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社
分享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 国际刊号:1001-6880
  • 国内刊号:51-1335/Q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107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1
  • 综合影响因子:1.232
期刊级别: 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紫球藻多糖化学结构解析

摘要:为明确紫球藻多糖的化学结构,本文采用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对紫球藻多糖的一级糖链结构进行了分析。GC分析表明该多糖由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为一种杂多糖,其摩尔比为:2.96∶1.25∶3.0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紫球藻多糖为硫酸化多糖,糖苷键类型为β构型;化学分析结果推断紫球藻多糖糖链连接方式以1→3为主,存在少量1→2,1→4,1→6键型,且半乳糖在支链或主链末端有较大量的存在,木糖和葡萄糖在主链或靠近主链区域有特定分布;NMR分析显示紫球藻多糖的硫酸酯基连在C-6上,且多糖的糖苷键为β型;GC-MS联机分析进一步确定紫球藻多糖为一种主要含有1→3糖苷键,并含有1→4,1→6糖苷键的杂多糖。综合上述分析,推断出紫球藻多糖的糖链主链的重复单元结构。
569-574

乌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结构表征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乌贼加工废弃物,分析了乌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优化了从乌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利用SDS-PAGE垂直电泳、紫外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所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乌贼皮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可作为胶原蛋白来源的补充。采用酸酶复合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酒石酸浓度为0.1 mol/L,胃蛋白酶添加量为1400 U/g,料液比为1∶20(m∶V,原料),4℃提取18 h,提取率为12.08%。SDS-PAGE垂直电泳、紫外扫描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采用酸酶复合法从乌贼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为Ⅰ型胶原蛋白,保持了完整的三螺旋结构。
575-580

牦牛肝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摘要:新鲜牦牛肝匀浆、磷酸缓冲液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粗蛋白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洗脱得到7种不同的蛋白。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各蛋白的分析结果,各蛋白均成单一条带表明纯化效果较好,其分子量分布在97.2 KD-116 KD之间。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其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几种蛋白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尤其蛋白5和蛋白1作用较为突出,在250 mg/L浓度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82.91%和72.92%。上述结果为牦牛肝作为抗氧化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581-589

海南暗罗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英文)

摘要: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海南暗罗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从中分离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7.03%。其中主要成分为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二烯环十烷(18.305%),丁子香烯(6.256%)和γ-榄香烯(6.211%)。所得的挥发油抑菌试验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
590-593

不同产区太子参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多元统计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高速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太子参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药材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氨基酸含量基本顺序为:精氨酸(Arg)〉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脯氨酸(Pro),其中安徽宣城产太子参样品(S2)的16种氨基酸总含量和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以上述4种主要氨基酸作为指标,探讨了不同产区太子参药材的内在品质。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氨基酸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氨基酸含量分析可体现样品产区间和产区内的差异性,可区别野生品与栽培品。这些结果为发展太子参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了依据。
594-598

沙棘籽渣水提物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摘要:本文研究了沙棘籽渣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seabuckthorn seed residues,ASSR)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首先采用ASSR灌胃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了ASSR的安全性;继而以250mg/kg和5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正常小鼠3周;以250、500和8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Al-loxan诱导的糖尿病小鼠3周,监测血糖,测定体重、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显示:ASSR的LD50大于9.8 g/kg体重;连续给药3周,ASSR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上述结果表明:ASSR的LD50大于5 g/kg体重,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实际无毒级,其在实验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具有降血糖和降甘油三酯活性。
599-604

壳寡糖螯合铬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摘要:探讨壳寡糖螯合铬(Cos-Cr)的降血糖作用。选择发育相近的健康雄性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小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壳寡糖组(Cos)和螯合铬组(Cos-Cr),每组各10只,实验期4 w,测定小鼠血糖值。壳寡糖螯合铬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加体重,增加脾脏指数,明显缓解糖尿病小鼠饥饿和烦渴的症状。肝脏损伤明显减轻。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壳寡糖螯合铬对糖尿病小鼠有降糖,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
605-609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黄花木的异黄酮类成分研究(英文)

摘要:黄花木(Piptanthus concolor Harrow)茎枝8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到11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美迪紫檀素(1),山槐素(2),阿弗洛莫生(3),11b-羟基-11b,1-二氢美迪紫檀素(4),多花紫藤苷(5),trifolirhizin(6),wighteone(7),3'-甲氧基-大豆苷元(8),红车轴草素(9),毛蕊异黄酮(10),erythrinin C(11)。其中,化合物1~9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10-613

虎皮小牛肝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虎皮小牛肝菌(Boletinus pictus)子实体的氯仿/甲醇(1∶1,v/v)提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亚油酸甲酯(1)、9(Z)-十八烷烯酸(2)、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3)、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7)、烟酰胺(8)和尿嘧啶核苷(9)。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虎皮小牛肝菌中得到。
618-621

虫类中药蛴螬的酚性成分

摘要:从虫类中药蛴螬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鉴定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水杨酸(2),对羟基苯甲酸(3),香草酸(4),对羟基苯丙酸(5)和对羟基苯丙酸甲酯(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动物药中分离得到。
622-623

蟾蜍甾烯14β-artebufogenin的核磁共振光谱信号全归属(英文)

摘要:本论文利用柱色谱法从中药蟾酥中分离得到一个蟾蜍甾烯化合物,利用二维核磁共振和其它化学及光谱学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首次给出了其完整的核磁信号归属。
624-626

活性污泥中Fe(Ⅲ)还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还原特性

摘要:采用平板分离法和柠檬酸铁还原实验法相结合,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Fe(Ⅲ)还原菌F7,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不同柠檬酸铁浓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实验表明,柠檬酸铁浓度为0.32 g/L时,菌株生长情况较好,柠檬酸铁浓度为0.16 g/L时,Fe(Ⅲ)异化还原比例较高;pH 6.5时,菌株生长情况较好,Fe(Ⅲ)异化还原量较多。
627-630

白术多糖WAM-1结构的色谱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摘要:通过热水浸提法从草本植物白术根茎提取的水溶性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和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得到组分WAM-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WAM-1的纯度,气相色谱(GC)对其单糖组分进行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分子外貌进行观测。结果显示:WAM-1为均一多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以3.01∶1摩尔比构成;在不同浓度溶液条件下,WAM-1分子以不同形态存在,多糖溶液的浓度对WAM-1的分子链构象及链间相互作用形式产生影响,推测可能与WAM-1分子内、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有关。多糖浓度为10μg/mL时,可清晰的观察到WAM-1是以刚性链状形态存在,且具有多分支结构。
631-634

不同品种药用菊花中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HPLC分析

摘要:为比较不同品种菊花的品质特征,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菊花中游离糖类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未检出,总游离糖类含量约为9.07~18.76g/100 g,其中黄山贡菊中含量最高,为18.76 g/100 g,黄菊中最低,为9.07 g/100 g;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约为0.563~2.806 g/100 g,七月菊中含量最高,为2.806 g/100 g,杭白菊中最低,为0.563 g/100 g。
639-643

十六种晋产北柴胡柴胡皂苷含量分析

摘要:本实验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山西省十三个产地的16种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d及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6种晋产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的质量分数为0.038%~0.369%,柴胡皂苷d的质量分数为0.036%~0.681%,柴胡总皂苷的质量分数为0.354%~3.949%;12种晋产北柴胡中的柴胡皂苷a、10种中的柴胡皂苷d和13种中的柴胡总皂苷含量分别超过了0.1%、0.2%和1.0%。
644-647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开发研究

11-脱氧18α-和18β-甘草次酸类抗癌复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摘要:为寻找新型肝靶向抗癌前药,将具有肝靶向特征的天然分子甘草次酸的半合成衍生物与抗癌药环磷酰胺的活性代谢物氮芥磷酰二氯偶联制成11-脱氧甘草次酸类两个目标化合物和7个中间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用常规光谱分析法进行鉴定,对合成工艺、理化性质和光谱特征进行系统描述。本研究对甘草次酸类新型肝靶向抗癌前药的药理活性筛选奠定基础。
648-652

儿茶素及茶黄素单体间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考察儿茶素体系和酯型儿茶素-茶黄素体系中各成分间的抗氧化能力强弱及相互间协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儿茶素与茶黄素中的各成分随含量增加,清除能力亦随之增加,其中TF-D-G增加至一定浓度后,其效率有降低的趋势。儿茶素体系中各成分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为:ECG〉EC〉EGCG,其中ECG的贡献率达到了43%以上,而EGC在该体系中贡献不明显;酯型儿茶素-茶黄素体系中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表现为:TF-D-G〉TF-M-G〉ECG〉EGCG〉TF,其中TF-D-G占对优势(贡献率为51.91%),而儿茶素清除自由基能力却未能有效发挥,每组中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微弱。
653-659

壳寡糖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机制初探

摘要:研究壳寡糖对免疫系统中巨噬细胞作用的具体机制。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通过凝胶阻滞实验在体外验证壳寡糖的胞内定位。实验结果证明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过程如下,先与细胞膜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内,最后定位在细胞核的核酸(DNA/RNA)上。
6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