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多孔板-MTT比色法测定植物抗菌成分对细菌的抑制活性949-952

摘要:多孔板-MTT比色法测定植物抗菌成分对细菌抑制活性的步骤为:每孔加入浓度为10^6cfu/mL的供试菌液90灿,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药液10μL,28℃暗培养24h后,每孔中加入5mg/mL的MTT溶液10μL,继续培养4h后加入10%二甲基亚砜100μL,振荡30min,在57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值。采用以上方法,测定植物抗菌成分蓝桉醇对辣椒斑点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158和0.395mg/mL,小檗碱对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IC50为0.587mg/mL。结果表明,多孔板-MTT比色法能快速、微量地测定植物成分对细菌的抑制活性。

螺卷毛壳霉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研究953-955

摘要:采用管碟法首次对螺卷毛壳霉(Chaetomium cochloides)的含硫次生代谢产物(1—5)进行了体外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测定,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活性测定显示化合物1—5对革兰氏阳性细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位于C-3’和C-6’之间的二硫桥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中心,C-3与C-11a之间的二硫桥和N-6与O—3’之间的大环结构能够增强活性。

仙人掌黄酮对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956-959

摘要:本研究采用LPS/IFN-γ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通过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浓度,计算对小鼠巨噬细胞释放NO的抑制率,以MTT法评价细胞增殖程度,研究了从仙人掌中分离的12种黄酮化合物对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仙人掌黄酮对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2—7在12.5~100μmol/L的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抑制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黄酮类化合物C环2,3位双键对NO抑制活性具有关键性作用,环上羟基的位置、数目对活性无显著影响。

朗德鹅胆汁的化学成分及金属蛋白酶抑制活性研究960-963

摘要: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从朗德鹅胆汁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苯乙酸(1)、鹅去氧胆酸(2)、鹅去氧胆酸乙酯(3)、棕榈酸-α-单甘油酯(4)、顺-6-十八碳烯酸(5)、(4E)-2-[2'-hydroxyhexadecanoylamino]-4-octadecane-1,3-diol(6)。化合物1、3、4和6为首次从该属动物胆汁中分得,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陆生动物胆汁中分得的一种神经酰胺类成分。首次对化合物2、4和5进行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实验,评价了三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桐油脂肪酸组成分析和甘三酯结构判定964-968

摘要: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2-amino-2-methylpropanol,AMP)衍生化、GC/MS法分析桐油的脂肪酸组成:软脂酸3.41%,硬脂酸3.71%,油酸7.07%,亚油酸7.51%,亚麻酸1.31%,十八碳共轭三烯酸73.19%,未定出成分3.80%;采用RP—HPLC/APCI—MS法分离桐油中的甘三酯组分,并根据特定甘三酯断裂生成的特征甘二酯离子的丰度比初步判定主要甘三酯的结构。

大孔吸附树脂对家蝇抗菌肽的吸附与分离纯化969-973

摘要:通过比较6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家蝇蛋白的吸附解吸特性,发现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能优于其他5种,吸附流速、浓度影响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性能。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未经诱导的家蝇蛋白的吸附量可达217.18mg/g(以干树脂总量为基准),洗脱率为76.48%。吸附后的大孔吸附树脂用15%、35%、55%的乙醇溶液阶段洗脱,各洗脱组分的疏水性逐渐增大,蛋白质含量也明显增加。用E.coli、S.aureus和B.subtilis对各洗脱组分进行抑菌活性测定,抑菌活性随洗脱组分的疏水性增加而增大。测得55%乙醇洗脱组分的抑菌活性最大,其中对E.coli的抑菌圈直径达5.8mm。

几种常用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研究974-982

摘要:当归、黄芪、银杏叶、益母草、野甘草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认可,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药用价值。本研究采用HO·清除及对肝微粒体和亚油酸脂质过氧化抑制的方法,测定五种草药精油和水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定它们的总酚含量;用肝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它们的细胞毒性并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五种草药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益母草、野甘草、银杏叶的水煮提取物活性较强,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存在较好的线形关系。此外,本论文还为研究这些草药的一些抗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龙须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免疫活性研究983-987

摘要:本文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50℃下水提的粗多糖进行冻融,将其分成胶体和非胶体部分,比较了他们的溶出率、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和体外免疫活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对非胶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胶体部分的溶出率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胶体部分,但是非胶体部分的免疫活性极显著高于胶体部分(P〈0.01);尽管提取次数对溶出率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提取次数、料水比和提取时间对非胶体粗多糖的多糖含量、蛋白含量、免疫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正交实验结果和实际生产中的能耗因素,确定50℃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40(质量比),提取2次,每次浸提3h。

荔枝核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物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988-992

摘要:为探讨荔枝核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样品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选取活性最好的组分进行Hoechest 33258染色,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致凋亡能力;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荔枝核提取物及纯化后的多个组分都显示出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组分L2.3效果最好,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作用(P〈0.05);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经也.3处理72h后细胞形态明显变小变圆,正常存活的细胞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Hoechest 33258染色后处理组HepG-2细胞染色质固缩,出现呈致密浓染蓝白色颗粒状荧光的凋亡小体;在100、50μg/mL浓度时,L2.3处理48h后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多(P〈0.01),G2/M期细胞减少。以上结果证明荔枝核提取物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抑制HepG-2细胞增殖。

共轭亚油酸诱导人结肠癌细胞Caco-2凋亡的作用993-996

摘要: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有着多种异构体以及多种生理活性,如抗癌、减肥、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本研究主要对c9,t11-CLA和t9,t11-CLA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诱导人结肠癌细胞Caco-2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MTT方法、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和RT—PCR方法,研究了CLA混合物抑制Caco-2细胞增殖,诱导Caco-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证明,c9,t11-CLA和t9,t11-CLA混合物能抑制Caco-2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Caco-2的凋亡。随着所用的CLA混合物浓度的增加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通过RT—PCR分析,Caco-2细胞中的caspase 3的mRNA的表达随着CLA混合物浓度的增加而上调。这两种CLA的混合物可抑制Caco-2细胞的增殖,诱导Caco-2的凋亡,而caspase 3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望谟崖摩和曲枝崖摩的化学成分研究1000-1004

摘要:为了寻找生物活性成分,采用色谱分离法对望谟崖摩和曲枝崖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根据波谱学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结构。从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8(17),13(E)-半日花-二烯-15,19-二酸(1),8(17),13(E)-半日花-二烯-19-酸甲酯-15-醛(2),15-O-乙酰基-8(17),13(E)-半日花-二烯-19-酸(3),15-羟基-8(17),13(E)-半日花-二烯-19-酸(4),15,19-二羟基-8(17),13(E)-半日花-二烯(5),19-羟基-8(17),13(E)-半日花-二烯-15-醛(6),19-羟基-8(17),13(Z)-半日花-二烯-15-醛(7),8(17),13(E)-半日花-二烯-19-酸-15-醛(8),8(17),13(Z)-半日花-二烯-19-酸-15-醛(9),(+)-儿茶素(10),β-香树素(11),豆甾-5-烯-3β,7α-二醇(12),东莨菪内酯(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崖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二萜。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的研究1005-1007

摘要: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cttiva L.)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通过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鉴定为小檗碱(1)、大黄素(2)、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3)、soyαsαpogenol B-3-O-β-glcA(4)、邻羟基苯甲酸(5)、反式对羟基肉挂酸(6)、顺式对羟基肉桂酸(7)、正三十烷醇(8)和β-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苜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许树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研究1008-1011

摘要:用层析方法从许树Clerodendrum inerme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糖苷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结构为毛蕊糖苷(verbascoside,1)、异毛蕊糖苷(isoverbascoside,2)、脱咖啡酰基毛蕊糖苷(decaffeoylverbascoside,3)、campneosideI(4)、cistanosideE(5)、markhamiosideF(6)、isocistanosideF(7)、benzyl glucoside(8)和purpureasideB(9)。其中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隔山消化学成分的研究1012-1013

摘要:从隔山消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1)、奎乙酰苯(acetylquinol,2)、对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one,4)、2,4-二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1-(2,4-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6)。除化合物2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的代谢产物研究1014-1015

摘要:从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的菌丝体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水苏碱(1)、甲基-β-D-葡萄糖苷(2)、过氧化麦角甾醇(3)、腺嘌呤核苷(4),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性成分1016-1021

摘要: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北落叶松枝叶的挥发油,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79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大根香叶烯(11.35%)、1-异丙基4,7.二甲基-1,2,4a,5,8,8a-六氢萘酚(6.53%)、石竹烯(5.84%)、长叶松节烷(5.23%)、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2,3,4,4a,5,6,8a-八氢萘(5.21%)、(E)-3,7,11-三甲基-1,6,10-十二烷三烯-3-醇(5.17%)、.tau.-muurolol(4.55%)、α-杜松醇(4.31%)、α-石竹烯(4.22%)等,其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占较大比例。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河南产紫丁香挥发性成分1022-1026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河南产紫丁香花营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紫丁香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65种组分,其中17个成分是二者共有的;酯类化合物只存在于花蕾中,而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在花中的含量较高。这表明酯类化合物在紫丁香花开放的过程中可能逐步被植物体内的水解酶水解成酸类和醇类化合物。

大马勃水溶性多糖的结构研究1027-1030

摘要: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得到大马勃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S-300HR凝胶过滤法得大马勃多糖(CGPI-1)。气相色谱研究表明,其单糖组成为:Gal,Glc,Man等四种单糖,其中Gal,Glc,Man,摩尔比为3.92:11.28:1.22。经部分酸水解,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分析,CGPI-1的主链由Man和Glc构成,存在β型和α型两种糖苷键构型,支链或主链的末端残基由β-Gal(1→4),β-Glc(1→6),α—Glc(1→4)构成,其分子中存在酰胺结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CGPI-1呈分支的线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容易互相缠绕形成强大的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