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气工业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Gas Industry

  • 51-1179/TE 国内刊号
  • 1000-0976 国际刊号
  • 3.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气工业是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要闻信息、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经济管理

天然气工业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气工业杂志本期视点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国家外汇储备的重点投资方向1-8

摘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增长,2012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接近30%,国家油气安全形势严峻。截至201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3万亿美元,该类以欧美为主的庞大国债外汇储备该去往何处?针对国家外汇安全-9油气安全日益突出的1'7题,提出了应将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重点用于投资海外油气上游业务的战略观点,并从市场需求、油气价格、石油战略储备、节能减排、行业整体优势、增强国力、经济效益、油气安全战略等方面论述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未来中国油气需求量、油气产量、进口油气量及用汇情况等进行了综合预测。结论认为:进一步做大做好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既可大幅度降低进口油气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加对油气资源的掌控度与话语权,降低油气资源安全战略风险,带动油气技术服务出口。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与天然气产业发展前景9-15

摘要:在当今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背景下,天然气是最清洁低碳的化石能源,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桥梁。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消费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既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调整的现实选择,也是强化节能减排的迫切需要。为此,全面总结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能源消费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天然气在资源潜力、清洁性、高效性、经济性和利用领域等方面的优势,首次阐明了中国天然气发展的三大革命性目标: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超过30%;②建成覆盖全国各地、互联互通、高效安全灵活的现代化管网体系和应急调峰体系;③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天然气人民币体系。提出了实现中国天然气革命的四大战略举措: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确保供应量快速增长;②加大天然气利用力度,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中心;③加快输配系统建设,形成类似公路网、电网分布特点的天然气管网体系;④加强合作,全力推进天然气人民币体系建设。

天然气工业杂志地质勘探
莺歌海盆地乐东气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模式16-21

摘要:乐东气田是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中一浅层大型气田,其气藏类型为底辟穹隆背斜控制的构造一岩性气藏。为研究其底辟构造特殊的天然气富集模式,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藏条件:乐东22-1/15-1气田所属构造位于中央坳陷带生烃凹陷内,烃源条件优越,底辟上拱为天然气聚集提供了富集场所,同时深部高压型复式地温一地压系统又为天然气向浅部正常温压系统运移提供了动力,天然气沿着与底辟活动有关的断裂一微裂隙垂向运移至浅部滨海砂岩和风暴砂岩储层中。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底辟构造与天然气的空间配置关系,结合生烃动力学、碳同位素动力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该区底辟构造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底辟构造决定了天然气的空间配置关系,天然气聚集在底辟成藏条件配置好的顶部及两侧的构造、岩性圈闭中;②底辟构造的发育演化过程与油气生成及运聚成藏等均具有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结论认为:该区的天然气藏为晚期富集,具有多源混合一幕式成藏的特点;其油气充注过程可分为3期,与底辟构造的期次幕式活动相匹配。

乐东气田非烃类气层的测井识别22-27

摘要:莺歌海盆地的乐东气田储层埋深较浅,主要目的层是第四系乐东组,埋深在950-1300m。该气藏的气体组分除了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外,还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等非烃类气体。如何区分烃类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并对它们的含量作出评估,这对天然气的测井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从测井资料入手,首先识别烃类气和非烃类气储层,再根据研究区内烃类气储层与非烃类气储层在测井响应特征上的差异,利用交会图技术将这些差异体现出来,可以定性判断烃类气层与二氧化碳气层;同时,运用地层组分分析模型和最优化理论,使用多条件约束来计算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的相对含量,从而达到定量识别气层类型的目的,以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作业。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参加检验的天然气储层中,79%的层计算烃类气相对含量与实测结果绝对误差在20%以内,证明所确定的非烃类气层常规测井定量解释方法在该K应用赫粟良好

乐东22—1气田“少井高效”勘探关键技术28-34

摘要: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由于海上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经济门槛”的特点,所以“少井高效”是海上经济有效评价油气田的主要策略,既要少钻井,又要达到满足探明储量计算的地质认识程度。为此,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制定了乐东22-I气田整体勘探部署计划,并根据钻探情况进行适时优化调整;同时采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f-K滤波、阵列感应及核磁共振测井等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地震资料“模糊区”的地质认识和构造成图、含气面积落实以及薄层和低阻气层的识别与解释等制约评价和储量研究的关键问题。乐东221整个气田钻探井仅6口,落实气田探明含气面积约160km2,从发现到钻探评价结束用了不到1午的时间,再到储量评价工作完成,累计仅用了15个月,是海上油气田“少井高效”评价的典型代表之一,可为海上类似油气田的勘探部署和技术合理应用提供借鉴。

多层叠置含煤层气系统递进排采的压力控制及流体效应35-39

摘要:为了研究多煤层发育地区各含气系统排采次序及压力控制下的流体效应,以指导煤层气井排采制度设计,从贵州省织纳煤田选择了1口煤层气参数+试验井,在划分多层叠置含气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含气系统静止液面压力、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特征,设计了各含气系统递进排采次序及排采压力控制方案;模拟了单含气系统分排、多含气系统合排及多含气系统递进排采各阶段的流体效应。模拟结果表明:①单独排采各含气系统时,产气量低,排采时间短,成本高;②多含气系统递进排采平均气产能和累计产能高、稳产期时间长,但多含气系统在合层排采时,由于各系统压力不同,系统闻存在相互干扰,并非所有含气系统都有产能贡献;③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可根据各系统内煤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和产气压力来设计递进排采次序,先排采临界解吸压力和产气压力高的含气系统,当压力降到另一含气系统的临界解吸压力和产气压力时,再进行两个含气系统合排,依此递进排采所有含煤层气系统。

二氧化氯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40-44

摘要:在煤储层低温条件下,二氧化氯(C10z)不仅实现了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时高黏压裂液的快速破胶和返排,还降低了煤的亲甲烷能力,但其强氧化性对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问题却还没有搞清楚。为此,采集了3种不同煤阶煤样(样品分别来自河南省义马市千秋矿井、焦作市中马村矿井和山西省柳林县沙曲矿井),将其粉碎(筛选粒径为2mm左右),采用浓度为4000Mg/g的CIO2溶液浸泡72h,利用压汞法分析c10z溶液处理前后煤样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孔容、比表面积等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①处理后煤样的孔隙度、孔容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孔和中孔的孔容比增加;②进一退汞曲线的滞后现象消失及张开度变小,孔隙的连通性增强;③孔隙比表面积值降低,其中,小孔和微孔的比表面积比有所减小。结论认为:二氧化氯对煤储层具有氧化刻蚀增透作用,能够改善煤储层的孔隙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煤储层的渗透率,有利于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值得在煤层气行业进行推广应用。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构造成因与勘探意义45-50

摘要:构造运动对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但过去对该区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较少,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与区域平衡剖面分析,结合钻井与油气藏特征,研究了该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构造变形具有东强西弱的分带性和盐膏岩层上下构造的分层性特征,二叠纪一三叠纪的伸展构造运动发育了基底断块和古隆起,古近纪以来的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和别什肯特前陆坳陷,挤压应力场自基萨尔山向前陆坳陷方向逐渐减弱,并具有右旋压扭特征。挤压构造运动使别什肯特坳陷和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发育了以挤压背斜、逆冲断裂背斜和断鼻为主的构造圈闭,形成的大量构造裂缝改造了碳酸盐岩储层,使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北部盖层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该区的油气勘探方向,认为在别什肯特坳陷与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应以寻找断背斜构造圈闭为主,被改造的古隆起区及两期断裂相交部位则是最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岩石相测井识别技术在阿姆河右岸A区的应用51-55

摘要:由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A区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岩石类型繁多,岩、电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使得该区储层发育程度及横向展布的预测十分困难。为此,通过对关键井岩心、铸体薄片等地质资料的观察分析,按储层发育程度,将其岩石相细分为颗粒泥晶灰岩相、微亮晶颗粒灰岩相和生物礁灰岩相;然后确定出各岩石相的相关测井响应特征,并分析岩石相在电性上的表现特征,归纳出识别该区岩石相的测井识别标准;再采用主坐标分析、小波分析和多参数逐步判别分析等一系列数学分析技术,建立岩石相与测井相之间的数理关系模型,从而形成了一套利用测井信息自动识别岩石相的技术。结果表明:xVm层以微亮晶颗粒灰岩相和生物礁灰岩相为主,XVp层则颗粒泥晶灰岩相和微亮晶颗粒灰岩相发育,XVac层岩石相类型以颗粒泥晶灰岩相为主;储层发育程度以XVm层最好,XVp层次之,xVac层最差。根据该方法所预测的储层发育程度与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样本正判率在80%以上,这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天然气工业杂志开发工程
乐东气田断层分布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56-61

摘要:乐东气田乐东15—1构造是莺歌海盆地诸多泥底辟构造之一,该构造的第四系乐东组、新近系莺歌海组被泥底辟拱起后形成典型的穹隆背斜构造。在底辟上拱张应力的作用下,上覆地层中形成一系列放射状断裂,这些断裂对乐东15-1气田天然气的运移及封堵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气田的开发效果。针对乐东气田地质、地震特征,利用小波变换相干分析技术进行断层识别及解释,实现了对可视断层空间展布的刻画及微断层断裂关系的描述;利用单频相位体对地层不连续敏感性所造成的规律性相位扭动和错断,来确定断层的延展长度;最后利用蚂蚁追踪技术的高分辨率特性,多体融合完成了对乐东15-1构造断层的精细、定量刻画。断层解释成果对该气田生产动态分析、储量计算、开发井位部署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以此建立起了一套适合底辟断层带有效识别及分析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结论指出,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提高资料横向分辨率的方法应是未来油气勘探发展的方向。

海上中小型气田经济高效联合开发技术--以乐东22—1/15—1气田为例62-67

摘要:莺歌海盆地乐东气田储量规模中等,天然气组分差异较大。乐东22—1气田具有纵向跨度大、含气面积大、储量丰度低、主体区地震分辨率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乐东151气田则主要表现为天然气组分分布复杂。为合理利用资源,达到经济高效开发气田的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①用VSP空间校正速度体技术落实构造;②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优选井位;③合理划分层系的开发井网,以减少层系问的相互干扰,扩大动用储量;④采用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及动态监测技术,为调整开发方案提供决策依据;⑤先期试采、分期实施的开发策略,有效地降低了开发风险;⑥联合开发与天然气组分相互调配的开发思路,节约了开发成本,满足了下游用户不同的用气需求。实际开发效果表明:针对乐东区块这两个气田在开发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而实施的联合开发技术,达到了经济高效开发气藏的目的,为海上中小型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近临界态凝析气藏地层流体特殊相态行为68-73

摘要:以一种典型的近临界凝析气藏地层流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实时监测录像的可视化DBR—PVT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下地层流体在近临界区的超临界态奇异临界乳光现象观测实验、等组成膨胀实验以及注CO2增溶膨胀相态配伍性实验研究。通过对近临界区超临界乳光现象的观测,发现在超)临界温度压力区域内受超临界流体密度涨落的影响,在背景光源照射下流体会呈现出“临界乳光”折射现象,从透明的金黄色渐变为浅棕色、红棕色,最后转变为完全不透光的灰黑色,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乳光特征;通过不同温度下的等组成膨胀实验,测试了超临界区地层流体的饱和压力、偏差因子、黏度、密度、反凝析液量变化特征和临界点的P—T范围;通过注CO2增溶膨胀实验,测试了不同比例CO2与凝析油混溶情况下,凝析油饱和压力的变化情况。所得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近临界复杂流体的超临界相态特征及超临界区热力学模型的适应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天然气工业杂志钻井工程
乐东气田表层井段的套管钻井技术74-78

摘要:莺歌海盆地乐东22—1气田表层为未固结的灰色黏土层,经常出现表层井段钻完后,又被未固结的黏土层垮塌下来埋掉的现象,现场往往需要多次通井才能将套管下至设计位置,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乐东22—1气田开发井采用威德福公司的套管钻井技术,进行了应用实践。为此,对套管钻井工艺与常规钻井工艺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该气田采用套管钻井的工艺技术措施及钻进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LD22—1-A2井彩339.7mm表层套管钻井使用的7-具、主要设备、固井技术、工艺流程及使用套管钻井的应用效果,所形成的海洋表层套管钻井技术解决了海底地层疏松而导致表层套管不易下到位的问题,提高了井口的稳定性。乐东22—1气田表层采用套管钻井技术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对同类油气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水泥浆防窜性能实验评价及其应用79-85

摘要:固井防窜一直是困扰石油工业多年的问题,因水泥浆候凝期间的环空有效静液柱压力不断降低,在其降低到地层流体压力之后,水泥浆能不能抵御地层气体对其液相的置换是固井防窜的关键。为此,从水泥浆窜流能力评价方面着手,结合现场井况和固井工艺的水泥浆窜流试验方法,对目前常用的一些防窜材料,诸如成膜类、AMPS合成共聚物类、改性纤维素类降滤失剂及胶乳、膨胀剂、微硅等的窜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各类外加剂的防窜特性不一,低温下成膜聚合物水泥浆的防窜性能有一定保障,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性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防窜能力相对较稳定,在不同条件下保证胶乳的有效掺量就可以保障水泥浆的防窜性能。实验评价结果在川渝地区、长庆苏南、吐哈鲁克沁、玉门酒东等气田进行了超过150口井的胶乳水泥浆现场应用,未发生窜流,固井效果良好。

井下复杂条件下固井水泥环的失效方式及其预防措施86-91

摘要:固井水泥环是封固系统的薄弱环节,而了解井下复杂条件下水泥环的失效方式对于预防其失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考虑封固系统初始作用力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等方法研究了蠕变地应力、井下压力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封固系统应力状态及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应的水泥环失效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①蠕变地应力作用下水泥环的失效方式为屈服破坏,建议使用高杨氏模量和高抗压强度的水泥环来预防失效;②套管内压力升高时水泥环的失效方式为切向拉伸破坏,套管内压力降低时水泥环的失效方式为界面挤压应力降低或界面剥离,建议使用低杨氏模量的水泥环或使用膨胀水泥来预防失效;③井下温度升高时水泥环的失效方式为屈服破坏,建议使用低杨氏模量的水泥环来预防失效;④井下温度降低时水泥环的失效方式为界面挤压应力降低或界面剥离,建议使用低杨氏模量的水泥环或使用膨胀水泥来预防失效。

天然气工业杂志要闻信息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研发出气体钻井无基坑岩屑处理系统91-91

摘要:气体钻井提速提效众所周知,但现场作业排出的粉尘污染让人头疼,开挖的巨大沉砂基坑,耗时耗力。岩屑处理成为气体钻井技术进军国际市场的拦路虎。

西气东输二线与川气东送管道成功对接97-97

摘要:2013年10月底,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以下简称西气东输公司)顺利完成西气东输二线与川气东送管道互联工程动火连头作业。西气东输与国内其他主干管网的供气通道随之建立。这也是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所辖国内南、北两大管网首次实现对接。为确保作业顺利进行,西气东输公司及早动手,提前3个月编制作业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天然气工业杂志集输与加工
油气管道SCADA系统数据回填技术98-103

摘要:目前油气管道SCADA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SCADA系统和场站通信设备的通讯中断,会造成中断期间的数据丢失,影响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数据回填技术,给出了包括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讯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讯、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的总体结构,分析了回填数据通信、回填数据时标处理、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应用等功能技术要求,并最终形成了数据回填通信设计方案,包括完整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功能设计、实现方法、交互流程以及扩展的通信协议报文,可以高效地实现回填数据的通信功能。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回填技术可以实现场站通信设备向中心SCADA系统的数据回填功能,能够满足系统的数据回填需求。结论认为:包含场站通信设备存储通信中断期间数据、数据回填通信、回填数据处理、回填数据存储等环节的数据回填技术,解决了因通讯中断而导致的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问题,提高了SCA—DA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