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气工业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Gas Industry

  • 51-1179/TE 国内刊号
  • 1000-0976 国际刊号
  • 3.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气工业是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气工业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要闻信息、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经济管理

天然气工业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深盆气勘探开发前景与对策1-3

摘要:中国不少盆地或地区具备深盆气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勘探已发现大型深盆气气田.6个盆地(凹陷)深盆气的远景资源量初步估算可达100×1012m3.国外研究及勘探经验表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勘探开发的有效资源量只占远景资源量的10%~20%,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可利用的有效资源量占远景资源量的比例会不断有所提高.欲有效勘探开发国内深盆气资源,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①深化深盆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的研究;②建立和完善针对薄层致密砂岩气层的横向预测技术;③钻探中采用保护气层的欠平衡钻井和防污染措施,开发上重点发展分层压裂、多层合采和低成本的开发技术.

低效气藏资源特征及高效开发战略思考4-6

摘要:我国天然气总资源量构成中有着相当数量的低效天然气藏资源量,后者储量约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70%.这些天然气在储量的级别上大多隶属于基本探明的Ⅲ类储量,且在各盆地的分布极不均衡,同时还具有地质因素复杂、储量级别低、储量丰度低、气井产能低等特点.要开发利用好这些低效的气田或气藏,在技术和经济层面上都有着较大的难度.但低效气藏毕竟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开发:第一必须做好开发早期的地质研究,搞清其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开发采收率;第二对低效气藏应做出客观可行的评价,分析低效气藏中相对高效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差中选优;第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同步持续发展, 以持续的方式使用低效天然气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

中国南方油气晚期成藏勘探实践及讨论7-9

摘要:近50年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中国南方古生界的油气藏以晚期成藏最具工业价值.此一晚期成藏具有多期改造、破坏及重建的过程,多以后期改造和重建为主.后期改造主要包括重建封闭体系和油气相态的转化;重建的晚期油气藏则可能是不同成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油气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聚集的结果,威远气田便是晚期成藏的典型代表.中国南方晚期油气成藏的决定因素是油气供给与构造的匹配关系,依此可划分出早生晚成型、晚生晚成型及重建型3大类.目前,重建型的晚生油气藏应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重要目标.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沉积相及其勘探潜力区研究10-12

摘要: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的研究成果,寻找下二叠统潜在的、有利的勘探领域.大量的实钻、野外调查资料及研究成果表明,下二叠统主要的储集岩为粗结构、质纯的粒屑碳酸盐岩,而这种储集岩主要形成于滩相沉积,即下二叠统有利的储集相为滩相,它控制着下二叠统的储层发育.通过沉积相研究,认为下二叠统滩相主要分布于川西-川南的沿盆地边缘的弧形地带.由于川南地区(泸州-宜宾一带)下二叠统的勘探程度已较高,故认为今后下二叠统的重点勘探领域应在川西前陆盆地地区.

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地区N2^3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13-16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地区上第三系狮子沟组(N23)生物气及其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生物气成因模拟实验结果,利用盆地模拟系统,确定该层段生物气资源潜力,明确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狮子沟组气样组分中甲烷含量为98.01%,乙烷和丙烷含量极低,δ13C1值为-67.3‰,δ13CCO2值为 -13.7‰,为生物气的特征; 而N23层段稳定快速的沉积/沉降、沉积时寒冷的气候条件和高盐度的水体环境为生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有机质类型以Ⅱ2(腐泥腐殖型)和Ⅲ(腐殖型)型为主,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0.36%;盆地模拟结果表明本区N23层段生物气生气强度一般为(1500~9 000)×106m3/km2,初步估算生物气地质资源量为4267×108m3.2001年在本区的伊克雅乌汝构造钻探伊深1井,于N23层段首次获得生物气工业气流,并上交预测储量295×108m3,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长岭凹陷地热史模拟17-20

摘要:盆地属中生代时期发育的断坳叠置型盆地.长岭凹陷经历了隆起阶段、断陷发育阶段、坳陷发育阶段、萎缩阶段.在盆地地史模拟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热史参数,建立热史模型,进行盆地地热史模拟.根据地层温度,Ro值,包裹体均一温度,孢粉颜色,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实测值来校正热史参数.模拟结果表明:主要烃源岩青山口组高地温场延续时间长,但强度不断下降.在65 Ma时,经历了最高古地温.温度一般在110~120℃之间,最高为150℃.现今,其地温梯度以3.0℃/100 m为主,地温在40~120℃之间.青山口组以生油为主,同时有少量伴生气,主要生烃期在65 Ma以后.

油气评价系统中圈闭地质模型探讨20-23

摘要:油气评价系统中传统圈闭地质模型建立时的"生、储、盖、运、圈、保"可以分成三个层次:①圈闭获得油气的能力;②圈闭的储集能力;③圈闭的后期保存条件.这三个层次构成圈闭地质建模的"三要素",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其侧重点不同.在对圈闭模型参数赋值、计算得到圈闭含油气性系数的基础上,结合圈闭可靠性评价结果,便可以得到圈闭的成藏系数或圈闭的地质风险系数.

东濮凹陷文留构造CO2气藏地化特征及成因分析23-25

摘要:论文探讨了文33块天然气中CO2气及有机气体的成因.文33-204井CO2含量高近80%、碳同位素值重δ13CCO2为-9.0‰,CO2同位素指示介于有机成因与无机成因之间,与同区块高部位CO2含量低的其他井天然气同位素差别大,伴生的烃类气体组分与碳同位素表现为油型湿气特征.综合研究认为,文33块含二氧化碳高的文33-204、文269、文269-1的天然气中有机组分与CO2是不同源,有机组分来源于下第三系泥岩地层,CO2气体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的煤系地层,同区块而CO2低的天然气,有机组分与CO2为同源的,均来源于下第三系泥岩地层.

准南西部地层超压分析26-29

摘要:文章对准南西部地区异常高压的表现,从钻井显示、测井响应(包括特殊测井)及试油结果作了详细描述.对异常压力的产生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造成异常高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是区内多套泥质岩造成的欠压实及构造挤压产生的压力过剩.准南西部地区超压封存箱南缘封隔板为霍玛吐前锋断层,箱体的北缘封隔板由储层中的相变致密带所构成;东起呼图壁构造,西至四棵树凹陷.在封存箱内没有烃源生成情况下,超压封存箱不利于油气的运移,必须有油源断裂才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呼图壁气田及西部的卡因迪克油藏均位于常压地层内.

非洲区域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29-33

摘要:非洲是岗瓦纳大陆的核心部分,其区域石油地质基本条件与岗瓦纳大陆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早古生代撒哈拉地台及其以北的古特提斯被动陆缘发生、发展与沉积控制了北非油气的区域分布.中新生代岗瓦纳的肢解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形成与发展控制了东、西海岸内为诸盆的区域石油地质条件以及内陆裂谷系的油气前景.主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为陆缘多旋回复合盆地、被动陆缘裂谷-拉分盆地及三角洲盆地和内陆裂谷盆地等.非洲的盆地按时代及类型可划分为5大区带:即北非(含阿特拉斯山)、西海岸、东海岸、内陆裂谷系、内陆坳陷群.其中北非是非洲勘探成熟区及油气的主要产区,西海岸是勘探热点及快速成长区,而内陆裂谷系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34-36

摘要: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是鲕粒灰岩云化后的碳酸盐岩储集体,孔洞缝发育,储层段中含有泥质、膏盐夹层,储层具有低速、低伽马、低阻抗的特征;泥质层具有低速、高伽马、低阻抗特征;而膏盐岩具有低速、低伽马、高阻抗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通过地震预测的方法从复杂的围岩中检测鲕滩储层,进而指出天然气的高产区带.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终于寻找到了一套预测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行之有效的技术.即采用速度反演、辅以波阻抗和伽马反演有效地预测储层的有无;利用孔隙度反演和量化技术计算出储能系数,查明储层的厚薄和好坏;在储层段利用AVO技术得到的碳氢剖面可以判识储层是否含气.这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井眼径向声波层析成像算法研究36-39

摘要:为解决在单孔声波测井中全波测井和变密度测井等方法不能直观揭示径向介质分布情况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井眼径向层析成象技术.采用离散图像重建技术,将井眼径向层析成像问题经过线性化处理后可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其方程组一般是病态、无精确解的.为此,文章探讨一种求解任意线性方程组的迭代算法,并证明了其算法的收敛性,它不仅避免了矩阵求逆,而且对于任意一组初始值均可收敛.经过全局异常识别、局部异常识别和层状异常识别等典型类型的数值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处理射线数据不足的情况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其算法简单、实用.

致密泥质砂岩储层的物性预测方法及应用40-43

摘要:在边际油气田中,泥质砂岩致密油气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泥质砂岩致密油气田的储层物性预测是该类油气田高效开发的瓶颈问题之一.泥质砂岩致密储集层的储层岩石泥质含量高、粒径小、变化大,由于渗透率特别低,难以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岩心分析,测定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相当困难,而且不准确;同时,由于泥质含量很高,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都很低,各项参数与测井数据的相关性变得很差,甚至不敏感;由于水动力变化剧烈,储层平面非均质强,在进行储层物性的平面预测时,井间外推插值不准确.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供了一套系统实用的解决方法.首先,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获得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值;之后,应用改进了的遗传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高精度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对井点测井数据进行逐点解释;最后,利用分形克里格技术对储层参数进行井间外推插值.将这套方法用于某油气田的储层参数预测,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考虑气井排液的节点分析方法及应用43-46

摘要:气井井筒流动是一降温、降压过程,如果产量过低就可能产生井底积液而影响产能.文章以部1-2井为例,以压力校正后的二项式产能方程作为流入动态方程、气井垂直管流方程作为流出动态方程,绘制了从原始地层压力到废弃地层压力之间的流入动态曲线及不同井口油压的流出动态曲线.对气井排液临界产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管尺寸是影响临界流量的最敏感因素,对于低产气井,使用小油管生产是非常有意义的.将气井排液临界产量曲线绘入节点分析图中并相互结合以确定气井在整个开采过程中的合理产量,方法直观、实用.

应用漏斗粘度计测定塑性流体的流变参数研究47-49

摘要:为使各类流体能应用漏斗粘度计测量其流变参数,研究不同流体流动时间与流变参数的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从塑性流体的本构方程出发,建立了非恒定静液柱作用下,该流体垂直下落的流动规律及其管嘴流动时间与流变参数及摩阻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计算漏斗粘度计中塑性流体的流变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同样采用幂律流体等比例下降的多点式测量方法及其相关的试验数据,较简便地求解出塑性粘度和动切力的具体数值.文章最后应用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测量和计算动切力和塑性粘度的步骤和过程.

东安1井井漏的启示50-52

摘要:日益严重的井漏问题,既影响钻井进程,又给勘探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利用测井资料对川东地区出现的井漏现象进行了分类总结,并从地质、测井等方面剖析了东安1井井漏原因.分析认为:在进行井位的前期论证中应充分利用测井、地震资料对钻探区域可能的漏失层段进行孔、洞、缝的预测,同时加强前期地层压力、地应力的研究工作.由于井漏问题涉及学科面广,难度大,尽可能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钻井工程中井漏问题势在必行.

地层坍塌压力的测井预测研究57-59

摘要:地层坍塌压力剖面的准确确定,对于井眼稳定和安全钻井至关重要.文章在建立了地层坍塌压力计算模型之后,着重研究了如何从测井信息中准确提取模型中所涉及的岩石力学参数.将该法应用到罗家寨构造LJ2井等多口井的测井资料精细解释处理中,计算出该井不同井深与不同层位地层坍塌压力及保持井壁稳定的泥浆密度.此结果应用到实际钻井中,效果良好,且实用性强,为该地区科学钻井提供了合理的泥浆密度设计依据.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60-63

摘要: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提高,钻井的复杂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为了获得良好的钻井效益,应加强钻井、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科的交流,尽可能多地使用钻井、地质、地球物理测井的相关资料.文章描述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即可以将已钻井数据、待钻井设计数据及其与之相关的力学、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紧密地结合,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形象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钻前设计、钻进监测、钻井事故预测与处理及钻后分析中,有效提高钻井人员分析复杂数据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速他们与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提高钻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