即由于单一树种的长期连续生长或连栽,使土壤性质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趋势,且认为它是造成人工纯林连栽障碍的根本原因;建立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土壤极化指数模型,提出人工纯林土壤极化程度的分级标准和分类体系,并应用该模型研究了黄土高原南部残塬沟壑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人工纯林的土壤性质极化问题,结果表明其属于旱化兼贫养化极化类型。

土壤学报杂志综述与评论
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1127-1134

摘要:食品安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安全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维护食品安全,就是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数量不足,合格率不高;二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食物中毒事件增多;三是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面临潜在威胁;四是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执法与管理力度不够。生态农业是当今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增效和环境保护功能,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健康优质的安全食品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面临的食品数量、质量安全及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方面,将发挥着重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新世纪我国的食品安全,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全面应用与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重视实行生态农业的产业化。

土壤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土壤持水曲线van Genuchten模型求参的一种新方法1135-1138

摘要:土壤持水曲线是研究土壤水动力学性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在已经建立的众多数学模型中,van Genuchten模型以其与实测数据拟合程度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运用该模型的关键是如何获得其中的4个参数。仅就我国而言,不少学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发展了确定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方法。邵明安等基于一维土壤水分运动的Richards方程提出了推求土壤van Genuchten模型和Brooks-Corey模型参数的简单入渗法;

不同土壤条件下荒漠盐生植物根际盐分特征研究1139-1143

摘要:新疆是我国最干旱、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最广、土壤积盐最重的地区。这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育着丰富的盐生植物,是中国盐生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区域。1995年,Breckle将盐生植物分成三个类型:泌盐盐生植物、稀盐盐生植物(肉质化盐生植物)和拒盐盐生植物(假盐生植物)。这三种类型的盐生植物在干旱区盐生荒漠上均有广泛的分布。根际是土壤一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活跃界面。

珠穆朗玛峰北坡土壤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活性研究1144-1147

摘要:土壤酶主要源于土壤微生物代谢过程,以及土壤动物、植物根系分泌及残体分解,土壤酶活性反映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生化反应强度。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特征(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空气、土壤团聚体)、有机质、pH、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类型等关系密切。环境因子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酸雨和臭氧等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也很大,因而土壤酶活性也可作为监测环境变化和污染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生物活性指标。

砖红壤施硼肥对花生产量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1148-1151

摘要: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是油脂加工业和副食品工业以及医疗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一般在400万hm^2左右,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世界花生生产重要内容。日本20世纪90年代就有21%的花生直接用于食用,目前欧洲国家食用花生占80%,印度尼西亚食用花生达84%,我国也有食用花生的传统。花生成为国内外重要的保健食品,食用花生的品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土壤学报第44卷总目次I0001-I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