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气工业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Gas Industry

  • 51-1179/TE 国内刊号
  • 1000-0976 国际刊号
  • 3.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气工业是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要闻信息、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经济管理

天然气工业 200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气工业杂志本期视点
中国西北地区古生代油气前景分析1-8

摘要:中国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以西、昆仑山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60×10^4km2。区内发育60多个沉积盆地,总面积达130×10^4km2,约占全地区总面积的50%。从古生代沉积演化、烃源及成藏条件等方面论述了该区的油气前景和勘探领域。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油气勘探实践,认为该区古生界发育齐全、分布广泛,具有多时代多层段生储盖组合,成藏条件较好,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9-13

摘要: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在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0^12m3,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赋存在低、中、高煤阶中的煤层气资源各占30%左右。分别以国内高、中、低煤阶代表性的盆地——沁水、鄂尔多斯和准噶尔3个盆地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地质条件、资源丰度及勘探开发状况,认为煤层气资源规模开发要立足大型含煤盆地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含煤盆地展开。高煤阶煤层开发应以斜坡带的承压水区、滞留水区及相对构造高部位为目标区;中媒阶煤层生、储条件好,部署应避开甲烷风化带和断层带;低煤阶煤层开发应考虑具多种气源条件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

天然气工业杂志地质与勘探
东营凹陷利津——民丰地区中深层裂解气成藏史14-17

摘要:东营凹陷已发现的中深层裂解气主要分布在利津-民丰地区的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段储层中,其来源为洼陷区沙四下亚段烃源岩。以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的生烃史恢复为基础,结合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和天然气成藏地质背景,对该区中深层裂解气藏的形成时间和充注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津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烃源岩具有两期生烃过程,第一期以生油为主,第二期生成大量油气;沙四下亚段自下而上3套烃源岩达到生成裂解气的时期分别为东营组沉积初期、东营组沉积末期和馆陶组沉积末期;沙四下亚段储层具有两期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末期,以充注原油为主;第二期从馆陶组沉积末期开始,一直持续至今,该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馆陶-明化镇组沉积初期以充注原油为主,明化镇组沉积中期至今以充注裂解气为主;构造高部位地区仅存在第二期原油的充注。

东濮凹陷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18-20

摘要:东濮凹陷凝析气资源丰富,搞清其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对指导该区天然气勘探意义重大。通过解剖典型凝析气藏,综合分析凝析气成因类型、埋藏史与热演化史等资料,总结了该区凝析气成藏主控因素。综合考虑凝析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油气运聚输导体系及其组合特征,以及凝析气藏成因类型和油气分布规律,建立了“主控断层控浅不控深”和“气源断层深浅层双控”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凝析气运聚成藏模式。结论认为,构造发育特征,尤其是主控断层与深层烃源岩的接触关系,直接决定了凝析气藏的形成及分布。

轮南低凸起凝析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机制21-24

摘要:在蒸发分馏作用控制下,凝析气藏的形成将不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这是对经典生油理论中凝析气藏成因机制的一种重要补充。轮南低凸起奥陶系及石炭系发育大规模的凝析气藏,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凝析气藏中凝析油Rc在0.8%~1.0%(远低于热裂解成因Ro=1.3%的门限),凝析气为过成熟干气(回归Ro〉2.0%);同时,区内原油与干气的充注期相异,表明轮南地区的凝析气藏并非热裂解成因的产物。通过分析该区各层系凝析气藏流体性质及相态特征发现,轮南地区凝析气藏具有典型的蒸发分馏特征:下部(奥陶系)层系中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小,带有典型的油环;上部(石炭系)层系中凝析气藏的地露压差较大,以纯气相形式存在。石炭系的凝析油相对于下伏的奥陶系残余油具有密度较轻、饱和烃含量偏高的特征。结合该区烃源岩热演化、油气成藏时间、断裂活动史等成藏要素的四维耦合性剖析,结论认为:喜山期断裂泄压作用以及大量他源干气的侵入诱发了该区蒸发分馏作用的产生。

千米桥古潜山凝析气藏油气富集规律新认识25-26

摘要:为正确认识黄骅坳陷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石灰岩凝析气藏的油气富集规律,提高评价井成功率,加快油气开发评价进度,进行了以分析高产井控制因素为主线的综合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地层、构造、储层、成藏条件、含油气性等的系统研究,发现该凝析气藏的油气富集规律主要受以下7项地质因素的控制:构造位置、有利盖层分布区、岩溶发育带、风化壳发育带、断裂系统、地应力梯度、压力系统;并在地应力控制机理、裂缝分布规律研究等方面有所深化。在此基础上优选井位并实钻了2口评价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实钻效果,证实了对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石灰岩油气富集规律认识的正确性。

松辽盆地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岩相分析27-29

摘要:松辽盆地长岭1号气田是吉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气田,其中70%以上的储量位于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中。针对困扰气田开发的岩性、岩相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岩相标志识别、电测曲线分析、地震属性提取及波形分类等技术手段,建立了火山岩岩相模式并进行了测井相及地震相划分,获得营城组3个火山喷发旋回的岩相平面图,整体认识了该气田火山岩岩相在纵向上及平面上的展布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岩相对应的储层物性特点,指明了该气田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及有利部位,并对深层火山岩气薇的储层展布进行了探讨。

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潜力评价30-32

摘要:济阳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经历多次演化和生烃,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小成为勘探方向选择的关键。通过煤系烃源岩与热演化史等综合研究,评价了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潜力。结果认为:石炭-二叠系煤层属于好的烃源岩、暗色泥岩为中等烃源岩;二次生烃是其显著特征,经历印支期一次生烃、燕山期部分烃源岩二次生烃和喜山期二次生烃,喜山期二次生烃属于晚期生烃,有利于晚期成藏。坳陷内东营南坡、惠民南坡和沾化凹陷孤北地区等具有较好的二次生烃条件和较大的资源潜力,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区带。

大牛地气田盒3段富气储层反射模式及预测33-35

摘要:大牛地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3段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气藏,其高效开发的关键是储层预测和储层含气性检测。目前常用的地震解释方法能比较精确地预测砂体分布,但对砂体的含气性预测则缺少有效的手段。针对该问题,从主河道发育区是盒3段高产区这一地质认识出发,以“现象-研究-总结”的思路,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和完钻井产能统计的方法探讨了利用反射模式识别主河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总结并提出了河道下切式地质模型,间接实现了对盒3段主河道成因的高产区预测,实钻显示符合率在90%以上。

时频谱分析在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36-38

摘要: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能量、频率等方面都会衰减,尤其是在含流体储层介质中传播衰减会更加明显。为了能有效地提取出地震波含流体信息,利用时频谱分解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局部异常特征进行了储层预测。数值模拟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利用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含油气性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结果相吻合,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低渗透气层渗透率模型的建立39-41

摘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大量低渗透气层,不同层位孔渗关系不同,常规建模方法得到的渗透率不能代表储层真实情况,这给储层评价带来了困难。为了建立适合低渗透气层的渗透率模型,从反映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资料出发,通过对Thomeer模型的求解,找到了有效渗流孔隙与无效渗流孔隙分界点。该点反映了控制流体流动的主孔隙系统,代表了非润湿相完全占据有效孔隙空间时的状态。将岩心渗透率与该点交会,分层段建立了反映孔隙结构的渗透率模型。将新模型应用于实际储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模型精度较高,值得推广。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大牛地气田气层产能42-44

摘要:油气田在开发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储层产能的预测。而预测则主要基于储层的特征参数预算油气层在同一试采条件下的产出能力.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压力等,这些参数均来源于测井。测井资料在预测产能方面具有连续、准确、快速等优点,尤其在提供选层建议、快速求取产能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气层产能和测井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找到了产能的预测方法,即直接利用测井资料建立与产能间的关系,而不是利用解释的成果资料,这就避免了资料解释中带来的各种误差。最后,对实际井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的产能预测效果良好。

天然气工业杂志钻井工程
新型井下低频水力振动固井装置的研制45-47

摘要:油气井固井中如何抑制气层、高压水层环空水、气窜以及小环空间隙固井中怎样提高顶替效率等,一直是困扰固井施工的技术难题,并影响到后期增产作业和开发措施的实施。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振动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优化工作参数范围的确定和系统优化,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井井下低频水力振动装置。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①施加振动后能显著改变水泥浆水化进程,有效缩短初、终凝过渡时间,进而减轻胶凝失重的影响;②提高固井质量效果明显;③该装置的适应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普光气田固井质量评价难点与对策48-51

摘要: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气井固井水泥浆体系多样化。当水泥浆凝固时间较短时,采用声波变密度测井(CBL/VDL)的方法来检验固井的胶结质量时,由于水泥浆尚未完全胶结,水泥环与套管、地层的声耦合很差,使得套管波幅度大大升高,造成第一、第二界面的胶结质量很差的误判,水泥浆凝固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胶结质量差的错误判断。为此,提出在应用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进行固井质量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测井时间、地层岩性、水泥环隙、气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结合川东北地区固井质量评价规范,作出正确的质量评价,使声波变密度测井真正成为检验固井质量的有效手段。

天然气工业杂志要闻信息
中国石油油气田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51-51

摘要:2009年3月29日~4月2日.中国石油油气田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来油气田开发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金融危机形势下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部署了下一步油气开发的重点工作。

天然气工业杂志钻井工程
高压气井套管回接固井预应力技术52-53

摘要:针对套管回接固井质量不好,未能将尾管重叠段已经存在或潜在的窜流通道堵死,致使气井生产时井口带压的问题,回接固井作业时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回接固井质量问题。为此,通过增加回接管柱管内外静液柱压差、井口憋回压方式,在固井施工过程中通过液柱压强转换为作用在回接套管本体上的预应力,在水泥浆凝固时该应力就迫使套管贴紧水泥石,防止水泥浆凝固时管柱和水泥环微环隙的形成,提高固井质量。几口试验井的测井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固井技术措施行之有效,能够保证套管回接的固井质量。

后续作业对固井声波测井的影响及对策54-57

摘要:针对固井质量优良的井因后续作业后出现套管环空带压的问题,提出采用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改进现有水泥浆体系、固井施工工艺和后续作业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具体包括:运用预应力固井技术,克服水泥浆(石)的体积收缩;使用适当的旋转管柱和增大前置液的使用量来提高顶替效率;利用膨胀剂、纤维,稠化时间可调的柔性水泥浆体系来满足后续作业对固井质量的要求。试验表明,所采取的固井技术措施行之有效,能够保证固井质量,满足后续作业的需要。

矿渣MTC处理废弃钻井液机理58-60

摘要:废弃钻井液转化为水泥浆技术(MTC)是一种既满足环保要求又节约成本的好方法。为此进行了废弃钻井液成分分析、钻井液影响矿渣MTC性能等几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液的主要组成部分黏土中台有大量的SiO2物质。不仅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活性SiO2,促进矿渣MTC凝固体胶结,还能够与矿渣中水泥熟科水化产物Ca(OH)2反应,生成力学性能更好的低C/S(CaO·SiO2分子比)比的C-S-H凝胶;矿渣MTC抗压强度随着钻井液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钻井液中纯碱量的增大而增大;钻井液中黏土水化程度越高,矿渣MTC强度越大;黏土12h即可充分水化,矿渣MTC固井液的稠化时间变短,有利于提高固井液的防气窜效果,其耐高温性、耐酸侵蚀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