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气工业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Gas Industry

  • 51-1179/TE 国内刊号
  • 1000-0976 国际刊号
  • 3.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气工业是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要闻信息、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经济管理

天然气工业 2007年第S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序言-

摘要: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承办的“中国石油学会2007年成都物探技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0日至16日在成都召开。 会议主题为:西部复杂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技术;岩性油气藏的地震勘探开发技术。论文的内容涉及8个方面:①高陡复杂构造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②黄土、砾石覆盖区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③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④海上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⑤高陡复杂构造地震资料的高精度成像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⑥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⑦岩性油(气)藏地震预测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效果;⑧油气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这次会议的论文征集受到了全国石油物探界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论文183篇,经过专家评审,编入论文集169篇。其中:地震采集技术类28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类58篇;综合研究类83篇。现汇编成册,奉献给各位与会代表。2007年9月序言$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

民和盆地黄土山地区地震采集技术进展-

摘要:民和盆地地表及地下构造都异常复杂,地震单炮资料信噪比极低,制约了该区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针对该区特殊的表层结构和地下地质条件,通过优化激发因素设计、表层调查方法和静校正技术改进、多信息折直测线布设、高密度地震资料采集等多种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采集、静校正、处理联合攻关,推动了民和盆地黄土山区域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地震资料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库木塔克沙漠巨厚风成沙区三维地震采集方法及效果-

摘要:库木塔克沙漠地表起伏大、地形变化剧烈和地下不存在潜水面,给地震采集造成观测、激发和静校正方面较大的困难,因此以往沙漠区的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系统试验,优化观测、激发、静校正方法,采用组合激发、高覆盖观测提高资料信噪比;多线接收,少线滚动改善横向静校正耦合效果;利用深井微测井结合大炮初至反演控制沙漠区高速顶界面,拟合沙漠表层时深曲线求解静校正量,改善成像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

西缘逆冲断裂带黄土山地地震采集方法及效果-

摘要:以前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裂带地区多采用的多(宽)线采集方法,在盆地本部构造不甚发育的巨厚黄土山地区和低信噪比地区,对压制各类复杂干扰,提高剖面信噪比,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但多(宽)线观测技术还存在对复杂断裂构造静校正和处理成像困难,偏移成像精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单线小道距高密度空间采样观测系统采集的方法,根据断裂等构造的倾角计算出可以采用的邻道接收点组合叠加的线(面)元大小,以此计算出邻道组合叠加的最大步长,采用室内检波点去噪组合方法进行精细处理,更有利于搞好西缘逆冲断裂带等复杂区静校正工作,还提高了西缘高陡复杂断裂带的成像精度,获得了具有较高信噪比的地震剖面。

塔中碳酸盐岩勘探小面元三维地震采集设计方法及应用效果-

摘要:塔中沙漠区碳酸盐岩已成为塔里木盆地3个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目标之一。目前,在该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识别精度,为该区的油气开发准确提供井位。分析表明,实施小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是该区下一步的主攻方向之一。为此,提出了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和观测系统形式是进行小面元三维地震采集方法设计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其中,面元大小主要考虑缝洞体的偏移效果、实际识别精度要求及地震地质条件所限制的面元尺寸极限;可以利用以往地震资料及钻井、测井资料,估算噪音大小、不同缝洞储层的反射系数及处理预期效果,进行覆盖次数的量化设计;在确定上述两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面元属性分布及"采集脚印"深浅程度,最终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形式。利用上述理论确定了塔中地区的小面元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并进行了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复杂城区极浅目的层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及效果-

摘要:在城区面积大、地表条件复杂、主要目的层埋藏极浅、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障碍物遍布、人口密集等区域,野外采集资料的完整性难以保证,提高资料信噪比困难。通过设计特殊观测系统,利用高精度航片选线选点,采取炸药震源与可控震源联合激发,电钻打眼埋置检波器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填补了该区地震资料空白,满足了油田公司开展综合调查研究和增储上产的需求。实践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为大面积城区极浅目的层地震勘探提供借鉴。

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地震采集技术与应用效果-

摘要:由于山前巨厚砾石覆盖区地表及地下结构非常复杂,导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和静校正各个环节问题十分突出,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往往较差。针对砾石覆盖区地震资料采集问题,以2006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山前砾石区地震采集项目为例,提出了一套针对巨厚砾石覆盖区的地震采集配套技术措施,即利用地震波照明和CRP覆盖次数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针对砾石覆盖区表层结构特点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技术,以及基于初至波信息的近地表建模技术。结果表明:以上配套技术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提高资料信噪比。

高精度城市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摘要:中国东部老油田的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主要构造油气藏已基本落实,要实现油田持续发展,实现油田周边找油田,油田深层找油田的勘探思路展,必须加快探索针对富油区的复杂地表区(大型城市等勘探禁区)的勘探技术。为此,在中国东部老油区的大范围障碍物——城市(城区面积达到20km2以上的城市)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针对大范围城区的高精度三维勘探技术:基于复杂地表和深层目标的特观设计技术、基于高精度卫片的观测系统优化实施技术、近地表障碍物调查技术、城市地震勘探激发技术等,为类似地表区进行地震勘探提供技术参考。

地震勘探对炸药性能的要求-

摘要:地震勘探中炸药震源的地震信号主要是爆炸冲击波产生的,应力波在塑性带的演化最终决定了地震子波的主频,地震波的能量取决于塑性带的的半径大小。为此,对炸药性能进行了探讨,满足了地表勘探的需求。

阜康断裂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探讨-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一个地质条件复杂且油气资源丰富的富集带。在南缘东部的阜康断裂带地区表层结构复杂,横向速度、岩性变化大,解决静校正问题困难;地面障碍众多,激发、接收点布设困难;干扰严重,噪声发育,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针对这些问题,坚持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路指导,经过试验总结出几条行之有效的技术:解耦式的静校正技术,炸药源和可控震源联合激发及相位拼接技术,灵活的观测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确保采集到了高质量的山地三维地震资料。

川西砂砾卵石覆盖区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及应用-

摘要: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其地表巨厚的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卵石覆盖层,严重制约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提升,陆相深层与海相地层勘探难以取得突破。针对该区特殊的地表地震地质条件,以激发、接收两个环节为主要对象,开展了采集技术的研究。①在川西砂砾卵石覆盖区通过成井技术的攻关实现了深井、潜水面以下激发;②通过对炸药类型、激发药量、检波器类型、检波器组合及检波器埋置方式的试验和研究,总结出了"低阻抗炸药、饱和激发"的激发技术和"低自然频率检波器、宽频带接收"的接收技术。采用以上技术,在川西砂砾卵石覆盖区获得的采集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均较老资料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受松散砂砾卵石层的吸收和衰减作用,分辨率的进一步提升受到制约。为此提出了建议:开展"深接收井、潜水面埋置检波器"方法的试验和研究;开展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的应用进行提高横向与纵向分辨率的研究。

镇巴地区地震采集激发技术-

摘要:镇巴工区地处川、陕、渝三省(市)交界的大巴山腹地,山峦叠嶂,沟梁纵横,灌木丛生,地形起伏较大,悬崖峭壁遍布,灰岩发育。该区块不仅具有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的双重复杂性,同时面临着山地和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的双重困难性,对地震采集资料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其中激发方面的困难是第一位的。针对工区激发存在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宽线采集、综合表层结构调查等相应的技术对策,重点开展了封井效果、药型选择、激发深度、激发药量、激发方式、激发位置、激发岩性、表层产状的分析研究,根据分析对比结果,优选了最佳采集参数,并对处理提供了指导,得到的单炮地震记录,地震反射特征清楚,波组特点明显,剖面主频较高,频带较宽,与以往地震资料相比,其信噪比有了较好改善,地震处理剖面显示了较为丰富的地震信息,特别是在灰岩区显示出明显的地震构造格局。

黔中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激发效果分析-

摘要:从激发效果分析入手,重点剖析黔中碳酸盐岩裸露区激发地层、激发岩性以及激发介质特性、含水性等对激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决定其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层岩性物性特征(砂泥质含量、含水性等)的变化,改善碳酸盐岩裸露区激发岩性物性特征是提高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

环县—盐池黄土区地震资料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塬、梁、沟、坡并存是环县—盐池黄土区的典型地貌特征,地震波在厚达100~400m的黄土表层中能量衰减严重,复杂的地形使检波器难以按规则摆放,散射干扰压制困难,黄土中三个界面的存在又导致多次波的发育。根据此地形的变化情况,采用多井组合激发和双线接收,在虚反射界面之下4~5m处使用饱和药量激发的工作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地震波能量下传和干扰波压制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速度数字检波器加速中国多波地震勘探的进程-

摘要:首先对比分析了三分量模拟检波器和基于MEMS技术的数字三分量检波器在野外施工中的区别,强调了新一代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给多波地震勘探带来的巨大优势;然后结合大量采集项目的实例,以年代顺序回顾了多波地震勘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最后总结了当前多波地震勘探的特点,及其处理和解释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西西伯利亚丛林、沼泽三维地震采集方法-

摘要:2005年12月TNK-TYUMEN三维地震项目授标给BGP。该项目工区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工区夏季地表河流、沟渠纵横,森林、沼泽覆盖全区、地表腐殖层松软巨厚;冬季地表全部被冰雪覆盖。不同季节复杂的地表条件不仅带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时使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资料品质变化较大。本文总结了该项目在激发、接收、静校正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法,为BGP在不同季节、不同地表条件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三分量地震微测井技术在激发井深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三分量地震微测井技术可提供表层结构精细的横波和纵波及纵横波速度比等综合信息。通过将纵横波速度比分析应用到表层结构分析中,发现速度比参数与岩性的关系密切,与虚反射界面的对应关系较好,这是单纯纵波勘探无法达到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为激发井深定量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达到既提高设计精度又降低成本的目的。

水陆两季施工的采集实践-

摘要: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地震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受复杂地表条件的限制还存在较大面积的地震空白区。随着勘探进程的加快和采集技术及装备的进步,复杂地表(水域)地震勘探已提到议事日程。为此,通过开展水中表层调查及岩性录井工作,为逐点设计井深及静校正工作奠定了基础;针对水域施工特点,精细进行检波器选型,并对因不同施工季节、不同检波器接收对资料品质产生差异的原因、机理进行分析,逐步提出消除这些差异的方法,使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