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欧橄榄叶中的新裂环烯醚萜361-364

摘要:从欧橄榄(Olea europaea L.)干燥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上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甲基橄榄苦苷(6’-O-methyloleuropein,1)、橄榄苦苷(oleuropein,2)、(1S)-methylelenolate(3)、3,4-二羟基苯乙基-4-甲酰基-3-甲酰甲基-4-己烯酯(4)和oleoside(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酸叶胶藤的三萜成分研究365-368

摘要:从酸叶胶藤(Ecdysanthera rosea Hook.et A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为3-aeetyl-20-hydroxy-28-olc-lupeol(1)、cyclocaducinol(2)、lupeol(3)、24-methylenecycloartaol(4)、uvaol(5)、betulin(6)和frledelin(7)。其中1为新化合物。

超滤分离和鉴定三种香菇多糖369-373

摘要:用热水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香菇多糖,采用两种超滤陶瓷膜将粗多糖分级成三部分Le1,Le2和Le3。所有的这三种多糖都由两组分所组成,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了多糖分子量,^13C NMR和IR光谱测定显示多糖Le1为含α糖甙键的多糖,多糖Le3为含β糖甙键的多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三种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三种多糖都由葡糖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Le1,Le2和Le3中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的摩尔比分别为0.15:0.52:1.00:1.20:7.20、0.21:0.68:1.00:1.02:11.56、0.29:0.42:1.00:0.85:16.20。三种多糖Le1,Le2和Le3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4.02×10^4、2.16×10^5和8.93×10^5。

木棉素的分离与晶体结构374-378

摘要:从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mpinus malabarica(DC.)Mer)的叶中首次分离纯化得到木棉素(Gossampinus xanthone)。经元素分析、波谱数据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该化合物为1,3,6,7-四羟基-2-β-D-吡喃葡萄糖基咄酮(1,3,6,7-terahydroxy-2-β-D-glucopyanosyl-xanthone)。C19H18O11,M=422.34。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21212。晶胞参数a=7.265(5),b=30.086(4),c=8.342(2)A,A°V=1822(2)A°^3,Z=4,Dc=1.54g/cm^3,F(000)=880。木棉素分子由平面咄酮基和椅式葡萄糖基通过C(2)-C(1’)键连接而成。两基团的两个最小二乘平面间的夹角约为76.5°。存在分子内氢键O…H…O的同时,也有分子间O…H…O氢键。

链霉菌HS-HY-045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研究379-382

摘要: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S-HY-045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对小鼠淋巴瘤细胞系P388D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它们分别鉴定为(-)-(2R,4S)-4-hydroxy-2-methoxy-2-(9E-pentenyl)-tetrahydropyran(1),Streptenol C(2),36074-11(3)。Fujianmycin A(4)和Streptenol A(5),其中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进一步使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对5个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表明化合物4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5.2μM。

地衣芽孢杆菌DSM13分泌蛋白信号肽分析383-389

摘要:地衣芽孢杆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对于其分泌途径及信号肽进行预测和分析,有助于改善影响蛋白分泌的关键因素,高效生产异源蛋白。本研究首次在全基因范围内,利用SignalPv3.0等方法识别了地衣芽孢杆菌DSM13中各种分泌蛋白的信号肽。DSM13信号肽类型包括分泌型See信号肽、双精氨酸Tat信号肽、脂蛋白信号肽、Ⅳ型纤毛结构信号肽及生物信息素信号肽。同时分析了分泌途径组成,信号肽长度,氨基酸组成,各分泌信号肽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异同以及重要工业酶制剂的分泌途径。该研究对使DSM13成为更有效分泌表达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新型长波长光敏剂对HL-60细胞光毒作用的参数研究390-392

摘要:细菌叶绿素锌作为一类潜在的长波长光敏剂,具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价值。本文采用MTT法研究Zn-BCA-PDT灭杀HL-60细胞的浓度、暗孵育时间、照光时间和光波长等参数,总结对HL-60白血病肿瘤细胞进行Zn-BCA-PDT的较佳处理方案:细胞密度1×10^5个/mL,Zn-BCA浓度10μg/mL,暗室孵育3h,照光时间50min,光源波长为800nm。

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及酶学性质的研究393-395

摘要:对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显示其最优产酶条件为:稻草:麸皮=3:2,水分250%,最佳氮源为0.5%(NH4)2SO4,最佳培养时间3天,温度30℃,接种量10%,初始pH6.0-7.0,在此条件下,每克干曲酶活分别高达18.4 FPA U/g,56.7 CMC U/g。同时对酶解作用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pH5.2时对滤纸酶活力最高,pH4.8时对脱脂棉活力最高。降解温度以滤纸55℃,脱脂棉50℃为最佳。实验还发现乙醇对酶的降解有抑制作用。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的AOT反胶束纯化研究396-400

摘要:研究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反胶束纯化的工艺和条件,调节MTGase离心上清液等电点,除去部分杂蛋白,MTGase活力升高7.5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膜除去小分子杂蛋白,MTGase活力升高1.33倍;用0.05mol/L的AOT/异辛烷反胶束进一步纯化MTGase,其最适萃取条件是粗MTGase蛋白质浓度20mg/mL,[Na^+]0.12mol/L,水相pH4.80—5.20,相比1:1(v/v);荷载MTGase的AOT反胶束用2.0mol/LKCl进行反萃取,MTGase活力为14.2U/g,纯化8.875倍;冷冻干燥脱盐反萃取液,获得MTGase冻干粉,其活力为110.3U/g,与粗酶液相比较,纯化689.4倍。经过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纯化的MTGase,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一条带。Ca^2+与表面活性剂非极性尾上丁二酰羰基氧、极性头磺酸基硫氧基氧及MTGase分子表面具有孤电子对的基团的配位结合放大了AOT反胶束的另一种萃取作用——配位萃取,致使其对MTGase的萃取率高于K^+而接近Na^+。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研究401-404

摘要: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Hela细胞系上检测了来自紫球藻的胞外多糖及其组分的抗呼吸道病毒(RSV)活性。发现紫球藻胞外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分离组分中的强带电性组分ESPSⅥ性最高,其TI值达3125,为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40余倍。

菊芋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与化学成分的研究405-409

摘要:为了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和充分利用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资源,本文尝试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和水等4种溶剂对菊芋叶片进行平行提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菊芋叶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la solani Kuhn)、小麦赤霉菌[Gibberella zeae(Schw.)Peteh]、番茄早疫菌[Alternaria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r]和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生长量的抑制活性;并通过试管法和滤纸法对菊芋叶片内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预试。抑菌实验结果表明:(1)菊芋叶片各溶剂提取物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2)菊芋叶片水提取物处理与各有机溶剂提取物处理差异也基本显著;(3)菊芋叶片各溶剂提取物同浓度处理对水稻纹枯菌、番茄早疫菌和番茄灰霉菌抑制效果较好;(4)菊芋叶片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浓度为20ms/mL时对番茄早疫菌和番茄灰霉菌已达到完全抑制,对水稻纹枯菌抑制率也达到77.91%。初步化学预试结果说明,菊芋叶片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类、有机酸、酚类和鞣质、黄酮类、内酯类、强心甙以及油脂等化学成分。

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对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410-414

摘要: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的体外抗氧活性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DCPP1a-1能明显抑制·OH和O2^+-,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1.181和0.727mg/mL;多糖DCPP1a-1可降低体外温育和Fe^2+、H2O2诱导的小鼠肝组织匀浆MDA的产生,能抑制小鼠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在1和2mg/mL浓度下能减轻线粒体的肿胀程度,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原球茎多糖DCPP1a-1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也初步显示出离体培养的铁皮石斛可能为石斛多糖的开发提供新的药源。

麝香、麝香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415-419

摘要:为比较麝香、麝香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分别单独将麝香、麝香酮加入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混悬液中,用MTT法评价麝香、麝香酮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另分别在麝香和麝香酮中加入定量的m-NGF,采用同法评价麝香(或麝香酮)+m-NGF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应用麝香、麝香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在加入定量m-NGF的条件下,麝香、麝香酮分别在50-800μg/mL和100~800μg/mL的浓度范围明显促进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麝香、麝香酮无直接促进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麝香、麝香酮均与NGF协同增进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麝香酮是麝香中增强NGF生物效应的有效成分之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两个甾体化合物的研究420-422

摘要:从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两个甾体类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实验(1DNMR,2D-NMR,ESI-MS)确定为: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1)和麦角甾-5,7,22-三烯-3-醇(2),1对于3α—HSD脱氢酶在250μm浓度下有较弱的活性。

蜡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423-426

摘要:从菊科植物蜡菊(Helichrysum bracteatum Vent)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subscandenin(1),江户樱花苷(2),圣草素5-O-β-D-葡萄吡喃糖苷(3),pyracanthoslde(4),槲皮素(5),木犀草素(6),柯伊利索(7),异荭草素(8),咖啡酸(9),pipefitol(10),4-hydroxymethyl-1-methoxycarbonylazulene(11)。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牵牛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427-429

摘要:从牵牛全草( Pharbitis nil Choisy)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十个化合物。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3),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4);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对羟基苯乙胺(6),7-羟基香豆素(7),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8),尿嘧啶(9),β-谷甾醇葡萄糖苷(10)。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半卧狗娃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430-432

摘要:从半卧狗娃花( Heteropappus semiprost Griers)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4’,5,7-四羟基黄酮(1),3'-甲氧基槲皮素(2),槲皮素-3-O-α-L-吡喃李糖甙(3),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甙(4),异鼠李亭-3-O-β-D-吡喃半乳糖甙(5),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6),异鼠李亭-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7),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刺果紫玉盘的化学成分研究433-435

摘要:采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等方法,从刺果紫玉盘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NMR、MS等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1,6-desoxypipoxide(1)、piperenolA(2)、zeylena(3)、grandifloracin(4)、顺式桂皮酸(5)和苯甲酸(6)。所有这些化合物都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