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第B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山竹壳提取物不同溶剂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与成分分析1-5

摘要:本研究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分级山竹壳提取物,比较了不同溶剂分级产物的抗氧化作用和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溶剂相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不同,在浓度较低时(0.01~0.2mg/mL),乙酸乙酯相对体系对·OH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激发作用,当浓度超过0.2mg/mL后,乙酸乙酯相对体系中·OH自由基的产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mg/mL时其清除率可达96.4%。在此范围内,正丁醇清除·OH自由基的效果较好,最高清除率达87.1%。在样品浓度为1mg/mL时,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3.1%、82.87%、94.32%。在0~1mg/mL的浓度范围内,乙酸乙酯相表现出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其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在样品浓度为0.7mg/mL时,最高清除率达97.1%。正丁醇相最高清除率达85.7%,水相对体系清除率清除效果变化不大,最大清除率达63.54%。通过HPLC和质谱分析,山竹壳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之间的成分差异较大。

银杏叶提取物的微生物转化研究Ⅲ.转化产物的化学成分6-8

摘要:为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经微生物转化后的化学成分,采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处理得到转化粗提物,采用硅胶、Sephadex^TM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对转化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单体结构鉴定。结果发现,从银杏叶提取物的转化粗提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isorhamnetin,1)、山奈酚(kaempferol,2)、斛皮素(quercefin,3)、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sid,4)、斛皮素-3-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3-O-α-L-rhamnosid,5)。结果表明,这是首次用微生物转化的方法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处理。

坚龙胆环烯醚萜甙的HPLC分析9-11

摘要:应用HPLC分析方法,建立了坚龙胆中5个主要环烯醚萜甙的含量测定方法。在ZORBAXSB—C18色谱柱,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254nm的色谱条件下,化合物得到良好的分离,并具线性相关。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对不同产地的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产地对坚龙胆中环烯醚萜甙的组成和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川芎HPLC—APCI—MS特征图谱方法研究12-17

摘要:建立川芎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DAD-APCI—MS)特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APCI-MS联用技术,对川芎甲醇提取物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并对10批不同来源的川芎样品和1批当归样品进行分析,建立川芎有效部位的特征图谱。本文所建立的色谱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采用APCI—MS共计鉴定出川芎甲醇提取物中10种有效成分,酚酸类化合物为:ferulic acid;苯酞类化合物:senkyunolide I、senkyunolide H、senkyunolide A、3-butylphthalide、coniferylferulate、Z-ligustilide、E—butyli—denephthalide;苯酞二聚体类化合物:riligustilide、levistolide A。该方法是川芎药材质量控制的可靠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对乳清分离蛋白酶解物的吸附特性研究18-21

摘要: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乳清分离蛋白(WPI)酶解液的吸附特性。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WPI酶解物的静态吸附率与解吸附率。结果表明,DA201-C大孔吸附树脂最适合WPI酶解物的分离,其对WPI酶解液的动态吸附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0mg/mL;洗脱剂:75%乙醇溶液;洗脱剂流速:1BV/h。

水线草提取物的体外抗结肠癌作用及其机理初探22-25

摘要:分别用水、石油醚、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水线草乙醇提取物得五个组分。MTT检测法、Wright染色法及TUNEL染色法初步研究各萃取部位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RKO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萃取部位及沉淀部位在浓度低至31.3μg/mL时对两种人结肠癌细胞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杀伤作用。水线草中具有抗结肠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苦瓜降血糖活性部位的高通量筛选研究26-30

摘要:PPAR与2型糖尿病存在密切关系,该受体已成为抗2型糖尿病的主要靶点。苦瓜是一种民间的中草药,药理实验文献报道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本文以PPAR三种亚型PPARα、PPARγ,和PPARβ/δ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对苦瓜多糖进行活性筛选。筛选结果表明MC-3对PPARδ和PPARγ具有较强的激活效果,其激活倍数分别达1.995、1.689。MC.3是一种潜在的降糖、降脂的活性部位。

中药活性物质的提纯及抗SARS病毒的研究31-33

摘要:首次利用逆流色谱,对黄芩、甘草和金银花等中药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提取、纯化,黄芩甙、甘草甜素和绿原酸的纯度分别为96.5%,95.2%和94.8%,通过对10个SAILS冠状病毒临床分离株在胎体恒河猴腰4细胞和Vero—E6细胞的中和试验和斑块缩小试验,研究三种纯品在培养48和72h的抗SARS病毒活性。结果表明黄芩甙抑制SARS病毒活性效果明显,甘草甜素具有一定的效果,而绿原酸的效果较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大花红景天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34-36

摘要:从云南产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Hook.f.et.Thoms).S.H.Fu)植物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经光谱和波谱解析,分别为大花红天素、酪醇、红景天苷、德钦红景天苷和草质素7-O-(3″-O-β-D-葡萄糖基)-α-L-鼠李糖苷,其中德钦红景天苷为首次在大花红景天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

三七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37-40

摘要: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文山三七叶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用GC-MS法分析并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3.09。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含量为棕榈酸(27.36%)、亚油酸(10.68%)、亚麻醇(8.60%)、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4.67%)、1,3-环辛二烯(3.90%)、5.十八炔(2.31%)、植物醇(1.92%)、六氢化法尼基丙酮(1.39%)、斯巴醇(1.35%)等。

绿豆的化学成分研究41-42

摘要:首次从常用食品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等方法确定其结构为:7-甲氧基牡荆素(1),硬脂酸(2),1-硬脂酸甘油脂(3),色氨酸(4),尿嘧啶核苷(5),β-谷甾醇(6)和胡萝卜苷(7)。

唐菖蒲球茎中抗真菌物质的部分性质研究43-45

摘要:本文报道唐菖蒲球茎中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成分及其分子量测定方法和结果。用沸水提取,经过超滤、透析、柱层析,纯化到一种有抗真菌活性的物质。排除了它是蛋白质、核酸、脂类及小分子物质的可能性,确定这是一种多糖,定名为唐菖蒲抗真菌多糖(Gladiolus hntifungal Polysaccharide,简称GAFS)。真空旋转蒸发干燥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干燥后的样品糖含量为44.08%,用FPLC(快速蛋白质液相层析仪)测其分子量为15750。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芦荟多糖的研究46-48

摘要:文章采用聚酰胺吸附树脂,采用水、0.2M/LNaCl溶液、5%NaOH水溶液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分离纯化,得到了三个芦荟多糖组分,通过IR、UV、GC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以甘露糖为标准,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得水洗和NaOH水溶液洗脱所得多糖含量分别为90.10%和93.28%;以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为单糖标准的GC分析结果显示:水洗所得多糖主要以甘露糖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葡萄糖。

滇池优势水华蓝藻微囊藻的环肽成分49-50

摘要:从滇池优势水华蓝藻微囊藻的干藻粉中分离出一环肽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Anabeanopeptin F(1),其结构为cyclo(Phe-MeAla-Hty-Ile—Lys)-NH—CO—NH—Arg。

越鞠丸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51-53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药复方越鞠丸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60种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苔藓Bazzania japonica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54-56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苔藓Bazzania japonica的挥发油,用毛细管色谱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共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其中含2个单萜、31个倍半萜(其中11个为含氧倍半萜)和4个二萜(其中1个为含氧二萜),主要成分为4-epi-11-nor—aristola-1(10),11-diene(10.5%),4-epi-11-nor-aristo-la-1,9,11-triene(6.5%),β-caryophyllene(8.0%),β—barbatene(7.2%),globulol(8.8%),aristol-1(10)-en-12-ol(9.1%),和tridensenone(8.7%).

索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及其成分的研究57-61

摘要:本文以广西那坡县种植的姜黄为原料,分别以沸点为30-60℃,60-90℃的石油醚以及石油醚与乙醚的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这几种姜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比较了不同的加工办法对挥发油的加工得率、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广西姜黄挥发油其得率在7%以上,主要成分为:α-姜黄烯、(-)-姜烯、β-倍半水芹烯、芳姜黄酮、β-姜黄酮、α-姜黄酮、β-没药烯。

藏药短管兔耳草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62-64

摘要: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省短管兔耳草石油醚浸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42个峰,鉴定出32种不同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成分有亚油酸(39.037%)、正三十一烷(10.827%)、正二十九烷(6.683%)、棕榈酸(5.234%)、正十八烷(2.485%)、γ-谷甾醇(2.26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