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12-1280/J 国内刊号
  • 1008-2530 国际刊号
  • 0.4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是天津音乐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学术期刊。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音乐史学、音乐批评、音乐翻译、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学术资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史学
时代的歌声——中国抗战歌曲巡礼5-11

摘要:诞生在战火烽烟里的中国抗战歌曲,当年对促进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本文以抗战的五个时段及地域,概述了中国抗战歌曲从黄自的《抗敌歌》起始,成长与发展、名家名曲叠出,形成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在各种抗战文艺的形式里,只有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众望所归的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国歌》并写入了宪法,《黄河大合唱》成为了全球华人的艺术瑰宝。至今它们仍然在全国人民克服艰难、奋勇前进的征程上,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

懵懂乐趣——以新见缪天瑞口述《我的幼年时代的音乐生活》为例12-19

摘要:文章以缪天瑞年青时代“自述”为切入点,探究缪氏从事“律学”及其它相关学术研究的必然与偶然;对初涉的各类音乐实践之丰富性也有所展示;而其懵懂与率真的天性、与生俱来对相关音乐事物的好奇、对社会音乐实践——乐器改革的大胆的评论与建议,虽未达精妙,但更显其年少之直白与无忌;而其人性中所谓“负面”品性(包括因执著于胡琴的默练而在课堂上不听讲、残害青蛙、偷母亲的钱及家人珍爱之家具买换乐器、观察女人脱旗袍等),均在文中有所展现,从而给读者一个全新、丰富多彩的缪氏青少年形象。这与我们以往所认知的缪天瑞,形成极大反差,但这才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血气方刚并淳朴自然的缪天瑞。

对《申报》笔下的大同乐会再认识20-28

摘要:“大同乐会”是我国近代音乐社团中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影响巨大的标志性的民间团体。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日益深入,如何振兴、传承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大同乐会”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借鉴西方先进的音乐理论与技术对民族音乐进行了改良与革新,加强了中西方音乐的交流与交融,培养了大批民族音乐人才,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而《申报》作为上海当时最有影响的媒体,在舆论和宣传上给予了“大同乐会”极大的支持,通过其对乐会的活动的报道来审视和研究“大同乐会”,从而全面、客观认识它在我国民族音乐史上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圭多·阿德勒音乐理论及现实启示29-35

摘要:圭多·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是著名的音乐学家。他以论文《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标》(Umfang,Methode und Ziel der Musikwissenschaft)为代表的理论体系,对音乐学的学科领域、范畴划分、研究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界定,成为音乐学在20世纪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基于该文为代表的音乐思想的重要性,再次深入分析其内容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基于阿德勒的生平、成就的回顾与研究,对《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标》进行分析和梳理。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作曲技术理论
作品《格调》中声音动机电子化处理手法研究36-43

摘要:文章以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格调》为研究对象,探讨作品中声音动机的形成与处理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三类声音动机,进一步分析声音动机在乐曲中的运用与发展,进而揭示出声音动机电子化处理的表现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声音到声音动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电子化处理手法,其形成及发展衍生的过程,就是它“远离家园”的过程,逐渐模糊与原形间的关系,直至抽象到只有精髓被保留下来。这便是由“真实”到“虚幻”的博弈过程。

再现原则在梅西安晚期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44-56

摘要:再现原则是曲式组合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成为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手法。本文对20世纪音乐大师奥利维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的晚期管弦乐创作中再现原则的综合运用进行探究。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晚期管弦乐创作中多部再现和对称倒装再现结构以及借鉴诗歌、戏剧结构的回旋与再现结构的创造性运用使得这一曲式结构原则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变化。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批评
“夏蔓蒂现象”寻思——为纪念夏国琼百年诞辰而写57-58

摘要:笔者以为,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有一男一女两位玩“快闪”的“奇人”值得关注。其中的男士,是风度翩翩、绅士派头十足的青主(廖尚果)。

野狗的家园在哪里——文艺批评者挣脱绑架之后59-61

摘要:2015年4月11日下午,一群文艺理论研究者聚集在北方工业大学,以“艺术观念与艺术发展暨新时期以来文艺家观念谱系性研究”为题进行交流研讨。召集人王教授在“抛砖引玉”的开场语中提到理论家或批评者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采用了方力均的“野狗”隐喻。该隐喻源于方力均的杂谈录《像野狗一样生存》。

孔子音乐批评初探62-67

摘要:孔子的音乐批评是其为恢复西周礼乐文明而进行文化建构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音乐批评中含有对现实社会政治伦常的严厉批判,也含有对个人和家国意义上的音乐功能的认识和评价,当然也包括不少主要针对音乐艺术形式展开的批评讨论。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通过对孔子音乐批评的继承和发展,使孔子音乐批评思想的影响因儒家思想在后世的主导地位而显得尤为突出,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批评的正统思想。

施尼特盖《第一大协奏曲》器乐主题的戏剧化解读68-78

摘要:《第一大协奏曲》是俄罗斯现代主义作曲家施尼特盖(Alfred Sohnittke)创作于1976—1977年的复风格作品。针对该作品作为“器乐戏剧”的倾向性,本文对作品若干器乐主题作戏剧化的细致解读,将器乐主题对应戏剧理论中“特定性事件”之概念,探究其主题“事件”的发生与所参与的音乐“场面”构建。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美学
西方音乐美学译介的先行者——缪天瑞79-84

摘要:引言音乐美学,作为研究音乐立美、审美实践及其普遍规律的一门艺术学科,其在中国的输入与初步研究,可以上溯至20世纪20年代。翻阅20世纪上半叶关于音乐美学研究的并不丰富的文献史料,可以发现,当时的音乐美学如同整个音乐学研究一样,仅仅是处于起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传统音乐
从《四段锦》的演奏谈山东筝艺的演奏技法85-98

摘要:山东筝艺博大精深,它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筝曲的题材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它反映了山东地域弹筝人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趣,但受“八板体”的限制,因此曲目的篇幅比较短小,这样在情绪的刻画上就比较单一。但在其具体的演奏中山东筝人又及其重视音乐的旋律处理,他们能在比较简洁的乐句中将旋律雕琢的十分细腻、精致,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深刻感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音乐表演
论宋国生二胡演奏的“量感”理论99-104

摘要:文章对宋国生在二胡基本功教学用语提出“量感”概念,做出更准确的理论范畴辨析。对量感的技巧意义、美学意义、风格意义三个维度做了有层次的论述。在对量感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量感在二胡的基本功练习和作品演奏两个方面的运用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述。

双钢琴在指挥专业教学中的演奏心得105-115

摘要:双钢琴演奏在指挥专业课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辅助教学的角色。笔者在日常指挥课的教学中发现,双钢琴的实际演奏和处理有别于钢琴独奏、四手联弹以及传统双钢琴演奏形式,在对交响乐器的音响、音色模拟以及“点后发音”的弹法等一些地方具有着不同于其他演奏形式的特殊要求。双钢琴演奏者需要用交响化的思维以及高超的演奏技巧在钢琴上展示出丰富的音乐色彩和交响乐队般的立体音响效果。同时,双钢琴演奏者在指挥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主动的去配合帮助指挥学生来进行实际操作,以达到帮助其提高指挥技能与音乐修养的目的。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进一步就双钢琴的演奏(交响乐双钢琴)如何在指挥教学中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运用进行初步探究。

米莱拉·弗蕾妮的歌唱技巧与教学理念116-121

摘要:在二十世纪伟大的歌唱家中,米莱拉·弗蕾妮(Mirella Freni)无疑是意大利传统美声学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高超的演唱技巧,无与伦比的美妙音色,亲切自然的表演风格,代表了意大利美声学派正统的血液,她演唱的普契尼,威尔第,多尼采蒂,贝里尼,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杂志舞蹈理论
试析舞蹈《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塑造122-125

摘要:舞蹈艺术中的人物形象是以人体本身的静态舞姿作为基本表现单位,通过流动链接组成了动态的舞蹈动作,再经过舞台表演实现了传情达意,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舞蹈《孔乙己》中的音乐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舞美的运用突出了人物的外部特征。

“磨戏”三十七载终登舞台天音学子扛起“岳飞”大旗——天津音乐学院原创歌剧《岳飞》亮相天津大剧院125-125

摘要:11月27日晚,由黄安伦作曲、徐庆东编剧、陈薪伊执导、郑小瑛指挥、天津音乐学院独立制作演出的原创歌剧《岳飞》舞台完整版,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首次亮相。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天津音乐学院大型原创歌剧《岳飞》-F0002

摘要:黄安伦(1949-),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作品几乎涵盖了严肃音乐的所有类型,并在多个体裁填补了中国音乐创作的空白、除了其数十部作品的乐谱及唱片的出版,黄安伦的作品在海内外被广泛成功演奏并回响热烈,以至被国内外多项重要比赛列为必奏或决赛曲目,包括我国数届全国性比赛,