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北大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391-395

摘要:研究了甘草中四种黄酮类化合物甘草甙、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异甘草甙和甘草查耳酮甲对酪氨酸酶单酚酶活性的抑制.结果表明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异甘草甙和甘草查耳酮甲的IC50分别为0.072 mM,0.038 mM,0.0258 mM,它们都属于竞争性抑制剂,甘草甙没有抑制活性.研究表明,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异甘草甙和甘草查耳酮甲可以作为潜在的美白化妆品添加剂.

刺梨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396-400

摘要:利用化学发光及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刺梨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O2-,H2O2,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刺梨黄酮能很好地清除各种活性氧,并能显著抑制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肝组织MDA的产生.提示其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代谢调节剂对紫杉醇和Taxuyunnanine C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401-403

摘要:研究了诱导子、前体和抑制剂对东北红豆杉生产紫杉醇和taxuyunnanine C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子在第12 d添加,前体和抑制剂在第15 d添加能有效地提高紫杉醇和taxuyunnanine C的含量.水杨酸与氯化氯胆碱的交互作用对紫杉醇的合成有很大影响,水杨酸与赤霉酸的交互作用对taxuyunnanine C的合成有很大影响.

飞龙掌血中三萜酸成分研究404-408

摘要:从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中提取分离出4个新三萜酸,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α,3α,19α-trihydroxy11-oxo-urs-12-en-28-oic acid(1),2α,3α,11α,19α-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2),2α,3α-dihydroxy-19-oxo-18,19-seco-urs-11,13(18)-diene-28-oic acid (3)和2α,3β,19α-trihydroxy-olean-11,13(18)-dien-28-oic acid(4).还分离鉴定出已知成分野鸭春酸(5)、arjunic acid(6)、飞龙掌血素、勒钩内脂和β-谷甾醇.

亚麻根化学成分的研究409-411

摘要: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亚麻根中分得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甲醇酸水解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Linum cerebroside A(1),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8Z)-2[(2(R)-hydroxyhexadecanoyl)amido]-4,8-octadecadiene-1,3-diol(2),胡萝卜苷(4),花生酸(5)和ent-kaurane-3-oxo-16α-17-diol(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中华小尖柳珊瑚的化学成分412-414

摘要:从采自中国南海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Verrill)中分离得到了4个Eunicellane型二萜和2个B环开环型甾醇,利用波谱技术分别确定为13-deacetoxyl calicophirin B(1),calicophirin B(2),calicophirin C(3),astrogorgin(4),calicoferol E(5)和calicoferol B(6).在活性筛选中,化合物5对PTP1B显示抑制活性,IC50为27.28μM.

荔枝核淀粉特性研究415-417

摘要:本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荔枝核淀粉颗粒呈椭圆或多边形.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荔枝核淀粉的热力学特性表明,其起始温度、峰温度、终止温度和吸热焓值分别为69.04℃、78.79℃、87.08℃和7.5J/g.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荔枝核淀粉呈C型结晶.Brabender粘度分析表明荔枝核淀粉糊化温度为85.3℃,淀粉糊高温稳定.

壳聚糖处理对不同紫色土壤种植下蚕豆共生固氮影响的研究418-423

摘要: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壳聚糖对蚕豆共生固氮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溶液处理的蚕豆植株其盛花期根瘤数量明显多于空白;经壳聚糖溶液处理的蚕豆植株固氮酶活性明显好于空白;处理后其植株生物量的差异不大.本文还对以上结果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茶叶中酸性杂多糖的部分化学性质及降血糖活性的研究424-427

摘要:粗老绿茶用醇提、复合纤维素酶提取、醇沉、再经弱碱性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柱层析,经NaCl洗脱,超滤除盐得酸性多糖ATPS.传统多糖的分离纯化一般采用价格昂贵的DEAE纤维素柱层析,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为考察价格便宜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的分离纯化性能,对其分离得到的酸性茶多糖ATPS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将ATPS上DEAE52纤维素柱进一步纯化,收集DEAE52 NaCl梯度洗脱的主峰,透析,冻干,得ATPS-Ⅰ.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发现ATPS与ATPS-Ⅰ分子量分布基本一致,气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分析表明两者的单糖组成均以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为主,而且摩尔比近似.紫外光谱扫描表明ATPS不含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糖苷键键型有α-型和β-型两种,单糖主要以吡喃糖苷形式存在.实验表明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可以起到分离纯化茶多糖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ATPS能抑制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升高.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南海小束格海绵中的系列甾酮化合物428-430

摘要:从我国南海小束格海绵(Clathria fasciculate)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一个甾酮混合物,经IR,NMR,GCMS分析和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其中各成分的结构为:4-亚甲基-5α-胆甾烷(1),胆甾-4,22-二烯-3-酮(2),胆甾-4烯-3-酮(3),麦角甾-4,22-二烯-3-酮(4),麦角甾-4,24(28)-二烯-3-酮(5),麦角甾-4-烯-3-酮(6),24-乙基-3α,5α-环甾-22-烯-6-酮(7),豆甾-7,22-二烯-3-酮(8)和豆甾-4-烯-3-酮(9).其中化合物3是主要成分,占总甾酮的61%.

多根硬皮马勃中子实体的化学成分431-433

摘要:从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 Pers.)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了3个含氮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数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确定为:N,N-dimethylphenylalanine(1),2-N,N,N-trimethyl-phenylalanine(2),2-trimethyl-ammonio-3-(3-indolyl)propionate(3).上述含氮化合物均首次从多根硬皮马勃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首次从高等真菌中分离得到.

浅裂鳞毛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434-436

摘要:从鳞毛蕨属植物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 sublaeta Ching et Hsu.地上部分首次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2),叶绿醇(3),银松素(3,5-二羟基二苯乙烯)(4),3-羟基二苯乙烯-5-O-β-D-葡萄糖苷(5).

地锦草脂溶性成分研究437-439

摘要: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d.)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1)、cycloart-23E-en-3β,25-diol(2)、cycloart-23E-en-3β,25-diol(3)、cycloart-25-ene-3β,24-diol(4)、正十六碳酸α-甘油酯(1-glycerin hexadecylate,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麻叶千里光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Ⅲ)440-443

摘要: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麻叶千里光的水提醇沉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苄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1)、(6S,9S)-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2)和(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3).它们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海南山苦茶叶的化学成分(Ⅱ)444-447

摘要:从海南山苦茶叶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的测定和波谱数据的解析,分别鉴定为3-羟基-4,5(R)-二甲基-2(5H)-呋喃酮(1)、没食子酸(2)、(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3)、aviculin(4)、(+)-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5)、(Z)-3-己烯醇-β-D-葡萄糖苷(6)、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7)、木栓醇(8)、β-谷甾醇(9)和木栓酮(10),其中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贡菜提取液的抗病原性真菌活性研究448-449

摘要:用1:1的丙酮水对贡菜干品浸提,经减压回收丙酮,以乙酸乙酯萃取,再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到贡菜提取液.以人体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真菌为指标菌,采用试管法对贡菜提取液进行体外抑制和杀灭试验,以了解贡菜提取液的抗真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贡菜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石膏状小孢子菌、短帚霉菌和狗小孢子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表明贡菜提取液中存在有抗真菌有效成分,对病原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活性.

冻干胡蜂蜂蛹对果蝇寿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450-452

摘要:本实验通过研究胡蜂蜂蛹冻干品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证明胡蜂蜂蛹具有延缓衰老和增强繁殖性能的作用.采用乙醚麻醉法,收集8 h(小时)内羽化的成虫,选择个体大小相近的雌雄果蝇,在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饲养,每两天观察统计一次果蝇死亡数,直到全部死亡.结果表明,雌雄果蝇在5.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寿命比较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雌雄果蝇在0.2%和1.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寿命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可见胡蜂蜂蛹可延长果蝇平均寿命;0.2%,1.0%组的果蝇子代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果蝇子代数(P<0.05),5.0%组果蝇子代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果蝇子代数(P<0.01),由此可见冻干胡蜂蜂蛹可增强果蝇的繁殖能力.

马齿苋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453-456

摘要:本文探讨马齿苋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马齿苋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马齿苋多糖,分别以50、100、200 mg/kg通过腹腔给药10 d,观察马齿苋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白介素-l(IL-l)和白介素-2(IL-2)生成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马齿苋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6.92%、51.45%和64.96%.不同剂量马齿苋多糖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可有效的增加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2(IL-2)的分泌.说明马齿苋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小鼠免疫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