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社
分享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 国际刊号:1001-6880
  • 国内刊号:51-1335/Q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07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1
  • 综合影响因子:1.232
期刊级别: 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海洋真菌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次级代谢产物中一个新的内酯醛结构

摘要: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压液相色谱(HPLC),ODS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方法从海洋真菌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3个化合物,采用1D NMR(1H NMR、13C NMR、DEPT)、2D NMR(HMBC、HMQC、1H-1H COSY)及MS等光谱学方法分析及参考相应的文献,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6-羟基-5,7-二甲基苯并呋喃酮-4-基)乙醛(1)、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2)和己二酸二乙基己酯(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559-561

四瓣崖摩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从楝科崖摩属植物四瓣崖摩的树枝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22ξ-hydroxytirucalla-7,24-dien-3,23-dione(1)、dymacrin D(2)、泽屋萜(3)、α-菠菜甾醇(4)、8-hydroxy-6-methoxy-3-pentylisocoumarin(5)、ichenxanthone(6)、10-oxo-isodauc-3-en-15-al(7)、(+)-ent-ficusol(8)、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9)、香草醛(10)、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11)、2-羟基-4-甲氧基-6-丙基苯甲酸甲酯(12)、2,4-二羟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13)和琥珀酸甲酯(14),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崖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Elman比色法对全部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1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
562-566

结合HPLC-3D图谱的不同产地延胡索生物碱指纹图谱分析

摘要: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并结合HPLC-3D图谱分析13个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生物碱成分,并以5种主要生物碱作为指标,采用相似度评价和非共有峰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延胡索HPLC-3D图谱和二维指纹图谱的特征分析,13个产地延胡索的特征共有峰有12个,图谱相似度均在90%以上。非共有峰的系统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来源延胡索的三个聚类群,其中安徽-亳州、广西-河池和辽宁-清原被分为一类;湖北-郧西、山东-泰安和黑龙江-绥化被分为一类;河南-辉县、湖南-新化、吉林-通化、浙江-东阳、浙江-磐安、浙江-仙居和汉中-城固被分为一类。HPLC二维指纹图谱结合HPLC-3D图谱能够更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成分构成,在质量控制中有重要意义。
567-571

两面针生物碱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摘要:复合酶预处理两面针药材后,以氯化两面针碱、总生物碱得率和干膏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动态过程优化半仿生-超声法、渗漉法和回流法提取工艺,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各以4倍量枸橼酸-三乙胺60%乙醇缓冲液(p H 2.0、7.5和8.3)为溶剂,依次超声(250 W)提取15、12和9 min,氯化两面针碱得率2.52‰,总生物碱得率2.15%,干膏收率16.14%。以60%乙醇(5 g/L盐酸)为溶剂,浸润10 min后以10mL/min流速渗漉16倍量溶剂,氯化两面针碱得率2.30‰,总生物碱得率2.18%,干膏收率14.86%。分别用6、5和4倍量60%乙醇(5 g/L盐酸)依次回流15、12和9 min,氯化两面针碱得率2.46‰,总生物碱得率2.36%,干膏收率15.37%。半仿生-超声法和渗漉法比回流法经济,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572-577

制何首乌提取物及主要单体成分对细胞酪氨酸酶及抗氧化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为了探究制何首乌发挥乌发功效的机制,我们利用多巴速率氧化法、多巴染色法评价制何首乌水提物(PWE)、粗多糖及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对B16F10中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对细胞酪氨酸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受试药物对B16F10内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激活作用,但500μg/m L的PWE可显著激活酪氨酸酶mRNA表达;另一方面,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PWE及大黄素、二苯乙烯苷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利用Hep G2C8细胞模型考察其在细胞水平上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PWE及二苯乙烯苷体外可浓度依赖地清除DPPH自由基,且能激活模型细胞Hep G2C8中ARE的表达,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或为制何首乌乌发作用要因。
578-584

内生真菌Berkleasmium sp.寡糖对盾叶薯蓣培养细胞和幼苗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摘要:从内生真菌Berkleasmium sp.Dzf12多糖(EPS、WPS和SPS)分别制备出相应的寡糖(EOS、WOS和SOS),研究寡糖对宿主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培养细胞和幼苗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对于培养细胞,浓度为0.25 mg/m L的EOS处理24 h,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达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6.19倍和7.16倍;浓度为0.05 mg/m L的EOS处理48 h,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最大,是对照的4.63倍。对于幼苗,浓度为2.5 mg/m L的EOS,处理48 h,PAL活性达最大值,为对照的6.21倍;处理24 h,PPO活性达最大值,为对照的4.80倍;处理48 h,POD活性达最大值,为对照的6.09倍。在3种寡糖中,EOS是最有效的诱导子。结果表明,用内生真菌Berkleasmium sp.Dzf12寡糖处理宿主盾叶薯蓣培养物能有效提高防御相关酶的活性,激活其防卫机制。
585-591

怀菊花总黄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研究怀菊花总黄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将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怀菊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和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采用无创血压计测定血压及心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素活性(PRA)含量。结果表明怀菊花总黄酮能够降低SHR的血压(P〈0.01)、心率(P〈0.05)、血浆ET(P〈0.05)、AngⅡ(P〈0.01)、ALD(P〈0.01)、PRA(P〈0.01),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有关。
592-597

东革阿里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以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为模型,研究东革阿里对运动训练大鼠睾酮含量、物质代谢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影响。试验中分别以0.4、0.8、2.4 g/(kg·d)的剂量给大鼠灌胃49 d,并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血睾酮等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东革阿里各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长于运动对照组(T组)(P〈0.01);血清睾酮高于T组(P〈0.01);血清皮质酮低于T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高于T组,与T组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较为一致;肝糖原、肌糖原(P〈0.05)高于T组;血尿素氮低于T组(P〈0.05);血红蛋白高于T组(P〈0.05)。从而表明补充东革阿里可以减轻大鼠血睾酮、皮质酮受高强度运动量的影响,维持在正常生理水平;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和糖原的储备,增强抗疲劳能力,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显著特点。
598-603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石柑子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对石柑子全草中的酚酸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应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柑子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9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1)、对甲氧基苯甲酸(2)、对甲基苯甲酸(3)、对羟基苯甲酸(4)、香草酸(5)、丁香酸(6)、3,4,5-三甲氧基肉桂酸(7)、3,4-二甲氧基肉桂酸(8)、阿魏酸(9)、对羟基肉桂酸(10)、对羟基苯甲醛(11)、香兰素(12)、丁香醛(13)、对甲氧基苯丙酸(14)、对羟基苯丙酸(15)、(R)-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16)、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1-丙酮(17)、对羟基苯乙醇(1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9)。化合物1~4、6~1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09-612

狼毒大戟二萜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摘要:为建立狼毒大戟药材的特征图谱,科学评价其质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梯度洗脱,测定了11批不同来源的狼毒大戟样品二萜类化合物,通过相似度分析建立了狼毒大戟提取物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对11批药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本文采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1批不同产地的狼毒大戟相似度均高于0.9,并对11批样品建立共有模式,确定了23个特征共有峰,聚类分析结果将狼毒大戟样品分为2类,与药材产地相关。本文所建立狼毒大戟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狼毒大戟药材的基源鉴定参考方法。
617-620

战骨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指纹图谱分析及牡荆素含量测定

摘要:建立战骨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及牡荆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牡荆素在跌打生骨胶囊制备过程中的含量变化。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25oC。结果表明牡荆素在0.16~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10批战骨药材的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特征峰,其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每克药材含牡荆素在15.8~30.2μg之间。制备胶囊的稠膏及内容物颗粒未检出牡荆素。表明本实验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测定战骨药材中牡荆素的含量,而不适用于其复方制剂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
621-625

鄂西南不同核用银杏品种叶中主要黄酮苷元及碳、氮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摘要:为了比较鄂西南不同核用银杏品种叶中主要黄酮苷元含量,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含量的因素,采用RPHPLC法对样品中黄酮苷元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德国elementar 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碳、氮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银杏品种叶片中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三种主要黄酮苷元组成比例在各品种间差异更加显著,恩银15号及恩银23号具有较好苷元比例,可以作为叶用银杏发展的优先考虑品种。进一步分析表明,叶片总黄酮含量与叶中氮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提示合理施氮有助于改善三种苷元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其比例达到最佳。通过比较鄂西南不同银杏品种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提高银杏叶质量,优化银杏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626-629

桂皮酸-镧(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摘要:制备了桂皮酸-镧(III)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桂皮酸与La(III)的相互作用,发现La(III)与桂皮酸可形成1∶2的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4.9×106L/(mol·cm)。此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4.47×103L/mol,DNA与配合物的作用摩尔比为1∶3,作用模式为插入作用。
630-632

银杏叶聚戊烯醇亚急性毒理学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银杏叶聚戊烯醇(GBP)的亚急性毒理实验,为GBP开发为保健食品或医药品提供基础。使用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GBP药物随机分为417、833 mg/kg和1250 mg/kg三个剂量组(相当于推荐剂量的50、100和150倍)和阴性对照组,将GBP掺入基础饲料中连续喂养30 d后,作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测定,同时取出肝、肾、脾、睾丸称重,并对肝、肾、脾、胃肠、睾丸、卵巢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GBP各剂量组给予大鼠喂养30 d,动物活性和生长正常;各剂量组体重、30 d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雌雄大鼠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分类中嗜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单核细胞(MO)、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等血常规指标没有影响(P〉0.05),对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BUN)、肌酐、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白蛋白及总蛋白等各项生化指标没有产生明显差异(P〉0.05),对受检脏器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大鼠连续喂养30 d摄入1250 mg/kg剂量的GBP,未见该受试物明显的毒理效应,对机体未见不良影响。因此,可认为GBP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633-640

紫菜多糖体外抗紫外线辐射活性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紫菜多糖体外抗紫外线辐射活性,探讨紫菜多糖在紫外辐射方面的应用前景。用UVA辐射损伤小鼠成纤维细胞NIH 3T3,用MTT法检测紫菜多糖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紫菜多糖≤100μg/m L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明显的毒性,有显著的促增殖效果,并且能提高受UVA辐射损伤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紫菜多糖可使细胞周期的G1期比例减少,G2期的比例增加。由此可见,紫菜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因紫外辐射损伤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641-644

儿茶素EGCG与其空间异构体GCG的抗氧化活性和反应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为了分析儿茶素EGCG及其空间异构体GCG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差异,在6-311++G(d,p)水平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计算EGCG和GCG的酚羟基键解离能(BDE)、电离能(IP)、电子亲和势(EA)、EHOMO和ELUMO能级及其能级差Egap等性质。结果表明:EGCG和GCG的自由基清除反应最有可能发生在B环,这主要是由于B环上的相邻酚羟基之间的弱氢键作用所产生的共轭稳定性;此外研究还发现,GCG比EGCG稳定,但两者具有相同的基于氢原子转移机制(HAT)和电子转移随后发生质子迁移机制(SPLET)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645-650

乌奴龙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BHT和VC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四种不同体系对乌奴龙胆乙醇提取物的各个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中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其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BHT,本实验结果为扩展乌奴龙胆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新型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651-654

沙棘枝叶与浆果黄酮抗氧化活性比较

摘要:以大果沙棘浆果黄酮(ZYCFJ)为参照,考察了张掖大果沙棘黄酮(ZYCF)和新疆野生沙棘枝叶黄酮(XJCF)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棘浆果黄酮和沙棘枝叶黄酮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均有差异。在黄酮浓度为50μg/m L时,ZYCFJ、ZYCF和XJCF对ABTS+清除率分别为60.8%、42.6%、45.4%;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5.7%、80.6%、88.6%,在黄酮浓度高于40μg/m L时,ZYCFJ对DPPH-和ABTS+的清除效果比ZYCF和XJCF的好。在黄酮浓度为500μg/m L时,ZYCFJ、ZYCF和XJCF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7%、88.9%、98.6%;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76.5%、70.6%、82.4%;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为98.7%、76.8%、83.7%。就对亚硝酸盐的抑制和Fe3+的还原来说,ZYCFJ明显优于ZYCF和XJCF;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ZYCFJ、ZYCF和XJCF的相当。
6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