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气工业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Gas Industry

  • 51-1179/TE 国内刊号
  • 1000-0976 国际刊号
  • 3.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气工业是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要闻信息、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经济管理

天然气工业 2005年第S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油气田形成条件探讨1-5

摘要:通过对龙门山北段L55地震测线的重新解释,结合区域地质研究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认为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有三大特点。一是薄层推覆构造体系使构造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复杂,下层相对简单,上层活动,下层相对稳定;上层有一定变质,下层不变质;上层破坏,下层保存好。二是上元古界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是本区最古老的生油层,具有强大的生烃能力。三是油气经多次由西向东运移,古老的生油层生成的油气可以在不同时间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圈闭中聚集成藏并接受改造或破坏,从而形成地表丰富的油气苗、沥青脉和油砂岩,推覆体下盘则可以形成油气藏。因而建议在勘探中抓住下盘,点面结合进行地震工作,同时建议重点勘探枫顺场潜伏构造和天井山—矿山梁构造东南翼的潜伏断裂构造。

川东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分析6-10

摘要:笔者研究范围为华蓥山以东、方斗山以西、温泉井以南的川东区块。川东地区历来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近年在川东北部渡口河地区的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又有了新的突破。采用现代含油气系统理论,将盆地中有效烃源岩、储集层、上覆盖层等静态的基本地质要素与圈闭形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动态的成藏作用纳入到统一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开展静态与动态紧密结合的综合研究,科学地阐明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较为系统地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浅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达到指出油气现今赋存部位的目的,进而指出勘探有利区带。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圈闭评价11-13

摘要:川西前陆盆地烃源丰富、储层发育、圈闭数量多、保存条件好,具备大中型气田的形成条件,是四川盆地内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已钻圈闭占总圈闭数的41%,已探明资源仅占总资源的5%左右。因此,勘探潜力还很大。在圈闭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构造圈闭进行综合评价、分级、排队,结合天然气有利区带等资料,优选出了出江、桑园镇西、南山等5个有利的勘探目标。

川东嘉二~2层粒屑滩成滩方式及气藏分布规律14-17

摘要:川东嘉陵江组嘉二2层沉积环境是局限海台地蒸发相,沉积水体浅,水动力能量弱,其粒屑滩的成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局限潮下变浅成滩,形成铁山、复兴场等气藏;二是潮坪膏盆边缘成滩,形成黄草峡、麦南等气藏。嘉一至嘉二期,川东地区继承了飞仙关末期的沉积构造格局,呈现北低南高的沉积环境(只是地势更加平缓),因而在川东地区的中北部,一般为局限潮下变浅成滩;而在川东中部及南部,则形成膏盆边缘滩。

大兴西—名山地区沙溪庙组储层综合预测18-20

摘要:大兴西构造以西至名山向斜。沙溪庙组储层由于含油气导致层速度有所下降,与泥岩没有一个明显的速度差。文章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描述,结合钻井测试等综合研究,指出沙溪庙组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测井响应具有低伽马、高时差特征。对自然伽马、速度及孔隙度进行了反演,其结果与已钻井符合较好,应用反演结果对储层分布进行了综合预测研究,指出大兴西构造、太平—百丈—月岗和车岭—牛皮场西北—青江堰南等地区为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供下一步钻探。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21-23

摘要:文章运用飞仙关组上覆地层的厚度变化来表征飞仙关组顶面的古构造面貌,通过逆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的差异研究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相关圈闭形成的先后顺序,结合川东北地区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对川东北飞仙关组构造演化影响最大的是早印支运动、中燕山运动、早喜山运动。早侏罗世末(沙溪庙组沉积前)飞仙关组古构造形态与储层沥青分布表明,飞仙关组古油藏大致的分布范围与铁山坡—渡口河—罗家寨这一近NW向的古构造高带基本一致。通过飞仙关组构造演化与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的热史、生烃史的配套关系研究,认为最接近生气高峰的晚侏罗世末的古圈闭是最可能的古气藏。

铁山坡—五宝场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成藏条件——条件概率研究在勘探中的应用24-27

摘要:铁山坡—五宝场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成藏地质模型为飞仙关组沉积早—中期中高能带建造鲕粒粒屑灰岩(A)→飞仙关组沉积晚期准同生期白云化(B1)→印支期区域地下水溶蚀(B2)→燕山期油气充注、喜山期油气聚集成藏(B3);其成藏条件概率数学模型为P(AB1B2B3)=P(A)P(B1|A)P(B2|AB1)P(B3|AB1B2);据此研究建议勘探目标;从1999年开钻铁山坡1井,在目标区钻探圈闭获气藏率达75%。

低孔渗砂岩储层基质物性下限确定方法研究——以川中LA构造沙一段油藏为例28-31

摘要:川中LA油田沙一段油藏为无边水、底水的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单井测试日产原油在几吨至上百吨之间。储层具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产层段孔隙度一般在3%~6%之间,平均3.9%;渗透率集中在1.0×10-4~1.0×10-3μm2之间,平均2.64×10-4μm2。静态、动态资料及机理实验研究均反映出其储层类型为裂缝—孔隙型。本文在常规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性采用了核磁共振、渗流能力模拟、岩心产能模拟等实验方法,明确了该油藏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基质孔隙度为3%,基质渗透率为0.17×10-3μm2,为储量计算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也具重要意义。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32-34

摘要:常规测井在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如高阻(低矿化度)水层、低阻油气层方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DSI)可以获得可靠的纵波、横波时差和纵波能量等地层信息。当地层含气饱和度增大时,纵波时差增大,横波时差保持不变,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减小,纵波能量及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减小。通过计算干岩石骨架和湿岩石的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与测量值相比较,如果储层完全为气所饱和,则纵波时差曲线值与测井曲线值有差异;如果储层完全为液体(水或油)所饱和,则湿时差曲线与测井曲线基本重合。利用上述技术方法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性质,较常规测井有了显著的进步,准确性更高。近年来在四川复杂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实践证实,上述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是可行的,较其它测井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压力交会法确定ZG气田石炭系气藏气水界面35-37

摘要:含气面积的精度对天然气储量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确定含气面积最主要的工作是划分含气边界。Z1井和Z2井的石炭系分别为气层和水层,而压力系统分析表明ZG气田石炭系气藏是同一压力系统的气藏,Z1井、Z2井的石炭系处于同一压力系统内,此类气藏能用气、水井压力交会法准确确定气、水界面。气、水井压力交会法预测气水界面的原理是基于同一压力系统的气层与水层区域内,其压力梯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气水界面处气、水层的压力相等。文章利用Z1井、Z2井测试所得石炭系的地层压力及气、水分析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气柱方程和水柱方程,进而联解方程求得ZG气田石炭系气藏的气水界面海拔为-3506.34m。

川东地区南门场构造中段构造特征分析38-40

摘要:四川盆地东部南门场构造具有川东高陡构造的普遍特征,地面地质条件恶劣,地腹构造相当复杂,地震剖面在构造顶部成像困难。因对其构造主体部位构造特征认识模糊,导致勘探进展缓慢。现利用构造中段主体部位两口钻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门2井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倾角、井斜数据及邻区钻井的对比资料,以地震剖面为背景,尽可能精确地恢复了门2井区的地腹构造形态;这一构造模式较为接近钻井实际情况,可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新的参考。

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41-44

摘要:四川盆地侏罗系第一口工业气井于1977年发现,自此四川盆地掀起了对侏罗系的勘探和研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在平落坝、大兴西、新场、白马庙等地区发现了侏罗系气藏。然而,由于勘探程度低和研究的滞后,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至今没有评价。鉴于此,笔者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从层序地层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此推动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研究及勘探。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12个三级层序,进而总结出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进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度由弱到强这一阶段期间的产物,退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烈阶段的沉积作用产物。逐一分析了各层序的特征。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研究45-48

摘要: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异常高压有其特有的分布规律,目前上三叠统异常高压的成因机制归纳起来有4种欠压实作用、生烃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脱水增压作用、构造抬升作用。不可否认,上述引起上三叠统地层增压的作用在局部范围内客观存在,但这几种成因机制难以确切地解释这种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有些方面还存在矛盾。文章通过对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的沉积、成岩作用及构造断裂活动的分析,认为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异常高压的这种分布特征是由两种主要的地质作用所控制一种是中侏罗世沙溪庙组的快速堆积作用;另一种是断裂构造活动的释压作用。即地层高压区是由沙溪庙组最大沉积厚度分布区(坳陷区)和断裂构造欠发育区联合控制。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法研究49-53

摘要:目前对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宏观(孔渗参数)和微观(孔喉结构)静态参数的统计方法。但这类方法在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跨区带储层分类评价的研究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反映出其片面性。文章针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将储层环境因素(地层压力)对储层储渗性能的影响以参数的方式定量化融入储层评价中,结合储层的储与渗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考虑,提出了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综合评价的新方法。实际资料分析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吻合,适用于跨区带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的对比评价,也可对新区储层储渗性能作出判别,为工程作业提供依据。

川西地区GJC构造须四下亚段的储集特征54-56

摘要:GJC构造须四下亚段油藏是目前川西地区甚至四川盆地在上三叠统所发现的惟一油藏,通过对其储集层段作铸体、电镜扫描、阴极发光、压汞等特殊分析鉴定和孔渗饱等常规分析化验,明确了须四下亚段的岩性以中粒或细粒岩屑砂岩、长石岩屑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主要为一套辫状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沉积;孔隙以粒内溶孔和杂基内微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岩、残余粒间孔、超大溶孔及特殊的粒缘孔;孔隙结构为小孔微候;微裂缝发育,提高了GJC构造须四下亚段储层的储渗性能;须四下亚段储层是低孔低渗孔隙—裂缝性储层。

大池干井、黄草峡构造嘉二~2储层预测57-58

摘要:近几年,在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和黄草峡构造上,池57井、草31井都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嘉二2获得高产工业气流。为了在嘉二2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有必要搞清川东嘉二2储层的地质、测井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但嘉二2岩性变化大、储层薄的特点给储层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池57井和草31井的测井资料的分析可知,嘉二2岩性在石灰岩、白云岩及石膏之间变化,而其储层主要发育在白云岩中,厚度为2~15m。对过池57井、草31井的2条地震测线做Strata速度反演和DCI密度反演,分析结果可知2条测线的密度反演剖面要好于速度反演剖面,与实际地质、测井情况更加吻合。根据川东嘉二2储层声波变化不大,而密度相对围岩要小的特点,文章提出用Strata速度反演与DCI密度约束反演联合识别川东嘉二2薄储层的方法。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59-61

摘要:龙门山北段推覆体构造带的隐伏断层前锋构造带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研究认为储集层的空隙类型主要有3种原生孔隙、2种次生溶蚀孔隙、2种溶蚀孔洞、3种裂缝以及2种喉道。并认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溶蚀孔洞是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是天然气的有效储集场所。裂缝是重要的渗滤通道。储集类型有4种,以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要的储集类型。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分布在该段的中上部位,具有储层发育段数多、累厚大和裂缝发育的特点,孔隙度大于3%的有效储层累为24.15m,占砂糖状白云岩厚度的56.08%,且中低孔渗段储层中夹有高孔渗段储层。储层在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是,栖霞组二段砂糖状白云岩储层的平面展布呈椭圆型,西宽东窄,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面积大,达2276.4km2。储层发育最好的区块是0号与1号断层之间、1号与2号断层之间以及2号与3号断层之间所夹的推覆体岩片,砂糖状白云岩厚度在30m以上。

川西南部地区须二段储层预测技术研究62-65

摘要:文章针对川西南部地区须家河组储集体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进行了速度反演、自然伽马反演、孔隙度反演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各种方法试验,寻找出一套适用、有效的砂岩储层预测技术。采用速度反演、辅以自然伽马反演有效地预测储层的有无;利用孔隙度繁衍和量化技术计算出储能系数,查明储层的厚薄和好坏。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于重点区块“邛西—灌口”地区,有效地预测了须二段上部和中部的砂岩储层,分析该工区储层平面分布规律,指出了储层有利分布区,这为寻找新的含气区和天然气储量计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