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纤维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吸附碱的研究183-186

摘要:文中研究了纤维素在不同介质(水、乙醇、吡啶及N,N-二甲基乙酰胺)中吸附碱测定情况并通过对比总结出了纤维素对氢氧化钠随用碱量及介质变化规律:纤维素的吸附碱量随着介质及用碱量不同而有所变化,用水作碱化介质比用有机溶剂/水作碱化介质时的吸附碱量少;在用有机溶剂/水作碱化介质时,纤维素对碱吸附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车轴草异黄酮吸附分离特性的研究187-192

摘要:通过比较1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车轴草异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适合红车轴草异黄酮分离的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红车轴草异黄酮不仅吸附量大,而且解吸率高,适合红车轴草异黄酮的分离富集。AB-8树脂分离红车轴草异黄酮的工艺参数为:上柱液浓度0.79~1.11mg/mL,pH4.24,流速2BV/h。以4倍树脂床体积的80%乙醇以2BV/h流速进行洗脱,可基本上将红车轴草异黄酮从树脂上解吸下来,异黄酮回收率为93.72%。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西洋参样品分类研究193-197

摘要:建立西洋参药材分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中的15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上述样品中的7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所测得的西洋参样品的23个变量进行分类研究;12个西洋参样品能得到合理的分类,而各人参皂苷的含量是决定西洋参样品分类的第1关键因素,元素Mn、Cu、As、Ni、Mo以及多糖的含量是第2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法是西洋参分析分类的有效方法。

非水介质中酶催化葡甘聚糖的转酯化反应198-202

摘要:葡甘聚糖(KGM)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独特的生理和药理功能的天然聚多糖。通过环境友好的、高选择性的酶催化转酯化反应引入疏水基团可以制备葡甘聚糖的酯化衍生物,从而拓宽其应用领域。本研究探讨了在非水介质中以脂肪酶Novozym435、Lipozym RMIM、Lipozym TLIM和Lipase TypeⅦ催化KGM和乙酸乙烯酯的转酯化反应,并且考察了相关因素对转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非水介质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和异辛烷中,脂肪酶Novozym435可以较好的催化乙酸乙烯酯和KGM发生转酯化反应。以Novozym435为催化剂、以异辛烷为反应介质,当底物浓度[S]=30(meCmL)、酶用量[E]/[S]=0.30(wt/wt)、酰基供体乙酸乙烯酯用量[Acyl]/[OH]=3.0(mol/m01)、50℃、反应72h的条件下,酯化KGM的取代度(DS)可达到0.49。

一株纤溶酶高产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203-206

摘要:筛选了一株产纤溶酶能力较强的芽孢细菌,本文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产酶最佳条件为:可溶性淀粉4%,蛋白胨2%,柠檬酸铁铵0.1%,磷酸钙0.4%,接种量2%,pH7.5,发酵时间96h,装瓶量75/500(mL/mL),摇床温度37℃,转速150rpm,在该条件下产酶酶活可达581.81IU/mL。

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理化性质的研究207-209

摘要:从蚯蚓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经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透析除盐后测定SOD活性得知:50.7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的SOD活性最高,比活性也最高;蚯蚓体内此酶在35~40℃之间表现出最高活性;最适pH值为7.8~8.2;提取蚯蚓SOD的最适提取液体积应为蚯蚓鲜重的4倍(v/w)。

中药桑寄生凝集素的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210-213

摘要: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酸化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得到桑寄生凝集素;通过A-PAGE和SDS-PAGE电泳分析,确定所得凝集素组分和亚基情况;通过MTT法对所得到的凝集素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桑寄生凝集素包含两种组分,共含有四个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36.8kDa、33.4kDa。31.3kDa和29.3kDa;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效果,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胃癌MGC-823细胞的IC50分别为24.2μg/mL和20.9μg/mL。

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14-218

摘要: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来探讨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在体内模型中不同剂量的竹叶提取物均提高了模型组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降低了左室末期舒张期压力,提高了心输出量。同时降低了模型组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减少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降低了钙的含量。说明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降低了钙的含量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三七皂苷Rg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219-224

摘要:本文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七皂苷购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1mg/kg)相比,用药7d时,Rg1中剂量组(100mg/kg)在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以及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部位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量方面,作用上强于尼莫地平(P〈0.05)。三七皂苷R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stat3、stat5基因的影响225-228

摘要:观察苦参碱对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及stat3、star5基因的影响。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RT-PCR半定量检测stat3、star5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苦参碱有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后stat3、stats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1),其中高浓度苦参碱的作用更强。苦参碱能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stat5的基因表达有关。

乳铁蛋白肽基因的合成及其在动物乳腺中的表达229-233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编码牛乳铁蛋白肽(LfcinB)25个氨基酸的mRNA序列,设计了4条用于合成牛乳铁蛋白肽全基因的引物,用重叠延伸PCR法合成149bp的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包括牛乳铁蛋白信号肽序列、上下游酶切位点和终止密码子),并将此基因克隆到载体pI-B,获得了乳腺特异性表达质粒pI-BL,该质粒经生理盐水稀释后直接注入稳定泌乳期奶山羊和奶牛乳腺组织(注射量为400μg),以琼脂板溶圈法检测奶样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注射后3~48h,奶样有明显抑菌活性,其中3~9h抑菌活性最高。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南海脆灯蕊柳珊瑚中西松烷型二萜和甾醇类化学成分研究234-237

摘要:从南海水域脆灯蕊柳珊瑚的乙醇-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西松烷型二萜和3个甾醇,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junceellinA(1),praelohde(2),juneeellolidesA~D(3~6),24a-methylcholest-7,22-dien-3β,5a,6β-triol(7),cholestan-3-ol(8),cholesterol(9);其中化合物1,2,7,8均为首次从该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

攀援孔药花化学成分研究238-242

摘要:从攀援孔药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或与已知物对照,它们分别鉴定为:(2S,3S,4R)-2-[(2R)-2-羟基-二十一酰胺基]-二十一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酰胺基-十八烷-1,3,4-三醇(2)、胡萝卜甙(3)、β-谷甾醇(4)、(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6β-羟基-豆甾-4-烯-3-酮(6)、十六烷酸-1-甘油酯(7)、桦木酸(8)、大黄素(9)、二十二烷酸-1-甘油酯(10)、对羟基苯甲醛(11)、十七烷酸-1-甘油酯(12)、金色酰胺醇乙酸酯(13)、十九烷酸-1-甘油酯(14)、棕榈酸(15)、(E)-p-香豆酸(16)、(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7)、2-去氧-β-蜕皮激素(18)和auranamide(19)。

肥牛木根化学成分研究243-245

摘要:从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20(29)-烯-2α,3β-二醇(1),苏门树脂醇酸(2),油桐酸(3),3β-stigmast-5-en-3-O-β-D-xylopyranoside(4),东莨菪内酯(5),香草酸(6),油酸(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臭阿魏化学成分研究246-248

摘要:用95%乙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等方法从臭阿魏根中提取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NMR,EI-MS等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badmkemin(1),badrakemin acetate(2),badrakemone(3),feshurin(4),feshurin acetate(5),feterin(6),colladonin(7),孕甾-4-烯.3,20-二酮(8),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4,5、7、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血满草化学成分研究249-250

摘要:首次对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溶解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ucacid,2)、熊果酸(urslic acid,3)、3,5-dimethoxy-4-hydroxy-1-O-β-D-glucopyranoside(4)。

毛两面针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251-253

摘要:研究了毛两面针挥发油抑菌作用。抗菌实验结果表明,水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乙醚提取的挥发油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GC/MS分析了水蒸汽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20种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倍半萜。(-)-spathulenol、γ-elenlene和germacrene D等已被报道有抑菌作用的成分含量分别为12.53%、1.75%和1.44%。

薯蓣皂甙元ELISA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Ⅰ-薯蓣皂甙元全抗原的合成254-256

摘要:建立薯蓣皂甙元的ELISA定量分析方法必须先合成薯蓣皂甙元的全抗原。试验利用薯蓣皂甙元3位上的-OH,在DMAP的催化下,薯蓣皂甙元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薯蓣皂甙元丁二酸单酯,用MS、IR、^1H NMR、^13C NMR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混合酸酐法制备薯蓣皂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物(DG-HS-BSA),碳二亚胺法制备薯蓣皂甙元与卵清蛋白的结合物(DG-HS-OVA),经TNBS测定,每分子结合物连接的薯蓣皂甙元分子数分别为28.0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