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短瓣金莲花中一个新的黄酮炭苷化合物1-5

摘要:一个新的酰化黄酮炭苷化合物(1)和9个已知的黄酮炭苷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结构通过HRMS、IR、^1H.^13C NMR、HMQC、HMBC等光谱学方法鉴定为7-甲氧基-2''-O-(2'''-甲基丁酰基)荭草苷。并以耳肿胀法评价所得黄酮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爆杖花的黄酮类成分研究6-9

摘要:爆杖花(Rhododendron spinulifeFum)茎叶75%丙酮水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从其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和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3-O-[3'',4''-O-(异丙叉基)-β-D-木吡喃糖苷](1),二氢槲皮素(2),二氢槲皮素-3-O-β-木吡喃糖苷(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鼠李吡喃糖苷(4),二氢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苷(5),花青素A-2(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爆杖花的化学成分为首次报道。

毛姜花的降二萜成分研究10-12

摘要:从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Wall.)中分离得到3个降二萜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14,15,16-trinorlabda-8(17),11-(E)dien-13-carboxylicacid(1),13,14,15,16-tetranorlabda-8(17)-en-12-carboxylicacid(2),(E)-15,16-dinorlabda-8(17),11-dien-13-one(3),其中1为新化合物,本文首次报道了化合物2的波谱数据。

蒜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硫代亚磺酸酯变化机理13-15

摘要:硫代亚磺酸酯是大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研究了蒜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变化的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与干燥过程中蒜氨酸酶活力呈正相关,蒜氨酸酶活力与干燥过程中蒜片内部平均温度呈负相关,而蒜片内部平均温度与真空度和蒜片水分含量有关,真空度越高内部平均温度越低,水分含量越低则内部平均温度越高。

巴卡亭ⅢC-10位乙酰基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16-20

摘要:10-脱乙酰巴卡亭Ⅲ是合成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的前体。以巴卡亭Ⅲ为底物,结合TLC、HPLC、HPLC—MS分析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筛选方法筛选产酶菌株,得到-株巴卡亭ⅢC-10位脱乙酰基酶产生菌株Z1—34。以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作为菌株的鉴定手段,Z1-34被鉴定为稻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raminea),首次发现稻草假单胞菌产生巴卡亭ⅢC-10-脱乙酰酶。

添加黄芩对灵芝发酵液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21-26

摘要:本文以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对添加黄芩的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考察其发酵过程。结合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g/L):黄芩6.3,麸皮12.0,蛋白胨6.0,玉米粉15.6,葡萄糖6.86,豆饼粉11.3。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的酪氨酸酶抑制率理论最大值为52.87%。磷酸二氢钾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5g/L,而硫酸镁添加后,酪氨酸酶抑制率持续降低,呈现出负效应。添加黄芩的灵芝发酵过程中pH变化较未添加黄芩时缓和;灵芝发酵液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显著提高,酪氨酸酶抑制剂的产生与细胞的生长呈现部分偶联型。

天然除虫菊素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定量分析27-29

摘要: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从除虫菊提取物中分离六个有杀虫活性菊酯类化合物,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15m×0.25mmi.d.0.25μm的DB-1MS石英毛细管柱,柱温从150至242℃分二阶程序升温分离除虫菊提取物中六个有杀虫活性菊酯类化合物,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用FID检测器进行六个化合物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高、中、低三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9.7%、99.4%和99.3%。

4种山药多糖的体外发酵特性比较研究30-35

摘要: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价分段醇沉得到的4个山药多糖对宁乡猪盲肠食糜体外发酵特性和发酵产物的影响,探讨其用作动物功能性营养调控剂的可行性。乙醇终浓度(%)分别为30、45、60和75时沉淀得到4个山药多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得其总多糖含量(%)分别为45.85、56.24、90.91和13.87。选用正常饲喂的肥育宁乡猪,处死后无菌取盲肠食糜作为接种物,分别以4个山药多糖和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于不同发酵时间点记录产气量,48h后检测发酵液pH值、NH,和SCFA含量。结果表明,75%醇沉多糖发酵动力学参数最优,并极显著优于葡萄糖组(P〈0.01);45%、60%醇沉多糖和葡萄糖组pH值最低,60%、75%醇沉多糖和葡萄糖组的NH,含量最低;葡萄糖组的乙酸、丁酸和异丁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60%醇沉多糖组的丙酸含量稍高于、丁酸和异丁酸含量略低于其它3个多糖组。丁酸和异丁酸含量与pH值和NH,含量呈显著相关。提示60%和75%醇沉山药多糖是2种理想的可被宁乡猪盲肠微生物利用的碳源,并可改变微生物产生的SCFA含量与组成。

五种茄科糖苷生物碱及其混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36-43

摘要:本文研究了五种茄科糖苷生物碱(茄碱、查茄碱、边缘茄碱、澳洲茄碱和番茄碱)对两种植物病原真菌白菜白斑病菌和葱紫斑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番茄碱的抗真菌活性最强,其后依次是查茄碱、边缘茄碱和澳洲茄碱,茄碱的活性最弱;不同浓度茄碱和查茄碱(马铃薯中的两种糖苷生物碱)的混合物均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且低浓度的混合物产生的协同作用效果较大;边缘茄碱和澳洲茄碱(龙葵中的两种糖苷生物碱)的混合物基本没有协同抗真菌作用;边缘茄碱和查茄碱的混合物以及澳洲茄碱和茄碱的混合物(均为来自不同植物的糖苷生物碱的混合物)在抗真菌活性上都呈现了相加关系。

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44-47

摘要:通过Fenton反应产生·OH,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O2^·-模型,研究了红车轴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红车轴草总黄酮在6.25-200mg/mL范围内具有清除Fenton反应产生·OH的作用,在6.25-100mg/mL浓度范围内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具有清除作用,二者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对·OH和O2^·-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44.06和54.57mg/mL。

星虫胶原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48-52

摘要:本文研究了胶原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胶原蛋白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酸性条件下,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碱性时粘度变化不大;外加中低浓度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对胶原蛋白溶液粘度的影响不显著,溶液的流变学特性相对稳定。星虫胶原蛋白对小鼠皮肤无致敏反应,对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胶原蛋白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与化妆品行业,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蒺藜皂苷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53-57

摘要:观察从全草中所提蒺藜总皂苷(tribusaponin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STT)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AS的治疗作用。应用高脂饲料饮食配合注射维生素D,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蒺藜皂苷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肝脏重量;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脂生化指标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蒺藜皂苷三个剂量组能够降低大鼠肝脏TG水平(P〈0.01~P〈0.05),而低、中剂量的蒺藜皂苷可以显著降低肝脏TG水平(P〈0.01~P〈0.05);低、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三个蒺藜皂苷剂量均能降低血清MDA水平(P〈0.01),并且高剂量的蒺藜皂苷能够降低血清T-AOC(P〈0.05);同时观察到蒺藜皂苷不同程度的改善了主动脉及肝组织病理损伤。提示蒺藜皂苷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金边瑞香有机相提取物库的构建及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研究58-62

摘要:采用逆流提取-系统溶剂组分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组分化效果-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分离制备高纯度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对金边瑞香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得到4个高纯度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瑞香素(daphnetin,1)、瑞香黄烷Ⅰ(daphnodorinⅠ,2)、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nic acid,3)和瑞香黄烷D1(daph—nodorin D1,4),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海绵Hyatella sp.中的含氮化合物63-65

摘要:摘要:本文报道从中国南海湛江硇洲岛海绵Hyatella sp.分离得到5种含氮化合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脯氨酰-苏氨酸(1),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18-甲基二十碳酰胺(2),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19-甲基二十-碳酰胺(3),2-N-(1,3,4-三羟基-17-甲基)十八烷基-2’-羟基-20-甲基二十二碳酰胺(4)和胸腺嘧啶(5),化合物(1)首次从自然界中发现。

黄瓜藤的化学成分研究66-69

摘要:从丽江产黄瓜藤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菠甾醇(1)、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豆甾-7-烯-3-O-β-D-葡萄糖苷(4)、22-亚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5)、(2S,3S,4R,10E)-2-(2’,3'-二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7)、(25,3S,4R,10E)-1-(β-D-葡萄糖苷)-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8)、大豆脑苷(9),除化合物3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研究70-72

摘要: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药用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和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分别鉴定为2-羟基-3-甲基-蒽醌(2-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1),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l—anthraquinone,2),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tetr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3),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hexacosa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4),十八烷酸α-单甘油酯(monostearin,5),△^5,22-豆甾烯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5,22-stigmast-3—O-β-D—glucopyranosyl-6'-hexadecanoate,6),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6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赤胫散化学成分的研究73-75

摘要: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赤胫散(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var.sinense Hemsl.)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3’,4'-三甲基鞣花酸(1),3,3'-二甲基鞣花酸(2),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7),胡萝卜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藏药波棱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的HPLC与GC—MS分析76-83

摘要:分别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藏药波棱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的成分。用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PP)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对39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标品进行衍生,经梯度洗脱实现了39种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完全分离,使用外标法定量,建立了同时测定39种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结合正交实验得到的波棱瓜籽油样品及超声波萃取与微波回流萃取油脂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比了这些样品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波棱瓜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质量百分含量分别高达34.65%(147.14mg/g,下同)、22.85%(97.03mg/g)、20.86%(88.56mg/g),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9%。同时,采用GC—MS分析,对比了酸催化与碱催化的甲酯化法分析波棱瓜籽油中脂肪酸的优劣,得出了GC—MS分析波棱瓜籽油脂肪酸的条件,并讨论了液相色谱与气质联用分析脂肪酸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