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社
分享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 国际刊号:1001-6880
  • 国内刊号:51-1335/Q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07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1
  • 综合影响因子:1.232
期刊级别: 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佩氏灵芝中三个新三萜

摘要: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佩氏灵芝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合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petchinoids A-C(1-3)、2,5-二羟基苯乙酮(4)和银桦内酯(5)。其中化合物1-3是新化合物。
1-4

西藏芽孢杆菌XZ7中Amicoumacin类抗生素的分离鉴定与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采用UPLC-DAD-MS分析发现西藏当雄土壤来源芽孢杆菌XZ7发酵液中的Amicoumacin类化合物,并利用反相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发现的3个Amicoumacin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Bacilosarcin A(1)、Bacilosarcin B(2)和Bacilosarcin C(3)。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MIC=4-16μg/m L);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HepG2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抑制作用最强,IC_(50)值为2.8μM。同时,化合物2对MCF-7和He La肿瘤细胞也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IC(50)值分别为6.2μM和4.0μM。
5-10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以天然胰脂肪酶抑制剂齐墩果酸作为原料,设计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对其抑制胰脂肪酶作用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个全新合成的衍生物,齐墩果烷-28-β-内酯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50):16.4和18.5μmol/L)均显著高于齐墩果酸(IC50:87.7μmol/L),分别为齐墩果酸的5.35倍和4.74倍。齐墩果酸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属于混合型抑制,特别地,齐墩果烷-28-β-内酯转变为竞争型抑制。抑酶活性提高主要与胰脂肪酶形成的氢键数目及衍生物的疏水性有关。
11-16

以改性松香为交联剂的甲硝唑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分子识别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改性松香(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悬浮聚合法制备对甲硝唑(MNZ)具有特异选择性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MIPs)微粒。首先在以共沉淀法合成的Fe3O4钠米粒子(Fe3O4NPs)表面包裹油酸(OA)形成Fe3O4@OA NPs;然后,以模板分子甲硝唑、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交联剂改性松香、Fe3O4@OA NPs发生共聚合反应形成MMIPs。通过单因素实验对MMIPs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分析(VSM)、热重分析(TGA)和吸附实验等方法对MMIPs的形态、结构、磁性、热稳定性和分子识别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MIPs的粒径均匀,具有较强热稳定性,快速的磁响应性以及分子识别特异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MMIPs可快速将甲硝唑与样品基质分离,大大提高了样品前处理的实验效率。MMIPs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萃取材料,可以从化妆品样品中选择性分离和富集违规添加的甲硝唑,可应用于化妆品的安全检测。
23-29

平衡透析法考察豆腐果苷血浆蛋白结合率:种属差异研究

摘要:糖苷类化合物豆腐果苷在人与大鼠体内处置过程存在种属差异。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是决定药物整体分布、排泄、活性及毒性的重要决定过程。本文旨在应用平衡透析法评价蛋白结合率差异在豆腐果苷种属差异中的作用。研究采用HPLC-ESI-MS方法进行检测,并对试验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在试验中的四个浓度下,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在10.33%-11.03%,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在10.60%-10.98%。结果表明人与大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不是由蛋白结合率的差异所导致。这是有关豆腐果苷蛋白结合率相关研究的首次报道。
30-35

不同处理方法对白刺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白刺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通过热干、冷干、脱色等方法处理白刺多糖,从清除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还原力4个指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白刺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经热干、冷干及脱色等不同方法处理得到的白刺多糖,实验所得EC50值小于0.1 mg/m L,总体来说,与经冷干得到的多糖样品相比,热干所得样品抗氧化能力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热干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原因引起多糖活性部分丧失,由实验数据可知经过脱色的样品对清除羟自由基(·OH)和DPPH的能力较强,而对于氧自由基(O2-·)的清除和还原力有所下降,相反,未经脱色的样品对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较强,而对羟自由基(·OH)和DPPH的清除能力有所下降。结论: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与热干、未脱色的多糖相比,经冷干及脱色处理得到的白刺多糖表现出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尤其是对超氧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因此,白刺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运用于食品行业。
41-45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放线菌素D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考察从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放线菌素D粗提物中分离制备高纯度放线菌素D的工艺,以聚合物纳米微球为固相载体,对聚合物纳米微球型号、洗脱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立放线菌素D的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PS40-300(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为基质,粒径40μm,孔径300)纳米微球作为层析填料;以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放线菌素D粗提物为上样样品,用适量95%乙醇(V/V)充分溶解,上样量为0.5 g/100 m L,控制洗脱速度为5.0 m L/min,以65%乙醇水(V/V)洗脱,收集纯度95%以上的洗脱液,真空浓缩得到高纯度的放线菌素D。结果表明该分离纯化工艺,纯度与收率都较高,流程简单、可行,为该产品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46-49

不同品种葡萄干中糖类成分分析

摘要:采用衍生化后GC-MS和HPLC-ELSD对新疆产8个品种葡萄干中糖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溶剂对糖类成分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比对标准品在相同衍生化和GC-MS条件下的保留时间,8种葡萄干中共检出8种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蔗糖、肌糖、麦芽糖、半乳糖、D-山梨糖醇)。在乙醇浓度50%,料液质量比1∶8,温度80℃的提取条件下葡萄干中糖的提取率最高。建立了对葡萄干中含量较高的果糖、葡萄糖、蔗糖进行定量检测的HPLC-ELSD方法,方法线性良好(R^2〉0.9992),精密度(RSD)〈2.0%,回收率92%~109%。8种葡萄干中除索索外,总含糖量均大于690 mg/g,果糖和葡萄糖在各品种葡萄干的糖含量中均占主导地位。
57-64

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进行了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选择30%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作为满足漏槽条件的释放介质。按《中国药典》规定方法测定含不同稀释剂的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量,24 h体外释放累积量依次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己二酸二异丙酯〉辛癸酸甘油酯〉空白〉肉豆蔻酸异丙酯,说明不同稀释剂对小茴香挥发油贴剂的释放影响较大。Transcutol P的释放效果最好,24 h体外释放百分含量为64.16%,其体外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常数为1762.2μg/cm~2·h~2。因此,选择Transcutol P作为小茴香挥发油贴剂的稀释剂。用选定的稀释剂贴剂进行大鼠和小型猪腹部皮肤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体外透皮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透皮速率分别为63.943μg/cm~2·h、6.134μg/cm~2·h,说明不同皮肤对体外透皮速率有影响。
65-70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摘要: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中14种脂肪酸含量的方法。采用HP-5MS(30.0 m×250μ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初温:80℃,以10℃/min升至195℃,保持2 min,再以3℃/min升至23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0∶1,进样量1.0μL,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 L/min,对苍耳子不同产地及商品药材脂肪油的甲酯化样品采用SIM模式进行分析。14种脂肪酸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48),加样回收率为97.02%-100.75%。本方法准确、专属,重复性好,能有效测定苍耳子药材中含有的脂肪酸,为苍耳子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76-82

永州香樟叶精油的提取及其季节含量变化

摘要:本实验以永州香樟叶为原料,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制备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香樟叶精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0 L/h,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1.6 h,在此工艺条件下永州香樟叶精油萃取率可达到98.37%,高出索氏提取法42.97%,高出水蒸气蒸馏法26.69%。当加入0.6%CO2流量的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时间缩短了26 min,可进一步节省能耗。同时研究了永州香樟叶精油在一年内各季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夏秋两季精油含量水平较高,而春冬两季较少,在1月含量达到最低。
83-89

超声辅助提取四齿四棱草中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摘要:本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超声辅助提取四齿四棱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测定其含量,并以Vc为对照,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对四齿四棱草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四齿四棱草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超声辅助提取四齿四棱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30 g/m L,50℃超声提取两次,每次30 min,四齿四棱草总黄酮提取率为4.78%。四齿四棱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IC(50)=42.91μg/m L,最大清除率为88.57%)、ABTS自由基(IC(50)=44.61μg/m L,最大清除率为92.86%)的清除能力较好,对Fe(3+)的还原能力(AEAC=5380μmol/g)亦较强,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96-10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开发研究

小叶女贞总黄酮的提取及对橄榄保鲜效果的研究

摘要:本试验研究小叶女贞叶片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及其对橄榄果实的保鲜效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用超声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总黄酮分别稀释成2、4、8倍用于橄榄的涂膜保鲜。得出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5∶1(m L/g)、功率540 W、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4 h,提取得率为4.71%;橄榄经总黄酮处理69 d后,好果率最高为稀释8倍、其次是4倍且与对照差异显著,2倍显著低于对照,另外,橄榄鲜食品质也均好于对照,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延缓,糖酚比提高,多酚含量下降加速。研究结果为利用小叶女贞总黄酮提供了试验依据。
102-106

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红外光谱分析及药效比较研究

摘要:比较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成分及其肝保护、镇痛、抑制肠蠕动等药理作用。采用HPLC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两种醇提物的成分;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实验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原药材中含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的总量分别为3.949%和4.539%,两种原药材的一维和二维红外光谱间均没有明显差异;两种醇提物的二维红外光谱之间差异较显著,但均有显著的预防肝损伤的作用,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炎性疼痛和正常小鼠的肠蠕动功能,二者药效没有明显差异,且栽培品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药效的趋势比野生品明显。
112-119

香椿子不同极性部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摘要:为考察香椿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保护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分离香椿子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分别考察体外抗氧化活性,以DPN大鼠为模型,探讨各部位对DPN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抑制DPPH自由基和抑制肝脂质过氧化,能够改善试验大鼠一般状况,降低血糖,恢复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痛觉敏感性,上调血清NGF-β水平,缓解神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和恢复抗氧化酶活力。试验表明,香椿子可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和上调NGF等机理起到保护DNP的作用,综合评价,正丁醇部位效果最佳。
120-124

蜜蜂巢脾提取物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体重、脏器/体重比值、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NK细胞活性等研究蜜蜂巢脾提取物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采用1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随机分4批,每批4个组别,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蜜蜂巢脾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测定免疫学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鼠体重增长正常,各组小鼠脏器/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无明显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高、中剂量组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血清溶血素高于阴性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剂量组比阴性对照组的校正廓清指数α和NK细胞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蜜蜂巢脾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及抗氧化活性。
125-130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摘要:用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对化合物3,5,2',4'-四羟基查尔酮(P40)的降尿酸作用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进行研究。用磷钨酸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用RT-PCR测定脑组织中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肝脏中的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S)和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灌胃给予高尿酸血症小鼠P40 2、4、8 mg/kg和阳性对照药别嘌醇1 mg/kg,共给药5次,每天2次,均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P〈0.05,0.01),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但对HGPRT、PRPS、PRPPAT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131-135

蹄叶槖吾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摘要: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蹄叶槖吾叶粗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法优化该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蹄叶槖吾叶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提取3次,提取率为8.76%;通过红外光谱扫描检测其特征基团,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已脱除蛋白的多糖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得到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醛酸∶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葡萄糖酸∶岩藻糖=43.5∶6.0∶23.6∶11.5∶6.3∶5.4∶1.6∶0.9。
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