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社
分享到:
《天然气工业》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大气田巡礼、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工程、加工利用、安全环保、经济管理、新能源等。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0-0976
  • 国内刊号:51-1179/TE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4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44
  • 综合影响因子:3.03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天然气工业 2010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气工业杂志要闻信息

中国—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勘探开发合作大事记

摘要:1992年1月6日,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000年,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签订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土库曼斯坦石油部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备忘录》。
5-5
天然气工业杂志地质勘探

阿姆河右岸区块气藏特征

摘要: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勘探开发区块,也是中国—中亚管线的主要气源地,分析该区气藏特征,提出下一步勘探开发建议非常必要。气藏储层特征、构造圈闭分析表明,该区域是在相对稳定环境下的台地相沉积,气藏分布主要与台地边缘堤礁及上斜坡的点礁滩有关,堤礁气藏的储层物性远优于点礁滩气藏。根据生物礁及构造特征,将气藏划分为构造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及岩性气藏等3类,气藏由北西向南东方向气水界面逐步加深,具有高含凝析水,气、水层划分不明显,气水过渡带较宽的特征;B区大型气藏多为边水气藏,而数量众多的小型气藏则多具底水特征。针对不同的气藏类型,如果采取不同的部署,即采用区域探井大胆甩开以及点礁滩气藏"一礁一藏"等原则,该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将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3-17
天然气工业杂志要闻信息

总理视察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项目

摘要:2010年5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天津市领导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等的陪同下,来到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项目,亲切看望和慰问广大干部职工。总理要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须以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建设一流的工程、确保一流的质量、坚持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
17-17
天然气工业杂志地质勘探

阿姆河右岸区块构造演化与成藏条件

摘要:前苏联针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做了大量工作,但所取得的地质认识尚不深入,尤其在区域构造演化史、圈闭及断裂形成机制与成藏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较少,加上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导致钻井勘探成功率低。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平衡剖面法和层拉平等技术,结合区域构造解释成果对区块的构造发展史进行了重新厘定;通过古构造的恢复明确了区域构造演化模式和碳酸盐岩沉积构造背景的差异;分析了古隆起对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的控制作用。进而分析了阿姆河右岸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初步明确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
18-20

阿姆河右岸区块石灰岩储层识别及流体性质判断

摘要: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勘探新区块的储层识别和流体性质判断,特别是对其气水界面的准确定论,一直是测井解释评价工作的一大难题。为此,根据前期区块的研究成果和5口井的试油测试资料,对储层评价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在储层识别方面,对比分析了储层及非储层测井响应的差异特征,在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面,利用现有的测井测试资料,开展了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的适应性探索。结果表明:区内石灰岩储层具有相对高的孔隙度、渗透率,溶孔或微细裂缝较发育;B区可选择ⅩⅤa2相对致密石灰岩层、A区选择ⅩⅤhp相对致密石灰岩层作为标准层;三孔隙度重叠法、纵横波速度比值法对判别气水界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1-25

阿姆河右岸区块生物礁特征与识别方法

摘要: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储集层以礁灰岩为主,在该储层之上发育着巨厚的膏盐岩地层,使其地震勘探的难度增大。为此,依据该区块礁灰岩的分布特点,综合测井、地质资料建立了沉积模型、储层模型和地震正演模型,分析了礁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测试资料,从单井上识别礁体;引入"地震相"的研究思路,利用地震属性,对礁体平面分布进行预测;根据上覆膏盐层厚度变化、目的层碳酸盐岩厚度的变化,采用"时差厚度"法进行礁体识别,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该区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礁体识别方法。利用该方法提高了生物礁的识别精度,在该区块相继发现了一批可供钻探的生物礁,钻遇生物礁的探井成功率从中方接手前的33%提高到现今的100%。
30-33

地震反射同相轴畸变的正演分析方法——在阿姆河右岸区块的应用

摘要:针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目的层沉积相带变化和上覆盐膏层受挤压变形引起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畸变问题,为减少解释的多解性,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并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设计了坡折带相变区和中石膏受挤压变形两类地震地质模型。在波动方程理论的指导下对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了各类正演结果的地震响应特征,并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了比较,为坡折带相变区的层位标定及对比追踪找到了确实可信的理论依据。分析认为:盐下部分同相轴错断是中石膏层变形所引起的断裂假象。该模型正演结果较好地解决了研究区解释中对比方案难以确定的问题,为开展下一步的解释工作奠定了基础。
34-36

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成藏模式初探

摘要:采用将周公山重点气藏解剖与区域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的特殊性、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析认为:玄武岩在川、滇、黔广泛分布,研究区内其厚度为40~500m;玄武岩的多期溢流,造就其纵向上的多旋回性和各旋回顶部的溶蚀孔洞发育,发育的裂缝勾通孔洞构成了良好的渗流网络体系;气组分、同位素分析和亲缘对比研究结果认为,玄武岩天然气组成与震旦系和上三叠统气迥然有别,下二叠统是主烃源层,上二叠统相变为煤系地层区可能也有所贡献,燕山中晚期为生、排烃高峰期,也是玄武岩古油气藏的形成期,强烈的喜山运动使全区构造定型、油气重新调整并趋多样化。周公山—毡帽山区块应以寻找构造气藏为主,该区以东应着力于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工作。
46-49
天然气工业杂志开发工程

现代产量递减分析基本原理与应用

摘要:近期国际上出现了利用油气井日常生产数据通过"递减曲线典型图版拟合法"计算储层储渗参数的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技术,这为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系统阐述了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Arps、Fetkovich、Blasingame、Agarwal-Gardner、NPI及FMB递减曲线典型图版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主要功能,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不同类型油气井、不同阶段生产曲线的标准化,为利用大量的日常生产动态数据定性和定量分析油气井储渗特征提供了手段。与不稳定试井相比,该方法成本低、资料来源广泛,但由于是基于不稳定试井的基本思想发展而来的,生产动态数据录取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还不能代替不稳定试井分析。
50-54

水平井探测半径及其计算方法

摘要:目前,油气井探测半径的计算方法均是针对直井,对于水平井测试或生产过程中的探测范围的研究较少,而水平井探测范围又是评价井控储量大小、确定水平井对油气藏的控制程度的重要参数。水平井在生产时仅在近井地带与直井的渗流方式不同,而在远处均为平面径向流动。据此,可以将水平井的渗流问题转化为虚拟直井的渗流问题,利用前人将水平井段简化为拟圆形生产坑道的设想,借鉴直井探测半径定义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水平井探测半径的概念,并将水平井探测半径的问题转为虚拟直井探测半径的问题,解决了水平井探测半径的计算难题。运用该方法可以优化油气藏水平井设计,并根据生产动态实时评价水平井对储量的动用程度、正确评估水平井开发的技术优势。
55-57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推导

摘要:物质平衡方程可在早期计算气藏的储量以及预测气藏的生产动态,而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气藏类型,在其气体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地层中会发生反凝析现象,形成气、液两相,而且储层孔隙及地层水的压缩系数随压力的改变变化也很大。因此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与常规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基于摩尔量守恒的原理,推导了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通式,描述了气藏弹性能的释放过程、岩石颗粒的弹性膨胀作用以及地层束缚水的弹性膨胀作用,并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实际异常高压凝析气藏中,从储量计算的结果来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58-60

射孔冲击载荷对作业管柱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超深井射孔完井常采用射孔、测试、酸化三联作工艺技术,作业管柱通常包括射孔器材、封隔器、测试工具等井下工具,射孔瞬间形成的动态载荷对作业管柱产生影响,可能使射孔管柱发生弯曲、断裂等。为此,采用理论经验公式和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并结合有效的动态载荷对射孔管柱加载冲击载荷进行动力学模拟分析,开展了不同射孔管柱长度、管柱厚度以及距离约束端长度等管柱力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作业管柱长度越长、射孔厚度越厚、距离约束端长度越长其有效应力越小,整个井下管柱系统越趋稳定。通过射孔冲击载荷对作业管柱的影响分析,总结出了有效缓解射孔管柱冲击的方法,减少射孔工程井下事故,从而提高油气井射孔完井的安全。
61-65
天然气工业杂志钻井工程

阿姆河右岸区块地质特征与钻井设计

摘要:针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原钻探的190余口探井中,工程报废井40余口,干井、水井等地质报废井70余口,探井气井率仅占1/3的现状,正确认识阿姆河右岸地质特征,科学合理地钻井设计与钻井施工,提高钻井成功率和气井率,是阿姆河右岸项目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对卡洛夫组—牛津阶组气层储渗特征与几何形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卡洛夫组—牛津阶组储层类型主要为堤礁相块状高孔渗储层、点礁相透镜状中—高孔渗储层和滩相层状中—低孔渗储层,应根据不同储层类型设计水平井、大斜度井和直井,以提高单井产能。并建议开展麦捷让等构造老井挖潜研究,筛选1~2口井进行修井、酸化或压裂等老井挖潜改造,获气可能性极大。新的钻井设计不能效仿原来部分井使用钻井液密度过大导致储层损害的做法,而应把该类不当做法视为勘探失败的教训,结合新的钻探成果认真地归纳、总结出符合该区地质特点的方法。
73-76

普光气田气体钻井集成配套技术新进展

摘要:气体钻井在钻井提速、防漏治漏、发现和保护油气层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国内勘探开发的一项实用性先进技术。为此,介绍了气体钻井集成配套技术,包括空气锤及配套钻头研制、雾化钻井(雾化基液的基础配方:雾化剂为0.1%~0.3%、抑制剂为0.3%~0.7%、气雾稳定剂为0.05%~0.15%、增黏剂为0~0.15%、固结剂为0~1.5%)、泡沫钻井、空气钻井燃爆监测预警、空气钻井取心以及气体钻井钻具失效预防技术现状及取得的进展。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延长气体钻井使用井段技术和用气体钻井发现和提高油气井产量技术是气体钻井今后发展应用的重点和方向。
77-80

非常规超深井井身结构在LG61井的应用

摘要:四川盆地北部LG西区地质情况复杂,以二叠系为目的层的井深度一般都在6000m以上,地层压力高,钻井液密度均在2.00g/cm^3以上,喷漏显示频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LG61井采用非常规的超深井6开制井身结构,LG61井设计井深6690m。主要采用了如下的钻井工艺技术措施:①小井眼采用特殊小接头88.9mm钻杆,以提高强度;②在小井眼井段,采用了PDC钻头,保持适当的钻压和转速,严格控制扭矩;③在确保井控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钻井液密度;④219.1mm、168.3mm、114.3mm套管均采用高强度耐腐蚀无接箍套管(尾管悬挂),小间隙防气窜固井技术;模拟套管刚度特殊通井,经比较套管与钻柱刚度与外形尺寸,摸索出一套非常规井身结构的通井钻具组合,确保套管在小间隙情况下,顺利下至预定井深。该套成功的钻井技术为同类非常规超深井井身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供了借鉴与参考。
81-83

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层胶质水泥堵漏技术——以川东地区蒲005-2井为例

摘要:针对川东地区蒲包山构造三叠系嘉陵江组地层压力系数低、漏失井段长、漏层和水层同时存在等复杂钻井难题,提出利用胶质水泥堵漏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思路:①将水泥浆与钻井液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胶质水泥浆,降低水泥浆密度和凝固强度,提高堵漏成功率;②在钻井液中加入氯化钙,以调节胶质水泥浆稠化时间;③施工前做好胶质水泥浆的配方比例;④用高浓度膨润土浆为隔离液,减少地层水对堵漏浆的稀释;⑤施工中,使胶质水泥浆至少2/3进入漏层,对整个裸眼段彻底封堵;⑥用两台水泥车配合施工,通过调节水泥车排量来实现配方比例;⑦施工结束后,适当缩短候凝时间,控制水泥塞强度,避免钻水泥塞过程中钻出新井眼。将上述措施应用到蒲005-2井获得了成功,为解决川东地区浅层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型井漏问题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84-86
天然气工业杂志集输工程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在罐罐岭地震断裂带的敷设

摘要:西气东输二线甘肃段输气管道与罐罐岭地震断裂带有1处相交。天然气长输管道在通过地震断裂带时,若遭遇高于该地区基本烈度的地震将会造成管道断裂、屈曲失稳及拉断等损坏。为此,阐述了地震断裂带处管道设计及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介绍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通过罐罐岭地震断裂带时的敷设技术。通过不断调整设计,优化了线路与断裂带的交角,并对管道壁厚等参数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分析,在国内首次采用了X80HD2大变形钢管,以便在遇到地震影响时避免或减少管道破坏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为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强化了抗震、防震设计理念及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92-94

西气东输二线X80钢管焊缝疲劳寿命分析

摘要:输气管道运行过程中,输气量的变化会导致管道承受一定的波动压力,造成管道发生疲劳损伤,从而威胁管道的安全。通常在管材疲劳寿命测试和分析中尚未考虑置信度和安全概率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管道可靠性评估的需要。为此,通过对管道焊缝材料进行疲劳实验,采用单边容限分析方法,同时考虑安全概率和置信度要求,建立了不同安全概率下西气东输二线X80钢管焊缝的疲劳寿命曲线;根据管道输气量不均匀系数,建立了管道的应力谱;在此基础上利用损伤累计原理评估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焊缝疲劳可靠性寿命。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寿命周期内,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不会发生疲劳破坏。该方法可以为管道疲劳寿命分析和可靠性评估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