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社
分享到:
《天然气工业》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大气田巡礼、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工程、加工利用、安全环保、经济管理、新能源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0976
  • 国内刊号:51-1179/TE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4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44
  • 综合影响因子:3.0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天然气工业 2010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气工业杂志地质勘探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摘要:迄今为止,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对天然气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此,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图,开展成藏综合研究。结论认为,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有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优质泥质烃源岩,以及震旦系—奥陶系岩溶白云岩、灯影组台缘高能白云岩以及志留系小河坝组致密砂岩3大类储层,存在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2套成藏系统,共发生4期烃类充注:第1期早成熟液态烃类充注发生在加里东期;第2期大规模液态烃充注发生在印支期;第3期充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以原油裂解为主;第4期发生在喜山期,主要为古气藏调整定型。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核部的岩溶风化壳、古隆起翼部的构造圈闭和川东志留系致密砂岩及震旦系台缘高能带是盆地内3大有利勘探领域。上述成果和认识将对该领域天然气的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5-9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方向

摘要:2008年以来,在四川盆地LG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取得勘探突破,揭开了雷四段岩性气藏的勘探序幕。为寻找近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对该区雷口坡组各层段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的恢复、储层类型和分布以及气藏解剖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井震结合的层序格架下的沉积储层、成藏等综合分析,认为:①该区雷口坡组残余地层厚度一般为600~1200 m,川西凹陷保存较全,华蓥山断裂以东地区剥蚀强烈,沿泸州—开江古隆起整个雷口坡组已被剥蚀殆尽;②雷口坡期四川盆地为障壁蒸发澙湖沉积,由雷一—雷四期,膏盐湖中心从川中南充地区,逐渐扩大至简阳,最后迁移至盐亭—蒲西地区,围绕膏盐湖分布白云岩坪及颗粒滩;③发育风化壳岩溶型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2类储层,前者分布在大川中地区,后者分布于川中磨溪—广安地区及龙门山前缘带;④存在构造气藏和岩性气藏2种气藏类型;⑤雷口坡组顶部风化壳和雷一、雷三段颗粒滩是有利勘探领域,大川中地区(包括LG和九龙山地区)是风化壳勘探的主要方向。
16-19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再认识及其勘探潜力预测

摘要: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是盆地内天然气的主要高效产层,随着构造圈闭落实的难度增大,勘探方向的选择成为其发展的新问题。为此,开展了以岩性地层气藏为目标的新一轮地层、沉积微相、储层、烃源岩、构造、成藏与圈闭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认为:川东石炭系气源充足,白云岩储层广泛发育,并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与不连续性特征。这种非均质性与不连续性不仅是白云化、沉积微相、成岩溶蚀与构造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及岩性圈闭发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川东石炭系不仅还存在构造圈闭勘探的新区带,而且还存在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岩性圈闭等有利勘探目标。其中构造气藏产量高而稳定,产能建设见效快,仍是近期勘探增储上产的主要气藏类型;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是近期勘探的主要新类型,一定坡度的构造围斜区是有利于天然气勘探的新方向;岩性体多发育于致密区,虽然单个规模小,但可以叠置广泛发育,是老区滚动勘探与挖潜的重要新类型。
20-24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滩相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摘要: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生物颗粒滩储层,目前对该套地层中的滩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栖霞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物颗粒滩在纵向上的岩相组合、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和物性特征,探讨滩体的储集性能与储层的平面分布。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物性分析结果,认为滩体形成时的古地理背景及经历的成岩作用不同,导致沉积的岩性组合、储集性能和分布差异极大。天井山—矿2井—西北乡一带的浅水高能生物滩位于栖霞组二段的中部,形成于龙门山古断裂上升盘的局部高地,由中—粗晶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云质"豹斑"石灰岩组成,累计厚度为60~90 m,滩体频繁暴露于水体之上,发生混合水云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物性较好,是最有利的储层分布区;通口—水根头、余家沟—曾家山和鱼洞河—旺苍—巴中一带的深水低能生物滩发育于栖二段的顶部,形成于浅缓坡下部的浪基面附近,水体较深,能量较低,储集空间欠发育,为区内差—非储层分布区。
25-28

叠前随机反演方法及其在薄层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在钻井数量相对少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地震信息来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则至关重要。叠前随机反演技术是一种将叠前AVA同步反演与随机模拟理论有机结合的反演方法,不但考虑了地下地质的随机特性,而且充分利用了叠前地震资料中与储层变化特征有关的地质信息,产生多种弹性参数体的多个等概率的预测结果。该结果既符合输入数据的地质统计学特征,且又受地质模型的约束,真正融合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高和地震数据横向分辨率高的优势。基于对南海L气田的地质认识,综合地质、测井和2个限角度叠加地震数据体,通过叠前随机反演技术得到了高分辨率的纵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密度以及泊松比、拉梅常数等一系列岩石弹性参数,同时,还直接得到储层岩性(砂、泥岩等)、物性(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数据体,直观地展示出储层的空间分布,薄层砂体和砂泥互层都十分清楚,为该区沉积微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以及开发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
29-32

AVO叠前反演技术在生物礁储层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在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生物礁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且主要发育在上二叠统长兴组。由于其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勘探风险大,常规的地震勘探技术虽然可以识别生物礁,但很难对生物礁是否具备储层条件以及储层中是否含有油气进行判别,需要利用叠前地震资料的AVO响应进行含油气性检测,以达到评价生物礁相油气藏的目的。首先介绍了AVO技术的理论基础Zoeppritz方程;其次选取四川盆地syb地区3个共偏移距数据体,用2口井作约束实施了AVO叠前反演,得到了一系列反演数据体;再根据生物礁含气储层的测井数据敏感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气藏最有利含气区带。研究结果为四川盆地生物礁油气藏勘探提供了目标。
33-36

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

摘要: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储层非均质性强,气藏气水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且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井位部署逐渐由富气区向外扩展,新完钻井投产后效果差,产水严重。因此开展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已成为提高该区块产建效果的基础。在区域水化学分析、测井气水层识别、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苏20区块气水的分布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①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②研究区垂向上表现为下气上水,下二叠统山1段基本不含水,从下二叠统盒8下亚段2层→盒8下亚段1层→盒8上亚段的地层水逐步增多;③从成藏要素分析,表明苏20区块富水与其生烃强度、构造位置和天然气的运移密切相关;④地层水根据其成因差异可以分为低部位滞留水、透镜状滞留水、孤立透镜体水3种类型,研究区内主要为透镜状滞留水类型。
37-40

利用产出剖面分析合采产出效果

摘要:井口压力控制对气田多层合采效果影响较大,利用生产测井中的产出剖面可以动态监测生产井的生产状况,这在大牛地气田连续几年的生产监控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D1-2-48井为例,在对其历年产出剖面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井底静压平均参数公式推导了井口静压迭代公式,估算出该井的合理井口压力。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井口压力控制对于合采井的井底低产气层的影响较大,当井口压力过大时其产能受到限制;利用井底静压平均参数计算公式得到的井口静压和利用产出剖面计算得到的井底压力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下一步可对工区合采井进行复查,计算最大井口压力,为调整生产压力、实现多层稳产提供依据。
41-43
天然气工业杂志开发工程

苏里格气田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水平井分段改造是扭转低渗透油气田多井低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少井高产的重要手段,2010年苏里格气田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水平井开发,制订了100口水平井的开发部署。但是,裸眼水平井压裂裂缝起裂和延伸的复杂性,以及裂缝条数的不确定性给裸眼水平井的有效压裂带来了巨大挑战。在介绍分段压裂工具及工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裸眼水平井压裂裂缝的起裂机理,对比直井地层破裂和裂缝延伸的特点,分析了裸眼水平井压裂裂缝的延伸特征,结合实例水平井分段压裂得到裸眼水平井压裂会产生次生裂缝的结论,以增加主裂缝缝长和控制次生裂缝数量为目标,通过净压力拟合和预测的方法建立了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的力学设计方法。该结论和方法在苏里格气田苏5、桃7区块水平井的分段压裂中取得了成功,压后效果证明了其结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
44-47

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治理技术思路与实践

摘要:针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高含硫气井在前期开发过程中因气井本身结构的不完整性和复杂的地质构造、人居环境,导致部分气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其安全隐患的科学治理、彻底根治,结合四川东部地区含硫气井的特点和完井现状,通过对完井管柱、完井套管、固井、复杂地质结构及气井本身完整性等的综合分析,形成了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分析及综合评估方法,对油层套管固井质量未达标、油层套管固井质量合格、产量低无经济开采价值的高含硫气井进行分类,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技术思路,并制订了产层封闭、井筒薄弱段及关键泄漏部位封堵等的永久封闭配套技术方案。通过现场实践,达到了科学治理、不留隐患的隐患治理要求,所形成的高含硫气井安全隐患治理的隐患分析方法、治理技术思路和永久封闭配套技术,对类似气井的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48-52

硫在高含H2S天然气中溶解度的实验测定

摘要:硫的溶解度测定是高含H2S气田开采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为此,利用静态法测定了元素硫在普光气田X井高含H2S天然气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336.2~396.6 K、压力10.0~55.2 MPa下,元素硫的溶解度介于0.008 3~2.067 2 g/cm3;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硫的溶解度增大,而高压(大于30 MPa)下增加的幅度较之低压下更加明显。该研究结果为普光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57-58
天然气工业杂志钻井工程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松辽盆地腰深1井中的应用

摘要:腰深1井是部署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达尔罕断凸带腰西构造高点上的一口直探井。该井储集层具有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常规钻井容易引起储层伤害,造成气层产能下降,甚至不能发现气层。为此,在区域地质构造与岩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对该井实施欠平衡钻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腰深1井的地质特征与井身结构参数,对欠平衡钻井实现方式、欠平衡压差、钻井液体系与性能以及欠平衡钻井参数等进行了设计。施工结果表明:欠平衡钻井技术保护了储集层,提高了钻井速度,延长了钻头寿命,钻进过程中发现了3套主力气层,达到了预期目标。该井欠平衡钻井技术的成功应用,验证和完善了欠平衡钻井设计和施工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67-71
天然气工业杂志集输工程

广东大鹏LNG接收站运行节能措施

摘要:作为中国第一家LNG接收站,中海石油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正式商业运营3 a多来,在强调安全稳定生产的同时,还不断摸索LNG接收站安全经济运行的措施和办法。结合广东大鹏LNG接收站工艺和设备的特点,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和生产线起停时间、增加电容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等措施,使气化吨气耗电指标降低了3.57 kW.h/t,2009年节约电能1 600×104kW.h,运行成本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总结广东大鹏LNG接收站节能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继续适量增大生产线的气化能力、恢复码头冷循环设计运行方式等节能前景,对其他LNG接收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77-80
天然气工业杂志加工利用

硫磺回收燃烧炉气体混合效果分析及其结构优化

摘要:现役旋流燃烧炉存在气体混合效果不理想,硫转化不完全的问题。为了提高燃烧炉的硫转化率,根据现役燃烧炉结构特点建立了燃烧炉三维实体模型,采用Realizable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及EDC燃烧模型对炉内燃烧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了高旋流装置下燃烧器内的气体混合效果及组分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设外环酸气入口的结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现役高旋流装置对炉内H2S和SO2的二次混合不利,采用外环酸气入口对酸气进行分流可有效提高炉内气体混合效果,提高炉内燃烧稳定性,并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84-89

川西北气矿甲醇厂蒸汽自平衡方案优化

摘要: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甲醇厂1999年建成投产,但2003年后,自产蒸汽不能满足蒸汽系统平衡,只得低负荷运行开工锅炉,能耗提高。为此,运用PRO/Ⅱ软件对该厂转化系统、蒸汽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找到了蒸汽系统无法满足自平衡的原因——换热量下降导致转化汽包产汽量降低。在此基础之上,对转化气余热回收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提出了解决蒸汽系统自平衡问题的技术方案。这为该厂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保障。
90-95
天然气工业杂志要闻信息

天然气供应紧张原因分析

摘要:天然气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有:1)用气需求增幅高于天然气产量增幅,产需矛盾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51.7×10^8m^3,比上年增长6.1%;2009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887×108m3,比上年增长9.1%。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95-95
天然气工业杂志加工利用

低压油田伴生气杂质脱除技术——以大庆油田为例

摘要:油田伴生气含有大量油、水及细小粉尘杂质,对于气负荷较大、压力较低、杂质颗粒小的油田伴生气加工,常规及单一的分离技术难以达到工艺生产要求。为此,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发出一种针对油田伴生气杂质脱除的组合高效气体净化技术,集重力沉降分离、旋风分离、深层过滤多级分离技术于一体,各级分离技术间相互配合,不仅利用了重力沉降、旋风分离的油水强排污能力,更利用了中空纤维滤料的深层过滤强"吸附"能力,满足了生产装置对压力损失的高敏感度。试验装置运行考核结果表明:①该装置杂质脱除效果明显,液体脱除量比原分离装置高出720 g/104m3,固体杂质捕集量比原分离装置高出237 g/104m3,其中重力沉降分离和旋风分离段脱出的黏稠胶状物质比原分离装置高出780 g/104m3,过滤单元脱出的固体杂质为3.54 g/104m3,仅为原分离装置固体杂质重的1.5%,排放量减少98.5%;②该装置有很强的操作弹性和适应性;③该装置维护操作简单,检修维护费用低。
96-99
天然气工业杂志经济管理与安全环保

油气钻井井场防雷击理论及实践

摘要:钻井井场防雷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种复杂设备,需要满足防火防爆防雷等耐环境特殊要求,不是普通防雷厂家在井场简单地安装防雷器所能解决的。针对川渝高雷暴地区雷击风险高的特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对钻井井场专用防雷击系统进行了科技攻关,开展了钻井井场防雷接地、井场总等位联结和井场接零保护等理论研究,将电气保护、防静电和防雷击3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油气钻井井场防雷击实用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钻机总体设计、改造及安装。两年多来,在川渝地区68台钻机上进行了应用,结果证明,该理论在降低井场直击雷损失和预防感应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使用中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指出采取屏蔽和均压方法可将直击雷损失降到最低,以及功能地与现场故障地错误联结的危险性。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